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驱动两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可行性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37:40
热度:

太阳能驱动两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可行性分析【摘要】:本文结合热舒适性条件,在典型的上海夏季工况下,比较分析太阳能驱动转轮式两级除湿空调和传统电压缩式空调的热力性和经济性。结果显示太阳

【摘要】:本文结合热舒适性条件,在典型的上海夏季工况下,比较分析太阳能驱动转轮式两级除湿空调和传统电压缩式空调的热力性和经济性。结果显示太阳能两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都可以提供满足要求的送风,推荐的再生温度为85oC。与传统电压缩式空调相比太阳能两级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属于全新风系统,送风质量和室内空气品质都大大提高。与此同时除湿系统可以节省70%的电耗,所以除湿系统高的初投入可以通过节约的运行成本获得补偿,系统的回收期为7年。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太阳能 两级除湿空调 可行性
【基金】:国家863项目(2008AA05Z420)
【分类号】:TU831
【正文快照】: 0前言转轮除湿空调依靠干燥剂除湿和蒸发冷却原理进行工作,可实现潜热负荷和显热负荷的分开处理。突出优点是采用对环境无污染的自然工质-水作为制冷剂,同时能够充分利用低品位热能,如太阳能驱动空调过程。为了有效得降低转轮除湿空调系统的驱动温度,使太阳能可以在转轮除湿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能与建筑和谐之美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浅析    莫晓亚;

GB 50495-2009《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解读    何茜;

我国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整板黑铬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    王廷飞;

光合作用“最优路径”可改进现有太阳能电池设计    

太阳能热水系统的建设    陈金;

能源革命让中国农村呈现绿色    祝元志;

基于神经网络太阳能热泵系统模型简析    熊翰林;李素萍;范波;

太阳能制冷讲座(12) 太阳能喷射式制冷技术(上)    吕光昭;李勇;代彦军;王如竹;

太阳能集热器的研究动向    谭志文;曹小林;黄晓峰;张建华;

中国北方太阳能集热器发展探讨    边志敏;杨桂元;

太阳能、蓄热与地源热泵组合系统供热空调设计与应用    李新国;赵军;吕强;王健;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解读福建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规程》    黄夏东;

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解读福建省地方标准《居住建筑与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规程》    黄夏东;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与研究    孔祥强;李瑛;杨前明;

浅议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    曹杨;

浅议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    曹杨;

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定时追踪太阳系统    曹艳明;伍保强;

一种太阳能辅助多功能热泵系统    张光玉;

节能供热系统的集中控制    温荃;李玉嘉;

北京将在建筑中应用三十万平方米太阳能集热器    张定友

我区建成首个太阳能集热器检测平台    记者 马疆虎

小城里的太阳梦    薛秀春 刘月月

“低碳的,当然受欢迎”    记者 梁梦勋 通讯员 王福龙 祁振生

低碳呼唤“平板”回归    本报记者 刘月月

企业齐唤政策东风    本报记者 徐若滨

复合太阳能技术成建筑节能重要途径    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 耿耿 李慧星 肖玮 李贝妮

太阳能热利用科普问答(三)    蓦妮

科技创新造福社会 健康发展续写辉煌    本报记者 蒙华 刘荣慧

力诺瑞特推出“工业绿动力”    记者 宋莉

采用腔体吸收器的线聚焦太阳能集热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翟辉

地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联合供暖系统研究及仿真分析    吴晓寒

复合式热泵供热系统的耦合特性研究    刘逸

碟式聚光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用斯特林发动机的研制    李铁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张文雍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张文雍

U型填充式真空集热管传热特性研究    梁若冰

CPC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研究及凝结水辅助加热系统的分析    郝俊勇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抗冻方法研究    李芷昕

蛇形复合抛物面太阳能集热器的性能研究    张晓伟

蛇形管平板式太阳能集热器试验研究    李俊贤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传热分析及设计优化    高腾

基于ANN的太阳能集热器热特性仿真研究    梅荣

西北高寒地区太阳能储热系统的研究    芦潮

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热损失机理研究    卑振华

太阳能集热器辅助提高日光温室地温的应用研究    王奉钦

深圳市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集成设计的研究    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