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氧气高炉煤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10:08
热度:

氧气高炉煤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摘要】:氧气高炉炼铁是以全氧鼓风代替空气鼓风的炼铁新工艺。相比于传统高炉,氧气高炉无论是在能源结构上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近

【摘要】:氧气高炉炼铁是以全氧鼓风代替空气鼓风的炼铁新工艺。相比于传统高炉,氧气高炉无论是在能源结构上还是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氧气高炉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鼓风条件的改变,氧气高炉的冶炼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传统高炉还是氧气高炉,其内部的冶炼条件均与煤气流动密切相关。因此,研究高炉内部的煤气流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高炉内部不同区域的空间结构,首先构造了高炉料柱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来研究高炉内部的煤气流动。通过对模型的修正,研究了不同炉型参数的氧气高炉内部的煤气流动,绘制了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并根据停留时间分布理论,计算了不同炉型对应的煤气流各流型比例,以反应器空间利用效率的大小,来选择较优的氧气高炉炉型。其次,针对较优的氧气高炉研究了软熔带对其内部煤气流动的影响。考察了不同的软熔带形状、不同的软熔带结构参数等对高炉煤气速度分布、压力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V形,W形和倒V形软熔带对煤气流动的影响是不同的,其对煤气的影响范围主要集中在软熔带附近区域;软熔带夹角、高度、厚度等其他结构参数也对煤气流动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使用模型研究了不同布料参数对氧气高炉煤气流动的影响。分别研究了炉料的批重、轴向粒度分布、径向粒度分布对高炉内部煤气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焦批会使高炉中心煤气速度增大,增大矿批会使高炉中心煤气速度减小;轴向粒度分布对煤气速度的影响不大,径向粒度分布对煤气速度产生明显影响。研究还发现改变布料参数的同时,会改变高炉内部的压力分布;不同的布料参数对应不同的影响规律。 【关键词】:数学模型 氧气高炉 煤气分布 软熔带 布料制度 停留时间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F5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1章 绪论12-16
  • 1.1 传统高炉炼铁概述12-13
  • 1.2 氧气高炉炼铁概述13-15
  • 1.3 本文研究背景15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15-16
  • 1.4.1 研究目的15
  • 1.4.2 研究内容15-16
  • 第2章 文献综述16-28
  • 2.1 氧气高炉的国外研究情况16-19
  • 2.2 氧气高炉国内研究现状19-20
  • 2.3 相关数学模型的研究20-21
  • 2.4 高炉煤气停留时间分布21-22
  • 2.5 高炉煤气流分布22-23
  • 2.6 高炉内部空间区域23-28
  • 2.6.1 风口回旋区综述24-25
  • 2.6.2 死料堆综述25
  • 2.6.3 滴落带综述25
  • 2.6.4 软熔带综述25-26
  • 2.6.5 块状带综述26-28
  • 第3章 高炉料柱模型的建立28-56
  • 3.1 概述28
  • 3.2 风口回旋区子模型28-33
  • 3.2.1 风口回旋区子模型概述28
  • 3.2.2 风口回旋区子模型基本假设28-29
  • 3.2.3 风口回旋区子模型的参数选择与计算29-33
  • 3.3 死料堆子模型33-36
  • 3.3.1 死料堆子模型概述33-34
  • 3.3.2 死料堆子模型基本假设34
  • 3.3.3 死料堆子模型的参数选择与计算34-36
  • 3.4 软熔带子模型36-38
  • 3.4.1 软熔带子模型概述36-37
  • 3.4.2 软熔带子模型基本假设37
  • 3.4.3 软熔带子模型参数选择和计算37-38
  • 3.5 滴落带子模型38-39
  • 3.5.1 滴落带子模型概述38
  • 3.5.2 滴落带子模型的基本假设38-39
  • 3.5.3 滴落带子模型相关参数的计算和选择39
  • 3.6 块状带子模型39-49
  • 3.6.1 块状带子模型概述39-40
  • 3.6.2 块状带子模型基本假设40
  • 3.6.3 块状带子模型计算和参数选择40-49
  • 3.7 高炉料柱模型的CFD求解49-54
  • 3.7.1 几何绘制49
  • 3.7.2 网格划分49-50
  • 3.7.3 选择计算模型50-53
  • 3.7.4 用户自编程53
  • 3.7.5 求解计算的其他设置53-54
  • 3.7.6 后处理54
  • 3.8 本章小结54-56
  • 第4章 基于RTD理论的氧气高炉炉型的优化56-70
  • 4.1 概述56
  • 4.2 对于高炉料柱模型的修正56
  • 4.3 氧气高炉炉型优化56-60
  • 4.3.1 氧气高炉的炉型参数56-57
  • 4.3.2 氧气高炉的鼓风参数57-58
  • 4.3.3 氧气高炉的布料参数58-59
  • 4.3.4 氧气高炉空隙度和粒度分布59-60
  • 4.4 数值模拟结果及讨论60-69
  • 4.4.1 速度分布60-63
  • 4.4.2 压力分布63-66
  • 4.4.3 煤气停留时间分布66-69
  • 4.5 本章小结69-70
  • 第5章 软熔带对氧气高炉煤气流分布影响的模拟70-84
  • 5.1 概述70
  • 5.2 模拟计算的基本条件70-71
  • 5.3 软熔带形状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71-79
  • 5.3.1 速度分布71-77
  • 5.3.2 压力分布77-79
  • 5.4 软熔带结构参数对煤气流动的影响79-83
  • 5.4.1 软熔带中心夹角对煤气流动的影响79-81
  • 5.4.2 软熔带高度对煤气流动的影响81-82
  • 5.4.3 软熔带厚度对煤气流动的影响82-83
  • 5.5 本章小结83-84
  • 第6章 布料对氧气高炉煤气流分布影响的模拟84-92
  • 6.1 概述84
  • 6.2 模拟的条件84
  • 6.3 批重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84-88
  • 6.3.1 速度分布85-86
  • 6.3.2 压力分布86-88
  • 6.4 轴向粒度分布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88-89
  • 6.4.1 速度分布88
  • 6.4.2 压力分布88-89
  • 6.5 径向粒度分布对煤气流分布的影响89-91
  • 6.5.1 速度分布89-90
  • 6.5.2 压力分布90-91
  • 6.6 本章小结91-92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92-94
  • 参考文献94-98
  • 致谢9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攀钢西昌分公司28立方米高炉生产煤气试验    段如礼 ,黄基智

