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覆盖夏玉米灌水效应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5:42
热度:

秸秆覆盖夏玉米灌水效应研究【摘要】:田间秸秆覆盖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秸秆覆盖技术在生产应用的同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试验通过盆栽、小区和大田夏玉米覆盖秸秆的灌水试验研

【摘要】: 田间秸秆覆盖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秸秆覆盖技术在生产应用的同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试验通过盆栽、小区和大田夏玉米覆盖秸秆的灌水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 (1)秸秆覆盖对盆栽夏玉米地面蒸发、生理性状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明显。随着秸秆覆盖量的增加,地面蒸发量减小,覆盖0.3kg/m2、0.6kg/m2、0.9kg/m2和1.2kg/m2比对照分别减少了29.1%、50.6%、58.9%和64.7%;随覆盖量增大,株高、叶面积、光合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都呈增加趋势,覆盖量大于0.9kg/m2时,株高和叶面积增长幅度比较平缓,覆盖0.3kg/m2、0.6kg/m2、0.9kg/m2和1.2kg/m2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28.4%、61.4%、70.2%和93.8%。 (2)秸秆覆盖与水分耦合对小区玉米地表层水分、生理性状、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覆盖0.3kg/m2、0.6kg/m2和0.9kg/m2各处理和对照分别进行t-检验,表层0-6cm土壤体积含水量之间的差异情况是:覆盖0.6kg/m2和0.9kg/m2显著,覆盖0.3kg/m2不显著。对正交试验进行极差分析,各因素对株高、茎粗和产量影响的显著程度一致,顺序为:灌水次数→灌水定额→秸秆覆盖量,最优的组合为:秸秆覆盖量为0.9kg/m2+灌水定额为60方/亩+灌水4次;对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显著程度顺序为:秸秆覆盖量→灌水次数→灌水定额,最优的组合为:秸秆覆盖量为0.9kg/m2+灌水定额为60方/亩+灌水3次。 (3)秸秆覆盖对土温变化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田间0~15cm内,覆盖在白天有降温作用,夜晚有增温作用,秸秆覆盖增降温程度强于高茬覆盖;覆盖处理在15~25cm范围内效果不明显。不同处理剖面地温最大日变幅均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递减,对照地温最大日变幅最大,秸秆覆盖和高茬覆盖差异不大。秸秆覆盖和高茬覆盖处理日平均变幅量分别比对照减少了33.6%和20.75%。 【关键词】:夏玉米 秸秆覆盖量 灌水定额 灌水次数 地温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S51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9
  • 1.1 引言10-12
  • 1.1.1 选题背景10-11
  • 1.1.2 选题目的11
  • 1.1.3 选题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8
  • 1.2.1 秸秆覆盖的改土效应13
  • 1.2.2 秸秆覆盖的保墒节水效应13-15
  • 1.2.3 秸秆覆盖的调温、培肥效应以及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15-16
  • 1.2.4 秸秆覆盖的抑盐、抑草及pH 值缓冲效应16
  • 1.2.5 秸秆覆盖对作物的影响16-17
  • 1.2.6 秸秆覆盖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17-18
  • 1.3 存在的问题18-19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方法与试验设计19-23
  • 2.1 研究内容19
  • 2.2 技术路线19
  • 2.3 试验设计19-22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22-23
  • 第三章 秸秆覆盖盆栽玉米试验研究23-32
  • 3.1 秸秆覆盖玉米生育期耗水规律23-26
  • 3.1.1 秸秆覆盖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变化23-25
  • 3.1.2 秸秆覆盖对地面蒸发的影响25-26
  • 3.1.3 秸秆覆盖玉米全生育期蒸腾量变化26
  • 3.2 秸秆覆盖对玉米性状的影响26-28
  • 3.3 秸秆覆盖对玉米光合特性和叶绿素的影响28-29
  • 3.3.1 秸秆覆盖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28-29
  • 3.3.2 秸秆覆盖对玉米叶绿素的影响29
  • 3.4 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情况29-30
  • 3.5 小结30-32
  • 第四章 秸秆覆盖和水分耦合玉米小区试验研究32-44
  • 4.1 秸秆覆盖与水分耦合对玉米性状的影响32-37
  • 4.1.1 成熟期玉米株高和茎粗性状32-34
  • 4.1.2 夏玉米全生育期株高和茎粗性状的变化34-37
  • 4.2 秸秆覆盖与水分耦合对表层土壤水分的影响37-39
  • 4.3 秸秆覆盖与水分耦合对产量的影响39-40
  • 4.4 秸秆覆盖与水分耦合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40-42
  • 4.5 小结42-44
  • 第五章 秸秆覆盖对大田玉米土壤温度的影响44-51
  • 5.1 秸秆覆盖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44-47
  • 5.1.1 表土温度易变层44-45
  • 5.1.2 土壤温度过渡层45-46
  • 5.1.3 土壤温度稳定层46-47
  • 5.2 秸秆覆盖玉米田地温的最大日变幅47-48
  • 5.3 秸秆覆盖对生育期玉米田地温的影响48-49
  • 5.3.1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田土壤5cm 地温的影响48-49
  • 5.3.2 秸秆覆盖对夏玉米田土壤5cm 最高和最低温度的影响49
  • 5.4 小结49-51
  • 第六章 结论51-53
  • 6.1 秸秆覆盖夏玉米盆栽试验研究结论51
  • 6.2 秸秆覆盖与水分耦合夏玉米小区试验研究结论51-52
  • 6.3 秸秆覆盖对大田玉米土壤温度影响的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作者简介5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掌握生育规律 夺取夏玉米高产    

