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8:07
热度: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摘要】:我国以大量化肥和农药投入为特征的高度集约化现代农业已经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摘要】: 我国以大量化肥和农药投入为特征的高度集约化现代农业已经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农田生态碳氮平衡的环境成本评估模型研究”的一部分,以典型华北高产粮区—山东省桓台县为例,采用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该地区农田生态系统的作物生长动态、土壤碳氮平衡进行了初步研究。针对该县两大农田管理措施:大量施肥和秸秆还田,对三种秸秆还田模式(小麦玉米秸秆全还田、小麦秸秆还田、不还田)、四个氮肥水平(当地常规水平即高氮、比常规低30%即中氮、比常规低70%即低氮、不施氮肥)、施用有机肥三个试验因素进行田间试验,设置八个试验处理。研究结果如下: 1.在冬小麦生长季,全还田不施肥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5.49 t·hm~(-2),小麦还田施高氮处理籽粒产量最低为5.13 t·hm~(-2),减产7%,但是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同样小麦还田条件下,施中氮处理产量最高。 2.在夏玉米生长季,小麦还田施低氮处理籽粒产量最高达5.93 t·hm~(-2),同样还田条件下,施高氮、施中氮、不施氮分别减产16%、27%、17%,各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 3.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该地区应该减少氮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替代比例,高效利用秸秆资源,进一步提高粮食生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产粮区 秸秆还田 氮肥水平 作物生长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S147
【目录】:
  • 第一章 引言6-19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6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6-11
  • 1.3 研究方案与试验设计11-19
  • 第二章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19-29
  • 2.1 冬小麦叶面积的动态变化19-22
  • 2.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生物量的影响22-27
  • 2.3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27-28
  • 2.4 本章小结28-29
  • 第三章 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夏玉米生长的影响29-44
  • 3.1 夏玉米叶面积的动态变化29-32
  • 3.2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生物量的影响32-39
  • 3.3 不同处理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39-42
  • 3.4 本章小结42-44
  •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44-45
  • 4.1 研究结论44
  • 4.2 研究展望44-45
  • 参考文献45-52
  • 致谢52
  • 作者简介5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小麦秸秆还田对华北高产粮区碳截留的作用    张庆忠;吴文良;林光辉;

氮肥与精量秸秆还田对冬小麦花后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王宁;刘义国;张洪生;李玲燕;林琪;

利用模型对黑土条件下玉米生长和土壤碳氮循环的模拟研究    杨靖民

农作物秸秆还田好处多    戴厚升

曲周试区施肥与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牛灵安,郝晋珉

水分胁迫和氮素营养对小麦根苗生长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效应    梁银丽,陈培元

半干旱区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其与地形、植被的关系    郭胜利,刘文兆,史竹叶,侯喜禄,李凤民

果园秸秆覆盖时土壤及树体水分与光合速率的关系    王中英,张玉龙,刘和,牛铁泉,冯锦泉

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    杨中平,郭康权,杨林青,薛少平

玉米不同时期氮素分配对产量的影响    石小燕

有机无机肥料对小麦的肥效及其交互作用    黄德明,徐建铭,徐秋明,刘素华,张廷顺,张义民,谭宝义

麦秸覆盖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马永清,韩庆华

普通小麦碳氮物质积累分配特征及与籽粒蛋白质的关系    张庆江,张立言,毕桓武

生姜对钙镁硼锌吸收分配规律的研究    徐坤;康立美;赵德婉;

硒对番茄叶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李彦,罗盛国,刘元英,陈友,赵久明,姜伯文

山东高产粮田腐殖质组成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杨力,于淑芳,宋国菡,张民,丁光国

山东省高产粮田养分状况及施肥影响的研究    于淑芳,杨力,孙明,马丽,宋国菡,丁光国

硫素对冬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王东,于振文,樊广华,潘庆民

山东主要土壤对水溶性磷肥的固定    于淑芳,高弼模,张玉兰,刘文妍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概述    曹宏鑫,任德昌,王旭清,董玉红,王法宏,高亮之,金之庆

关于小麦育种若干问题的探讨    赵振东,宋建民,刘建军,刘爱峰,李豪圣,崔建民,吴祥云

无土育苗基质不同施肥量对西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赵明,蔡葵,赵征宇

BA-生物种衣剂在番茄上的应用效果    方新,王志学,冯健

从水动力学特征探讨淮北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钱家忠;施小泉;胡淑恒;

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覆盖件成形过程的应用    李萍;薛克敏;刘小旦;

钾肥运筹对小麦氮素和钾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武际;郭熙盛;

春甘蓝-玉米-冬甘蓝轮作制下N肥施用量研究    何传龙;郭熙盛;王文军;武际;

减量施肥对菜地土壤养分淋失及春甘蓝产量的影响    何传龙;马友华;李帆;蒋光月;周维平;

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

加快农村土地综合整治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张凤荣;

ICT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与展望    张波;罗锡文;

绿液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酶水解糖化的影响    黄婷;陆青山;金永灿;谷峰;张厚民;Hasan Jameel;Richard Phillips;李忠正;

河岸带对氮磷的截留转化作用    黄玲玲;张鹏;张旭东;

施氮和花后灌溉对强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控效应    姚凤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无线传感器网络农业信息监控系统设计与数据融合研究    蒋鼎国

毛竹林生态型模式施肥应用研究    王宏

小麦/玉米不同复合群体对光合器官生态生理特性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党红凯

红壤坡地菜园地表径流中氮磷流失模拟试验及建模研究    吴希媛

滇中云南松适应低磷环境的机理研究    戴开结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下红壤性水稻土钾素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    廖育林

