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5:22
热度: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性能研究【摘要】:热泵技术以其高效、节能和环保等技术特点,成为建筑物供热、空调最为广泛的应用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热源热泵存在各自的突出问题

【摘要】:热泵技术以其高效、节能和环保等技术特点,成为建筑物供热、空调最为广泛的应用方式之一。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热源热泵存在各自的突出问题。如空气源热泵室外换热器冬季存在结霜、除霜问题,太阳能热泵存在间歇性和不稳定性问题,地源热泵采用地下水系统时存在用水量过大、水泵功耗高和采用土壤埋管系统时存在地下埋管面积较大、初投资大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目前,结合单一热源热泵系统特点的复合热源热泵技术已成为暖通空调行业研究发展趋势之一。 本文针对单一热源热泵存在的缺陷,考虑到太阳能和浅层地能资源分布广泛,且作为热泵热源时可以互相弥补自身的不足,针对北方气候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Solar-Ground Double Heat Sources Compound Heat Pump System,SGCHP),通过自行开发设计的壳—套管三介质复合换热器,实现了对太阳能、浅层地能两种可再生能源的同步或交替利用,提高了热泵系统全年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本文首先对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的工作原理、工作模式及复合特性等关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并搭建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实验台,在不同实验工况下,分别对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的单一太阳能热源模式、单一地能热源模式和双热源有效复合模式下的制热性能进行测试,获取了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在各种热源工作模式下的系统特性,提出了复合式热泵系统的运行策略。 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双热源有效复合制热工作模式下,保持壳—套管三介质复合换热器总水量不变,随着壳侧地能水的减少、内管侧太阳能水流量和温度的增加,热泵系统的制热量和COP均超过单一地能热源工作模式额定工况下的制热量和COP。因此该复合式热泵系统,通过太阳能热源的有效补充,既可减少了地下水的循环量,又提高了系统的制热量及运行效率。 根据实验研究结果,提出了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策略。当蓄热水箱温度高于20℃时,采用单一太阳能热源工作模式;当蓄热水箱温度介于15~20℃之间时,采用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工作模式;当蓄热水箱温度低于15℃时,采用单一地能热源工作模式。 【关键词】:太阳能 地能 热泵 复合换热器 复合工作模式 性能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中原工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U831.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8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义12-13
  • 1.2 复合热源热泵的分类和研究现状13-16
  • 1.2.1 复合热源热泵的分类13-15
  • 1.2.2 复合热源热泵研究现状15-16
  • 1.3 研究内容16-18
  • 2.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18-27
  • 2.1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18-19
  • 2.2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相关概念19-20
  • 2.3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的工作模式分析20-21
  • 2.3.1 单一太阳能热源工作模式20
  • 2.3.2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同步复合工作模式20-21
  • 2.3.3 单一地能热源工作模式21
  • 2.4 双热源复合式换热器的设计21-27
  • 2.4.1 壳—套管三介质复合式换热器设计流程21
  • 2.4.2 壳—套管三介质复合式设计计算21-26
  • 2.4.3 壳—套管三介质复合式换热器加工工艺26-27
  • 3.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实验研究27-36
  • 3.1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系统实验27-32
  • 3.1.1 实验目的27
  • 3.1.2 实验台设计27-30
  • 3.1.3 实验方案30-32
  • 3.2 实验过程32-33
  • 3.2.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32
  • 3.2.2 实验操作步骤32-33
  • 3.2.3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33
  • 3.3 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33-36
  • 3.3.1 数据处理33-35
  • 3.3.2 误差分析35-36
  • 4. 结果与分析36-52
  • 4.1 单一地能热源工作模式36-38
  • 4.2 单一太阳能热源工作模式38-40
  • 4.3 太阳能—地能有效复合工作模式40-44
  • 4.3.1 最大有效复合换热温差的确定40-42
  • 4.3.2 有效复合制热工作模式42-44
  • 4.4 不同热源工作模式下实验结果对比分析44-50
  • 4.4.1 单一地能热源和单一太阳能热源制热工况下实验结果对比分析44-45
  • 4.4.2 单一地能热源和复合热源工作模式制热工况下实验结果对比分析45-50
  • 4.5 不同热源工作模式运行策略50-52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52-54
  • 5.1 研究结论52-53
  • 5.2 工作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8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8-59
  • 致谢59-6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地下水辅助空气源复合热泵系统的制冷特性研究    周光辉;郭其训;