1987年郾城基地县夏玉米万亩500公斤开发研究    姚万山;

紧凑型夏玉米高产需水规律研究    郑卓琳,李伯航,张淑敏

夏玉米单产11000~12000kg/hm~2试验示范    袁宝玉,楚爱香,韩向阳,戚永安,茹海江,谢红敏

夏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原因浅析    卜祥凤

夏玉米的中后期管理    张海申 ,王友华

夏玉米中后期田间管理    董其德

夏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刁凤玲;吴茂平;张丽林;

夏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罗锋;盛振庆;杭中桥;薛宇;

夏玉米倒伏的原因及补救措施    陈亚伟;

驻马店夏玉米生长季气候特征及影响研究    陈天锡;武建华;房稳静;陈松;张建峰;

漯河市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潘磊;程晓辉;李卫华;

河南省夏玉米生产的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    李艳梅;

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李树岩;马志红;

河南省夏玉米生长季农业气候资源变化分析    李树岩;马志红;

稻赤斑黑沫蝉在夏玉米上危害观察及防治探讨    王忠伟;王丽英;南华;李东升;

南阳市夏玉米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    曲良梅;

夏玉米干旱综合防御技术研究    方文松;邓天宏;付祥军;

夏玉米硫的吸收、累积及分配的研究    刘宝存;吴静;孙明德;

黄淮区小麦-夏玉米增产潜力、途径与技术    尹钧;李巧云;卫丽;李磊;王翔;

夏玉米生产四注意    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 杨利华

夏玉米苗期管理五防    滑县农技中心 邢晓焕

影响夏玉米高产的四因素    王智广 张英福 郭怀锋 郝贵军 崔书瑞

夏玉米万亩示范方显神威    郝延新 王昀 记者 云丹

怎样种夏玉米才高产    广平县农牧局 韩秀玲

夏玉米缺素症一览表    邯郸市农喜植保科技公司 王智广 尹洪雨 陈宝军

夏玉米穗期管理要点    沧州市吴桥县农业局 赵凤娟

夏玉米隔行去雄籽粒饱    唐山市丰南区农牧局 毕瑞芝

项目区夏玉米长势良好    记者 焦莉莉

2009年我省夏玉米部分主导品种(中)    山东省种子管理总站 周新国

关中平原夏玉米氮素营养和生物物理特征遥感估算    Muhammad Naveed Tahir

春夏玉米套作氮素竞争利用及对产量品质的影响机理研究    宁堂原

氮肥对夏玉米籽粒库容建成和充实的影响机理    魏亚萍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农田土壤N_2O排放和CH_4吸收特征    高志岭

碳氮代谢对夏玉米穗粒数形成的影响机理    申丽霞

不同施肥制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刘淑云

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夏玉米耗水特性研究    李全起

夏玉米氮肥高效利用机制研究及周年氮素分析    王启现

控制性交替灌溉试验研究及SPAC系统水分传输模拟    汪明霞

供水条件下施氮对作物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翟丙年

秸秆覆盖夏玉米灌水效应研究    张吉祥

黄淮海平原夏玉米生态区高产杂交种形态生理特征研究    连艳鲜

不同密度对夏玉米花丝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李芸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供氮能力的研究    武俊喜

华北地区冬小麦与夏玉米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研究    罗遵兰

苯磺隆防除夏玉米田阔叶杂草的可行性研究    韩世栋

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对氮素环境承受力的研究    钟茜

黑龙港地区夏玉米氮肥用量与胣用时期及分配比例的研究    丁民伟

密度和钾肥对夏玉米抗倒伏能力影响的研究    程富丽

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呼吸的研究    陈述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