利用δ~(13)C方法研究添加玉米秸秆下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
利用δ~(13)C方法研究添加玉米秸秆下红壤总有机碳和重组有机碳的分解速率【摘要】:土壤有机碳分解速率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变化的基础。本文利用13C自然丰度方法和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通
【关键词】: δC 红壤 有机碳 分解速率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5CB121101)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400735)资助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土壤碳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环节,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3]。而土壤有机碳(SOC)分解速率是研究土壤碳动态和平衡的基础,是土壤碳输出的重要参数[4~6]。不同的地区因气候因子及土壤类型的差异,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也不相同,但模型中的分解速率往往是固定的常数,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碳同位素技术在土壤碳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于贵瑞,王绍强,陈泮勤,李庆康
我国农田土壤碳库演变研究:全球变化和国家粮食安全 潘根兴,赵其国
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农林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化 刘启明,王世杰,朴河春,欧阳自远
δ~(13)C方法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 朱书法,刘丛强,陶发祥
用δ~(13)C方法研究玉米秸秆分解期间土壤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 窦森,张晋京,Lichtfouse E.,曹亚澄
红壤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过程特征分析 李忠佩,张桃林,陈碧云,尹瑞龄,施亚琴
测定土壤有机物质中~(12)C及~(14)C分解速率的密闭培养法 孙波,车玉萍,林心雄
我国东部土壤有机碳的密度及转化的控制因素 李忠,孙波,林心雄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
土壤异养呼吸温度敏感性(Q_(10))的影响因子 盛浩;杨玉盛;陈光水;高人;曾宏达;杜紫贤;张静;
小麦秸秆还田对华北高产粮区碳截留的作用 张庆忠;吴文良;林光辉;
化学处理水稻秸秆水溶性有机物的光谱特征研究 沈其荣,徐勇,杨红,周立祥,郁清,周志萍
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农林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迁移和赋存规律 刘启明,王世杰,朴河春,欧阳自远
1980—2000年中国耕作土壤有机碳的动态变化 于严严;郭正堂;吴海斌;
1981~2000年中国陆地植被碳汇的估算 方精云;郭兆迪;朴世龙;陈安平;
不同氧气浓度对玉米秸秆分解期间腐殖物质形成的影响 于水强,窦森,张晋京,平立凤,关松,李凯
土壤有机氮矿化与有机物氮素释放的动态模拟 庄恒扬,曹卫星,任正龙,黄丽芬
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固定及碳汇效应 黄雪夏
贵州凉风洞石笋的古气候记录与古生态环境意义 刘启明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与土壤升温对水稻土有机碳矿化和CO_2排放的影响 张旭辉
东北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地下碳动态研究 杨金艳
甜椒碳氮营养分配模式与滴灌施肥效应的研究 隋方功
贵州典型陆地生态系统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及碳同位素组成 朱书法
黄土高原和亚热带丘陵区典型生态景观单元土壤有机碳对比研究 王小利
中国农田土壤碳氮变化及氮素对稻麦作物固碳效益的影响 孙文娟
西北干旱区黑河中游土壤有机碳分布及其变化机制研究 张俊华
退耕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及碳周转相关因子对植被恢复模式的响应 杨渺
湖北清江洞穴石笋与洞顶土壤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环境意义研究 蒲阳
温度和水分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 王丽莉
施用处理秸秆对土壤供氮特征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张娟
农艺措施对砂薄土壤有机培肥效果研究 寇太记
天水小陇山锐齿栎群落土壤与生物多样性关系研究 张俊华
近20年来水稻土有机碳变化——县级和村级尺度的研究 张琪
水稻氮素的动态模拟与管理决策 任正龙
长白山北坡森林土壤有机质的累积过程及其影响因子 刘畅
森林凋落叶分解受不同来源土壤和植物生长的影响 张科
宁南地区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碳库的影响 苏静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覆盖免耕夏玉米耗水特性的研究 张海林,陈阜,秦耀东,朱文珊
稻田长期垄作免耕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 高明,张磊,魏朝富,谢德体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秸秆覆盖的农田效应 沈裕琥,黄相国,王海庆
中国农业的过去和未来 黄季焜
玉米秸秆对土壤微生物性质的影响 崔俊涛,窦森,张伟,刘亚东
长期施用有机和无机肥料对黄潮土有机质含量及组成的影响 张爱君,张明普
上海郊区秸秆还田现状与对策初探 姚政,王树红,汪寅虎,蒋小华
秸秆还田的研究现状 韩永俊,尹大庆,赵艳忠
甘蓝型油菜品种细胞壁特性与硼效率关系研究 杨玉华
氮素对苹果果实发育与产量、品质的调控 彭福田
竹炭环境效应及作用机理的研究 周建斌
栽培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李华
不同栽培模式对半旱地轮作体系下作物水肥利用效应的研究 王春阳
生物碳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调控 周丹丹
鼎湖山森林土壤~(14)C表观年龄及δ~(13)C分布特征 沈承德,易惟熙,孙彦敏,邢长平,杨英,彭少麟,李志安
干旱化对成土碳酸盐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姜文英,韩家楙,刘东生
退化森林生态系统恢复过程的碳同位素示踪 沈承德,孙彦敏,易惟熙,彭少麟,李志安
稳定碳同位素在第四纪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王国安
