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DEA与无机碱水溶液吸收脱除沼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2:04
热度:

DEA与无机碱水溶液吸收脱除沼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摘要】:沼气的纯化对提高其利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以二乙醇胺(DEA)与无机碱(Na2CO3,K2CO3等)水溶液为混合吸收液,

【摘要】:沼气的纯化对提高其利用效率有重要的意义.以二乙醇胺(DEA)与无机碱(Na2CO3,K2CO3等)水溶液为混合吸收液,在填料塔内进行了吸收脱除模拟沼气中CO2的实验研究,考察了吸收液组成、空塔气速、喷淋密度、温度等因素对CO2去除率、传质系数、吸收速率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DEA/Na2CO3混合吸收液中DEA浓度为1.9mol/L时,吸收效果较佳,Na2CO3含量增加有利于吸收液再生.含钾碱吸收液吸收效果优于含钠碱吸收液.空塔气速的增加使CO2去除率下降,而传质系数、吸收速率上升.喷淋密度的增加、温度的升高有利于CO2吸收.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浙江省环境工程技术评估中心;
【关键词】无机碱 二乙醇胺 二氧化碳 沼气净化 吸收
【分类号】:X701
【正文快照】: 由于全球化石燃料储量的有限性和近年来人们对能源需求的日益增长,世界各国必将面临能源危机[1].沼气作为一种新的可再生能源,已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通过生物质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气,一般含甲烷60%~70%,二氧化碳30%~40%[2].沼气直接利用时热值较低,使用范围有限.如果对沼气进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二乙醇胺催化热钾碱法脱除二氧化碳概述    栗肖红;李建广;吴新勇;

醇胺溶液吸收与解吸CO_2的研究    盖群英;张永春;周锦霞;宋微;

θ环填料塔中单乙醇胺吸收CO_2传质性能研究    那艳清;符开云;梁志武;奚飞;刘贺磊;李文生;TONI WACHWUTHIKUL P T;

MEA-AMP混合醇胺捕集烟气二氧化碳过程分析    陈晏杰;姚月华;江振西;张香平;任保增;董海峰;黄莺;张锁江;

MA水溶液吸收CO_2的实验研究    高升;刘学军;王广全;李育敏;艾宁;吴杰;计建炳;

沼气应用技术新方向    李玉红;马小明;

应用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二氧化碳提纯优化模型研究    施晓燕;周明华;严永仙;

生产过程中煤炭资源节约的综合测度模型研究    李英德;

有机胺溶液解吸CO_2的研究进展    瞿东蕙;黄驰;熊秀章;杨文平;

CO_2的化学性处理技术    李相福;张新;

填料塔中单乙醇胺吸收CO_2的脱除率研究    王康;范卫东;王俊超;李宇;

氨基酸离子液体-MDEA混合水溶液的CO_2吸收性能    王渊涛;方诚刚;张锋;吴有庭;耿皎;张志炳;

农村沼气的净化及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李芬容;易红宏;唐晓龙;宁平;余琼粉;

四乙烯五胺活化N-甲基二乙醇胺溶液吸收CO_2    高涵;郭亚平;褚联峰;郭亚军;

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沼气现代化发展战略选择    田亮;李清林;

沼肥在农作物生产中的应用    吴海珍;

沼气利用模式现状及发展新方向    周曼;邹志勇;杨萍;胡建;程勇;

复合胺脱硫溶剂SHA的性能研究及工业应用    朱道平;毛松柏;陈小花;赵运生;

沼气纯化设备试验研究    周磊;张全国;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微波合成及表征    樊丽华;侯彩霞;聂阳;梁英华;芮玉兰;

二氧化碳在有机胺中吸收及解吸动力学研究    张宁

化学吸收法分离CO_2的新型吸收剂的实验研究    吕忠

氨基酸离子液体-MDEA混合水溶液对CO_2的吸收研究    方诚刚

有机胺法吸收二氧化碳及其性能研究    高涵

电解法再生热钾碱溶液的研究    刘娜

车用沼气纯化装置试验研究    周磊

汽油—沼气双燃料发动机的试验研究    李祥

表面活性剂对水合物生成过程影响机理的初步研究    袁吉

蚁群神经网络在二氧化碳提纯中的应用研究    金小梅

状态方程模拟醇胺系统的热力学性质    何清

中空纤维致密膜基吸收CO_2传质机理分析    孙承贵;曹义鸣;介兴明;王同华;林斌;袁权;

AMP吸收电厂烟气CO_2性能的实验    刘炳成;吴海超;张煜;张建;李庆领;

填料塔中碱性水溶液对空气中微量CO_2的净化    骆培成,焦真,王志祥,张志炳

θ网环等四种小型高效精密填料流体力学性能测定及比较    常彦龙,冯庆华,张琨,阎肖华

混合有机胺吸收烟道气中CO_2的实验研究    项菲,施耀,李伟

氨水洗涤脱除CO_2温室气体的机理研究    刁永发,郑显玉,陈昌和

MDEA-MEA混合醇胺脱硫脱碳的模拟计算    孙剑;夏剑忠;施云海;

