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1:58
热度: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IPCC,Vinnikov,Jones及Hansen的北半球,南半球及全球共2个地面温度序列,以及中国的气温序列。资料为1880—1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IPCC,Vinnikov,Jones及Hansen的北半球,南半球及全球共2个地面温度序列,以及中国的气温序列。资料为1880—1991年。近百年气候变暖的速度为0.5℃/100a。温度的长期变化趋势占序列总方差60%以上。但气候变暖有突变性,在1890年代中,1920年代中及1970年代末有3次突然气候变暖。分析表明,总的变暖趋势CO2浓度及太阳活动有密切关系。火山活动也可能有一定作用。但前两次突然变暖可能与火山活动沉寂有关。最后一次突然变暖则可能是温室效应加剧的结果。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关键词】气候变暖 气候突变 温室效应
【基金】:85—913—02课题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近百年全球气候变暖的分析王绍武,叶瑾琳(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北京,100871)提要本文对比分析了IPCC,Vinnikov,Jones及Hansen的北半球,南半球及全球共2个地面温度序列,以及中国的气温序列。资料为1880—1991年。近百年气候变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东北亚冷夏的年代际变化    陈莉,朱锦红

1951~2002年中国东、西部地区地面气温变化对比    唐红玉,翟盘茂

中国北方地区近50年来气温变化特征的研究    郭志梅,缪启龙,李雄

1960~1997年新疆北部降水序列的趋势探测    姜逢清,朱诚,胡汝骥

西藏高原农业界限温度的变化特征    杜军,胡军,索朗欧珠

气候变暖对高寒草甸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    李英年,王启基,赵新全,沈振西

近42年雅鲁藏布江中游四季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周顺武,张勇

高寒草甸牧草产量和草场载畜量模拟研究及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李英年

黑河流域不同下垫面区域的气候变化特征    龚家栋,李小雁

树轮宽资料所指示的川西过去气候变化    邵雪梅,范金梅

气候变暖对华北干旱气候变化的影响    荣艳淑;

增暖背景下亚洲季风区ISO经向传播特征分析    黄应喜;蒋国荣;汪晓娇;

甘肃天水地区近45年强降水与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郭慧;邓茂芝;黄涛;沈永平;孙兰东;黄进;林纾;陶健红;把多辉;王小燕;

浙江省高温日数气候变化特点和成因初步分析    雷媛;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中国木本植物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陆佩玲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物量及碳储量研究    程堂仁

新疆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和碳时空变化研究    刘卫国

西北东部极端气候变化倾向和预报方法研究    赵庆云

江淮地区梅雨期气温极端事件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李如琦

北半球夏季对流层顶变动的现象及机制研究    朱保林

长江口海域表层水温变化的气候特征    周晓英

东北地区现代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地理界线的影响研究    赵东升

祁连山空中水资源及水循环研究    张良

不同耐热性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形成对高温胁迫的响应    姜春明

樟子松树轮宽度年表及其干湿指示意义研究    陆小明

江西省暨大岗山林区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的研究    魏文俊

河北省近45年气候均态及极值变化特征研究    高霞

近20年全球冬、夏季海平面气压场和500 hPa高度场年代际变化特征分析    曾红玲,高新全,戴新刚

气候系统的层次结构和非平稳行为:复杂系统预测问题探讨    杨培才,卞建春,王革丽,周秀骥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及其在天气和气候可预报性研究中的应用    穆穆;段晚锁;

太平洋海温对冬季阿留申低压的影响    任广成

水稻籽粒灌浆过程中稻米品质动态变化及温度影响效应    程方民,张嵩午

高等植物胚胎的发育生物学研究——Ⅱ.水稻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化变化    朱治平,沈瑞娟,唐锡华

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的比较分析    李军龙;张剑;张丛;陈全功;

河北省近50年蒸发量气候变化特征    安月改,李元华

湿地锐减下三江平原的气候变化    汪宏宇,龚强

浙江省秋季降水趋势及旱涝年特征    袁晓玉,施能,顾骏强

石灰石粉-粉煤灰-水泥三元胶凝体系性能及水化机理研究    董芸;

