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余热及太阳能制冷/热泵技术研究与开发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31:47
热度:

余热及太阳能制冷/热泵技术研究与开发【摘要】:本文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原有开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根据冬季蓄能热泵运行特点对系统进行改进:分析了在

【摘要】:本文以空气为携热介质的开式太阳能吸收式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原有开式制冷循环的基础上,根据冬季蓄能热泵运行特点对系统进行改进:分析了在稳态情况下系统的特性和影响供暖量、COP值的因素。同时以北京、西安、兰州三个典型地区为例,根据当地的气象条件,对一整天热泵循环的蓄能情况进行详细的计算;为了弄清系统装置内部运行的薄弱环节,还对制冷、热泵系统分别做(火用)损失计算与比较和全年经济性分析。 研究中发现冬季热泵循环效率高于夏季制冷循环;热泵运行时可为建筑提供一定的采暖和加湿需求;性能也较为稳定。制冷循环的(火用)效率高于热泵循环;而且两循环(火用)损失分布大体一致:其中发生器、吸收器、太阳能集热器的损失占了整个循环能量损失的绝大部分。同时由经济性分析可知对于利用太阳能的系统,本套装置的投资回收期是符合要求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但是由于环境因素和集热板的影响,热泵系统夜间供热量还略显不足,特别是在寒冷地区,需要采取一定的辅助措施;系统热泵运行时还必须有10℃以上的低温水源可供利用;发生器、吸收器的(火用)损失较大,需要进行装置的优化设计从而提高系统性能参数和能量利用率;将此套系统与常规的溴化锂水吸收式空调系统进行经济比较可知,系统的造价偏高,民用不太经济,努力减小太阳能集热板面积是降低系统费用的一个主要方面。 【关键词】:太阳能 蓄能 热泵 开式循环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TK511.3
【目录】:
  • 1 绪论7-14
  • 1.1 前言7
  • 1.2 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的研究工作7-9
  • 1.3 太阳能吸收式热泵的研究工作9-11
  • 1.4 潜能蓄冷技术的研究和发展11-13
  • 1.5 立题的背景和要达到的目的13
  • 1.6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3-14
  • 2 开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稳态特性研究14-25
  • 2.1 制冷循环改进和系统描述14-16
  • 2.2 热泵循环系统稳态循环计算16-24
  • 2.2.1 循环热力计算模型16-19
  • 2.2.2 循环计算与特性分析19-24
  • 2.3 小结24-25
  • 3 开式太阳能热泵系统蓄能情况研究25-36
  • 3.1 系统构成和工作原理25-26
  • 3.2 系统蓄能情况计算模型26-28
  • 3.2.1 开式太阳能热泵系统热负荷计算26
  • 3.2.2 工作溶液流量计算26-28
  • 3.3 系统蓄能热力计算与分析28-35
  • 3.3.1 地区太阳辐射和集热版面积的确定28-30
  • 3.3.2 北京、西安、兰州地区热泵循环计算和分析30-35
  • 3.4 结论35-36
  • 4 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36-44
  • 4.1 (火用)及(火用)损失的计算36-38
  • 4.1.1 温度(火用)、潜热(火用)以及混合物质的(火用)36-37
  • 4.1.2 (火用)损失计算37-38
  • 4.2 能量分析法和(火用)分析法的比较38-39
  • 4.3 吸收式制冷、热泵循环的(火用)损失计算39-42
  • 4.4 循环设备无量纲(火用)损失分析与结论42-44
  • 5 开式太阳能热泵蓄能系统经济分析和评价44-53
  • 5.1 经济分析计算模型44-47
  • 5.2 两种空调系统运行费用计算47-49
  • 5.2.1 运行电费计算48
  • 5.2.2 太阳能的潜能蓄冷空调系统运行电费计算48-49
  • 5.3 经济评价指标49-51
  • 5.3.1 太阳能利用的经济分析研究情况及评价方法49-50
  • 5.3.2 蓄能系统经济评价方案50-51
  • 5.4 系统的经济分析结果51-52
  • 5.5 结论52-53
  • 6 总结与展望53-54
  • 6.1 论文工作总结及相关结论53
  • 6.2 对本论文工作的展望53-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能供暖/热水组合系统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陈志豪

热泵与矿井回风余热回收装置耦合系统的研究    柳延超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吸收式制冷循环分析    徐士鸣,袁一

太阳能驱动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模拟研究    凌辰,陈振乾,施明恒

太阳能制冷降温技术在我区开发利用的前景    胡东南

Ⅰ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分析    夏国泉,魏琪

太阳能利用中的蓄热技术    张开黎,旷玉辉,于立强

溴化锂水溶液的几个主要物性参数计算方程    贾明生

太阳能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马伟斌,梅建滨,李戬洪,江晴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高效传热管应用技术研究    胡德福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优化设计    李维仲;权生林;陈贵军;任健;

