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水稻秸秆腐解产生溶解性有机质的分组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1:03
热度:

水稻秸秆腐解产生溶解性有机质的分组组成及其环境意义【摘要】: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亦称水溶性有机质,泛指能够溶解于水、酸或碱溶液

【摘要】: 溶解性有机质(dissolved organic matter,DOM),亦称水溶性有机质,泛指能够溶解于水、酸或碱溶液中的有机质。其操作上的定义为能通过0.45μm滤膜的有机质。由于自身的结构特征和物理化学性质,DOM被认为是土壤生态环境中极其活跃的化学组分之一。在土壤和沉积物环境中,DOM可能对有机物的形态、迁移和最终归宿均起着控制作用。随着人们对有机污染关注程度的加深,DOM对有机物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日益成为土壤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 本研究以有机物料(水稻秸秆)为DOM来源,将DOM用XAD-8树脂分成了AIM、HOB、HIM、HOA、HON五个组分,研究了其腐解过程中DOM各组分的动态变化。同时,以多环芳烃(芘)为代表性有机物,研究了腐解过程中DOM组分对芘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并结合红外光谱对DOM组分各腐解阶段组成与结构特征的表征,探讨了影响机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采用XAD-8树脂分组方法研究了水稻秸秆分解过程中产生DOM的组成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有机物料分解期间DOM各组分的含量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有机物料分解的初期阶段,HIM组分含量很高,随着秸秆进一步腐解,其含量逐渐降低;HOB在DOM中含量很少,且在整个腐解阶段变化较小;HON组分含量随着腐解的进行升高幅度较小,其质量分数为10%;AIM和HOA组分含量随着腐解的进行缓慢升高,其含量分别占到了30%和40%左右。 (2)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DOM各组分结构特征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腐解阶段得到的DOM各组分含有的官能团组成是相似的。主要包括:甲基、亚甲基、次甲基、羟基、羧基、酰胺基和苯环等;化合物的组成主要为:碳水化合物、糖类、脂肪族有机酸、芳香族有机酸、醇类、酰胺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但不同组分官能团吸收峰的强度有明显差异,且随着腐解的进行DOM中各组分官能团也在变化。 (3)研究了有无DOM及其组分存在情况下,土壤吸附芘过程的热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芘在水相和土壤之间的分配系数Kd值与温度成负相关,其吸附过程为自发的放热反应。DOM中各组分的加入,减低了芘在土壤上的吸附自由能,其主要吸附作用力为疏水键力、范德华力、氢键力和偶极间力。添加DOM各组分后,吸附标准自由能变小是芘在土壤上吸附的推动力。 (4)研究了DOM组分不同浓度对土壤吸附芘的影响。结果显示:DOM组分对芘吸附的影响与DOM各组分的浓度有关,土壤对芘的吸附随着DOM组分浓度(0~300 mg/L)增加而减少。DOM各组分不同浓度处理之间,除HON组分200mg/L和300mg/L两个处理之间抑制效应差异不显著,其余各组分不同浓度处理之间差异显著(P<0.05)。主要与DOM各组分和芘在溶液中结合作用有关。 (5)DOM组分的加入抑制了土壤对PYR吸附,在腐解过程中各阶段DOM组分产生的抑制效应不一样。总体上随着秸秆腐解时间延长,DOM各组分的对土壤吸附PYR的抑制效果越强。这种效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组分的极性与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溶解性有机质 分组 吸附 机理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X131.3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1
  • 1 文献综述11-25
  • 引言11-12
  • 1.1 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上的吸附研究12-16
  • 1.1.1 吸附理论12-14
  • 1.1.2 吸附等温线14-15
  • 1.1.3 影响有机物污染物在土壤上吸附的因素15-16
  • 1.2 环境中DOM研究概况16-22
  • 1.2.1 DOM的概念16-17
  • 1.2.2 DOM的来源17
  • 1.2.3 DOM含量及影响因素17-19
  • 1.2.4 DOM的分组19-21
  • 1.2.5 DOM组成及结构特征21-22
  • 1.3 DOM对有机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22-25
  • 1.3.1 DOM对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增溶作用22-23
  • 1.3.2 DOM对有机污染物在土壤中行为的影响23-24
  • 1.3.3 DOM各组分对有机污染物的影响24-25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25
  • 2 材料与方法25-31
  • 2.1 供试材料25-26
  • 2.1.1 水稻秸秆25
  • 2.1.2 土壤25-26
  • 2.2 试验设计26-31
  • 2.2.1 DOM的制备及提取26
  • 2.2.2 DOM的分组26-28
  • 2.2.3 DOM组分的精制28
  • 2.2.4 DOM组分红外图谱分析28
  • 2.2.5 芘溶液的配置及测定28-29
  • 2.2.6 本底目标物的溶出测定29
  • 2.2.7 DOM组分对芘在土壤中吸附行为的影响29-30
  • 2.2.8 数据处理分析30-31
  • 3 结果与分析31-52
  • 3.1 DOM分组组分的动态变化31-32
  • 3.2 DOM的FTIR分析32-37
  • 3.2.1 DOM红外谱带归属32-35
  • 3.2.2 腐解过程中DOM组分的FTIR图谱变化35-37
  • 3.3 DOM分组组分对芘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37-50
  • 3.3.1 DOM及分组组分对土壤吸附芘自由能的影响37-41
  • 3.3.2 DOM分组组分浓度对土壤吸附芘的影响41-45
  • 3.3.3 腐解过程中DOM分组组分对土壤吸附芘的影响45-50
  • 3.4 DOM对土壤吸附有机物的影响机理探讨50-52
  • 4 结论52-53
  • 5 研究展望53-55
  • 参考文献55-64
  • 致谢64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菲和萘在黄土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    展惠英,袁建梅,蒋煜峰,陈慧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法对土壤中腐殖酸的表征    顾志忙,王晓蓉,顾雪元,曹心德,胡澄

