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建筑供暖和储热系统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21:35
热度:

太阳能建筑供暖和储热系统的研究【摘要】:太阳能是一种分布广泛、清洁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但太阳能是一种间歇式能源,其辐射受到昼夜、季节以及雨雪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太阳能集热和储

【摘要】: 太阳能是一种分布广泛、清洁可再生的绿色新能源。但太阳能是一种间歇式能源,其辐射受到昼夜、季节以及雨雪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将太阳能集热和储热相结合是应用太阳能建筑的合理选择。 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的工作: (1)设计并制造了一种壁挂式太阳能集热-供暖-储热系统。对该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试验测试,并对整个系统的供暖效率、储热效率和热损失进行了估算。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得出:装置的储热效率为20.7%,热效率为36.3%。装有该系统的房间与对照房间相比,白天温度平均提高了4℃,夜间温度平均提高了2.5℃。 (2)设计并建造了一种装有选择性吸热板的太阳墙。对其进行了结构设计、试验测试,并对太阳墙的供暖效率和储热效率进行了估算。计算结果显示:在冬季晴朗的白天(江苏镇江),进入房间的平均热流量可达923W,高于房间的热负荷(910W)。试验房间的平均温度约为18℃,比对照房间温度高约4℃。 (3)利用FLUENT软件,对太阳墙和储热箱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太阳墙和储热箱内都有空气流速过慢或者静止不动的区域,严重阻碍了热量的正常输送及储存。 (4)设计了一种新型储热箱,弥补了壁挂式太阳能集热-供暖-储热系统中储热箱的缺陷。设计了一种百叶窗式太阳墙,解决了传统太阳墙存在的一些问题。 (5)对芒硝进行了热性能测试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结果显示:芒硝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合适的相变温度和很大的热容量,但在相变过程中会出现过冷与相分离现象。通过在试验中混入一定量的成核剂和增稠剂,有效地避免了过冷和相分离现象的发生。 【关键词】:太阳能供暖 太阳能建筑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太阳墙 相变储热材料
【学位授予单位】:江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TU8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太阳能建筑与储热概述9-26
  • 1.1 太阳能9-10
  • 1.2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10-11
  • 1.3 太阳能建筑概述11-15
  • 1.4 国内外太阳能建筑发展概况15-19
  • 1.4.1 国外太阳能建筑发展概况15-17
  • 1.4.2 我国太阳能建筑发展概况17-19
  • 1.4.3 太阳能建筑未来展望19
  • 1.5 储热技术概述19-25
  • 1.5.1 储热技术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9-20
  • 1.5.2 储热和储热材料的分类20-22
  • 1.5.3 相变材料在国内外研究的现状22-24
  • 1.5.4 相变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24-25
  • 1.6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25-26
  • 第二章 壁挂式太阳能集热-供暖-储热系统26-34
  • 2.1 总体结构设计26-28
  • 2.2 试验概述28-31
  • 2.2.1 试验目的28
  • 2.2.2 工作原理及特点28-29
  • 2.2.3 试验装置与数据测量29-30
  • 2.2.4 试验过程及数据30-31
  • 2.3 试验数据分析31-32
  • 2.4 结论32-33
  • 2.5 本章小结33-34
  • 第三章 空气集热器式太阳墙34-46
  • 3.1 总体结构设计34-35
  • 3.2 试验概述35-37
  • 3.2.1 试验目的35
  • 3.2.2 工作原理及特点35-36
  • 3.2.3 试验装置与数据测量36
  • 3.2.4 试验过程及数据36-37
  • 3.3 试验数据分析37-38
  • 3.4 太阳房热负荷与太阳墙供热量计算38-44
  • 3.4.1 太阳房热负荷计算38-43
  • 3.4.2 太阳墙供热量计算43-44
  • 3.5 结论44-45
  • 3.6 本章小结45-46
  • 第四章 太阳墙及储热箱的数值模拟46-53
  • 4.1 FLUENT软件简介46-48
  • 4.2 太阳墙的数值模拟48-50
  • 4.2.1 物理模型及假设48
  • 4.2.2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48-49
  • 4.2.3 模拟结果与分析49-50
  • 4.3 储热箱的数值模拟50-53
  • 4.3.1 物理模型及假设50-51
  • 4.3.2 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51
  • 4.3.3 模拟结果与分析51-53
  • 第五章 太阳能建筑采暖与储热新方案53-57
  • 5.1 新型壁挂式储热箱设计方案53-54
  • 5.2 百叶窗式太阳墙设计方案54-56
  • 5.3 本章小结56-57
  • 第六章 相变储热材料实验与计算57-63
  • 6.1 芒硝热性能测试实验57-62
  • 6.1.1 实验目的58
  • 6.1.2 实验装置和材料58-59
  • 6.1.3 实验过程及数据59-61
  • 6.1.4 实验分析与结论61-62
  • 6.2 本章小结62-63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63-65
  • 7.1 研究工作总结63-64
  • 7.2 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展望64-65
  • 参考文献65-67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67-68
  • 致谢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东北地区村镇住宅太阳能采暖与热水供应技术研究    崔明珠

