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价及实证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1:57
热度:

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价及实证研究【摘要】:能源开发的可持续性问题和环保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世界经济发展,随着耗竭性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保带来的损害越来越大,可持续开发且无污染

【摘要】: 能源开发的可持续性问题和环保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世界经济发展,随着耗竭性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保带来的损害越来越大,可持续开发且无污染的新型能源越来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众所周知的非耗竭性能源开发方式如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由于受我国自然条件复杂的特点所限,很难再有再大的发展,而生物能源开发方式秸秆直接燃烧具有很大的发展价值。它环保且能够持续开发,且我国北方地区种植有大量秸秆类作物,丹麦已经发展了大规模的秸秆发电工业,可以提供成熟的秸秆开发技术,因此推广秸秆直接技术发展秸秆发电工业是解决我国能源不足、调整工业结构的一次必要的尝试。盲目的开发会使国家资源浪费,如何确定一定区域内的秸秆资源能否被利用和建立符合当地特殊情况的资源募集方式成为一个值得研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秸秆资源的利用状况,并通过分析资源价值评价理论和方法,对秸秆资源可供性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看法,并在此之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终以实证数据检验其可靠性。本文为了全面研究秸秆资源可供性问题,拟从两大部分来阐述分析:秸秆资源评价理论综述和秸秆资源评价方法研究。文章的基本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的意义。本章指出本文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综述国内外能源需求和秸秆资源利用的研究状况(对国外研究的综述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广的覆盖面),同时给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使本文的研究有的放矢、思路明确、方法科学。 第二章: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综述。本章从资源价值观入手,分析秸秆资源价格合理定价,并系统而详细地描述了秸秆资源收购成本的计算方法。本章提供了现阶段秸秆资源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为第三章解决现行理论和方法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铺垫。 第三章:可再生能源资源(秸秆)评价方法。本章针对前一章所总结出的 现行理论与方法之中的缺陷,利用运筹学模型对其进行修改和补充。本章首次采用了地图模型的方式,以实地的基础数据结合运筹学模型提出更相适应的秸秆收购价格和秸秆收购方式。对比之前的秸秆定价和收购方法,此方法能更准确更有效的减少能源开发相关支出。 第四章:秸秆资源评价实证研究。本章通过分析作者本人负责的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估项目得到的相关数据,对第三章提到的方法进行运用,使此方法具有更强的参考价值。 第五章:政策建议。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到利用秸秆资源存在着许多限制,需要政府在能源开发的过程中给予一些建议和帮助。本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政策上的建议。 总的来说,本文的贡献主要有:一、搜集了大量国内外相关数据,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能源价值理论综述;二、在深入农户调查的基础上,对现有的可供性调查指标提出异议;三、在国内秸秆价格定价方法尚无定型,秸秆资源收集模式研究尚属空白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以电子地图结合运筹学研究的方式,实现了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并实现了秸秆收集模式和秸秆资源定价的捆绑——这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 【关键词】:秸秆资源 评价方法 收集模式 实证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323.214;F22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前言12-14
  • a 选题的背景和现实意义12
  • b 研究的理论背景12
  • c 论文主要观点12-14
  • 1 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的意义14-26
  • 1.1 我国的能源需求14-18
  • 1.1.1 世界能源消费现状及特点14-16
  • 1.1.2 我国的能源需求16-18
  • 1.2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18-21
  • 1.2.1 国外秸秆资源利用现状18-19
  • 1.2.2 我国秸秆资源储量和利用现状19-21
  • 1.3 秸秆直燃发电发展现状21-23
  • 1.3.1 国外秸秆直燃发电现状21
  • 1.3.2 国内秸秆直燃发电现状21-23
  • 1.4 生物质能源秸杆发电动因分析23-25
  • 1.5 生物质能源资源评价意义分析25-26
  • 2 秸秆资源评价研究综述26-39
  • 2.1 秸秆资源价值理论研究26-30
  • 2.1.1 传统的资源价值理论26-27
  • 2.1.2 现代资源价值理论研究27-30
  • 2.2 秸秆资源评价方法研究30-39
  • 2.2.1 基于资源价值理论的资源评价模型30-33
  • 2.2.2 资源可供性与收购成本研究33-39
  • 3 可再生能源资源(秸秆)评价方法39-45
  • 3.1 评价指标的选择39-40
  • 3.2 生物质能源资源(秸秆)收集模式研究40-43
  • 3.2.1 秸秆资源收集模式40-42
  • 3.2.2 收购点的确定42-43
  • 3.3 秸秆收购成本的计算43-45
  • 4 秸杆资源评价实证研究45-54
  • 4.1 调查背景45
  • 4.2 秸杆可供量调查45-49
  • 4.2.1 调查区域粮食产量2001 年—2006 年的粮食种植情况分析45-46
  • 4.2.2 草谷比确定46-47
  • 4.2.3 秸秆可利用量47-49
  • 4.3 农作物秸秆收储运模式的确定49-54
  • 4.3.1 农作物秸秆收集分析49
  • 4.3.2 农作物秸秆收集模式设计49-52
  • 4.3.3 秸秆收集成本、价格分析52-54
  • 5 政策建议54-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59-6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资源收获季节性及其能源供应持续性分析    周晶;吴海涛;丁士军;朱超;

