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复合抛物面聚光型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性能实验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20:59
热度:

复合抛物面聚光型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性能实验【摘要】:太阳能的电热联用(PV/T)是将太阳电池组件和太阳能集热器结合起来,太阳电池组件作为集热器的吸热体,同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摘要】: 太阳能的电热联用(PV/T)是将太阳电池组件和太阳能集热器结合起来,太阳电池组件作为集热器的吸热体,同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以提高太阳能总利用效率的综合利用系统。聚光型PV/T系统在典型的PV/T系统基础上安装了聚光装置,将太阳光聚集到太阳电池组件上以提高太阳辐射强度、增加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和集热器的热功率。迄今为止,聚光型PV/T系统研究中加入的聚光器多为需要跟踪的菲涅尔透镜或抛物面反射镜等,对无需跟踪、制造成本低廉的平面镜单元类复合抛物面(CPC)聚光器和结合内置流道式集热器的聚光型PV/T系统研究较少。 本文根据以往研究成果,设计并制造出了一种平面镜单元类CPC聚光器和内置流道式铝板集热器,将单晶硅太阳电池板粘贴于集热器上构成PV/T集热器,并将其放置于聚光器支架上形成整个聚光型PV/T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其聚光及光电和光热转换性能,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①实验测得电池板短路电流与太阳辐射强度成正比,电池板温度变化对其影响不大;开路电压与太阳辐射强度的对数成正比,与电池板温度成反比,电池板开路电压温度系数为-0.0144V/K; ②聚光器接收面宽度方向上光强分布不均,实际聚光比基本在接收面的中心位置达到最高,并依次往两边下降,边缘处最低。由此提出聚光型PV/T系统的集热器设计应充分考虑聚光均匀性等问题,改进其设计以更好的达到冷却电池板和集热的效果; ③集热器在体积流量V 15L/h时离进口较近处流道内水流短路严重,影响集热器温度分布的均匀。据此将适合实验的流量范围定为V =10L/h~15L/h; ④聚光使电池板的功率输出有很大提高,虽然电效率与辐射强度变化趋势相反,但对实际使用影响不大。电池板温度升高引起输出功率和效率的急剧下降,其影响要大于辐射强度的变化,因此尽可能降低电池板的工作温度以提高电池板的输出功率比采用成本较高的聚光器综合成本效益更高; ⑤集热器中通水冷却对电池板温度的降低和整体性能提升作用显著,在适合实验的流量范围内,系统的综合效率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V =15L/h时,综合效率达到实验测试中的最大值0.793。 【关键词】:太阳能 电热联用系统 集热器 聚光器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3
  • 1 绪论13-38
  • 1.1 引言13
  • 1.2 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概述及发展趋势13-18
  • 1.2.1 单晶硅太阳电池14-15
  • 1.2.2 多晶硅太阳电池15
  • 1.2.3 薄膜太阳电池15-17
  • 1.2.4 第三代太阳电池17-18
  • 1.2.5 发展趋势18
  • 1.3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概述及发展趋势18-22
  • 1.3.1 太阳能集热器18-21
  • 1.3.2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21-22
  • 1.3.3 发展趋势22
  • 1.4 聚光型PV/T 系统概述22-32
  • 1.4.1 聚光装置23-26
  • 1.4.2 PV/T 集热器26-30
  • 1.4.3 PV/T 系统的研究30-32
  • 1.5 聚光型PV/T 系统的研究、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32-36
  • 1.5.1 理论研究32-33
  • 1.5.2 实验研究33-34
  • 1.5.3 应用现状34-35
  • 1.5.4 发展方向35-36
  • 1.6 本文主要工作36-38
  • 2 CPC 型PV/T 系统理论分析和实验设计38-68
  • 2.1 理论分析38-49
  • 2.1.1 太阳电池工作原理和特性分析38-42
  • 2.1.2 太阳辐射强度和电池板温度变化对电池性能的影响42-44
  • 2.1.3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聚光原理分析44-48
  • 2.1.4 平板集热器和PV/T 系统的性能评价指标48-49
  • 2.2 实验设计49-66
  • 2.2.1 聚光器设计50-52
  • 2.2.2 PV/T 集热器设计52-55
  • 2.2.3 实验装置设计和传热分析55-60
  • 2.2.4 测试内容和实验安排60-64
  • 2.2.5 实验误差分析64-66
  • 2.3 本章小结66-68
  • 3 实验结果与讨论68-88
  • 3.1 太阳能电池板性能测试68-72
  • 3.1.1 I-V 特性曲线68-69
  • 3.1.2 I_(SC) 和VOC 随辐射强度和温度变化特性69-72
  • 3.2 聚光器性能测试72-75
  • 3.2.1 接收面宽度方向上聚光均匀性72-74
  • 3.2.2 实际最大聚光比和镜面单元数的关系74-75
  • 3.3 集热器性能测试和水流动数值模拟75-82
  • 3.3.1 集热器上表面温度随辐射强度变化75-77
  • 3.3.2 流道内水流动模拟77-82
  • 3.4 聚光型PV/T 系统整体性能测试82-86
  • 3.4.1 电性能随辐射强度和温度变化特性82-85
  • 3.4.2 系统整体性能85-86
  • 3.5 本章小结86-88
  • 4 结论与课题展望88-90
  • 4.1 本文的主要结论88-89
  • 4.2 课题展望89-90
  • 致谢90-91
  • 参考文献91-98
  • 附录98-10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能温差发电及传热特性研究    黄银盛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研究    邬二龙