改性石蜡相变储热材料热性能研究    张晓燕

太阳能海水淡化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崔夏菁

多效降膜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    朱伟军

一种新型集热-储存整体式太阳能热水系统    黄护林,施明恒,葛新石

一种主动式太阳能供暖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刘瑾;高雪飞;李德英;

常低温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李玉红,焦庆影,夏定国,于志辉

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研究与发展    张正国,文磊,方晓明,邵刚,黄弋峰

采用玻璃管蜂窝盖板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性能研究    张志强;左然;李平;苏文佳;

太阳能制冷与供暖系统的设计与比较    付剑波;吴静怡;代彦军;

高温相变蓄热电暖器散热功率调节性能试验研究    刘靖;王馨;张寅平;狄洪发;江亿;

区域供冷系统能耗分析    朱颖心;王刚;江亿;

壁挂式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最佳供暖方式研究    陈滨;田浩;郭海超;陈佳;

储热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朱教群;张炳;周卫兵;

热水采暖系统常用管材综合性能评价    白莉;陈朝;李锋;

复合墙体室内温度响应研究    许建柳;

日光温室采光与下挖深度优化设计    李霞;于贤昌;艾希珍;李清明;

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程海峰

户用PV系统设计    牟志平;

厨房局部排风设计的探讨    成祖德

空调冰蓄冷系统冷机优先模式的设计优化    杨帆,曹家枞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应用研究    贺立三;刘振波;高林朝;高艳军;

云南省昆明市高校太阳能热水系统的研究    韩雷涛;谢建;苏庆益;

地下车库防排烟和通风系统设计    康柳青;毕昆;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魏琪;赵俊;

厦门某洗涤中心蒸汽系统设计及凝结水回收的节能效益分析    赵建民;

《暖通空调》杂志文献统计数据对分析受众群体需求的启示及思考    胡竹萍;龚雪;王曙明;于松波;杨爱丽;

基于环路拓展的集中供热系统的原理与应用    陈华敏;李永安;

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纺织上的应用    展义臻;赵雪;

相变储能材料    徐建霞;柯秀芳;

脂肪酸/SiO_2复合相变材料储能行为研究    邓安仲;李胜波;沈小东;庄春龙;张雄;

太阳能环保游船    王璐;籁斌贤;王宗耀;王建明;

终端能量梯级效能研究与发电照明技术应用    祝传福;

太阳能在牧草干燥中的应用研究    宋莎莎;黄净洁;李粤;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    左远志

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赵佳飞

新建居住建筑节能管理制度研究    姜波

反型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李福民

碟式斯特林太阳热发电系统太阳模拟器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杜景龙

太阳能热风采暖系统与村镇建筑一体化研究    李宪莉

城市地下空间热能综合利用系统研究    叶凌

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    张群

分布式风光互补系统控制与最大功率跟踪策略研究    刘立群

河南太阳能热水器与住宅一体化设计研究    刘磊

太阳能果蔬脱水车间性能试验及苹果脱水工艺优化研究    高兴海

太阳能供暖系统的模拟研究    安丽

铸型用焓变材料的研究    张喻

定形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杨文洁

居住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建筑节能策略研究    丁翠

乙酸—磷酸酯插层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及其结构与膨胀性能的研究    杜鹏

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    刘凤龙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抗冻方法研究    李芷昕

太阳能潜—显热储热复相陶瓷的研究    方斌正

相变储热材料的种类、应用及展望    王志强,曹明礼,龚安华,苏青青

硬脂酸正丁酯和石蜡复合相变储热材料的热性能测试    王朋;王宏丽;李凯;

泡沫铜作为填充材料的相变储热实验    张涛;余建祖;

相变储能复合材料的研究和应用    张东,周剑敏,吴科如

利用太阳能淡化海水前景展望    陈志云,陈苓

石蜡相变复合材料的研究    姜传飞;蒋小曙;李书进;陆雷;