应用光谱分析技术研究土壤水溶性有机质的分组及其结构特征    周江敏,代静玉,潘根兴

化学处理水稻秸秆水溶性有机物的光谱特征研究    沈其荣,徐勇,杨红,周立祥,郁清,周志萍

红外光谱在土壤有机质研究中的应用    吴景贵,席时权,姜岩

Binding of pyrene to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s: fraction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天然地质样品有机质组成对菲吸附-解吸的影响    党志,黄伟林,彭平安

水溶性有机物对草萘胺在土壤中吸附与迁移的影响    马爱军;周立祥;何任红;

水溶性有机物对土壤吸附-解吸菲的影响    吴文铸;占新华;周立祥;

溶解有机质在土壤及沉积物吸附多环芳烃类有机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研究    周岩梅,刘瑞霞,汤鸿霄

物理化学概念教学的探讨    宋皖英;

连退机组生产冷轧硅钢表面氧化控制研究    马云龙;

星星草的耐盐能力及其对滨海盐渍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张立宾;刘玉新;张明兴;

畜禽有机肥料对土壤有效铜锌铁锰含量的影响    赵征宇;蔡葵;赵明;

不同钾肥用量对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施用硫酸钾镁对苹果产量、品质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林海涛;江丽华;刘兆辉;宋效宗;郑福丽;王梅;张文君;

有机肥料对土壤可溶性氮素变化的影响及肥效研究    赵明;赵征宇;蔡葵;于秋华;王文娇;

畜禽粪肥不同用量对青花菜生长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祥云;宋朝玉;王瑞英;王圣健;高峻岭;朱丕生;

轮作和休茬对日光温室黄瓜连作土壤的改良效果    吴焕涛;魏珉;杨凤娟;王秀峰;

崂山绿茶水溶性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赵明;王文娇;蔡葵;赵征宇;于秋华;

肥料与石膏配施对滨海盐土玉米生理活性的影响    李孝良;李健姣;吕宝磊;陈效民;王晓洋;詹国飞;

包膜控释尿素和普通尿素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李敏;叶舒娅;刘枫;袁嫚嫚;

不同控释氮肥对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袁嫚嫚;叶舒娅;刘枫;李敏;吴学忠;

合肥地区大棚土壤7种重金属相关环境质量评价    蒋光月;郭熙盛;朱宏斌;何传龙;

铁基体化学沉积镍铜合金工艺    易君明;

填埋垃圾渗滤液水溶性有机物分组与光谱学表征研究现状    何小松;席北斗;姜永海;袁英;安达;杨昱;刘鸿亮;

铅在我国3种自然土壤中的含量及化学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文方;姚娜;朱菲菲;周友亚;谷庆宝;李发生;侯红;

利用有机废弃物代替草炭配制有机栽培基质研究    刘艳伟;吴景贵;丁华;张振都;

PDMAEMA/PSF中空纤维复合纳滤膜的截留性能与预涂膜中聚电解质分子的构象    李国东;杜启云;王薇;任连娟;刁波;

利用畜禽废水中氨氮驯化矿化垃圾填料氧化填埋场CH_4的研究    贾博;张后虎;张毅;王伟;吴睿;张维佳;