空气-地源双热源复合热泵低温制热特性实验研究    周光辉;陈圣洁;刘寅;张岑;

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空调低温特性研究    刘寅;周光辉;李安桂;张超;

太阳能辅助加热土壤源热泵系统理论分析    王侃宏,毕文峰,乔华,侯立泉

空气源热泵蒸发器结霜及换热性能的研究    张哲;田津津;

太阳能辅助供暖的地源热泵经济性分析    曲云霞,方肇洪,张林华,李安桂

污水源与地下水源复合热泵空调系统设计与分析    曲云霞;胡加升;王伟华;

太阳能-土壤复合式地源热泵供暖的实验研究    王侃宏;李永;侯立泉;王宏伟;

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SESHPS)交替运行性能的数值模拟    杨卫波,施明恒,董华

寒区太阳能—土壤源热泵系统太阳能保证率的确定    余延顺,廉乐明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器的运行特性    徐国英;张小松;管振水;

间接膨胀式太阳能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研究    阳季春

双热源太阳能热泵模式研究    陈卫星

中国地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研究进展评述    袁艳平;曹晓玲;雷波;杨从辉;

正交法优化电沉积CuInSe_2薄膜条件的研究    徐玲;刘昌龄;吴世彪;童彬;陈少华;徐立红;

基于正交试验法优化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参数的研究    疏达;赵雪松;孙际超;方敏;

太阳能·地源热泵供暖系统在新农村中的应用前景探讨    李国栋;解国珍;梁辰;法晓明;

太阳能供电与半导体制冷箱的设计    张曦;

嘧啶废水预处理研究    吴代顺;孙宝盛;

水源热泵节能原理与系统设计    刘德彧,高建岭,王晓纯

生物絮凝吸附有机物降解动力学模型研究    张金梅;

现代空调中热泵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李彬;张莉;曾立春;

提高车用液体燃油加热器热效率的试验研究    毛华永;王大鹏;王大海;朱贺;逄学艳;郝胜兵;

消防水池蓄热的主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性能分析    庾汉成;李晶;

半导体制冷热端的分析及其发展    蔡德坡;陈杨华;

空调系统冷凝器稳态分布参数模型与仿真    张东;孔祥强;

水冷多联机系统特性的仿真研究    胡松涛;宋伟;李绪泉;

换热工艺设计智能化技术    陈孙艺;曾旭东;陈斯红;

换热器管束翻新再造    张辉君;吕胜杰;

太阳能辅助热泵系统分析与研究    王强;尚鑫;

直流变频分体式空调简易设计    张其明;高亚南;张风琴;郑枫;

单元管长度对壳管式吸附床传热特性的影响    魏莉;陈焕新;张威;董媛媛;张绰;殷明;

微通道冷凝器用于制冷陈列柜的研究    张赫然;李俊明;

内置折边扭带管内混合气体对流凝结换热与阻力性能研究    崔永章

卧式螺旋管内临界热流密度特性及其流体模化方法研究    陈常念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赵研

热电联产系统冷源领域节能及耦合机理研究    林振娴

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气体流场及热交换的模拟与优化    黄鸿雁

换热器的热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    郭江峰

基于系统辨识的太阳能—相变蓄热新风供暖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李鹏

夹河矿HEMS深井降温系统热能交换分析    齐平

严寒地区太阳能-土壤耦合热泵季节性土壤蓄热特性研究    张文雍

地铁站全膜流板式蒸发冷却器传热传质机理研究    蒋斌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的模拟分析    张东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性能的优化分析    李振兴

