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铈、钼添加剂对以粉煤灰为载体的铁基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1:30
热度:

铈、钼添加剂对以粉煤灰为载体的铁基中高温煤气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摘要】:中高温煤气脱硫是以气化煤气和热解煤气为基础的“多联产”洁净煤技术的关键,铁基脱硫剂由于其活性组分氧化铁的来

【摘要】: 中高温煤气脱硫是以气化煤气和热解煤气为基础的“多联产”洁净煤技术的关键,铁基脱硫剂由于其活性组分氧化铁的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反应速率快、硫容高而备受关注,但其脱硫精度,机械稳定性差和使用寿命短是铁基脱硫剂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于文献及已有的工作基础,本文选用Fe_2O_3为主要活性组分,氧化铈和氧化钼作为活性添加剂,电厂粉煤灰为载体,制备了一系列铁基脱硫剂,并对其脱硫性能和机械稳定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利用成分分析、磁力分选、粒度分析、XRD和SEM等手段对粉煤灰样品进行了分析,从而选择合适的粉煤灰做为脱硫剂载体。利用机械混合的方法控制不同脱硫剂的配比,经过成型、烘干、煅烧等工序制备出实验用高温脱硫剂。采用常压固定床实验装置,使用模拟煤气(CO: 32.69 vol%,CO2: 19.07 vol%,H_2: 39.58 vol%,N_2: balance gas,入口H_2S浓度控制在3100~5100 ppm)在400~650oC温度范围对所制备脱硫剂的硫化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电镜和XRD等手段对硫化前后的脱硫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本身也具有一定的脱硫能力,可以作为优良的高温煤气脱硫剂载体使用;氧化铈的加入提高了脱硫剂的硫容,但是对机械强度影响不大,铁铈脱硫剂的再生率可超过85%,再生后的脱硫剂强度有所增加;氧化钼的加入提高了脱硫剂的脱硫精度和硫容,并且能改善脱硫剂的机械强度,当铁钼比为6:1(mol)时脱硫效果最好,最佳硫化温度为500oC。在研究过程中还发现:高温脱硫条件下,COS与H_2S的浓度存在很强的关联,COS的形成主要通过反应H_2S + CO→H_2 + COS进行。本实验所制备脱硫剂具有同时脱出硫化氢和羰基硫的能力,最大硫容为14%,入口H2S为3100ppm时最大穿透时间为17h,入口H2S为5100ppm时最大穿透时间为11h。 【关键词】:高温煤气脱硫 铁钼脱硫剂 硫化 粉煤灰载体 硫容 羰基硫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701.3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课题选择9-27
  • 1.1 研究背景9-10
  • 1.2 高温煤气脱硫技术研究现状10-11
  • 1.3 高温脱硫反应器的选择11-12
  • 1.4 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现状的概述12-25
  • 1.4.1 单金属氧化物13-19
  • 1.4.2 复合金属氧化物19-24
  • 1.4.3 脱除有机硫的研究24-25
  •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25-27
  • 第二章 实验内容27-32
  • 2.1 实验药品与仪器27-28
  • 2.2 粉煤灰的筛选28-29
  • 2.3 脱硫剂制备29
  • 2.4 脱硫剂的固定床活性评价29-31
  • 2.5 脱硫剂的活性评价指标31-32
  • 第三章 粉煤灰特性分析32-42
  • 3.1 粉煤灰的形成32-33
  • 3.2 粉煤灰的分选33-34
  • 3.3 粉煤灰的XRD 和SEM 显微形貌分析34-39
  • 3.3.1 粉煤灰的XRD 分析34-37
  • 3.3.2 粉煤灰的SEM 分析37-39
  • 3.4 粉煤灰烧失量的测定39-40
  • 3.5 粉煤灰的脱硫特性40-42
  • 第四章 铁铈脱硫剂的活性评价及表征42-52
  • 4.1 实验条件的选取42-43
  • 4.2 结果与讨论43-52
  • 4.2.1 氧化铈的加入对氧化铁脱硫剂的影响43-44
  • 4.2.2 粉煤灰对铁铈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44-45
  • 4.2.3 粉煤灰粒径对铁-铈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45-47
  • 4.2.4 不同粉煤灰含量的铁-铈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对比47
  • 4.2.5 不同铁铈比的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对比47-48
  • 4.2.6 脱硫温度对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48-50
  • 4.2.7 铁铈脱硫剂F4C1A3K3 的再生50-52
  • 第五章 铁钼脱硫剂的活性评价及表征52-65
  • 5.1 实验条件的选取52
  • 5.2 结果与讨论52-65
  • 5.2.1 FKA、MKA、KA 三种脱硫剂性能的比较52-54
  • 5.2.2 温度对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54-56
  • 5.2.3 不同铁钼配比及不同H_2S 浓度对硫化性能的影响56-61
  • 5.2.4 铁钼脱硫剂的XRD 和SEM 分析61-63
  • 5.2.5 脱硫剂硫化前后机械强度变化63-65
  • 第六章 硫化动力学及COS 的脱除65-70
  • 6.1 高温煤气脱硫动力学物理模型65
  • 6.2 实验动力学分析65-66
  • 6.3 COS 形成及其脱除66-70
  • 6.3.1 羰基硫的空白试验66-68
  • 6.3.2 COS 的形成及脱除的分析68-70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70-71
  • 7.1 总结70
  • 7.2 今后的工作设想70-71
  • 参考文献71-78
  • 致谢78-7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 γ-Al_2O_3负载铜锰基吸附剂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    张莹

