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不同裂解温度对水稻秸秆制备生物炭及其特性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3:00
热度:

不同裂解温度对水稻秸秆制备生物炭及其特性的影响【摘要】: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SE

【摘要】:以农业废弃物水稻秸秆为原料,采用限氧裂解法不同温度(300℃、400℃、500℃、600℃、700℃)下制备生物炭,利用SEM电镜扫描、比表面测定、傅里叶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现代分析手段对生物炭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孔径、表面官能团和元素含量等理化特性指标进行分析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产率和挥发分比例下降,灰分含量升高,p H值增大,含碳量上升,N、H、O含量下降,H/C、O/C、(O+N)/C下降,这表明生物炭芳香性增强,亲水性和极性减弱.生物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随着温度升高,孔隙数量增加,孔结构发育更加完全.稻秆生物炭孔结构主要为中孔,且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平均孔径变小,比表面积有所增大,在600℃达到最大.红外光谱结果显示,随着裂解温度升高,水稻秸秆中烷烃基缺失,甲基(—CH3)和亚甲基(—CH2)逐渐消失,而芳香族化合物增加,芳香化程度增强. 【作者单位】: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西省亚热带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江西师范大学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稻秆 生物炭 裂解温度 特性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61035;41461042) 江西省重大生态安全问题监控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No.JXS-EW-03) 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No.GJJ14242)~~
【分类号】:X712
【正文快照】: 1引言(Introduction)生物质炭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农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生物炭具有含碳量高、稳定性高、表面官能团丰富等特性,且孔隙发达,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阳离子交换量,可充当吸附剂用来吸附水体和土壤中重金属(Uchimiya et al.,2011;Cao et al.,2009;陈再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镉、铅复合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形态转化的短期影响    高瑞丽;朱俊;汤帆;胡红青;付庆灵;万田英;

不同秸秆生物炭对红壤性水稻土养分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李明;李忠佩;刘明;江春玉;吴萌;

凤眼莲、稻草和污泥制备生物炭的特性表征与环境影响解析    吴诗雪;王欣;陈灿;彭渤;谭长银;张凤;徐雨晴;庄榆佳;

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炭碳保留量及稳定性的影响    李飞跃;汪建飞;谢越;李贺;李孝良;李粉茹;

蚯蚓粪便制备生物炭及其对罗丹明B吸附的研究    王章鸿;郭海艳;沈飞;段东勤;

不同生物质原料水热生物炭特性的研究    孙克静;张海荣;唐景春;

热解终温和加热速率对棉杆热解生物炭的影响研究    潘萌娇;孙姣;贺强;陈文义;

柚子皮制备生物炭吸附苯酚的特性和动力学    何秋香;陈祖亮;

污泥与稻秆共热解对生物炭中碳氮固定的协同作用    王定美;王跃强;余震;刘静;周顺桂;

水稻秸秆生物炭对水体中DDE的吸附性能研究    肖洋;张乃明;

城镇有机垃圾热解生物炭理化性质研究    罗亭

农作物秸秆热裂解制取生物燃料的研究    崔丽

生物碳的制备热动力学特性及其对镉的吸附性能和机理    徐义亮

芦竹制备生物炭的特性表征及对土壤N_2O排放的抑制    罗烨

磷酸二氢钙与生物质共热解提高生物炭固碳效果    李飞跃;张丽;李孝良;谢越;王艳;汪建飞;

生物炭对中性水稻土养分和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时间尺度变化研究    盖霞普;刘宏斌;翟丽梅;任天志;王洪媛;

生物炭在土壤改良和农业生产的运用    张萌;刘彦伶;赵欢;肖厚军;

烟秆生物质炭热解温度优化及理化性质分析    杨兴;黄化刚;王玲;申燕;陆扣萍;韩学博;王海龙;

施用生物炭对(土娄)土微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影响    尚杰;耿增超;王月玲;陈心想;赵军;

柚子皮粉去除茶叶浸出液中铝含量的研究    聂齐;

长期施用含氯化肥对稻-麦轮作体系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    杨林生;张宇亭;黄兴成;张跃强;赵亚南;石孝均;

裂解温度对新疆棉秆生物炭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何云勇;李心清;杨放;程红光;张立科;王倩;黄一敏;李阳;

Soil N transform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as affected by adding biochar to a paddy soil of subtropical China    LI Ming;LIU Ming;LI Zhong-pei;JIANG Chun-yu;WU Meng;

基于文献统计的农业领域生物炭研究现状    张继宁;周胜;陈桂发;邹国燕;

影响生物炭基氮肥氮素释放因素的研究    梁桓

生物炭输入对纳帕海青稞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李阳

添加竹炭对土壤生物学性质改善和固碳减排的作用    李松昊

添加竹炭对土壤生物学性质改善和固碳减排的作用    李松昊

棉秆生物炭对棉花黄萎病菌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马云艳

水热液化生物炭活化利用研究    刘雨辰

生物炭吸附机理及固肥效果的初步研究    邓光天

蓝藻水华聚集对水葫芦生理生态的影响    吴婷婷;刘国锋;韩士群;周庆;唐婉莹;

海泡石对镉-铅复合污染钝化修复效应及其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研究    孙约兵;王朋超;徐应明;孙扬;秦旭;赵立杰;王林;梁学峰;

不同生物炭用量对酸性菜地土硝化作用的影响    何飞飞;梁运姗;吴爱平;荣湘民;刘强;

