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全量还田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2:58
热度:

秸秆全量还田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摘要】:2005—2007年在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双徐农场连续三年定位试验。试验以两早熟晚粳常优1号、武粳15为材料,围绕秸秆全量还

【摘要】: 2005—2007年在江苏省姜堰市沈高镇双徐农场连续三年定位试验。试验以两早熟晚粳常优1号、武粳15为材料,围绕秸秆全量还田、化肥氮肥量与有机肥三因素,研究秸秆还田与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其产量、品质及氮吸收利用等影响。主要结果如下: 1.秸秆还田、有机肥、氮化肥对产量及产量构成影响:(1)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量为400kg/亩)水稻增产效应显著。在无肥区秸秆全量还田水稻增产9.37kg/亩,增2.4%,施氮区秸秆全量还田增产30.57kg/亩,增5.7%,秸秆还田配合无机氮肥增产效果更为显著。从产量结构来看,在无氮空白区秸秆还田穗数减3.0%、粒数增3.8%、千粒重减0.4%、结实率减0.9%;而在施氮区秸秆还田穗数增2.7%、粒数减0.3%、千粒重增0.2%、结实率增0.2%。(2)施有机肥水稻增产效应显著。在无氮空白区中增施有机肥水稻可增产35.83kg/亩,增9.2%;在秸秆还田与施有机肥区可增产69.18kg/亩,增17.2%;在秸秆还田与氮化肥配施下,增施有机肥增产37.21kg/亩,增6.8%。从产量结构来看,增施有机肥对结实率、千粒重影响不显著,而对穗数影响较大,特别是无氮化肥时增穗效应达显著水平,对每穗粒数也有一定的效应,通过穗数与穗粒数的联合作用,显著增加每亩颖花量。 2.秸秆还田、有机肥、氮化肥对茎蘖动态的影响:(1)在无氮区,秸秆还田减少了分蘖的发生,降低了高峰苗,与秸秆未还田处理相比,常优1号、武粳15分别低1.34万/亩、降11.26%和1.82万/亩、降13.48%。在施肥区(19kgN/亩),增施的无机氮有效缓解秸秆还田对分蘖发生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分蘖的发生,秸秆还田处理较未秸秆还田处理,高峰苗常优1号、武粳15分别高0.36万/亩、增1.62%和0.09万/亩、增0.24%,最终成穗分别增1.32万/亩、增8.88%和0.37万/亩、增2.36%。综上,在无肥区秸秆还田对水稻的分蘖有抑制作用,但当配合一定量的氮化肥秸秆还田有促进分蘖发生的作用。(2)增施有机肥都能够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在无氮区,常优1号、武粳15两品种增施有机肥处理较未增施有机肥处理的最终成穗分别高2.09万/亩,增幅为21.78%和1.72万/亩,增幅为16.92%。在施肥区(16kgN/亩),增施有机肥处理的常优1号、武粳15两品种较未增施有机肥的最终成穗分别高2.25万/亩,增幅为15.54%和1.86万/亩,增幅为12.53%。 3.秸秆还田、有机肥、氮化肥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1)在无肥区,武粳15与常优1号成熟期秸秆还田处理干物质积累量较未秸秆还田分别高62.21 Kg/亩、44.00 Kg/亩,增幅分别为9.43%、5.51%。在施肥区,秸秆还田处理值均近似或略大于未秸秆还田处理值。(2)增施有机肥有增加干物质积累量的作用,尤其体现在在无肥区的拔节期,增施有机肥对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可达30%以上。 4.秸秆还田、有机肥、氮化肥对RVA值的影响:(1)秸秆还田处理峰值粘度值高于不还田的值,而增施有机肥可以降低峰值粘度。(2)秸秆还田处理崩解值较无秸秆还田的大,增施有机肥也提高崩解值。(3)消碱值总的变化趋势是秸秆还田处理的消碱值较不还田处理的值小,有机肥配施的处理值较无有机肥处理的值小。 5.秸秆还田处理较不还田处理氮肥利用率高0.2-0.5个百分点,配施有机肥处理较无有机肥处理的氮肥利用率高1-5个百分点,并且所含有机肥比例越大,氮肥利用率越高。 【关键词】:水稻 秸秆还田 长期定位 产量形成 氮肥利用率 品质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S51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0 前言10-14
  • 0.1 有机、无机肥在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上的地位10-11
  • 0.2 商品有机肥11
  • 0.3 秸秆还田11-14
  • 0.3.1 我国秸秆还田现状11-12
  • 0.3.2 提高土壤肥力作用12
  • 0.3.3 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作用12-13
  • 0.3.4 对水稻产量的增产效应13-14
  • 1 材料与方法14-16
  • 1.1 试验地点与土壤条件14
  • 1.2 供试品种14
  • 1.3 试验设计14
  • 1.4 测定内容14-16
  • 1.5 数据处理16
  • 2. 结果与分析16-48
  • 2.1 秸秆还田、有机肥、氮化肥对产量及产量影响方差分析16-18
  • 2.2 秸秆还田、有机肥、氮化肥对产量及其结构的效应18-20
  • 2.2.1 秸秆还田对产量及其结构的效应18
  • 2.2.2 有机肥对产量及其结构的效应18-19
  • 2.2.3 秸秆还田、有机肥和氮化肥对产量及其结构的联合效应19-20
  • 2.3 秸秆还田、有机肥、氮化肥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20-35
  • 2.3.1 茎蘖动态20-24
  • 2.3.2 LAI24-25
  • 2.3.3 茎生叶长度25-27
  • 2.3.4 SPAD27-30
  • 2.3.5 生物量30-34
  • 2.3.6 经济系数34-35
  • 2.4 品质35-44
  • 2.4.1 加工品质35-36
  • 2.4.2 外观品质36-37
  • 2.4.3 营养品质、蒸煮品质37-39
  • 2.4.4 RVA 值39-42
  • 2.4.5 食味品质42-44
  • 2.5 氮素利用44-48
  • 2.5.1 施氮量与产量44-46
  • 2.5.2 氮肥利用率46-48
  • 3. 小结与讨论48-51
  • 3.1 秸秆全量还田、有机、无机氮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其结构的影响48-49
  • 3.2 秸秆全量还田、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生长的影响49-50
  • 3.3 秸秆全量还田、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品质的影响50
  • 3.4 秸秆全量还田、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氮肥利用率的影响50-51
  • 参考文献51-55
  • 致谢55-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猪粪堆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宋小林;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张玉平;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湘北早晚稻作用特点的研究    向秀媛;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周虎;