铁锰基中温煤气脱硫吸附剂的气氛效应研究    王海堂

半焦负载锌锰铜吸附剂的中温煤气精脱硫研究    靳庆麦

三氧化钼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管自生;张玉;李东旭;

钼基非金属材料研究进展    王淑涛;安长华;

铁铈高温煤气脱硫剂及其载体特性的表征    胡世菊;谢巍;常丽萍;宋辉;余江龙;

T305脱硫剂脱除H_2S反应宏观动力学行为    王恩过;张栓兵;郭汉贤;

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进展    张金昌,王树东,吴迪镛

粉煤灰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    欧阳小琴,夏为民,熊亮

MoO_3/α-Fe_2O_3体系表面相互作用的研究    徐非,胡玉海,董林,陈懿

国内外高温煤气脱硫技术探讨    李彦旭,李春虎,郭汉贤,钟炳

高温煤气脱硫剂及工艺的开发现状    步学朋,谢可玉,彭万旺,逄进,王乃计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梁美生,李春虎,谢克昌

Ln_2O_3/x-13分子筛担载型催化剂在合成DOP中的催化活性    吕布,吴培云

硫化氢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刘小群,江宏富,姚文锐

煤炭燃前脱硫技术评价体系    徐建平,蔡昌凤

Ln_2O_3/x-13分子筛担载型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合成DOP中的催化活性    王守柱,陈其瑞

型煤用于工业窑炉的研究    孔祥伟,崔昌龙,林庆英

氨法脱除烟气中气态污染物的应用分析    陈梅倩,何伯述

新型流光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    黄辉,姜学东,邱瑞昌,胡小吐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配置要点    杨杰,张志强

除尘脱硫装置气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    王晓瑾;彭炯;陈晋南;薄以匀;齐金彦;庄德安;

淀粉用Y-Ru催化剂制取山梨醇    尹一兵;邓芳龙;付振庭;

滤泡法火电机组烟气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研究    朱复东;

外加碳源对生物膜填料塔烟气脱氮效率的影响研究    毛永杨;邹平;孙珮石;王洁;毕晓伊;王海玉;

纳米三氧化钼的合成方法及应用研究    李军升;赵鹏;姚燕燕;田晓珍;

环保型蜂窝煤中助燃剂的作用    许力;董文魁;

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本征动力学研究    张健伟;董群;门亚男;

脱毒催化剂现状及其进展    赵骧;

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进展    宋娥媚;谢丽娜;

江南氨回收法烟气脱硫技术    徐长香;

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比较    姜学东;潘磊;

强制氧化抛弃法氧化镁脱硫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钟振成;

纳米碳纤维的批量制备技术与装置研究    张勇

煤的气化反应行为及气化为基础的先进能源动力系统研究    鞠付栋

氨基湿法烟气脱硫的机理及工业试验研究    丁红蕾

臭氧在烟气中氧化降解多种污染物的机理研究    温正城

脉冲放电电凝并结合碱液吸收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    徐飞

富锗闪锌矿氧压酸浸过程中锗的行为研究    梁铎强

栲胶脱硫工艺副产物生成机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牛艳霞

氧活性粒子注入烟气资源化脱硫脱硝研究    潘巧媛

脱硝反应器流场与反应物混合模拟优化    陈莲芳

真空碳热还原处理含锌氧化矿获得高纯锌研究    熊利芝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热处理强化煤粉磁选脱硫降灰效果的研究    王灿

SCR烟气脱氮催化剂及技术研究    宋涛

温度影响下煤矸石内铁离子迁移的数值模拟研究    张祥雨

利用钢厂赤泥和碱厂白泥研制燃气(H_2S)脱硫剂    王志涛

微型流化床反应分析仪的应用    朱剑虹

Cu-Cr-Ce/TiO_2-SiO_2和CuSO_4-V_2O_5/TiO_2低温催化还原NO_x性能研究    罗河

火电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与信息披露研究    董宇平

广石化电站CFB脱硫技术的优化与示范效果    涂伟升

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的催化剂研究    汤红池

硫化氢脱除技术研究进展    刘小群,江宏富,姚文锐

超声波辅助化学镀制备Ni-B/MgO催化剂及其催化加氢性能    葛少辉;吴志杰;张明慧;李伟;牟诗诚;陶克毅;

一维纳米ZnO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曾平;蒋银花;齐齐;孙岳明;

共沉淀-超临界干燥法制备纳米Cu/3Y-ZrO_2复合材料及脱硫性能研究    汪慧峰;顾华志;汪厚植;宋申华;