喀喇昆仑山-昆仑山现代冰川进退变化及其对气候波动的响应    苏珍;王志超;

城市化发展与减轻热岛效应的对策    王永春;王军英;

基于MODIS数据解析北京市大气颗粒物分布特征    李令军;虞统;

北京及周边地区雾形成过程与大气污染特征的分析    王继志;张光智;杨元琴;徐祥德;

城市化进程对北京降水变化影响的初步分析    王喜全;王自发;郭虎;

2006年重庆特大高温伏旱成因分析    刘毅;刘德;黎中菊;李梗;李晶;邓承之;向波;向鸣;

北京市地表温度的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曹广真;毛显强;李贵才;王今殊;刘勇洪;

近50年北京大气云气候特征与城市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    于淑秋;张光智;王继志;

基于MODIS LST产品的北京城市热岛(冷岛)强度分析    王建凯;王开存;王普才;

高温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调控研究    张保仁

基于遥感和GIS的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和碳循环研究    陈四清

华北主要森林类型的碳汇功能研究    陈遐林

不同类型专用小麦籽粒淀粉形成及其与加工品质的关系    盛婧

光温胁迫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吉旺

小麦淀粉品质形成机制及其对温光因子的响应    刘霞

长白落叶松人工用材林长期生产力维持的研究    孙志虎

温光对水稻籽粒碳水化合物代谢及品质的影响    李天

华北地区陆气水循环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张利平

废渣特性及其多元复合对水泥基材料高性能的贡献与机理    严捍东

新疆天山山区与南、北疆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比较研究    范丽红

秦皇岛市近45年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孙丽华

江苏省近45年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分析    张喜亮

河南省冬小麦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    赵峰

近五十年中国极端温度和降水事件变化规律的研究    潘晓华

中国极端气温和降水趋势变化研究    张宁

多组分水泥基材料水化特征与产物性质的研究    张立华

粉煤灰早期活性激发及其机理研究    钱文勋

花生源库关系对产量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周志勇

闽楠叶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其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程煜

40a来江河源区的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王根绪,李琪,程国栋,沈永平

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系统的总经济价值——条件估值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应用    徐中民,张志强,苏志勇,程国栋

环境微量元素对甘肃河西地区胃癌发病的影响    李玉民,沈永平,薛群基,柴琛,石斌,李汛,周文策,刘维民

长江-黄河源区未来气候情景下的生态环境变化    沈永平,王根绪,吴青柏,刘时银

沙区植物生态位构建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李自珍,惠苍,徐中民,刘发明

干旱区绿洲空间分异演化研究——以黑河流域绿洲为例    张勃,张凯

额济纳绿洲地下水动态与植被退化关系的研究    张武文,史生胜

50a来我国干湿气候界线的空间变化分析    杨建平,丁永建,陈仁升,刘连友

马兰冰芯记录的青藏高原中部现代升温变化特征    王有清,蒲健辰,张永亮,孙维贞

黑河山区草地蒸散发量估算方法研究    王书功,康尔泗,金博文,王新平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对夏季0℃层高度变化的响应    张广兴;魏文寿;辛渝;李帅;

21世纪初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研究进展    胡宜昌;董文杰;何勇;

近35年西藏地表干湿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    杜军;

不同季节海温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分析    王蕾;黄嘉佑;

南极生物热耐受性热极限的进化和适应性调节    石红旗;

南极生物热耐受性:热极限的进化和适应性调节    石红旗;

气候变化与玉溪农业    邱成;刘琴;张晶晶;

陕西降水量的跃变特征及对粮食作物生产的影响    高蓓;张树誉;景毅刚;颜胜安;

广东埋藏古树反映的气候与环境变化    李平日;崔海亭;谭惠忠;冯炎基;刘鸿雁;穆治国;孙艳荣;宋丽莉;

石羊河中下游气候变化检测    张宝军;马金珠;

白扦的树木年轮生态学研究    梁尔源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及其植被恢复途径研究    王得祥