水稻高产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及作用机理研究    宋小林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水稻养分积累及氮肥利用效率的研究    李贺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有机肥与氮肥配施对设施土壤中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苏娜;杨丽娟;周崇俊;接晓辉;曲慧;高晓宁;

商品有机肥在水稻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应用效果    顾曰群;王福州;刘大孟;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生产力和地力培肥的效果研究    李延,庄卫民,饶秀庭,张潮海

提高氮肥利用率方法的研究进展    苏阳;刘德林;

蘖穗肥氮素配比对水稻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建;魏亚凤;徐少安;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初探    梁运江,全炳武,刘剑峰,刘海峰

抽穗后水稻株型与产量形成关系的研究    许乃霞,苏祖芳,张亚洁,孙成明,沙爱红

施氮量对水稻不同品种类型稻米品质的影响    许仁良,戴其根,霍中洋,王秀芹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小麦产量、品质形成及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    郑泽荣

秸秆还田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黄俏丽

不同来源有机肥及其配合施用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王利辉

山东省高产粮田养分状况及施肥影响的研究    于淑芳,杨力,孙明,马丽,宋国菡,丁光国

有机物料对盆栽土壤养分及海棠苗生长量的影响    刘嘉芬,姚胜蕊,刘寄明,薛炳烨

长期定位施肥对盐化潮土土壤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王薇;李絮花;章燕平;林治安;赵朋;

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水稻株型遗传的研究进展    马汉云;王青林;吴淑平;彭培宏;霍二伟;沈光辉;郭桂英;李刚;

毛竹纯林留养阔叶树后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    王洪帆;

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综述    陈翠竹;徐艳;相华;

新疆水稻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袁杰;王奉斌;张燕红;布哈丽且木;魏玉波;梁乃亭;文孝荣;

不同氮素水平下津川1号产量及商品品质研究    赵梅;王艳;王小波;张欣;崔晶;黄晓珊;杨雪;

秸秆还田对土壤特性和作物生产的影响    李东升;周为华;范佳;宋森楠;李春燕;朱新开;

结实期氮磷营养水平对根系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常二华;杨建昌;

起身肥对水稻分蘖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郑永美;丁艳锋;王强盛;李刚华;王惠芝;王绍华;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不同有机肥料对日光温室土壤营养和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    武春成;毛秀杰;曹霞;陈秀丽;班淑菊;陈余波;

试论新疆绿洲灌溉区保护性耕作技术    陈永成;梅卫江;胡斌;

有机物料与尿素混施土壤后NH_3和CO_2的释放规律研究    吴景贵;南阳;孙晓楠;杨冉冉;吴江;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作物秸秆资源的农业综合利用研究    唐东民;伍钧;祝亮;胡华;

温室番茄氮肥高效利用率研究    郭荣王;雪芳;曹阳;李灵芝;

不同培肥处理对采煤塌陷土地复垦不同年限土壤熟化的影响    梁利宝;洪坚平;谢英荷;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贺春燕

基于SPAD的棉花氮素营养诊断及氮营养特性研究    罗新宁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肥料管理对土壤-作物系统养分和重金属平衡的影响    鲁洪娟

新疆棉花长期连作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韩春丽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下红壤性水稻土钾素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    廖育林

环保型地膜覆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及玉米生长的响应    张杰

糯米淀粉分子结构及其物化性质的研究    莫紫梅

紫云英养分积累规律和还田腐解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刘威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临沂烟区绿肥还田配套技术的研究    庞敏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复合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建国,聂俊华,杜振宇

