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0:11
热度: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摘要】:我国的生物质原料相当丰富,仅农作物秸秆、皮壳一项,每年产量达7亿多吨,包括玉米秸秆(35%),小麦秸秆(21%)和稻草(

【摘要】: 我国的生物质原料相当丰富,仅农作物秸秆、皮壳一项,每年产量达7亿多吨,包括玉米秸秆(35%),小麦秸秆(21%)和稻草(19%)及其它农作物秸秆(25%),由于秸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以及大量的有机质,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之一。由于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条件等方面的限制,目前秸秆资源化利用率还不到40%。据估算,全国每年因焚烧与弃置的秸秆超过2亿吨,既造成了严重的大气和水体环境污染,又极大的浪费了有机质资源,其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0亿元。秸秆综合利用已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维持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尽快探索一条科学合理的处理与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技术途径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本研究利用小麦、油菜秸秆与膨润土、PAM配制改良材料,采用模拟土培试验、等温吸附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探讨小麦和油菜两种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素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从而对两种秸秆改良材料的作用及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也为将秸秆改良材料应用于沙质土壤的改良,提高沙质土壤磷素的有效性和供磷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本研究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 1.通过模拟土培试验探讨小麦和油菜两种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素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秸秆改良材料可以增加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起到活化沙质土壤磷素的作用。与对照相比,各处理的有效磷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0.05)。 随着秸秆改良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普遍增加。与对照相比,添加量为2g.kg-1的处理未达到显著性差异,添加量为5g·kg-1和10g·kg-1均达到了显著性差异。PAM在秸秆改良材料中的添加比例不同对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其有效磷含量随着改良材料中PAM含量的增加而增加。添加秸秆改良材料的沙质土壤,在不同的培养时间,在各处理水平中,有效磷含量最大的配比为900:100:30,而未添加PAM的处理,有效磷含量均为最低。相关性分析显示,PAM含量与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均达到了显著正相关。 培养时间对沙质土壤有效磷含量有一定影响。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对照的有效磷含量基本无变化。对于其余处理,沙质土壤中有效磷的含量呈随时间推移而增加的趋势。 研究还发现,两种秸秆改良材料均可以增加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是,并且油菜秆改良材料更有利于沙质土壤中磷索的活化。在分别培养10天、30天、60天、90天之后,添加油菜秸秆改良材料的沙质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比添加小麦秸秆改良材料的高,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2.通过等温吸附解吸试验,探讨小麦和油菜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的供鳞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秸秆改良材料增强了沙质土壤的供磷能力。添加了小麦和油菜秸秆改良材料后,沙质土壤对磷的总平均吸附率显著增加。同时,随着改良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沙质土壤对磷的吸附率普遍增加,其中,添加量为10g·kg-1的处理吸附率最大。研究还发现,改良材料中PAM的含挝对磷的吸附率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改良材料中PAM含量的增加沙质土壤对磷的吸附率也增加。在各添加量水平中,未添加PAM的处理的沙质十壤对磷的吸附率最小吸附率最大的配比为900:100:30。另外,添加小麦和油菜秸秆改良材料降低了沙质.土壤的总平均解吸率。 添加了秸秆改良材料之后,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普遍降低。秸秆改良材料在沙质土壤中的添加量不同,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也不同。其趋势表现为:随着改良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普遍降低。改良材料中PAM的含量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具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改良材料中PAM含量的增加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逐渐减小。在不同处理时间,未添加PAM的处理,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均最低;而最大吸附量(Xm)最大的p配比为900:100:30。培养时间对于对照中磷的最大吸附量(Xm)基本没有影响。添加油菜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Xm)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添加小麦秸秆改良材料的处理其趋势略有不同,在培养90天后,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相对于培养60天略有增加,但仍小于对照,也小于处理30天时的土壤最大吸附量(Xm)。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两种秸秆改良材料,均可以使沙质土壤对磷的最大吸附量降低,减少沙质对磷的固定,提高沙质土壤的供磷能力。 添加秸秆改良材料能够使土壤对磷的吸附平衡常数(K)和最大缓冲容量(MBC)增加。随着改良材料添加量的增加,沙质土壤对磷的K和MBC普遍增加。另外,随着改良材料中PAM的含量的增加,沙质土壤对磷的K和MBC相应增加。在处理10天、30天、60天、90天后,未添加PAM的处理,K和MBC最小;K和MBC最大的配比为900:100:30。K和MBC的增加说明两种秸秆改良材料均可以增强沙质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和容量。 【关键词】:秸秆 沙质土壤 磷素活化 供磷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153.6
【目录】:
  • 摘要7-9
  • ABSTRACT9-12
  • 第1章 文献综述12-20
  • 1.1 土壤改良剂的类型及应用12-16
  • 1.2 土壤供磷能力的影响因素16-20
  • 第2章 绪论20-22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20
  • 2.2 研究目标20-21
  • 2.3 研究内容21
  • 2.4 技术路线21-22
  • 第3章 材料和方法22-26
  • 3.1 试验材料22
  • 3.2 模拟土培试验22-23
  • 3.3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素吸附-解吸特性的影响试验23
  • 3.4 分析方法23-26
  • 第4章 秸秆改良材料对土壤磷素的活化作用26-34
  • 4.1 两种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中的有效磷含量的影响26-31
  • 4.2 本章小结31-34
  • 第5章 秸秆改良材料对土壤供磷特征的影响34-58
  • 5.1 小麦秸秆改良材料对土壤供磷特征的影响34-44
  • 5.2 油菜秸秆改良材料对土壤供磷特征的影响44-55
  • 5.3 本章小结55-58
  • 第6章 结论58-60
  • 6.1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素有活化作用58
  • 6.2 秸秆改良材料能沙质土壤的供磷能力58-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6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6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抗淋溶的效应    宋丽;满洪喆;王定勇;

