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8:51
热度: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研究【摘要】: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是太阳能热电综合利用的另一种途径,具有理论效率高,输出电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无污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

【摘要】: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是太阳能热电综合利用的另一种途径,具有理论效率高,输出电功率密度高,可靠性高,无污染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对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以提高系统的效率。 1)对系统的聚光器、太阳自动跟踪器、辐射器、滤光器、散热器等部件进行了结构设计,初步确定了各部件的结构尺寸。 2)基于热电综合利用效率,建立了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传热模型,采用离散变量网格法,对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得到了系统各部件的最佳设计尺寸,分析了各部件的主要结构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聚光器的开口半径和聚光比,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热电综合利用效率;辐射器的内半径及高度对系统的热电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值;增加滤光器定位圆半径不利于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和热电综合利用效率,但有利于提高热效率;增加散热器内核的内壁面半径基本不影响系统的效率。 3)基于FLUENT软件,建立了系统能量转换器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气候参数及各部件的性能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太阳辐射强度、聚光器的表面反射率及采集因子、玻璃盖的透射率均能有效提高系统的效率;气温及风速的增加基本不影响系统的发电效率,但对热效率及热电综合利用效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提高辐射器的发射率反而不利于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但有利于提高热效率及热电综合利用效率;增加散热器入口水温不利于提高系统的效率;增加散热器的入口流速可以提高系统的发电效率,而热效率及热电综合利用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最佳流速。 4)对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实验装置进行了加工与改进,通过实验分析了运行工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与数值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系统白天的运行性能,并与太阳能热光伏系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实验结果与数值结果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但存在一定的偏差;与太阳能热光伏系统相比,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有助于提高辐射器温度和热水温度,且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发电效率、热效率及热电综合利用效率,最高值的增幅分别达到了28.64%、13.91%及15.74%。 【关键词】:太阳能热光伏 热电联产 优化设计 数值模拟 实验研究 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M61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录8-11
  • 图表目录11-14
  • 1 绪论14-21
  • 1.1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简介14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0
  • 1.2.1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的研究现状14-18
  • 1.2.2 聚光型太阳能热电联产系统的研究现状18-20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20-21
  • 2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结构设计21-36
  • 2.1 聚光器的结构设计22-26
  • 2.1.1 聚光器的概述及选型23-25
  • 2.1.2 旋转抛物面聚光器的结构设计25-26
  • 2.2 太阳自动跟踪器的结构设计26-27
  • 2.3 辐射器的结构设计27-31
  • 2.3.1 辐射器的结构设计27-30
  • 2.3.2 辐射器的小结30-31
  • 2.4 滤光器的结构设计31-32
  • 2.5 散热器的结构设计32-34
  • 2.6 供热组件的结构设计34-35
  • 2.7 本章小结35-36
  • 3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优化设计36-53
  • 3.1 传热模型36-44
  • 3.1.1 聚光器的传热模型36
  • 3.1.2 玻璃盖的传热模型36-38
  • 3.1.3 辐射器的传热模型38-39
  • 3.1.4 滤光器的传热模型39
  • 3.1.5 光伏电池组件的传热模型39-40
  • 3.1.6 散热器的传热模型40-42
  • 3.1.7 循环水泵的传热模型42-43
  • 3.1.8 水箱的传热模型43
  • 3.1.9 模型阐述与比较43-44
  • 3.2 优化设计44
  • 3.3 结果分析44-51
  • 3.3.1 聚光器的开口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5-46
  • 3.3.2 聚光器的聚光比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6-47
  • 3.3.3 辐射器的内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7-48
  • 3.3.4 辐射器的高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8-49
  • 3.3.5 滤光器的定位圆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49-50
  • 3.3.6 散热器内核的内壁面半径对系统性能的影响50-51
  • 3.4 优化结果51-52
  • 3.5 本章小结52-53
  • 4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数值模拟53-72
  • 4.1 数学物理模型53-56
  • 4.2 模型设置56-58
  • 4.3 模型阐述与比较58-59
  • 4.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59-71
  • 4.4.1 气候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0-63
  • 4.4.2 聚光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3-66
  • 4.4.3 玻璃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6-67
  • 4.4.4 辐射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7-69
  • 4.4.5 散热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69-71
  • 4.5 本章小结71-72
  • 5 太阳能热光伏热电联产系统的实验研究72-90
  • 5.1 实验装置72-77
  • 5.1.1 聚光器的加工74
  • 5.1.2 玻璃盖的加工74-75
  • 5.1.3 辐射器的加工75
  • 5.1.4 高反射顶盖与底盖的加工75-76
  • 5.1.5 滤光器的加工76
  • 5.1.6 散热器的加工76-77
  • 5.1.7 实验装置的主要改进77
  •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77-89
  • 5.2.1 气候参数的测量78-79
  • 5.2.2 运行工况对系统性能的影响79-84
  • 5.2.3 系统白天的运行性能分析84-89
  • 5.3 本章小结89-90
  • 6 结论与展望90-92
  • 6.1 全文总结90-91
  • 6.2 研究展望91-92
  • 致谢92-93
  • 参考文献93-9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热光伏技术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陈雪;宣益民;

热光伏技术的研究进展    乔在祥,陈文浚,杜邵梅

聚光型混合光伏光热系统热电性能分析    崔文智;于松强;廖全;

一维光子晶体热辐射光谱控制模拟研究    刘广平;宣益民;韩玉阁;李强;

基于菲聂尔透镜的聚焦太阳能PV/T系统热电性能研究    翟辉;代彦军;吴静怡;

