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晚中新世西太平洋暖池的浮游有孔虫和氧同位素证据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38:20
热度:

晚中新世西太平洋暖池的浮游有孔虫和氧同位素证据【摘要】:浮游有孔虫深水种Globoquadrinadehiscens于10Ma左右从西太平洋和南海绝灭,要比其他地区早大约3Ma.伴

【摘要】:浮游有孔虫深水种Globoquadrinadehiscens于10Ma左右从西太平洋和南海绝灭,要比其他地区早大约3Ma.伴随这一事件还见以表层暖水种增多而深水种大幅度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生物群变化.古生物和氧同位素结果指示当时表层水变暖和温跃层变深,我们认为是与早期西太平洋暖池的发育有关.该种在西北和西南太平洋呈阶段性消失也说明暖水堆集比赤道区更强,尽管印尼海道在晚中新世已大为变窄,穿越印尼海道的径流可能尚保持较高的通量水平而使赤道区暖水堆集不特别明显.南海的浮游氧同位素值通常比开放西太平洋的低,也说明中新世时期的上层海水环境与现代相似,都是暖池边缘区比中心区变化大.暖池边缘区水体环境多变和温度梯度较高可能是受季风的影响,结果造成深水种的降低和G.dehiscens提早从南海地区绝灭.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西太平洋暖池 南海 印尼海道 中新世 浮游有孔虫 氧同位素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576031,40476030,40321603)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No.G2000078500).
【分类号】:P736.22
【正文快照】: 0引言西太平洋暖池以其巨厚的表层暖水覆盖大面积的赤道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年平均水温28℃,温跃层深达~170~300m(Yanet al.,1992).暖池的存在是由于赤道流和信风增强所致,构成向中高纬区输送水汽和潜热的一个最重要源区.更新世记录表明,西太平洋暖池中心的表层水温在长尺度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南海北部秋季活体浮游有孔虫的组成与分布    向荣;陈木宏;张兰兰;陆钧;陈忠;古森昌;

北极冰盖形成对东西太平洋及边缘海古海洋学演化的影响    郭建卿;成鑫荣;陈荣华;

中北太平洋铁锰结壳化学成分与Nd同位素演化对古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    胡镕

印尼海道的两度关闭与西太平洋暖池的形成和兴衰    周祖翼,金性春,王嘹亮,翦知湣,许长海

海陆热力差异对热带气旋能量源汇及其季节变化的调控    应明;吴国雄;刘屹岷;孙淑清;

Modulation of land-sea thermal contrast on the energy source and sink of tropical cyclone activity and its annual cycle    

中北太平洋铁锰结壳化学成分与Nd同位素演化对古海洋环境的指示意义    胡镕

富钴结壳中有机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古海洋意义    史跃中,胡超涌,方念乔,黄俊华

中太平洋多金属结壳的地球化学特征    张海生,赵鹏大,胡光道

南海ODP1143站上新世至更新世天文年代标尺的建立    田军,汪品先,成鑫荣,李前裕

西太平洋暖池区第四纪钙质超微化石氧碳同位素特征及意义    刘传联,成鑫荣,王汝建,翦知湣,吴晓光

赤道西太平洋晚第四纪古生产力变化:ODP 807A孔的记录    张江勇;汪品先;成鑫荣;金海燕;张拭颖;

新近纪南海深层水的增氧与分层    李前裕;赵泉鸿;钟广法;翦知湣;田军;成鑫荣;陈木宏;

南海西北陆缘多金属结核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张振国;方念乔;杜远生;高莲凤;杨胜雄;刘坚;宋城兵;

新一代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表面热电离质谱仪(Triton TI)的Nd同位素测定    濮巍,赵葵东,凌洪飞,蒋少涌

西北太平洋黑潮主轴区浮游有孔虫的垂直分布及其古海洋学意义    徐学东,宇田理重,土桥正也,尾田太良

大洋富钴结壳的年代学研究方法评述    符亚洲;彭建堂;胡瑞忠;石学法;

冲绳海槽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及5种古温度转换函数对比    向荣;刘芳;孙有斌;陈木宏;

南海北部开放航次海洋地质与沉积环境科学考察的进展与成果    陈忠;颜文;向荣;田新朋;陈木宏;陆钧;张兰兰;