铝柱撑蒙脱石的制备、结构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王桂芳

中水灌溉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价    王齐

碳纳米管的悬浮及其对抗生素类药物的吸附机理研究    于晓冬

四种环境激素类物质在海洋沉积物上的吸附行为研究    李泉

中国东海和黄海中一氧化碳的生物地球化学研究    任春艳

污泥热解制取富氢燃气实验及机理研究    熊思江

功能化碳纳米管材料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莫光权

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树种人工林密度效应评价    高艳鹏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基于FCC汽油硫化物烷基化硫转移反应精馏脱硫的清洁汽油研究    徐亚荣

不同结构水钠锰矿催化氧化对苯二酚腐殖化反应的特点    曹星辉

猪粪农用对土壤—小麦系统中镉迁移的影响    翟静雅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水稻根际促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水稻作用效果的研究    胡雪

基于Vis/NIR光谱不同粒径下土壤碳氮的预测研究    李硕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不同棉花基因型钾吸收和利用效率差异的机理研究    夏颖

农业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唐京禧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域差异研究    聂斌斌

森林凋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研究    朱金兆,刘建军,朱清科,吴钦孝

松嫩平原羊草草原枯枝落叶分解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动态    郭继勋,祝廷成

华南亚热带山地土壤有机质更新特征定量研究    陈庆强,孙彦敏,沈承德,彭少麟,易惟熙,姜漫涛,李志安

中国东部土壤水溶性有机物荧光特征及地域分异    张甲珅,陶澍,曹军

伊春河河水溶解态有机碳含量和输出通量的时空变化    陶澍,梁涛,徐尚平,狄雯华

不同植物凋落物对土壤有机碳淋失的影响及岩溶效应    曹建华,潘根兴,袁道先

木荷凋落物分解及对土壤作用规律的研究    陈堆全

溶解性有机质对水稻生长及元素吸收的影响    高树芳,王果,方玲

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对红壤性水稻土肥力的影响    刘振兴,方红,邱孝煊,林炎金,林增泉

土壤腐殖质的分析化学研究进展    吴景贵,席时权,姜岩

溶解性有机质与水生生物的直接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陈蕾;沈超峰;陈英旭;

土壤中溶解性有机质的环境特性与行为    许中坚,刘广深,刘维屏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其表面反应性的研究进展    郭杏妹;吴宏海;王伟伟;曾丁才;林怡英;

溶解性有机质对苄嘧磺隆在土壤中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唐东民;伍钧;陈华林;周江敏;祝亮;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中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    徐慧;

溶解性有机质对菲在沉积物上吸附与解吸性能的影响    王志霞;葛小鹏;晏晓敏;林进;周岩梅;王东升;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对植物吸收-输送-贮存重金属的影响研究现状与进展    沈亚婷;

水中溶解性有机质对三氯生光解的影响    郑晓冬;乔显亮;肖杰;王晓晨;

无机离子对芘与天然溶解性有机质结合系数的影响    吴济舟;张稚妍;孙红文;

崇明岛前卫湖水中有色溶解性有机质的分布和来源    杨帆;朱晓敏;黄清辉;李建华;

溶解性有机质分组组分对土壤吸附芘的影响    陈华林;周江敏;Weilin Huang;潘叶敏;钟春节;

土壤可溶性有机质对生物质炭吸附氯虫苯甲酰胺的影响    王廷廷;余向阳;刘贤金;张超兰;

溶解性有机质对黑碳吸附敌稗的抑制作用    肖小雨;邱宇平;盛光遥;

黄腐酸和湖泊微孔水对Fe(Ⅱ)还原Cr(Ⅵ)为Cr(Ⅲ)的影响    Sheela G.Agrawal;Ryan L.Fimmen;Yuping Chin;马丽颖;

人工及天然表面活性剂对菲的分配    吴文伶;孙红文;汪磊;

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对黑炭吸附芘的影响    张闻;卢媛;张艳伟;孙红文;

溶解性有机质对莠去津在土壤/矿物-水界面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凌婉婷

污染对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及特征化合物影响的研究    赵劲松

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及对铜锌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    祝亮

溶解性有机质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有机物吸附解吸的影响    唐东民

水稻秸秆腐解产生溶解性有机质的分组组成及其环境意义    肖燏杰

溶解性有机质对砷形态及藻类有效性的影响    董丽娴

溶解性有机质—四环素-Zn在土壤溶液中交互作用的研究    王洪良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气界面汞释放的影响    曾冯合子

溶解性有机质对土壤吸附汞的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    张孟孟

溶解性有机质对不同类型土壤吸附Cu~(2+)和Pb~(2+)的影响机制研究    郭微

秸秆及其提取物的光谱研究及分析应用    孟凡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