油气资源量含义和评价思路的探讨    周庆凡;张亚雄;

基于管理熵和满意度的企业综合集成评价方法研究    李贻伟;

基于突变理论的交通抢险队应急能力评价方法研究    陈伟;章克凌;

基于AHP的滨州市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白路祥;王楠;杨震;乔强强;

不同尺度渗透率评价方法研究    李昊;张海茹;

旅游用地的协调-集约度评价方法研究    蒋兴义;孔祥惠;杨根新;

基于模糊逻辑的交通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白路祥;邓凯;杨震;刘广祥;

A油田测井产能预测评价方法研究    黎小伟;胡海涛;吴晓明;宁定华;

    

微裂缝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王京红;董春梅;

一种港口安全风险灰色评价方法研究    张树奎;鲁子爱;

企业管理人才价值评价方法研究    惠兴杰;

香波的泡沫特性评价方法研究    王传好;曹光群;陈李英;王凤娟;

体育科技创新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研究    白跃世;马迅;

福建省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陈惠;王加义;张春桂;李丽纯;林晶;张星;

我国县级雪灾风险评价方法研究    陈彦清;杨建宇;张晓东;苏伟;黄健熙;苏晓慧;严泰来;

生态工业园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研究    刘伟;鞠美庭;林慧;石英琳;

中介语声调系统的评价方法研究    熊子瑜;

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    康凯;齐莉丽;邢亚东;

农业部全面启动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    记者 买天

太原投入巨资综合利用秸秆资源    李涛 付小红

把加快秸秆资源转化利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实事来办    记者 王朝霞

中哈科技合作开发利用秸秆资源    记者 王菲

开发秸秆资源 加快利用步伐    本报记者 韩铁英

北京推广站秸秆资源课题进展顺利    李传友

榆树:多渠道开发秸秆资源    记者 袁达

利用秸秆资源 发展低碳工业    记者 刘晓雨 张瑜

变“一烧了之”为“一举多得”    记者 杨新明

秸秆资源值得产业化开发    杨玉华 江国成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面向过程的科研项目评价方法研究    肖人毅

妇女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    单艺斌

我国发电企业竞争力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张立辉

矿业城市经济转型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    于光

面向武器装备论证过程的多属性评价方法研究    徐林生

黑龙江省企业信息化建设与评价研究    臧毅

城市循环经济系统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    史宝娟

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    贺瑞敏

基于隐患因素的生态安全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    王耕

生物质能源(秸秆)资源可供性评价及实证研究    何亮

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效益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谢园春

企业业务流程管理能力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徐雪峰

民用建筑的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研究    亢永

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研究    李慧

循环经济产业链经济学稳定性及评价方法研究    乔晶

基于模糊数据融合的室内舒适度评价方法研究    宋艳东

吉林省医药研发资助项目效果评价研究    崔春宇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评价方法研究    张宝成

绿色制造系统的判定和评价方法研究    沈德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