太阳能电热联用槽式聚光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许自霖

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郭志球;沈辉;刘正义;闻立时;

太阳能发电系统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晓霞;侯竞伟;殷攀攀;张国;

光伏产业面临多晶硅瓶颈及对策    梁骏吾;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光学分析研究    刘灵芝;李戬洪;

聚光与冷却条件下常规太阳电池的特性    吴玉庭,朱宏晔,任建勋,梁新刚

CPC-PV/T综合利用系统中太阳电池工作温度的计算模型    刘启香,郑镭

CPC-PV/T综合利用系统实验结果分析    刘启香,郑镭

CIS和CIGS薄膜太阳电池的研究    孙云,王俊清,杜兆峰,舒保健,于刚,温国忠,周祯华,孙健,李长健,张丽珠

常规单晶硅太阳电池在低倍聚光条件下应用研究    苑进社

聚光条件下太阳电池的热电特性分析    吴玉庭,朱宏晔,任建勋,梁新刚

聚吡咯衍生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朱泉峣 ;陈文 ;徐庆 ;麦立强;

新型太阳能热利用系统集成研究    袁建丽

高炉热风阀阀板的长寿研究    马学东;宋兆峰;李玲玲;

变电站光伏直流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林航;陈晓明;

太阳能热泵多功能复合机实验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赵芳;许梁;杨前明;孔祥强;

双面太阳电池垂直安装发电性能的测试    王宁;吴昌宏;舒杰;

大型集中并网光伏电站硬件设计要求及安全保护    王志刚;龙维绪;崔海昱;邓菊莲;刘祖明;廖华;涂洁磊;

太阳能高效路灯系统工作原理与设计    张鹏;

太阳能光伏支架系统的应用    李天下;

光伏控制器新型充电管理模式研究    普平贵;

低温沉积硅薄膜微结构的Raman分析    张丽伟;赵剑涛;杨根;李红菊;郭学军;卢景霄;

纳米结构在新型太阳电池中的应用进展    朱晨昕;贾锐;陈晨;李维龙;李昊峰;刘明;刘新宇;叶甜春;

镓在新能源中的应用研究与进展    石勇;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截短对其性能的影响    马鸣;郑宏飞;李家春;

蓄热型太阳能热泵空调技术经济分析    黄炜;张琳邡;肖占;纪河;