NCMA法脱碳新技术及应用    毛松柏;

模拟退火算法及其在非线性地学模型参数估计中的应用    王新生,姜友华,李仁东,韩志斌

甲基二乙醇胺水溶液吸收CO_2的研究    薛全民;周亚平;苏伟;

有机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基础研究    钟战铁

醇胺法脱碳工艺模拟与装置运行研究    姜鹏

基于膜吸收法的燃煤烟气CO_2吸收液性能试验研究    张卫风;王秋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环丁砜-二异丙醇胺复合溶液吸收烟气中CO_2实验研究    李建强;陆诗建;刘静;张艳;

膜吸收法分离烟气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张卫风;王秋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脱碳醇胺溶液性能的研究    蔡培;王树立;赵书华;

基于电位法和酸碱度法的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    杨向平;陆诗建;高仲峰;李清方;张建;

碳酸钾-二乙烯三胺复合溶液吸收烟气中CO_2实验研究    李建强;张新军;陆诗建;李清方;刘海丽;张艳;

醇胺有机溶液吸收和解吸CO_2的研究    卢敏;武斌;朱家文;杨安;

二乙醇胺活化热钾碱脱碳塔模拟计算    毛薛刚;徐慧芬;毛正余;王邦进;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烟气中CO_2    张卫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我国膜吸收法分离烟气中CO_2的研究进展    王秋华;张卫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基于膜吸收法的CO_2吸收液性能试验研究    张卫风;王秋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基于膜吸收法的CO_2吸收液性能试验研究    张卫风;王秋华;方梦祥;骆仲泱;岑可法;

温室气体CO_2的回收技术    骆仲泱;张卫风;方梦祥;岑可法;

沪上研制微藻制油既能开源又能减排    张懿;朱燕亮;

冷媒填充量对二氧化碳热泵系统性能影响之研究    陳加偉;郭誠恕;楊建裕;趙令裕;胡耀祖;

二氧化硅负载钌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张帆;王家喜;

高活性锌-钴双金属氰化络合物催化二氧化碳、氧化环己烯和马来酸酐三元共聚合成高交替结构聚(酯-碳酸酯)    孙学科;张兴宏;周波轩;王齐;傅智盛;范志强;戚国荣;

四氢糠基缩水甘油醚与二氧化碳的共聚合研究    胡玉玺;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在线粘度计监测二氧化碳与环氧丙烷的共聚反应    闵加栋;张文彬;张亚明;王献红;赵晓江;王佛松;

气体水合物浆在空调蓄冷技术中的研究进展    轩小波;刘妮;刘道平;

怎样实现二氧化碳的资源化?    本报记者 顾阳

我国成功实施二氧化碳收集与埋存    记者 赵凤华

全省最大二氧化碳精制项目年内投产    记者 冉晓利

倒装烟囱 把二氧化碳深埋地底    本报首席记者 任荃

二氧化碳埋地下,也埋下隐患?    张钊

20年内,汽车改“吸”二氧化碳    首席记者 杨帆

万年桑拿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张峥

一年少排12万吨二氧化碳    本报记者 陈继军

科技能否还我们白云蓝天?    本报记者 冯卫东

李小春:专心为地球“降温”    本报记者 徐玢

低Ni载量六铝酸盐催化剂上甲烷和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反应研究    张轲

特超稠油油藏复合驱替机理研究    郭龙

川中丘陵区农田生态系统主要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江长胜

以二氧化碳为合成子形成C-N键的方法学    孔德林

二氧化碳封存储层影响因素分析—效果预测以及4D地震监测可行性分析    刘烨

二氧化碳的活化及环碳酸酯的合成    柏东升

基于可生物降解的脂肪族聚碳酸酯的功能化改性及分子模拟    卢凌彬

大气CO_2浓度升高对稻—麦轮作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的研究    徐仲均

水稻幼苗响应高浓度二氧化碳的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赛里默

二氧化碳与氮气或甲烷混合物的吸附分离    薛全民

醇胺溶液富集CO_2的研究    盖群英

CO_2气腹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ERK_(1/2)和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影响的研究    李刚

文留油田二氧化碳吞吐采油方案研究    唐锡元

活性炭吸附法脱除低浓度苯系物的研究    白洪亮

超临界二氧化碳水平管内传热的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秦娜

碳酸酯型季铵离子液体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赵彬

CO_2对油井水泥的腐蚀规律及应用研究    朱健军

利用电石渣制备纳米碳酸钙的研究    王晓芳

注CO_2提高煤层气采收率项目的环境效益评价研究    张婷婷

CO_2共聚反应中季铵盐助催化剂阴离子研究    赵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