台风过境前后南海北部水体浮游有孔虫群落变化    刘芳;向荣;张兰兰;陈木宏;

南海南部新生代构造应力场特征与构造演化    杨木壮,吴进民

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南海北部和南部的气候变化差异    金海燕;翦知湣;

南海南部混合层底盐度异常水体的结构特征    杜岩,王东晓,陈举,齐义泉,施平

刍议南海渔业及渔业区划    马彩华;游奎;陈大刚;李凤岐;

南海南部NS93-5孔沉积物磁化率特征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记录    杨小强,李华梅,周永章

3.0~2.0 MaBP南海南部深海沉积物孢粉记录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英文)    袁金红;罗运利;徐兆良;孙湘君;

西太平洋暖池形成与维持的动力学机制    傅刚,周发琇,朱抱真

赤道西太平洋暖池形成原因探讨    吴增茂,吴德星,盛立芳

南海南部粉红色Globigerinoides ruber冰期旋回及影响因素    徐建,翦知

印度尼西亚海道关闭对气候的影响:一个数值模拟研究    俞永强;周祖翼;张学洪;

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异常及对东亚环流的影响    张震宇;王志刚;李万里;程哲;

山东山旺中新世火山喷发对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郭正府;刘嘉麒;陈晓雨;

南海南部12MaBP以来的表层海洋环境变化及其与南海北部的对比    李保华;翦知湣;王吉良;汪品先;

天水-秦安一带中新世黄土堆积区沉积-地貌演化    袁宝印;郭正堂;郝青振;彭淑贞;乔彦松;吴海斌;肖国桥;葛俊逸;孙斌;周鑫;尹秋珍;梁美艳;秦利;刘恋;姚政权;刘东兰;

南海南部边缘构造—热演化模拟初步研究    宋洋;宋海斌;

南海南部12 MaBP以来的表层海洋环境变化及其与南海北部的对比    李保华;翦知湣;王吉良;汪品先;

北康盆地生物礁高精度层序地层与南海中新世古海洋演化    许红;吴琳;孙和清;张莉;闫桂京;王嘹亮;陈国威;

南海南部盆地特征及油气资源    杜德莉;朱本铎;

南海南部新生代盆地的走滑构造及油气勘探    刘运黎;郜建军;

1997/1998 El Nino事件发生、发展可能机制的完善    岳彩军;陆维松;

南海南部曾“生物勃发”    张建松

哥斯达黎加找到索齿兽化石    裴剑容

浙江发现完好的中新世夷平面    特约记者 张定章

海洋大省的“蓝色”诉求    谭丽琳 黄晓华

今年首个热带风暴在南海生成    记者 卓上雄特约记者 赵懋忠 通讯员 熊瑛

570万年前曾生物勃发    记者 张建松

拉开1500万年历史大幕    本报实习生 金平 记者 任荃

青藏高原并非短期内“长高”    

南海开发:中海油准备走向“深水”    程必忠

海南织天网捕“浣熊”    王素琴

25万年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海洋学研究    路波

南海南部海洋环流的结构与季节变化    方文东

山东山旺中新世植物重要类群演化生物学与古气候定量重建的研究    王宇飞

西太平洋—印度洋—青藏高原气候系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中的作用    于乐江

山东山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及古气候和古生态研究    梁明媚

云南中新世和山西上新世果实和种子的研究    赵良成

祁连山北缘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    程晓敢

南海南部晚第四纪以来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    付淑清

近2千万年以来东亚季风演化的南海沉积矿物学记录    万世明

南海ODP1143站有孔虫稳定同位素揭示的上新世至更新世气候变化    田军

天水盆地沉积物记录的中新世气候演变    刘彬

南海南部地区重、磁场特征及断裂分布研究    胡耀星

云南临沧中新世单翅类翅果化石研究    王磊

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Ontong-Java海台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春梅

华北、东北地区中新世孢粉植物群研究    赵秀丽

360ka以来西太平洋暖池核心区古环境演化    王海霞

青藏高原腹地中新世陆相地层研究    金玮

东昆仑东温泉盆地中新世中晚期环境演化    张耀玲

南京地区中新世沉积物源示踪和古环境分析    李玲

3.0~2.0Ma B. P.南海南部深海沉积物孢粉记录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袁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