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退火及碘掺杂对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6:10
热度:

退火及碘掺杂对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摘要】:1986年,C.W. Tang提出了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1995年,Heeger提出了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概念;二十一世

【摘要】:1986年,C.W. Tang提出了双层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结构;1995年,Heeger提出了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的概念;二十一世纪,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能量转换效率超过7%。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突破。本论文以P3HT:PCBM体系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为主体,研究退火和碘掺杂前后器件性能的变化,分析了退火和碘掺杂对该体系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得到以下两个结论:i)基于P3HT:PCB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经过120℃、10min退火处理后,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从0.26%到2.00%;ii)有源层P3HT:PCBM中掺杂了质量比为5%的碘,短路电流密度从4 mA/cm2上升到8.7 mA/cm2,能量转换效率提高了38.5%。对比这两组实验,发现退火和碘掺杂都有效地提高了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具体实验结果如下: 利用旋涂方法制备了以P3HT:PCBM为有源层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结构为ITO/PEDOT:PSS/P3HT:PCBM/Al,研究了退火温度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聚合物薄膜经过120℃、10min退火处理后,开路电压达到0.64V,短路电流密度为10.25 mA/cm2,填充因子38.1%,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00%。为了讨论其内在机制,对不同退火条件下聚合物薄膜进行了各种表征。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发现,退火处理使P3HT:PCBM混合薄膜在可见光范围内吸收加强且吸收峰展宽,特别是在560和610 nm处的吸收强度明显增大;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12℃退火后P3HT在(100)晶面上的衍射强度是未退火薄膜的2.8倍,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输运;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结果表明,退火增大了P3HT:PCBM薄膜的相分离程度,提高了激子解离的几率;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验证了退火并没有引起聚合物材料物性的变化。 通过对有源层P3HT:PCBM进行不同比例的碘掺杂,制备了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当掺杂质量比为5%时得到最佳的性能,短路电流密度从4 mA/cm2上升到8.7mA/cm2,伴随着开路电压的略微减小,从0.63 V下降到0.52 V。最佳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51%。主要归因于可见光吸收的加强(吸收光谱红移、展宽),以及更好的载流子传输和收集。利用AFM测试了不同碘掺杂浓度有源层薄膜的相分离和表面形貌。掺杂了碘以后薄膜表面的相分离程度和表面粗糙度增大,有利于激子的解离,提高了P3HT:PCBM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性能。 【关键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 P3HT:PCBM 退火处理 掺杂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7
  • ABSTRACT7-9
  • 9-12
  • 第一章 引言12-25
  • 1.1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简介12-13
  • 1.2 国内外有机太能电池的最新进展13-18
  • 1.2.1 能量转换效率的发展13-15
  • 1.2.2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不同结构15-18
  • 1.3 常见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给/受体材料18-20
  • 1.3.1 给体材料18-20
  • 1.3.2 受体材料20
  • 1.4 基于P3HT:PCBM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20-24
  • 1.4.1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理论基础21-22
  • 1.4.2 P3HT:PCBM体系开路电压的影响因素22
  • 1.4.3 P3HT:PCBM体系短路电流密度的影响因素22-24
  • 1.4.4 串、并联电阻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24
  • 1.5 本章小结24-25
  • 第二章 退火对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性能研究的最新进展25-33
  • 2.1 在退火方面研究较多的给/受体材料和器件结构25
  • 2.2 退火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性能25-27
  • 2.2.1 退火提高器件性能的实验结果26-27
  • 2.2.2 研究退火条件对器件性能的影响27
  • 2.3 退火的影响因素分析27-32
  • 2.3.1 AFM、XRD和TEM表征退火前后有源层的变化28-30
  • 2.3.2 退火对光学特性的影响30-31
  • 2.3.3 退火后载流子迁移率提高31
  • 2.3.4 退火动力学过程的模型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退火对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机理研究33-40
  • 3.1 器件的制备过程33-34
  • 3.2 退火对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机理分析34-39
  • 3.2.1 退火对P3HT:PCBM薄膜光学特性的影响34-36
  • 3.2.2 退火对P3HT:PCBM薄膜的微纳结构的影响36-38
  • 3.2.3 退火对P3HT:PCBM薄膜光电和光伏特性的研究38-39
  • 3.3 本章小结39-40
  • 第四章 碘掺杂对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40-53
  • 4.1 碘掺杂想法的由来和器件的制备过程40-42
  • 4.1.1 碘掺杂想法的由来40-41
  • 4.1.2 器件的制备过程41-42
  • 4.2 实验结果42-45
  • 4.2.1 实验的前期探索42-43
  • 4.2.2 实验的优化43-45
  • 4.3 分析与讨论45-52
  • 4.3.1 碘掺杂对给体材料P3HT载流子迁移率的影响45-46
  • 4.3.2 碘掺杂对P3HT:PCBM薄膜光伏特性的研究46-50
  • 4.3.3 碘掺杂对器件串、并联电阻及光生电流的影响50-52
  • 4.4 本章小结52-53
  • 第五章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A58
  • 索引58-59
  • 作者简历59-61
  • 学位论文数据集6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活性层厚度对体异质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刘晓东;张福俊;徐征;赵谡玲;宋晶路;厉军明;宋丹丹;王永生;

退火处理提高P3HT:PCBM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伏性能    卓祖亮;张福俊;许晓伟;王健;卢丽芳;徐征;

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郭军;李博;胡来归;