贵州山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碳同位素组成与有机碳同位素效应 朴河春,朱建明,余登利,冉景丞
青藏高原现生禾本科植物的δ~(13)C与海拔高度的关系 旺罗,吕厚远,吴乃琴,吴海斌,刘东生
近20年来宜兴市域水稻土有机碳动态及其驱动因素 张琪,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蒋定安,黄洪光
全球变化条件下的土壤呼吸效应 彭少麟,李跃林,任海,赵平
中国土壤有机碳库量与农业土壤碳固定动态的若干问题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代静玉,周运超,张平究
稳定碳同位素示踪农林生态转换系统中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变化 刘启明,王世杰,朴河春,欧阳自远
施肥对红壤有机碳矿化特征的影响 张旭博;徐明岗;林昌虎;张文菊;
土壤团聚体颗粒有机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毛艳玲;杨玉盛;崔纪超;
株洲市芦淞区林地土壤肥力调查 钟智群;晏慧;
云南南涧县土壤有机碳储量研究 杨寿荣;王龙;
几种土壤密度随土壤含水量变化的模拟研究 陈祯;
不同分类级别土壤矢量图与最小可分栅格的关系研究 陈粲;张忠启;史学正;任红艳;潘剑君;于东升;檀满枝;孙维侠;
基于高光谱的土壤重金属铜的反演研究 王维;沈润平;吉曹翔;
绿肥翻压对烟地红壤微生物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陈晓波;官会林;郭云周;洪丽芳;任石所;曹卫东;
不同降雨类型下的南方典型土壤侵蚀量差异研究 张黎明;于东升;史学正;林金石;
湖南省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空间分布格局 陈仕栋;方晰;
不同介质中红壤对CI~-的吸附及其与表面电荷性质的关系 徐明岗;
根瘤菌对污染红壤和褐土中铜、锌、镉形态的影响 陈雯莉;黄巧云;郭学军;
基于细菌染色体的全细胞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红壤中生物可转化汞离子污染的研究 何伟;韩城;茆婷;钟文辉;林先贵;
不同植被对红壤碳氮磷和生物活性的影响与土壤质量指示者筛选(摘要) 刘满强;胡锋;李辉信;陈小云;何圆球;
江西红壤细菌BAC文库的构建及活性物质的筛选 崔中利;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及增施有机物植烟红壤微结构显微研究 潘艳华;张晓海;杨春江;张晓林;
多种溶磷能力微生物肥料之间发与利用研究 杨秋忠;洪美华;谭镇中;施养信;苏孝华;沈佛亭;
不同土壤水文条件下红壤坡面土壤侵蚀和养分流失过程的试验研究 崔艳平;郑粉莉;
红壤坡地种植矮象草后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变化 欧阳克蕙;王堃;钟华平;瞿明仁;熊小文;王仁华;周萍芳;
浅议中国红壤科技展示园 肖国滨;叶川;高其璋;刘小三;
湖南红壤试验区研究治理取得进展 善清
我国红壤研究获多项科技成果 姚润丰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是最佳 吴明
中国“洛桑”:祁阳红壤实验站 徐恒杰
2亿亩红壤旱地肥力有望提升 本报记者 袁万茂
红壤改良有新方 记者 胡宇芬 刘爱民
海藻肥防止红壤退化 云南好兄弟农业技术推广部 土壤活性试验师 黄加凤
红土地上的“绿色航母” 本报记者 张焱
浅谈土壤及肥料的酸碱性 曹涤环
赣东北低丘红壤综合治理成果丰硕 记者 文东
降雨过程中红壤表土结构变化与侵蚀特点 李朝霞
红壤表土团聚体稳定性特征及其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 闫峰陵
低丘红壤水分特性和农田作物水分模拟信息系统研究 柳云龙
华中亚热带红壤与水稻土磷素的形态与转化过程 向万胜
我国南方红壤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恢复研究 龙健
大气氮沉降对中国亚热带不同立地森林红壤酸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孙本华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碳组分的影响 毛艳玲
红壤农田水量平衡和水分转换及作物的生产力 陈家宙
红壤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及防治措施的研究 袁东海
规模化养殖畜禽粪有害成分测定及其无害化处理效果 张树清
施肥对不同耕型红壤镉的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效应的影响 陈修晓
鄂东南红壤水分特性和入渗性能的研究 陈浩
红壤中秸秆降解的微生物演替及应用研究 史央
不同立地红壤对大气硫沉降的反应 周丽娜
红壤旱地和稻田土壤磷素微生物转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张洪霞
湖南红壤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规律研究 胡安邦
侵蚀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与铁铝氧化物的关系 于孟生
基于组件式GIS的施肥专家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和应用 严浩
广西桂林石灰土的元素生物地球化学特征 卢玫桂
侵蚀红壤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质与养分特点 王春燕
-
微波强化酸预处理玉米秸秆乙醇化工艺研究2024-08-18
-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农田土壤水分与热量影响的模拟研究2024-08-18
-
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对外源金霉素的吸持与解吸2024-08-18
-
秸秆炭化后还田对不同镉污染农田土壤中镉生物有效性和赋存形态的影响2024-08-18
-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有机质及团聚体特征的影响2024-08-18
-
玉米秸秆利用概况及秸秆发酵前景展望2024-08-18
-
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2024-08-18
-
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2024-08-18
-
淹水土壤有机酸积累与秸秆碳氮比及氮供应的关系2024-08-18
-
蒸汽爆破预处理对玉米秸秆化学组成及纤维结构特性的影响2024-08-18
-
渭北旱塬秸秆还田对土壤水分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2024-08-18
-
玉米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经济性分析2024-08-18
-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对玉米抗倒性能的影响2024-08-18
-
不同配比的牛粪与玉米秸秆对高温堆肥的影响2024-08-18
-
渭北旱塬区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