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    武少伟

作物和土壤类型的施肥效应研究    曼迪纳(DIAKITE MORY MANDIANA)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棉花不同密度效应研究    骆雪姣

丹江口库区作物轮作系统生产力和养分流失特征及麦套稻施肥研究    李承力

远程诊断中心的设计与实现    韩冬振

甘蓝型油菜茎秆抗倒伏性构成因素的鉴定与评价    师恭曜

农业模型研究与21世纪的农业科学    高亮之

作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计算机模拟决策研究概述    曹宏鑫,任德昌,王旭清,董玉红,王法宏,高亮之,金之庆

国内外土壤水分研究进展    高峰;胡继超;卞赟;

影响土壤NO_3~--N淋失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孙志梅,薛世川,彭正萍,马志辉,郝立彬

玉米肥料运筹动态知识模型研究    郭银巧;赵传德;孙红春;李存东;

哈尔滨市主要农作物籽实、秸秆、根茬产量及其养分含量的分析    张云生,顾思平,田世明,周新宇,丁伟,刘国兴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李晓明;孙红敏;

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常敬礼;杨德光;谭巍巍;陆月赏;

黑土生态系统氮循环研究进展    韩晓盈;王宏燕;于洪艳;李宁;

不同施肥方式对黑土春玉米田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    王立春;赵兰坡;朱平;高洪军;彭畅;

长期施肥条件下黑土有机碳库和氮库变化研究    彭畅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铵的固定和吸附特性研究    侯宁宁

吉林玉米带典型区域地下水硝态氮污染状况调查分析    李立娜

密度对春玉米光合与衰老生理及产量的影响    胡萌

醋酸酯淀粉膜材料及其包膜尿素肥料制备    李东坡;武志杰;梁成华;陈利军;张世强;王君山;

生物秸秆对茄子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祥云;胡维军;翟晓灵;宋朝玉;王圣健;李振清;高峻岭;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张学林;张许;王群;赵亚丽;杨青华;李潮海;

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对玉米生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魏凤珍;张一;

农田不同肥力条件下玉米秸秆腐解效果    王旭东;陈鲜妮;王彩霞;田霄鸿;吴发启;

气候变化与农户农业生产行为演变——以四川省什邡市农户秸秆利用行为为例    廖薇;

小麦秸秆高效腐解菌复合系WSS-1的选育及其菌群分析    李文学;李力;李俊;沈德龙;姜昕;

氮肥用量和秸秆根茬碳投入对黄淮海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有机质积累的影响    王文静;魏静;马文奇;杨玉荣;郭彩娟;

秸秆还田对旱地小麦旗叶衰老及产量的影响    李国清;石岩;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利用模型对黑土条件下玉米生长和土壤碳氮循环的模拟研究    杨靖民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稻草还田对烤烟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贾海江

玉米秸秆茎叶分离特性研究及其分离机研制    朱新华

稻草还田对烤烟生长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刘红日

蔗叶还田方法对宿根蔗抗旱性及一些土壤肥力指标的影响    宋日云

黄淮海平原杨农间作系统碳贮量研究    李庆云

黄淮海地区不同作物体系土壤有机碳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王文静

关中平原田块尺度上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肥力及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南雄雄

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对土壤中氮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张金涛

秸秆人造板项目的社会效益评价    高翔

不同经营模式杨树人工林土壤碳库特征初步研究    王万江

高肥地冬小麦再高产施肥问题探讨    张建平,张立峰,臧士国

紧凑型玉米掖单13对氮磷钾元素的吸收规律    娄方德

秸杆覆蓋免耕法的节水培肥增产效益及应用前景    朱文珊,曹明奎

中连川小流域土壤水分物理特征及其与地形条件的关系    史竹叶,刘文兆,郭胜利,李凤民

短期土壤干旱对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程来亮,罗新书

覆草、覆膜对苹果叶片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程来亮,罗新书

春玉米植株体中蔗糖含量的变化    高聚林,刘克礼

玉米群体光分布特征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鹏文,戴俊英

源-库比改变对玉米群体光合和其它性状的影响    王庆成,牛玉贞,王忠孝,张秀清

夏玉米超高产群体光合特性的研究    东先旺,刘树堂

秸秆还田对农田生态系统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江永红,宇振荣,马永良

秸秆还田研究进展    李文革;李倩;贺小香;

秸秆还田和施氮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张庆忠,吴文良,王明新,周中仁,陈淑峰

优化灌溉与秸秆还田防控黄淮海平原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害研究    余世鹏;杨劲松;刘广明;

提高土壤肥力的一项有效措施——秸秆还田    范琼文

红壤水田秸秆还田对三熟各季作物的增产效应    王国法,蒋彭炎,陆龙泉,吴柏荣

制定秸秆直接还田技术规程的研究    

实施玉米机械秸秆还田的八项注意    李加恩,唐守晋

凤冈油菜秸秆还田的效果分析    刘富春

油菜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赵继献,朱文秀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樊旭;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碳固定及其产量的影响    段华平;牛永志;李凤博;卞新民;

推行绿色技术 发展低碳农业    任小平;孙达义;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今秋明春四川秸秆还田百万亩    通讯员 彭福智 记者 邓万祥

秸秆还田及绿肥利用技术    中化化肥高级顾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王兴仁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以连续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为例    李贵桐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还田秸秆配施外源酶效应研究    韩玮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卿明福

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卜毓坚

秸秆还田对隔茬冬小麦抗性生理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高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