垂直管内降膜吸收过程热-质传递数值计算问题的研究    徐士鸣,袁一

带喷射器的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循环热力分析    林顺荣;陈光明;洪大良;闫晓娜;林玮;

直燃式无泵溴化锂吸收式空调器的应用前景及其技术关键    武俊梅

用于住宅建筑的太阳能吸收式空调性能分析    王凤坤;范晓伟;郑慧凡;

两级烟气废热热管溴化锂制冷机的可视化设计    朱永长;金苏敏;陈立云;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精馏过程液泛工况实验研究    周日海;柳建华;张良;陈小砖;

烟气型双效溴化锂制冷机的可视化设计    吴永飞;沈致和;

利用热泵回收循环水余热的系统建模及分析    常仁杰;张志勇;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魏琪;赵俊;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地热余热的应用研究    胡涛;朱家玲;张伟;

直燃型双效并联溴化锂吸收制冷过程热经济学分析    刘凤国;项友谦;王启;徐永生;

小型太阳能吸收式制冷机在别墅建筑的应用    黄飞;余国和;

传热传质分离双效增压吸收式制冷循环    欧汝浩;张来强;陈焕新;

溴化锂水溶液物性参数模拟计算和可视化编程    陈昀;解国珍;

VB与Matlab混合编程实现溴化锂溶液物性数据的可视化计算    张光焱;冯胜勇;

先进蓄能空调/供热系统能量转换过程分析(1)——氨水溶液系统    艾宏伟;徐士鸣;

先进蓄能空调/供热系统能量转换过程分析(2)——溴化锂水溶液系统    王磊;徐士鸣;

低温热源驱动溴化锂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实验研究    张伟;朱家玲;董瑞芬;李志强;刘立伟;

热电联产系统冷源领域节能及耦合机理研究    林振娴

SCPC集热器及其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研究    穆振英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蒸汽型双效溴化锂吸收式热泵机组性能及优化研究    杨筱静

燃气机热泵仿真与优化匹配研究    张世钢

小型高效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涡旋发生器特性研究    王艳

太阳能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研究    韩崇巍

用于深度冷冻的混合制冷剂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高旭

一种新型液—气引射式吸收器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    王锐

新型吸收式制冷循环构建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洪大良

横纹管强化溴化锂吸收水蒸汽的传热传质实验研究    柳坤

太阳能空气采暖系统变流量运行策略优化方法研究    张志成

基于太阳能热风的相变墙房间热特性研究    刘馨

深层地热水资源在暖通空调领域中的应用探讨    窦成良

低温甲醇洗流程仿真及热力学优化研究    程利辉

热泵工质溴化锂水溶液的蒙特卡洛分子模拟    周玉红

单级溴化锂溶液气泡泵提升特性实验研究    王小路

杭钢750m3高炉脱湿鼓风应用研究    范文俊

扩散吸收式热泵热工模型与实验研究    李智虎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蒸发器与吸收器强化传热传质的研究    张琴

太阳能沸石储热技术的实验研究    张建国,陈永昌,林宏佐

矿井通风余热热管回收技术研究    盛振兴;辛嵩;

太阳能辅助采暖在工程中的应用    余太保

太阳能采暖的可行性分析    单军勇,刘效洲

喷水室热工计算的研究    魏学孟,张维功,焦磊

换热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支浩;汤慧萍;朱纪磊;

地下水源热泵系统抽水、回灌井试验研究    夏松伟;李晨;韩雪;

长江水源热泵开式与闭式实验对比分析    王勇;顾铭;肖益民;韩传璞;赖道新;王子云;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联合供暖系统的运行模式研究    韩伟;李素芬;代兰花;

太阳能及其辅助热源低温地板辐射采暖的实验研究    齐政新,陆亚俊,石磊

矿井回风热能回收的研究    刘伟;孙兴;

小功率直接蒸发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的研究与试验    张勇

双热源太阳能热泵模式研究    陈卫星

真空玻璃盖板热管平板式太阳能热水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王世锋

太阳能地源热泵式空调系统研究    刘逸

高效水雾降尘技术的实验研究及工程应用    李刚

基于分层室温控制的太阳能热水低温地板辐射供暖系统模拟研究    李双双;端木琳;舒海文;叶晓莉;

地源热泵热水系统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梅奎;张小松;

地源热泵热水器的性能分析与经济性比较    李明霞;谭来仔;陈传宝;

南昌市某别墅暖通空调设计    杜海存;邓莉莉;