渭河流域全新世成壤环境演变及人类活动影响高分辨率研究    周群英

西北地区植被背景值及演替规律研究    张小燕

海气系统季内振荡现象的气候学研究    李丽平

青海共和盆地水分时空分异与水土资源生产力    孙建光

天山中部不同海拔高度天山云杉林的生态学研究    王婷

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的古环境记录    肖尚斌 

大范围气候变化与华北干旱研究    荣艳淑

中国棉花主产区空间布局变迁研究(1980—2002)    朱启荣

我国地温的变化特征及其地气温差与环流异常和夏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陆晓波

盖亚假说、最大熵产生假说与额济纳绿洲的生态恢复    丁贤法

西北东部极端气候变化倾向和预报方法研究    赵庆云

欧亚沿岸海冰变化及其与中国气温和降水关系的诊断分析研究    董新宁

江淮地区梅雨期气温极端事件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李如琦

北半球夏季对流层顶变动的现象及机制研究    朱保林

机电产品制造业环境经济性分析    胡蓓琳

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宁芳

二十世纪后半叶中国气温和温度生长期的变化    徐铭志

广东冬季寒害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    冯颖竹

近期气候变暖对全球生物代谢的影响    李立峰;

浅谈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亓化俭;高凤杰;

它们即将消失……——气候变暖导致世界地理大变化    高峰;

气候变暖与低碳经济    郭庆春;何振芳;寇立群;孔令军;张小永;史永博;

别用阴谋论观点看待气候变化    冯昭奎;

沈阳沈北新区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    吴克;

云南冰雹的变化特征    陶云;段旭;段长春;段玮;

干旱、洪水和寒冬:适应气候变化和地球工程    丁一汇;

中国干旱区温度带界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张雪芹;孙杨;郑度;毛炜峄;

气候变暖对甘肃省不同气候类型区主要作物需水量的影响    王鹤龄;王润元;张强;牛俊义;吕晓东;

气候变暖对松江区高温和低温日数的影响分析    荣裕良;马琳;

赤峰市气候变暖及其利弊影响分析    李俊有;王志春;胡桂杰;杨军;

气候变暖情况下清远气温变化特征    宋艳华;张润仙;罗律;谢太初;孙晓文;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和生态环境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王宝鉴;黄玉霞;宋连春;张强;韩兰英;

济南近60年冬季气候变化对越冬作物及设施农业的影响    张景珍;张莉;郭俊健;

气候变暖对河南粮食安全形势影响分析    王淑香;

气候变暖的物理学和经济学    茅于轼;

气候变暖对河南干旱气象灾害的影响及其对策    许孟会;

气候变暖对鲁西南冬小麦播种期的影响    张翠英;

浙江省汛期旱涝趋势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钟元;顾骏强;滕卫平;雷媛;

从另一个角度看气候变暖    本报记者 于小晗 实习 生张屏

2026:全球引爆变暖“定时炸弹”    

谁持火舌当空舞    倪永华

刘雅章:人人都应为气候变暖尽份责任    本报记者 李跃辉 通讯员 张恒荣

气候变暖加速土中碳进入大气    钱铮

起用“减排”代言人,显新政府重视气候变暖    韩建军

本世纪末全球半数人或因气候变暖忍饥挨饿    记者 任海军

美西部树木死亡率上升,疑因气候变暖受不了    记者 任海军

应对气候变暖 需提高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记者 李禾

气候变暖改变海鱼生态    巧云

全球气候变暖条件下美国问题研究    龚莹

全球变暖条件下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张怀坤

中国东北亚高山林线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晓春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    杨凤海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我国水稻种植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段居琦

秦岭南北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    宋佃星

论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制度选择    张乾红

城市化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综合评价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    王原

气候变化公众风险认知研究    彭黎明

气候变暖对辽宁农业生产的影响与对策    金文岩

气候变暖背景下北半球陆面过程响应特征预估分析    蒋晓武

气候变暖对黑龙江省水稻、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周丽静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志伟

气候变暖对东北玉米生产影响的研究    贾建英

武汉城市气候变化对用电用水的影响研究    王珂

国际气候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甘恢运

中国近半个世纪气候冷暖与干湿配置关系的研究    苏明峰

过去20年我国黑龙江省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格局变化同气侯变暖之间的关系    云雅如

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主要干旱区的干旱化特征及机理分析    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