钛酸锌脱硫剂性能的试验研究    姚宏伟

一氧化碳和氧对氧化锌脱硫行为的影响    樊惠玲,郭汉贤,李春虎,谢克昌

载体对二氧化锰高温脱除硫化氢性能的影响    侯相林,高荫本,陈诵英

铁钙混合氧化物脱硫剂的硫化与再生过程研究    李彦旭,宋靖,李春虎,郭汉贤,谢克昌

ZnFe_2O_4高温煤气脱硫剂的还原与硫化    朴玲钰,李春虎,李彦旭

SH-T512型脱硫剂在大型氨厂的使用    陈式荣

氧化铁高温煤气脱硫行为及助剂影响规律的研究    樊惠玲

铁酸锌高温煤气脱硫行为及气氛效应研究    梁美生

CuO/γ-Al_2O_3及其改性催化剂脱硫脱硝性能研究    赵清森

铁锰基吸附剂中温脱硫性能及气氛效应的研究    任秀蓉

铁锌脱硫剂的研究    杨艳

中低温下(350—450℃)铁酸锌脱硫剂的制备、表征与活性评价    许鸿雁

超声波和微波联合萃取和氧化脱除煤中硫    王建成

新型ZnO基复合脱硫剂的制备研究    张二云

高温煤气脱硫剂金属氧化物间的相互作用    朱永军

铁基脱硫剂的稳定性研究与改性    张宗友

超声波辅助共沉淀法制备高温煤气脱硫剂铁酸锌    谢燕青

铁锰基中温煤气脱硫吸附剂的气氛效应研究    王海堂

半焦负载锌锰铜吸附剂的中温煤气精脱硫研究    靳庆麦

铜锰氧化物催化剂制备方法研究进展    郭薇;张华;

半焦负载锌锰铜吸附剂的加压浸渍法制备及其中温煤气脱硫性能的研究    郑仙荣

超声辅助浸渍法制备 γ-Al_2O_3负载铜锰基吸附剂及其脱硫性能的研究    张莹

半焦负载Zn/Mn/Cu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研究    马志微

Zn-Mn-Cu复合氧化物脱硫剂再生性能及其硫化动力学研究    赫瑞元

粉煤灰在垃圾淋滤液循环处理中的作用    朱国营,赵勇胜

Cu/MoO_3-TiO_2光催化CO_2与C_3H_6反应合成甲基丙烯酸的性能    梅长松,钟顺和

羟基铝柱撑二硫化钼的制备及其催化加氢性能    张进飞;林碧洲;许百环;孙东亚;耿凤;

超细磨粉煤灰配制超高强混凝土的研究    阮燕,潘国耀,高琼英

论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中煤气净化技术的选择    许世森

粉煤灰综合利用浅析    卜景龙;

T305脱硫剂脱除H_2S反应宏观动力学行为    王恩过;张栓兵;郭汉贤;

煤气净化中H_2S干法脱除的研究进展    谢巍;常丽萍;余江龙;谢克昌;

以粉煤灰为原料制备高纯氧化铝    李来时;翟玉春;秦晋国;吴艳;刘瑛瑛;

颗粒氧化锌脱硫行为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    樊惠玲,郭汉贤,赵兴国

钼基非金属材料的合成及表征    王淑涛

微波能在钼化学品中的应用研究    秦文峰

碘修饰多钼酸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张强

氧化铈型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究进展    郭波;常丽萍;谢克昌;

高温煤气脱硫方法    内田洋 ,冯映桐

国外高温煤气脱硫剂研究进展    张剑锋

环氧化天然橡胶的硫化动力学分析    杨春亮,钱红莲,王平粤

流化床反应器应用于高温煤气脱硫的研究进展    曹俊倡;朱永生;米杰;

橡胶硫化返原动力学研究(英文)    龚蓬;张隐西;

氧化铈脱硫剂的高温煤气脱硫研究    张一帆;郭曙强;鲍国杭;唐建春;丁伟中;

乙二醇焦油的硫化活化作用及硫化动力学初探    赵素合,周彦豪,李东红,王法刚,李成相

高温煤气脱硫剂的研制及活性评价    张海红;上官炬;鲍卫仁;侯鹏飞;樊惠玲;常丽萍;

超声波辅助制备活性炭基铁酸锌脱硫剂    郭婷;张永艳;米杰;

铁酸锌高温煤气脱硫行为及气氛效应研究    梁美生

铁锰基吸附剂中温脱硫性能及气氛效应的研究    任秀蓉

新型恒粘剂MT对天然橡胶性能及其硫化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段志松

高温煤气脱硫剂金属氧化物间的相互作用    朱永军

Zn-Mn-Cu复合氧化物脱硫剂再生性能及其硫化动力学研究    赫瑞元

织构对高温煤气脱硫性能的影响    张海红

以粉煤灰为载体的铁铈高温煤气脱硫剂脱硫行为的研究    谢巍

过渡金属元素对甲烷催化燃烧性能影响的研究    宋辉

基于铂络合催化剂体系的加成型硅橡胶的结构与性能    周俊梅

甜菜碱及微生物凝固对天然橡胶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董晶晶

半焦负载Zn/Mn/Cu吸附剂的硫化动力学研究    马志微

改进合成氨工艺减少原料气有机硫的研究    胡万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