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技术可行性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9 00:29:06
热度: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技术可行性研究【摘要】:本研究始于2007年4月,依托中国科学院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吉林省梨树县,43°19′N,124°14′E),开展了玉米秸秆全覆盖

【摘要】:本研究始于2007年4月,依托中国科学院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吉林省梨树县,43°19′N,124°14′E),开展了玉米秸秆全覆盖-全程机械化免耕技术研究。实验区土壤类型为中层黑钙土、粉质黏土。试验设置3种耕作方式:免耕(NT)、免耕+全秸覆盖(NTS)和常规垄作(RT)。针对耕层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土壤容重、田间蚯蚓数量、土壤有机质及产量和综合效益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T及NTS耕层土壤含水量较RT增加极显著,在播种前、后半月间,NT较RT高14%~25%,而NTS较RT高20%~40%;比较播种前、后半月间的日平均温度,在5cm处RT与NT的日均温差异不显著,RT与NTS日均温差极显著,日平均温差在1.3℃~8.5℃之间,在20cm处,RT与NT的日均温差亦不显著,与NTS差别极显著,日平均温差在-0.8℃~4.2℃之间;NT和NTS的耕层土壤容重差别不显著,各层次间的容重范围从1.26 g·cm~(-3)到1.44 g·cm~(-3),且年际间变化不显著,而较RT差别极显著,RT各层次容重范围从0.95 g·cm~(-3)到1.38g·cm~(-3);每平方米内蚯蚓的数量方面RT和NT的差异不显著,每平方米分别为15条和18条,但蚯蚓重量方面差异显著,分别为1.31 g·m~(-2)和2.72 g·m~(-2),NTS与RT和NT比较,在数量和重量方面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数量为112条·m~(-2),重量为18.04 g·m~(-2);土壤有机质变化主要集中在表层,免耕5年后,在0~2cm,NTS和NT分别比RT高0.75 g·kg~(-1)和0.18 g·kg~(-1),而在2~5cm分别高0.21g·kg~(-1)和0.08 g·kg~(-1),在5cm以下则变化不显著;NT较RT要稳产、高产,五年间每公顷的增产幅度在0.2-18.35%之间;而NTS随年份不同,有一定程度的减产,每公顷的减产幅度在3-12.96%之间。投入与产出对比上看,NTS和NT较RT每公顷可以增收800元和600元,从而可以看出,NTS在春玉米种植区具有可行性。 【作者单位】: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关键词】:玉米 免耕 容重 蚯蚓 有机质 产量
【分类号】:S513
【正文快照】: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全覆盖免耕技术可行性研究@董智$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沈阳 110886$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164 @解宏图$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 110164 @张旭东$森林与土壤生态国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与堆沤还田的效果比较    王英;

玉米秸秆覆盖技术的增产效应    梁菊花

不同收获和贮存时间对高油298玉米秸秆营养价值的影响    赵丽华,余汝华,莫放,张晓明

玉米秸秆直立整体翻压还田    高绪科;

山西省玉米秸秆覆盖技术    彭世琪

玉米秸秆整株覆盖抗大旱夺高产    马耀华,王平反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戴广稳;邓志广;

玉米秸秆全覆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效果和存在问题    何成君;周淼;

玉米秸杆的“十大”用途    董春英;

玉米秸秆整秆编织覆盖技术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邢凤龙,李树林

不同玉米品种对秸秆青贮饲料品质及适口性的影响    苏秀侠;于秀芳;刘海燕;

利用玉米秸秆制备可降解薄膜工艺及其性能的研究    田潇瑜;付姓;徐杨;王玲;南江;

特定培养条件下水稻土有机质数量动态变化的研究    张晋京;窦森;曹亚澄;

新疆灌溉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研究    李继红;

不同耕作方式下稻田土壤CH_4和CO_2的排放及碳收支估算    李成芳;曹凑贵;汪金平;翟中兵;梅少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柠条利用技术及其效益研究——本文以作为饲料利用为主进行研究    刘朝霞;任余艳;李维向;刘源;

覆盖免耕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及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曙峰;王维;徐道青;屈磊;

几种作物秸秆基质的比较研究    程志芳;王晋华;赵肖斌;米国全;

高油玉米胚蛋白质组分析    柳展基;李建生;

凤县积极推广免耕技术    刘建斌 王海

玉米套黄瓜 瓜后种大蒜    张贵森 周瑞芬

关中近万农户参加“懒庄稼”竞赛    孙佳丽 李佑民

北疆玉米高效种植要把握哪些关键环节    记者 付凡军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    本报记者 孙春艳

湖北免耕技术三年迈出三大步    鄂农

轻松种田 粮钱双增    本报记者 李丽芳

民勤立足节水增收调整种植结构    记者 张永文

湖北全面推广免耕技术    李云松

鄄城推广应用机械免耕播种技术    通讯员 傅成银任师帅 记者 丁厚勤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华北平原麦玉两熟区覆盖免耕土壤—作物系统农田耗水与调控    张海林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玉米秸秆主要组分的气流分离及模压成型流变特性研究    杨中平

不同品种玉米植株在成熟过程中营养价值变化规律及青贮利用价值的研究    王洋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    朱新华

晋北半干旱区免耕对土壤水、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孙东宝

湖北省小麦免耕栽培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柴婷婷

稻农对稻作生产技术需求优先序研究    陈庆根

河西绿洲灌区保护性耕作的节水保肥效应研究    张凤云

干旱半干旱区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    钱美宇

城郊坡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及花椒高效种植技术研究    王龙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关中灌区冬小麦产量形成和养分利用的影响    沈海军

水土保持耕作对夏种大豆生长动态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邵新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