管线钢在役焊接多道焊的数值模拟    宋立新;王勇;韩涛;黎超文;

春卷皮机的电热原理与设计    蒋立康;许国义;

混合动力汽车热管理系统流场和温度场CFD分析    梁昌杰;陈方元;秦大同;

太阳能冷暖热水三联供系统的模拟研究    黄涛;袁东立;狄彦强;

沉积功率对多晶硅薄膜结构和光学性质的影响    沈峰;夏冬林;李蔚;赵修建;

无环控冷却条件下的机载雷达发射机的热设计    沈爱强;

铜铟镓硒(CIGS)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岳恩;唐龙;罗顺安;张平;

分布式电源的概率建模及其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王敏

光伏跟踪系统智能控制方法的研究    徐晓冰

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投资风险及决策研究    朱震宇

纳米流体辐射特性机理研究及其在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赵佳飞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电极材料和寄生电阻的研究    周聪华

FeS_2及FeS_2/TiO_2复合薄膜的制备与光电性能研究    黄六一

太阳能电动车关键技术研究    李春芳

基于酞菁铜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刘一婷

柔性衬底薄膜光伏电池相关材料制备及性能    岳红云

太阳能有机朗肯循环中低温热发电系统的数值优化及实验研究    李晶

太阳能光伏发电单相并网逆变器研究    李本元

氧化物半导体的湿化学法制备    贾红

太阳能电池用α-SiC_x:H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张瑞丽

光伏发电系统自适应控制研究    李亭

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吴启任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MPPT及孤岛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于希洋

三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研究    雷家宁

风光联合发电系统建模与设计    陈丽

户用光伏逆变电源系统研究    王恩

咔唑类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制备研究    王忠原

热光伏技术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陈雪;宣益民;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性能的优化分析    陈金灿,严子浚

一种非跟踪内聚光太阳能PV-T管聚光器的设计与仿真    彭祖林;张首誉;邓罗根;葛洪川;江希年;

硅太阳能电池串联电阻的一种估算新方法    廖志凌;阮新波;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的工作性能优化    屈健,李茂德,乐伟,林泉

太阳能光伏光热扁管式蒸发器性能分析    胡海楠;王睿;方贵银;高惠斌;潘红兵;

热光伏技术的研究进展    乔在祥,陈文浚,杜邵梅

温差发电器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武桂玲;郁济敏;

聚光型混合光伏光热系统热电性能分析    崔文智;于松强;廖全;

温差发电的热力过程研究及材料的塞贝克系数测定    贾磊;胡芃;陈则韶;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机理与实验研究    陈雪

微结构热辐射光谱控制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刘广平

小型热电制冷器及温差发电初步研究    韩天鹤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屈健

复合抛物面型集热器性能研究    张晓东

低品位热源半导体小温差发电器性能研究    钱卫强

CPC热管式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传热特性的研究    赵玉兰

低温差下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性能分析与实验研究    李伟江

半导体温差发电器应用的研究    陈允成

热电发电器及其电源调理系统研究    龚科

太阳能热电—光电复合发电系统的发电功率与效率模型    张宁

不可逆半导体制冷器和温差发电器性能特性的优化分析    潘玉灼

平板型CPC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的实验研究    吴红霞

温差发电芯片在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的实验研究    张鸿声

回热型微燃烧温差发电系统的研究    张硕果

过去十年硅太阳电池研究的进展    赵建华

过去十年硅太阳电池研究的进展(续)    赵建华

兴建年产一千吨电子级多晶硅工厂的思考    梁骏吾

电子级多晶硅的生产工艺    梁骏吾

太阳能甲醇分解能量转换机理实验研究    隋军,金红光,林汝谋,王志峰

光伏发电的前景和问题    王斯成

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    金红光,洪慧,王宝群,韩巍,林汝谋

太阳电池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周勋,徐明

太阳能制氢技术    倪萌,M K H Leung,K Sumathy

CIS/CdS薄膜太阳电池工艺探讨    李长健,王俊清,孙云,舒保健,杜兆峰

椭圆腔体的铣制    徐金武;