太阳能分频利用电热联产初步研究    陈则韶;莫松平;李志宏;江守利;江斌;王海千;卢保罗;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辐射器热设计    陈雪;宣益民;韩玉阁;

一维光子晶体在热光伏技术中的应用    刘广平;宣益民;韩玉阁;

应用于热光伏电池的一维Si/SiO_2光子晶体滤光器研究    刘广平;宣益民;韩玉阁;李强;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性能分析研究    陈雪;宣益民;韩玉阁;

太阳能热光伏系统机理与实验研究    陈雪

微结构热辐射光谱控制特性及其应用研究    刘广平

热光伏系统散热研究    陶玲

复合抛物面聚光型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性能实验    王科

聚光型太阳能电热联用系统性能的数值模拟    于松强

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陈一中

热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杨涛

挤出机双流道筒体的设计及换热能力的计算与分析    潘宝霞;贾朝阳;

复合墙体室内温度响应研究    许建柳;

地源热泵竖埋U形换热器一维数值模型    李茜;苏华;李晓虹;张燕;

离心泵叶轮的优化设计    王幼民,唐铃凤

CSP连轧过程变形的有限元分析    李传瑞;王立涛;葛仁余;余小鲁;陈志浩;

SCSGJ-2.6型小型水草收割机明轮的优化设计    陈金稳;张丽珍;柏春祥;

农产品加工的供热管道在传输过程中的热损耗分析    宋如敏;王恒青;

太阳能聚光光伏光热(CPV/T)系统研究    孙利国;华永明;张耀明;杜斌;王文斌;王新;石卓倩;

漫谈结构优化设计    张翔生,李论

热光伏技术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陈雪;宣益民;

圆柱形烟花热自燃数学模型研究    季玲玲;周光魏;寇智慧;赵保国;杜志明;郭泽荣;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魏琪;赵俊;

能耗统计在建筑节能工作中的应用    介鹏飞;李德英;

典型天气条件下辐射制冷换热模型分析    康海宏;董华;李英;

电解槽保温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贺建忠;幸利;马康康;

稀土反蛋白石光子晶体的制备研究    刘荣盛;谢凯;许静;

在单晶硅片上电化学沉积制备镍反opal光子晶体的研究    许静;谢凯;

斯特林热机逆流换热式回热器    孔令斌;

水下湿法焊接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赵博;武传松;

双辊带材铸轧侧封技术中熔融钢液液面宽度对侧封板所受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影响    宋小伟;孙斌煜;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    高晓阳

熔融盐高温斜温层混合蓄热的热过程特性    左远志

汽油机燃用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空燃比控制技术研究    姚栋伟

槽形竖壁冷凝强化规律研究与结构优化    朱登亮

高温岩层巷道主动降温支护结构技术研究    李国富

太阳能辅助燃煤发电系统热力特性研究    阎秦

褐煤提质及其燃烧行为特性的研究    李先春

活化生土基低碳节能村镇建筑材料研究    谭晓倩

温室环境因子时空分布CFD模型构建及预测分析研究    程秀花

平板式微热光电系统能量转换过程的研究    唐爱坤

高温矿井热环境数值模拟及热害控制技术研究    侯建军

矿井冰制冷降温系统能效测试与诊断    亓玉栋

立式刨切机机构设计优化    于张喜

井下工具油浸试验装置温度控制系统分析    赵达

自动杀青理条机传动机构的创新设计与动态仿真    李国一

纤维混凝土夹心秸秆压缩块砌块墙的研究与开发    刘永

钢管组对机总体方案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王建秋

渗流作用下深部矿场采动围岩的传热机理研究    徐义洪

CPU热柱散热器的实验研究及流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李艳红

AP1000核电蒸汽发生器管子与管板胀/焊过程模拟与接头性能研究    闫宗宝

热光伏技术基本原理与研究进展    陈雪;宣益民;

跟踪太阳户外加速暴露试验装置探讨    苏艳,何德洪

太阳电池研究进展    郭志球;沈辉;刘正义;闻立时;

热光伏系统基本特征研究    陈雪;韩玉阁;李强;宣益民;

热光伏技术的研究进展    乔在祥,陈文浚,杜邵梅

CPU散热器结构设计与热分析    周建辉;杨春信;

影响功率器件散热器散热性能的几何因素分析    付桂翠,高泽溪

自然环境加速实验装置中自动跟踪太阳方法    林晓钢,高潮,郭永彩,申屠南瑛

甲烷预混燃烧火焰的详细数值模拟    李宇红,祁海鹰,张宏武

渐变型多孔介质中燃气燃烧特性试验研究    王恩宇,程乐鸣,褚金华,施正展,骆仲泱,岑可法

聚吡咯衍生物-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朱泉峣 ;陈文 ;徐庆 ;麦立强;

卫星热分析建模方法研究    贾震江

散热器内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秦保军

电器设备中元器件通风散热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徐燕飞

碟式太阳能热动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赵刚

CPU风扇散热器散热效果分析    张景柳

新型太阳能热利用系统集成研究    袁建丽

热光伏电池的研究    徐宇宝

热光伏系统散热研究    陶玲

太阳能热光伏发电系统研究    陈一中

太阳能甲醇重整制氢-发电联产系统    袁建丽;金红光;林汝谋;隋军;

新型焦电联产系统集成与特性分析    金红光;孙士恩;林汝谋;高林;

利用间冷的甲醇重整制氢-发电联产系统    张筱松;金红光;张一清;

某联产系统燃机前燃料透平设计    张冬阳;

串联型焦电联产系统的概念性设计与特性规律    孙士恩;林汝谋;金红光;高林;

    

    

    

    

    

煤基甲醇和电力联产过程的物流和能量集成设计    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