蓄热型太阳能热泵空调技术经济分析    黄炜;张琳邡;肖占;纪河;

地源热泵热水器系统设计及经济性分析    梅奎;

容积式与直流式地源热泵热水器的比较    李明霞;张宝怀;

寒冷地区相变储能房间热集成技术与热设计方法研究    黄凯良

太阳能热泵采暖系统的研究    甘建红

以R245fa为介质的蒸汽型太阳能集热系统集热特性模拟    白景辉

小型空气源热泵辅助太阳能热水装置的应用性研究    王所平

太阳能新风测控系统的智能控制设计    郑积斐

基于高精度算法的太阳动态跟踪技术研究    李保来

单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性能研究及其应用    杨燕燕

氨水吸收式制冷循环的分析与改进    徐士鸣,袁一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Ⅱ型的数学模型和数值计算    林金清,苏亚欣

多层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    王宏宇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的(火用)分析    张光焱

一种简便实用的湿空气性质计算方程    贾明生

V形隔热膜平板集热器性能的研究    郑振宏,黄志成,陈红荣,黄雪珠,岑泽添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性能与空气流量率关系的试验研究    毛润治

100kW太阳能制冷空调系统    李戬洪,马伟斌,江晴,黄志诚,夏文慧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Ⅰ型)的数学模型研究    林金清

中温太阳集热器系统热状态特性数值模拟的三维动态热网络实验验证    妞乔力 ,徐光,李新秋,葛新石

宁波市某办公大楼地源热泵埋管安装质量监控    叶南山

高效磁性热泵    张潮生

热泵与锅炉组合的供热系统    伊藤博幸 ,川村邦明 ,翟明

热传导对连续流两热源热泵供热率密度的影响    陈林根,孙丰瑞,薛蒙,李大鹏

热泵蒸发技术及其应用    李玉坤,胡绍川

太阳能热泵    旷玉辉 ,王如竹

热泵在生产过程的应用    李惠铭;

国外科技信息    

热泵发展与应用    梁经通,梁芃雁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刁乃仁,方肇洪,过增元

热泵在高速纸机上的应用    彭志军;

热泵在我国暖通空调中的应用与发展    马最良;杨自强;马光昱;

太阳能-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特性分析及运行方式探讨    张莉;施志钢;胡松涛;王刚;

热泵在地热资源中的应用    范革;

替代寒冷地区传统供暖的新型热泵供暖方式的探讨    马最良;

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王景刚;孙建平;

秦皇岛市百信图书广场低温空气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    甄华斌;范新;冀冠华;

建筑空调用能中对低品位能源的综合利用    施志钢;张莉;胡松涛;王刚;

多热源热泵与太阳能联合干燥木材的研究    张璧光;霍光青;伊松林;

热泵用于提高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性能的研究    杜斌;张小松;

节能技术走进新时代    方肇洪

再生能源产业化难在哪儿    王君平

热泵热水机行业欲双翼齐飞    本报记者 贾静龙

环保节能热泵在杭州面市    辛平

热泵供暖成北京新能源应用示范工程    记者 段金平

利用地球“体温”取暖 提升地热开发水平    本报记者 胡春

热泵节能环保 持续保持景气    天相投顾 王帆

热泵电热水器能否因节能兴起?    叶浓

食用菌热泵干燥机    蔡津生

空气源热泵前景看好    本报记者 程超

自然工质热泵循环和地源热泵运行特性研究    王景刚

地源热泵系统模型与仿真    曲云霞

新型吸收式热泵循环理论及实验的研究    钟理

开式循环鱼雷热动力装置结构参数摄动系统鲁棒H_∞控制    李佐成

地源热泵地下套管式埋管换热器性能研究    魏唐棣

燃气机热泵仿真与优化匹配研究    张世钢

燃气机热泵总能系统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    谢英柏

竖直埋管型地源热泵地下传热及热力性能的研究    赵军

空气源热泵机组动态特性及性能改进研究    刘志强

空间站热泵—蓄冷组合排热系统及其性能研究    李明海

余热及太阳能制冷/热泵技术研究与开发    胡艳

太阳能与热泵联合干燥木材匹配优化的研究    许彩霞

TFE/NMP吸收式热泵的模拟与实验研究    胡晓石

空气源热泵机组设计与维护方法探讨    于立强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埋管传热特性研究    吕丽霞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技术经济评价及地热换热器优化研究    李道强

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氯碱蒸发工段废热的研究    马连强

热泵干燥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张宇凯

基于蒸发式冷凝器的热泵式海水淡水系统技术研究    周景锋

地源热泵埋地换热器动态特性及地上机组节能研究    朱仕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