客观地看待我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的现状——关于《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中有关问题的讨论和建议    王玉军;刘存;周东美;陈怀满;

不同烧制温度下玉米秸秆生物炭的性质及对萘的吸附性能    黄华;王雅雄;唐景春;朱文英;

施用生物炭后塿土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变化特征    陈心想;耿增超;王森;赵宏飞;

不同物料和炭化方式制备生物炭结构性质的FTIR研究    郑庆福;王永和;孙月光;牛鹤鹤;周佳儒;王志民;赵吉;

两类生物炭的元素组分分析及其热稳定性    陈静文;张迪;吴敏;王朋;

秸秆炭基肥料挤压造粒成型优化及主要性能    马欢欢;周建斌;王刘江;马叶;刘斌;高璜;

炭基肥对马铃薯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任少勇;王姣;黄美华;肖强;魏翠果;宋树慧;蒙美莲;陈有君;

凤眼莲生物质炭对水中磷和氮吸附研究    艾小雨

城市有机垃圾的热解特性及其生物碳的土壤改良效应研究    张红炼

竹炭对梨园土壤碳—氮—磷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许涛

熔盐热裂解水稻秸秆动力学及试验    黄承洁

垃圾粒径对城市生活垃圾热解影响实验研究    朱胜

生物碳质对有机污染物的吸附作用及机理调控    周丹丹

生物质快速热裂解试验研究    王乐

城市垃圾焚烧飞灰金属元素熔融分离研究    杨福云

生物炭的环境效应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李力;刘娅;陆宇超;梁中耀;张鹏;孙红文;

生物炭在农业增产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杨放;李心清;王兵;程建中;

生物炭理化性质及对土壤改良效果的研究进展    张千丰;王光华;

不同裂解条件对生物炭稳定性的影响    陆海楠;胡学玉;刘红伟;

生物炭对玉米苗期生长、养分吸收及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张晗芝;黄云;刘钢;许燕萍;刘金山;卑其诚;蔺兴武;朱建国;谢祖彬;

生物炭固碳减排作用的研究进展    李飞跃;梁媛;汪建飞;赵玲;

中国生物炭研究及其产业发展趋势    孟军;陈温福;

土壤重金属钝化修复剂生物炭对镉的吸附特性研究    郭文娟;梁学峰;林大松;徐应明;王林;孙约兵;秦旭;

不同来源生物炭对砷在土壤中吸附与解吸的影响    关连珠;周景景;张昀;张广才;张金海;禅忠祥;

生物炭吸附去除重金属研究综述    王晓佩;薛英文;程晓如;刘芸;

生物炭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功能的生物学机制    沈国清;

生物炭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改良作用的研究进展    杨丹;刘限;刘鸣达;张玉龙;

滇池底泥制备的生物炭对菲的吸附-解吸    黄苹;潘波;焦杏春;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生物炭基本性质的表征    戴中民;刘杏梅;吴建军;汪海珍;徐建明;

生物质热解生产生物炭研究进展    闫智培;李十中;

生物炭添加对土壤CO_2排放的影响    陆海楠;胡学玉;陈威;

低碳经济下的生物炭研究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湿地植物芦竹生物炭的制备及特性表征研究    王震宇;郑浩;李锋民;

不同裂解温度制备的松木屑生物炭对萘的吸附动力学行为    陈再明;陈宝梁;

生物炭对滩涂盐碱土中黑麦草生长的影响初步研究    李程;李小平;

生物炭能否给地球降降温?    本报记者 刘霞

把生物炭还给农田    记者 王靖瑄

唐山农民发明秸秆提取生物炭新技术    白云水

生物炭能让土壤更肥沃吗?    本报记者 张晔

农民王有权将秸秆变成“香饽饽”提取生物炭和焦油新技术获国家专利    记者 耿建扩 通讯员 常云亮 王小胜

二氧化碳变害为宝的新妙招    记者 班玮

生物炭渐火 农林废弃物就地一“焖”变成宝    罗冰

为子孙留一片沃土蓝天    本报记者 郝晓明

生物炭表面有机小分子及其活性研究    鄂洋

秸秆、木质素及生物炭对土壤有机碳氮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张杰

生物炭碳源驱动土壤微生物区系代谢作用研究    孙大荃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秸秆生物炭施用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固碳的影响    吴洁

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在作物生产上的应用    张伟明

生物炭技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评估    姜志翔

生物炭节水保肥机理与作物水炭肥耦合效应研究    勾芒芒

芦竹生物炭对农业土壤环境的影响    郑浩

生物炭对水体和土壤环境中重金属铅的固持    刘国成

生物炭对植稻酸性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Niaz Muhammad

不同源生物炭的理化性质及其对双酚A和磺胺甲噁唑的吸附    李靖

生物炭对砂壤土理化性质及番茄生长性状的影响及其关键应用技术研究    李昌见

影响生物炭基氮肥氮素释放因素的研究    梁桓

生物炭对土壤中磷的形态转化以及有效性的影响    武玉

生物炭输入对纳帕海青稞生长与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特征的影响    李阳

生物炭对红壤的降酸效果与毛豆生长的影响    邱志腾

生物炭精控制备方法的研究    吴晶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固持转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盖霞普

不同生物炭对铅锌矿尾矿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研究    王丽丽

锰氧化物—生物炭复合材料对砷的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于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