蒸发式冷凝器数值模拟与优化    万方方

化学回热循环与水系统仿真研究    杨仁

饱和气体发生器低温制冷系统研究    王振琛

船用间冷循环燃气轮机性能仿真研究    王建清

窄扁管水—水换热器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王刚

基于成本预测和环境价值的SWHP经济评价    宋雅楠

寒冷地区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研究    吴启任

蒸气压缩式制冷装置稳态仿真及分析    高珊

太阳能热泵热水装置试验研究与应用分析    李舒宏,武文彬,张小松,殷勇高

单脊翅片管式蒸发器CAD    刘楚芸,倪莉,周勤,杨长威,姜爱华,傅龙珠

制冷剂充灌量和毛细管长度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    邵双全,石文星,李先庭,彦启森

低温空气源热泵的现状与发展    俞丽华;马国远;徐荣保;

地源热泵的运行特性模拟研究    王景刚,马一太,张子平,王侃宏,候立泉

直膨式太阳能热泵热水器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李郁武;王如竹;王泰华;吴静怡;许煜雄;

混合式热泵系统中空气源热泵的实验研究    马最良,姚杨,王洋,江辉民

城市污水低位热能回收利用的研究    吕鑑,冯彦刚

R22涡旋压缩式地源热泵机组循环性能研究    王景刚,张子平,王侃宏,候立泉

从两个议定书的角度看替代制冷剂的发展    马一太;田华;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源热泵热水器的运行特性    徐国英;张小松;管振水;

光伏—太阳能热泵系统及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综合性能研究    裴刚

间接膨胀式太阳能多功能热泵系统的研究    阳季春

U型垂直埋管式土壤源热泵运行特性的实验研究    侯立泉

双热源太阳能热泵模式研究    陈卫星

太阳能反渗透装置    蔡雪彬;

太阳能技术与建筑整合一体化设计的思考    袁莹 ,肖玺

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全年总目次    

新产品    黄河;

太阳能与热泵技术联合应用实践    郑守全;李培树;

政策    

加强智能电网建设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    张平;

太阳能热泵系统的热力学分析和经济评价    涂敏端;

太阳能地板辐射采暖    梁晶,高山,贾靳民

GPRS无线通信与太阳能供电技术的应用    贾全明;

热泵太阳能智能化集成供热系统研究与应用    盛海;刘军;韩临曦;

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供暖运行模式的研究    孙祯;陈威;杨瑞;

太阳能与污水源热泵集成系统的应用    王静;

浅谈太阳能-热泵热水系统    张潇;马新发;

太阳能系统与地源热泵系统优化运行方式的研究    冯晓梅;张昕宇;邹瑜;郑瑞澄;张辉;

世界首个“集成光伏技术”太阳能系统在以色列落成    

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的发展概况    马乐;华舟萍;康彦青;

太阳能热利用的研究方向    黄鸣;

节能型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周程生;黄凯旋;李品芳;

平板太阳能分布式控制器研发与应用    董德刚;

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洗牌迫在眉睫    华讯

不漏过一丝阳光    本报记者 冯卫东 张巍巍

北京太阳能应用喜忧参半    

房企拥抱“阳光”产业进行时    马琳

全球最大太阳能空调在津启用    记者 卞建国 通讯员 大山实习生 徐建昭

巨资打造“阳光美国”    马小宁

海尔太阳能产品服务奥运场馆    杨二

太阳能与建筑期待“亲密约会”    任欢欢

家庭开发太阳能电缘何无人收购    殷正明 郁文艳

与日竞走夸父窥虞渊 能源再生唯尊日利达    聂开彬梁红波

太阳能地下混凝土存取热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赵研

太阳能相变蓄热供暖系统理论及实验研究    李志永

高层住宅太阳能热水系统一体化设计研究    杜晓辉

太阳能—热泵供暖系统集成研究    李洁

跨季节太阳能水箱蓄热供暖系统的计算与研究    王丽

太阳能—地能双热源复合式热泵性能研究    崔四齐

新疆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应用研究    张军

太阳能—地源热泵复合系统的模拟优化    丁兆磊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联合供热空调系统的性能测试及长期运行预测    王玉凤

多能互补供能系统实验研究与经济性分析    杨国利

山西省太阳能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初探    吴琛

太阳能—空气源双源一体式热泵系统研究    卜其辉

三套管蓄能热泵系统实验研究与经济性分析    翟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