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青藏高原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2:45
热度:

青藏高原增暖对东亚夏季风的影响——大气环流模式数值模拟研究【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海表面温度年代际变化和全球变暖现象的出现,东亚夏季风降水和环流场也出现相应的年代际

【摘要】: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海表面温度年代际变化和全球变暖现象的出现,东亚夏季风降水和环流场也出现相应的年代际变化。是什么原因引起这个长期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增暖可能是导致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因子之一。为了能够更好地理解青藏高原地表状况对下游东亚季风的影响,作者使用德国马普气象研究所大气环流模式(ECHAM)进行一系列数值试验。在两组敏感性试验中,通过改变高原上的地表反照率从而达到改变地表温度的目的。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增暖有助于增强对流层上层的南亚高压、高原北侧西风急流和高原南侧东风急流以及印度低空西南季风;与此同时,东亚地区低层西南气流水汽输送增强。高原增暖后降水场的变化表现为:印度西北部季风降水增加,长江中下游以及朝鲜半岛梅雨降水增多;在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和孟加拉湾东北部,季风降水减少。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初步诊断分析表明:在感热加热和对流引起的潜热加热相互作用下,南亚高压强度加强,东亚夏季低层西南季风增大、梅雨锋降水增强,高原东部对流层上层的副热带气旋性环流增加,以及对流层低层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另外,在青藏高原增暖的背景下,孟加拉湾地区季风降水减弱。本项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特征和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夏威夷大学气象系和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
【关键词】青藏高原增暖 东亚夏季风 年代际变化
【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403600 中国科学院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气候系统模式研发及应用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475027、40221503、40575028、40523001
【分类号】:P461
【正文快照】: 1引言很多研究表明,东亚地区“南涝北旱”(长江涝、黄河旱)的年代际变化现象在近50年中呈现出增多趋势[1~5]。这种变化是局地性现象,还是一个东亚地区乃至全球范围内的更大尺度现象?图1为1976之后(1976~2003)和1976年之前(1948~1975)东亚夏季(JJA)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分布,其中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热力适应、过流、频散和副高 I.热力适应和过流    吴国雄,刘屹岷

LASG/IAP大气环流谱模式对陆面过程的敏感性试验    包庆;刘屹岷;周天军;王在志;吴国雄;王鹏飞;

青藏高原大气热量源汇年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英文)    赵平,陈隆勋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Ⅲ:凝结潜热加热与南亚高压及西太平洋副高    刘屹岷,吴国雄,刘辉,刘平

空间非均匀加热对副热带高压带形成和变异的影响Ⅰ:尺度分析    吴国雄,刘屹岷,刘平

华北降水年代际、年际变化特征与北半球大气环流的联系    徐桂玉,杨修群,孙旭光

我国北方干湿演变规律及其与区域增暖的可能联系    马柱国;

南半球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关系    范可;

热带、副热带海陆分布与青藏高原在亚洲夏季风形成中的作用    梁潇云;刘屹岷;吴国雄;

热力适应、过流、频散和副高 Ⅱ.水平非均匀加热与能量频散    刘屹岷,吴国雄,宇如聪,刘新

199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    吴池胜,王安宇,冯瑞权,古志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和位置与亚洲地表温度之关系    陈月娟,张弘,周任君,武海峰

青藏高原表面过程对夏季青藏高压的影响──数值试验    李伟平,吴国雄,刘屹岷,刘新

中南半岛影响南海夏季风建立和维持的数值研究    徐海明,何金海,温 敏,董 敏

华北汛期降水量变化中年代际和年际尺度的分离    陆日宇

陆面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岚;吴国雄;

副高研究最新进展和有关问题探讨    毛连海;

陆面蒸散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孙岚;吴国雄;

关于夏季副热带高压形成和变化研究的进展    吴国雄;丑纪范;刘屹岷;

2003年淮河流域强降水大尺度环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章国材;毕宝贵;鲍媛媛;廖要明;

北太平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爆发迟早的关系研究    梁肇宁;温之平;吴丽姬;魏晓琳;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夏季东亚热低压的突变    方之芳;张丽;

中南半岛对流活动特征及其对南海夏季风建立过程的影响    何金海;王黎娟;温敏;

亚洲季风区感热潜热对副高带季节演变的影响    舒锋敏;简茂球;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北进退云系特征的研究    王颖;石汉青;周晓中;