日本五大钢铁公司2000年高炉操作指标    全荣;

日本五大钢铁公司2001年高炉操作指标    全荣;

日本高炉操作技术的进步    朱秉辰

能控制每个风口风量的高炉操作法    岑永权

鞍钢学派的高炉操作特点——纪念蔡博同志逝世五周年    刘云彩

1998年度日本五大钢铁公司高炉操作指标    

安钢4~#高炉取消放上渣的生产实践    孙占国,贾国栋,聂世锋,贺红旗

我国高炉结构调整方向初探    王维兴

梅山高炉使用大量落地烧结矿的生产实践    刘代德,蔡善咏,李晓松

宣钢8#高炉中钛冶炼生产实践    张洪海;田德林;胡智龙;田全胜;李永红;

锌富集对长钢高炉的危害    冯广斌;韩秀鹏;

梅山高炉操作技术进步    江海生;吴长生;

高炉炉内监测技术的新进展    高征铠;

新钢二铁厂高炉锌害问题分析及治理措施建议    侯兴;

三钢2号高炉高效长寿实践    卢芳颖;陈敬佑;

迁钢2号高炉工艺优化与技术创新    毛庆武;张福明;姚轼;钱世崇;倪苹;

三钢2号高炉高效长寿实践    卢芳颖;陈敬佑;

安钢6号高炉生产7年多的长寿经验    付文亮;牛卫军;

三钢2号高炉高效长寿实践    卢芳颖;陈敬佑;

宣钢炼铁厂重奖高炉操作能手    赵振华 张悦 郭利峰

宣钢炼铁厂:重奖高炉操作能手    赵振华 张悦 郭利峰

“高炉良医”赵长忠    本报记者 司成钢

多家钢厂高炉出现故障刺激钢材市场    记者 朱宇琛

21世纪的高炉生产    先越蓉

新钢应用高炉全炉喷涂造衬技术延长炉龄    甘志鸿 万陈

如何使高炉稳定运行    张少东 苏勇

武钢7号高炉何以4天达产?    本报记者 匡华安 通讯员 周汉生 耿佳

鞍钢新1号高炉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记者 宋家辰 刘敬元

宣钢9号高炉4项指标创出新水平    赵振华

基于多层次模型的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可行性研究    金鹏

高炉下部气液两相逆流流体力学特性的研究    熊玮

基于CFD/NHT分析技术的高炉炼铁过程建模与仿真研究    史岩彬

高钛型高炉渣渣钛分离研究    周志明

有害元素对某钢厂2500m~3高炉生产及长寿影响的研究    卢郑汀

朝阳钢铁2600m~3高炉降焦比的实践及探索    王振东

氧气高炉工艺的探讨研究    雷志亮

氧气高炉煤气流分布的数值模拟    郁肖兵

基于机理与数据混合驱动的高炉分布式炉温建模方法研究    黄龙诚

高炉碱金属行为的研究    刘伟

昆钢六高炉过程自动控制优化    陈昆生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高炉多相流整体建模    商晓东

首钢高炉生产过程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隋海杰

酒钢高炉上下部调剂研究    贺学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