太阳能火箭发动机聚光器设计方法    张纯良,张振鹏,魏志明

复合单面聚光器角分布特性的简化计算方法    卢景霄

太阳能热发电系列文章(11)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真空集热管    王军;张耀明;王俊毅;陈勇;安翠翠;

菲涅尔透镜提高太阳能利用率的研究    姚叙红;朱林泉;薛忠晋;邢进;杨敏;

美国HyperSolar公司研制出超薄微型光伏聚光器组件原型    

复合弹性太阳能聚光器的光学特性    曹军

CPC 接收面上光强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孟华,葛新石

基于蝶式光伏发电聚光器一维跟踪机构的研制    许志龙;冯培锋;刘菊东;侯达盘;张耀明;

太阳能光伏聚光器技术进展    林海浩;张雪梅;钟英杰;

交错分布式多镜面聚光系统    张海燕;王建平;张崇巍;刘伟;

高重频LD抽运Nd:YAG电光调Q激光器    宁国斌;宋贵才;

CPC的设计计算及在太阳能集热器中的应用    刘芳;李军;刘鹰;

高重频三向侧面泵浦DPL耦合系统设计    武志超;凌铭;谭雪春;金光勇;宁国斌;梁柱;

生物显微镜部分附件的应用与调试    胡文华;顾达聪;彭瑞云;王水明;王晓民;高亚兵;李杨;马俊杰;王德文;

偏轴太阳灶的几何模型    沙永玲;袁守财;丁鸣;杨树华;胡建军;田乐;朱金陵;何晓峰;

复合抛物面聚光器(CPC)截短对其性能的影响    马鸣;郑宏飞;李家春;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系统的优化    潘身明;黄学宁;韦早春;覃纲;罗相影;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研究进展    张耀明;刘德有;张文进;卞新高;

太阳能热声制冷技术发展与展望    陈丽娟;董卫;

南洲新能源:让太阳“落进”寻常百姓家    本报记者 王建专

SOLAR太阳能热水器专利技术扫描    魏衍亮

“榨干”太阳能    本报记者 王俊鸣

美开发大幅提高太阳能收集能力的创新技术    冯卫东

天大多项专利技术降低太阳能利用成本    记者 陈欣然 通讯员 宋雪峰

太阳能热利用在印度    柯时

太阳能发电有望担当主角    

我国最大光伏电站落户西昌    何学民

四川西昌开建中国最大光伏电站    陈其珏

模块化的生态环保住宅    本报记者 徐飞

太阳能碟式聚光发电供热综合利用系统研究    王云峰

太阳能聚光器聚焦光斑能流密度分布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刘颖

太阳能利用中的热物理基础理论及实验研究    王刚

非跟踪型太阳能聚光器的优化分析和实验研究    李桂强

无光象聚光定日镜的偏轴象差的分析与修正    林晨星

太阳能高倍聚光能量传输利用理论及试验研究    韩延民

采用腔体吸收器的线聚焦太阳能集热器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翟辉

高效能空间薄膜聚光光伏系统研究    马宏财

反射聚光利用太阳能的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    江守利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机理与实验研究    陈雪

应用于聚光光伏模组的二次聚光器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茹占强

可折叠展开式伞状龙骨结构聚光器结构及性能分析    付比

条形平面镜聚光器的实验研究与性能优化    张辉

太阳能电热联用槽式聚光器设计与性能研究    许自霖

微小推力太阳能热推进系统高效聚光技术研究    赵沛

新型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分析与研究    吕园园

基于非成像理论的自然光组合照明光学系统的研究    郝雯雯

菲涅尔透镜及复合抛物面聚光器的设计与研究    姜磊

聚光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研究    周改改

太阳能高温集热器热性能的研究    康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