中尺度地形对陕南暴雨的影响研究    毕宝贵

最近135ka甜水海碳酸盐元素指标变化与湖泊环境演化    周厚云

青藏高原正涡度源的形成及其对中国东部梅雨的影响    王慧

西昌卫星发射场区中尺度强对流天气研究    周率

亚洲夏季风的爆发和推进过程及副热带高压形态的变异    颜京辉

青藏高原天气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王在志

中国长江、黄河流域的水分收支与水分循环    赵瑞霞

南海夏季风建立与南亚高压重建及其数值模拟    胡鹏

亚洲夏季风建立的季节进程及机理研究    何春

陆面下边界对区域气候模拟的影响(LAI为例)及区域气候模式(CWRF+CLM)陆面遥感参数预处理研究    陆其峰

利用卫星资料对青藏高原MCSs及我国南方天气尺度波的研究    胡亮

中国汛期雨型和暴雨日数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其成因研究    冷春香

六月份西太平洋副高西伸过程和年际变动特征及其机理分析    罗玲

副热带高压双脊线的结构特征及其对副高南北进退的影响    占瑞芬

梅雨过程及其与环流关系的初步研究    鲍学俊

印度洋季风环流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    朱娜

夏季北极涛动(AO)、东亚夏季风与中国东部降水的年代际变化关系    邓伟涛

中国近半个世纪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关系的研究    苏明峰

南海夏季风建立特征分析和模拟及南亚高压西进特征分析    李飞

实际基流的强迫耗散非线性临界层和副高的形成,演变及其对江淮流域降水的影响    王丽娟

中国北方近50年温度和降水极端事件变化    翟盘茂,潘晓华

硫酸盐和烟尘气溶胶辐射特性及辐射强迫的模拟估算    张立盛,石广玉

东亚地区对流层人为硫酸盐辐射强迫及其温度响应    王喜红,石广玉,马晓燕

卑尔根气候模式中大西洋热盐环流年代际与年际变率的气候影响    周天军,Helge DRANGE

数值模式不同分辨率和地形对东亚降水模拟影响的试验    高学杰;徐影;赵宗慈;Jeremy S.PAL;Filippo GIORGI;

硫酸盐气溶胶直接和间接辐射气候效应的模拟研究    吴涧,蒋维楣,刘红年,汤剑平

大洋温盐环流与气候变率的关系    周天军,张学洪,王绍武

一个气候系统模式中大洋热盐环流对全球增暖的响应    周天军,宇如聪,刘喜迎,郭裕福,俞永强,张学洪

20世纪后期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减弱的自然属性    姜大膀,王会军

近几十年中国极端气候变化格局    严中伟,杨赤

利用CAM-RegCM嵌套模式预测我国夏季降水异常    邓伟涛

CWRF在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应用    刘术艳

亚洲南部地区和南半球海陆分布对亚洲冬夏季风形成的影响    金啟华

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区域气候响应    廉丽姝

不同CO_2浓度情景下热盐环流的演变    牟林

近四十年中国盛夏降水和温度特性变化的观测分析和数值模拟    李红梅

日本东部附近海域海温异常对初夏鄂霍次克海高压的影响    魏东

下边界条件对北极涛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李艳

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    石英

在有热源和耗散情况下的大气适应过程    张可苏

我国汛期降水的EOF分析    邓爱军,陶诗言,陈烈庭

气候系统模式发展中的耦合器研制问题    周天军,俞永强,宇如聪,刘海龙,李薇,张学洪

大气环流模式(SAMIL)海气耦合前后性能的比较    王在志;宇如聪;包庆;周天军;刘屹岷;王鹏飞;吴国雄;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非线性稳定性问题的研究    张韧,史汉生,喻世华

论大气运动的多时态特征——适应、发展和准定常演变    叶笃正,巢纪平

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定性理论及其应用    李建平,丑纪范

夏季100毫巴青藏高压与我国东部旱涝关系的天气气候研究    罗四维,钱正安,王谦谦

ENSO事件爆发的当年及次年中国降水特征的初步分析    李存强

南亚高压与华北夏季降水的关系    黄樱,钱永甫

关于“东亚夏季风降水中30—60天低频振荡”一文的通讯    

公元1840年以来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以中国和韩国的树轮记录为例    刘禹,Won-Kyu Park,蔡秋芳,Jung-Wook Seo,Hyun-Sook Jung

马斯克林高压和澳大利亚高压的年际变化及其对东亚夏季风降水的影响    薛峰,王会军,何金海

东亚夏季风北边缘的确认    胡豪然;钱维宏;

IPCC AR4气候模式对东亚夏季风年代际变化的模拟性能评估    孙颖;丁一汇;

青藏高原夏季风强弱变化及其对亚洲地区降水和环流的影响——2008年个例分析    李菲;段安民;

东亚季风降水的年际变化    缪锦海,K.M.Lau

东亚夏季风降水和环流数值模拟对不同对流参数化方案的敏感性(英文)    黄荣辉,武炳义,洪胜吉,吴载镐

东亚夏季风降水中30—60天低频振荡    缪锦海,刘家铭

1998年东亚夏季风降水的模拟    王世玉,钱永甫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季节变化突变特征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联系    张耀存;况雪源;

东亚夏季风系统及东亚季风低频振荡    李颖;

积云对流参数化方案在东亚夏季风降水模拟中的不确定性    黄乾;张耀存;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况雪源;张耀存;

MIS 3以来南岭东部气候环境变化的湖沼相沉积记录    钟巍;薛积彬;郑琰明;马巧红;蔡颖;欧阳军;

南半球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的关系    范可;

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异常对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影响    况雪源;张耀存;

我国江淮区域夏季降水与全球SST基本相关联系    卢楚翰;王盘兴;管兆勇;段明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