中国能源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周志强;

海水淡化技术与太阳能利用    张耀明,邹宁宇

解决全球能源危机    穆罕默德·埃尔巴拉迪;

人类需要海水淡化技术    王世昌;

定形相变材料的研制及热性能分析    秦鹏华;杨睿;张寅平;

热法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及系统研究    陈志莉

固体相变蓄热材料的蓄热和放热性能研究    李曾敏

水平管降膜蒸发实验研究    范延品

CPC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传热特性的研究    赵玉兰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能量系统研究    张小粉

结合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海水淡化装置研究    李平

蓄能式空调系统中有机相变材料的研究    王守涛

村镇住宅太阳能采暖与热水供应技术研究    张思思

多效鼓泡蒸发式太阳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    刘忠

利用太阳能的小型海水/苦咸水淡化装置研究    张建柱

小型单效低温沸腾海水淡化机的实验研究    兴连祺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性能研究    刘畅

微胶囊技术在蓄热调温纺织品中的应用    石海峰,张兴祥

热能储存技术及其在建筑供暖的应用    柯秀芳,张仁元

单户住宅太阳能热泵供热的技术与经济分析    于国清;张晓莉;孟凡兵;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实验研究    旷玉辉,王如竹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李郁武;王如竹;王泰华;吴静怡;许煜雄;

聚乙二醇/二醋酸纤维素相变材料的组成与储能性能间的关系    姜勇,丁恩勇,黎国康

一种新型的相变储能功能高分子材料    姜勇,丁恩勇,黎国康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制备    张翀,陈中华,张正国

三羟甲基甲胺、季戊四醇及其二元体系固-固相变的变温红外光谱研究    赵睿新

智能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    R.R.Mather ,王潮霞

相变贮能新风机组可行性分析    康艳兵;张寅平;江亿;

常压热水锅炉在中小型建筑供暖中的应用    刘博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应用于建筑供暖的研究    洪亮;多吉;王海江;李金祥;王守彪;旦增罗布;

红外加热技术的新发展    吴玮,吴涛,吴岩峰

水源热泵在南坪沟水源地建筑供暖的应用探讨    刘琦;刘训宁;贺建湘;夏德平;

建筑供暖的温度控制与节能    曲孟春;

建筑供暖的温度控制与节能    于江涛;

敬告《供暖通风设计手册》读者    吴文侯;

浅谈建筑中的节能    梁轶轩;赵晓翠;

壁挂式建筑(辐射)供暖器的研究    吴玮,吴涛,吴岩峰

建筑节能知多少    袁镔;刘利刚;

壁挂式建筑供暖辐射器的技术研究    吴玮;吴涛;吴岩峰;张金岭;

英国欲用公路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    

住宅使用模式对住宅建筑供暖空调能耗影响的模拟分析    高岩;安玉娇;于喜哲;张晓亮;燕达;

天寒地冻话供暖    吴玮;吴涛;

多层民用住宅建筑供暖收费方法的研究    李晓明;盛晓文;

电热红外加热的节电效果研究    吴涛;岩峰;马江;吴玮;

天津地区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前景浅析    曾梅香;高宝珠;黎雪梅;李会娟;

电热红外应用于建筑供暖的两个关键措施    吴玮;

智能采暖新时代——环达远红外辐射采暖系列产品应用    高松;栾松;栾竹;

大换气量建筑供暖能耗分析    钟珂;刘加平;

沈阳新建民用建筑供暖全按“热表”收费    记者 于海 通讯员 岳阳

欲展鸿鹄之志 敢向高端攻坚    陈启明

沈城地源热可为6000万平方米建筑供暖    记者 刘大毅

沈阳新建民用建筑供暖实施分户计量收费    程丽红 李树果

地热开发潜力巨大    陆昀

山东国强五金制品集团研制出建筑供暖新产品    记者 敖娟

德国:号召大家关电器时随手拔插头    记者 郑汉根

我国采暖散热器发展方向探索    牟灵泉  宋为民 肖曰嵘 董重成

节能建筑供暖费该咋交?    徐宜军

德国节能面面观    郑汉根

建筑供暖与制冷能量系统(火用)分析及应用研究    周燕

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系统理论及实验研究    李志永

大型热电厂间接连接供暖系统对新型墙体节能建筑供暖能耗分析    赵博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泵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    刘伟锋

严寒地区空气热源土壤蓄热热泵供暖系统可行性研究    孙海龙

相变建筑材料在建筑节能领域的应用研究    赵耀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