热处理方式对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电特性的影响    陈雄;刘银春;阮凯斌;魏芬;刘佳;

退火温度对高分子薄膜中掺杂小分子的结晶和光谱学响应特性的影响    尹名;张新平;刘红梅;

Luminescent and photovoltaic properties of poly(9,9-dioctylfluorene-co-bithiophene) in organic electronic devices    

两种异质结太阳能电池聚合物供体材料的设计与理论性质    刘小锐;陈春香;何荣幸;申伟;李明;

利用铁电薄膜研究体异质结型有机光伏器件的光电流极性    李博;

蓝色磷光材料FIrpic的发光特性    王健;张福俊;徐征;王永生;

利用原位红外光谱研究退火过程对聚-3己基噻吩薄膜的影响    曹丽丽;耿玉静;崔得良;

有机光伏器件的光学计算与模拟    仝海跃

空间电荷在有机光电器件中的影响研究    郭军

聚噻吩富勒烯本体异质结的光伏器件制备及研究    吕沙沙

不同比例的MEH-PPV与PCBM共混体系光电池性能研究    於黄忠;彭俊彪;周晓明;

Rubrene作电子传输层的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    李艳武;刘彭义;侯林涛;吴冰;

SF_6浸渍聚合物薄膜作高压电器绝缘    张书缙

聚合物薄膜耐放电性比较(摘要)    蔡小平;高璇;李静一;

一种离子电导率高的新型聚合物薄膜电解质    顾庆超,徐炜政,叶温温,莫天麟

离子注入聚合物介质损耗机理的研究    吴洪才;屠德民;席保峰;刘学忠;

PT-PEK-c电光聚合物薄膜的厚度和介电性质    任诠,王志刚,郭世义,许东,尚淑霞

世界包装之新    

薄膜光学理论与膜系设计    

聚合物薄膜厚度和极化工艺对二次谐波的影响    吕仕智,曹庄琪,王峰,沈启舜,杨艳芳

椭偏法测试聚合物薄膜折射率的研究    周建华,游佰强,陈振兴,肖磊,王静

红光染料掺杂聚合物薄膜的放大自发发射特性    卢鹉;郭文滨;钟波;马东阁;

碘掺杂Ti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光活性研究    曹金丽;王维安;彭盘英;王玉萍;

碘化氨/乙醇超临界条件下制备碘修饰TiO_2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金轶;张新玉;霍宇凝;李和兴;

电化学聚合制备高性能光电功能聚合物薄膜    马於光;

用掠入射X射线衍射表征共轭聚合物薄膜的真实微结构    张吉东;陈刘然;王鹏月;莫志深;谢志元;王利祥;

纳米银颗粒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效应在聚合物光子学中的应用    张斗国;王沛;焦小瑾;周京利;孙友谊;苑光辉;邓燕;孙晓红;章江英;曹立;张其锦;明海;张泽渤;

窄带隙聚异靛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刘波;邹应萍;贺跃辉;

聚合物薄膜平面波导的光传输模式和光传输损耗    史伟;房昌水;潘奇伟;顾庆天;吴祥雯;魏红振;余金中;

聚合物发光二极管聚合物薄膜中空穴(电子)的产生和输运    彭景翠;瞿述;李宏建;许雪梅;罗小华;成奋强;

光学质量电光聚合物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光调制性能    郝聚民;邱玲;沈玉全;杨艳芳;沈启舜;曹庄琪;韩梅娟;朱传凤;万立骏;

基于“氢键巨簇”现象原位聚合制备聚合物薄膜    张莉;栗原和枝;

聚合物薄膜修复破裂血管    梓桦

聚合物电极材料成功应用于电容器    高飞

光通信开创真正的宽带时代    本报编辑部编译

“隐形”有望成真    丁小希

功能独特,食品包装兴起可食潮    正雅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的剖析    山东 苗本秀

电子舌“舌战”品酒师    杨骏

纳米存储:回到机械学的未来    

日开发低成本纳米压印刻蚀装置    陈超

基于微型生物反应器的聚合物荧光传感膜及双光子非线性材料的研究    沈梁钧

介电高弹聚合物力电行为研究与器件设计    李铁风

含磷酰胆碱功能基团聚合物的制备与生物相容性研究    李琳

多元氢键自组装热回复性超分子聚合物的合成与研究    陈玉洁

新型窄带隙聚合物太阳电池给体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    王明

含氮芳杂环类窄带隙给体聚合物及本体异质结太阳电池    张斌

聚合物半导体薄膜的光电特性和器件研究    杨立功

经皮给药系统中控释膜的制备和表征    詹晓平

新型二茂铁基聚合物的合成、表征、交联反应及性能研究    王建军

层状组装聚合物薄膜的室温压印    卢迎习

螺噁嗪掺杂的聚合物薄膜光存储性质的研究    付申成

聚合物薄膜的受激辐射特性研究    高瑞

苯并噻二唑—苯胺—芴类聚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研究    魏彩红

溶剂诱导SBS聚合物薄膜去润湿机理的研究    阎长江

翠绿亚胺聚合物高压下芳环扭角和能隙的缩减    曹建勇

退火及碘掺杂对提高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性能的研究    卓祖亮

导电呋喃—吡咯共聚物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刘娟

碘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章瑜

碘掺杂与碘氮共掺杂TiO_2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研究    许明霞

非金属掺杂纳米NaTaO_3的水热合成及结构性能研究    韩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