Arkadolith土壤改良剂对杨柴生长状况及沙土改良效果研究    张宾宾;郭建斌;蒋坤云;贾子利;吴玉晴;

中国果菜十大驰名品牌——莱阳梨    少伟;洪波;

桔梗高产栽培技术    李宝山;

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镇——照旺庄镇    

富贵花不娇气    郭惠如;

白皮松的育苗及栽培    韩亚妮;史义祥;

金红苹果栽培管理    白小宁;

不同下垫面裸露开挖边坡水土流失规律试验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石家庄段为例    李亚龙;张平仓;王一峰;丁文峰;

新型肥料——蔬乐园脲甲醛缓控释肥料    黄仁现;

大枣栽培正交试验    张绳五;

沙质与淤泥质土壤台田-浅池模式脱盐效率评价    盛中尧;林要;张化;岳耀杰;李雅;张粤;

离子束改良植被和新材料联用固沙技术    魏胜林;刘竞男;吴李君;余增亮;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施工技术管理    张国京;

加快钢铁渣资源化利用是钢铁企业的一项紧迫任务    孙树杉;朱桂林;

海水灌溉农业和盐土农业研究概况和进展    林栖凤;李冠一;

潞安矿区矸石山促进植物稳定生长的基质改良技术    张婷婷;吴祥云;

不同物料组合对设施土壤盐分及生物效应的影响    马献发;张继舟;

月球车的一体化轮系月面行驶控制及仿真    刘建军;陈建新;

苯在改良压实黏土衬里中运移过程数值分析    张金利;杨庆;栾茂田;

朝鲜开发沙质土壤绿化技术    朱超凡

中日合作 五万亩盐碱地彻底改良    白续宏

沙土地种出“金蛋蛋”    记者 李霞

彰武“梨王”勇闯俄市场    鄂路先 本报记者  吴镝

两代村支书的夙愿    本报记者 胡秋菊通讯员 吴桂桃

中线穿黄工程施工区弃土处理方法探究(上)    崔树彬 李群 潘轶敏

洋葱入春巧管护    王宾

荥阳:道路两旁新树旺    谢庆 通讯员  李建文

残雪之峰    兑宝峰

几种中药材种植技术    王则

受钙影响花生(Arachis hypogaea L.)胚胎败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张君诚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闫飞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磷的活化作用及供磷特征的影响    杨巍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氮素的调控效应研究    刘双营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结构和水分特征的影响    韦武思

秸秆改良材料对沙质土壤钾素的调控效应    满洪喆

农田土壤重金属Cd、Cu、和As污染评价及修复技术研究    李鹏

秸秆-膨润土-PAM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生长的调控效应    李佳佳

半干旱区采煤塌陷对沙质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王健

PAM对沙质土壤持水性的效应研究    李俊颖

玉米外来种质遗传改良材料的杂种优势表现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丁孝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