试论生物有机肥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王玉时,李宏松,胡茶根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刘英;王允青;张祥明;代道宇;郑万荭;彭浩;

稻米味度计测定值与食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苏泽胜

沼肥对早稻经济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叶北朝;胡润;康启忠;赵学杏;宋莉萍;程生龙;

关于有机肥开发应用的思考    庄树峰;王志恒;

有机肥种类特性及其在蔬菜生产中的科学施用技术    潘梅香;

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彭志红;赵志刚;张冠;韩成云;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苗期若干光合特性初探    王荣富,黄正来,王建华,张云华

有机肥追施对水稻产量形成及氮肥施用效益的影响    周青;陈风华;张国良;周风明;吕玉亮;滕志英;

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光合特性和氮效率的影响    陈丽楠

不同施氮量对水稻品种产量形成和N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益花

施氮量对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戴先福

前氮后移对寒地水稻物质运转及品质的影响    李广宇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湘北早晚稻作用特点的研究    向秀媛;刘强;荣湘民;谢桂先;彭建伟;周虎;

规模化养猪场处理废水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高威;陆冬梅;缪翠云;王远玲;全晓艳;庄恒扬;陆建飞;

有机无机配施对南方双季稻养分累积、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研究    向秀媛

基质育苗移栽期和遮荫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李飞

土壤、施肥及气候因素对作物产量贡献的研究    韩霜

小麦秸秆还田对小麦、花生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王才斌,朱建华,成波,张礼凤,孙秀山

砂姜黑土连续培肥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李轶群,牛富兰,张存岭,陈龙潭,孔令聪,曹承富,张景华,张芳

超高茬麦田套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探讨    张永泰,谢云峰,李爱民,顾克礼

氮素营养对水稻纹枯病菌生长的影响    陈莉,李晓凤,丁克坚,檀根甲,管怀骥,李曙辉

太湖稻麦地区秸秆还田增产及培肥效果    王振忠,董百舒,吴敬民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李孝勇,武际,朱宏斌,王允青

水稻新品系淮68的种植表现及应用前景    袁生堂,袁彩勇,文正怀,王健

秸秆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张虎,常江

秸秆还田技术及作用    蒋爱萍,杨静

水稻品种株型遗传聚类分析    杨训发,夏仲炎,张传海

用土壤剖面无机氮和小麦植株进行氮肥推荐研究    赵同科;曹云者;张国印;

水稻高产氮肥合理施用的运筹新探索    凌启鸿;张洪程;黄丕生;凌励;戴其根;

水稻氮肥利用效率及其调控途径    刘立军

高产农田氮素肥效与调控途径    李荣刚

有机肥优化土壤微域环境的机制研究    徐岩

氮肥施用量施用期对稻米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金军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韩学凤

菌剂与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肥力及玉米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左丽峰

长期定位施肥对设施土壤理化性质及黄瓜生育影响的研究    王建锋

有机无机添加物对猪粪堆肥腐熟和保氮影响研究    杨保川

绿肥及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沈亚强;程旺大;张红梅;

不同时期秸秆还田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叶文培;谢小立;王凯荣;李志国;

“三一”牌有机物料腐熟剂在寒地稻草还田中应用研究初报    单提波;杨绍华;慕永红;隋阳辉;王安东;孔宇;

水稻生长和产量形成的数值模式    冯定原 ,夏海峰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霍竹,付晋锋,王璞

硫包衣尿素对水稻的增产效应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张永春;汪吉东;梁永红;徐茂;孙丽;蒋永忠;胡永红;

施氮量对春玉米产量形成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易镇邪;吴小京;张小平;李水加;罗红兵;屠乃美;

水稻不同播栽方式下秸秆还田示范研究    夏柏玉;戴红霞;曾仙凤;杨光;金晓华;

单株水稻生长与产量形成数值模拟试验初报    南京气象学院水稻产量模拟试验组

成都平原免耕及不同麦秸还田量种植水稻的研究    王克如;李少昆;汤永禄;谢瑞芝;高世菊;刘中平;柏军华;王运圣;

不同施氮量对双季超级早稻产量形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刘桃菊;江绍琳;唐建军;王润寒;罗真;朱冰;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樊旭;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碳固定及其产量的影响    段华平;牛永志;李凤博;卞新民;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居巢区秸秆还田“做给群众看”    王震波

秸秆还田PK“狼烟四起”    王震波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全市秸秆还田将达100万亩    刘璇 陈志奎

秸秆还田及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许有尊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不同水氮管理对水稻生长和水氮效率影响的生理机制研究    姚锋先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水分胁迫和氮素形态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生长和氮素吸收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孙园园

铜、镉胁迫下CO_2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李中阳

水稻氮素营养特性、氮肥利用率与实时实地氮肥管理的研究    黄见良

水稻根部线虫鉴定及潜根线虫根结线虫对水稻的致病性    谢志成

秸秆全量还田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胡星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不同水氮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刘小进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卿明福

不同耕作方式和稻草还田量对晚稻生长发育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卜毓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