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施用及蚯蚓活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3:10:49
热度:

秸秆施用及蚯蚓活动对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摘要】:在连续6年稻麦轮作的小区试验中,研究了施用秸秆(表施或混施)和接种蚯蚓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和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

【摘要】:在连续6年稻麦轮作的小区试验中,研究了施用秸秆(表施或混施)和接种蚯蚓对农田土壤有机碳(SOC)和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6年后,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且表施秸秆比混施秸秆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加,在不同的秸秆施用条件下,接种蚯蚓未对土壤有机碳含量产生显著影响.表施秸秆和混施秸秆均能使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或显著增加,混施秸秆较表施秸秆更有利于热水提取态碳(HWEC)、可矿化碳(PMC)、酸提取态碳(AEC)、易氧化态碳(ROC)、颗粒有机碳(POC)和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增加,而可溶性有机碳(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变化与秸秆施用方式关系不大.在施用秸秆条件下,接种蚯蚓使不同活性有机碳的响应各异,不同处理中的土壤有机碳活性表现为秸秆混施+蚯蚓秸秆混施秸秆表施秸秆表施+蚯蚓对照.秸秆的施用方式是影响土壤有机碳与活性有机碳的主要因素,而蚯蚓活动则并非对所有的土壤活性有机碳有显著影响.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秸秆 蚯蚓 土壤有机碳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286)
【分类号】:S158
【正文快照】: 1引言土壤有机质在支持土壤生物群落多样性、保持土壤养分供应水平、改善土壤结构和持水性能等方面起主导作用.在全球大气CO2浓度不断升高情况下,土壤有机碳库的碳汇作用备受关注.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水平、改善土壤有机质质量是实现农业生态系统长期发展及改善其生态服务功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稻草还田对烤烟生长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刘红日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文倩,关欣

不同种类有机肥施用对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综合影响    邹建文,黄耀,宗良纲,王跃思,Ronald L.Sass

外源纤维素酶在秸秆还田上的应用研究    韩玮,聂俊华,李飒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杨文钰,王兰英

土壤活性有机碳    柳敏;宇万太;姜子绍;马强;

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傅声雷;

外源纤维素酶对秸秆降解速率及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    韩玮;聂俊华;李飒;

林地开垦后对不同质地红壤碳氮和磷库的影响    夏建强,章明奎,徐建民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下蚯蚓对旱作稻田土壤碳、氮的影响    王霞,胡锋,李辉信,沈其荣

还田秸秆配施外源纤维素酶效应研究    韩玮;聂俊华;李飒;王欣英;

半干旱荒漠化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团聚体微生物量与群落功能特性分析    文倩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_2、CH_4和N_2O)排放研究    邹建文

蚯蚓活动对稻麦轮作土壤氮、磷的影响    王霞

农田土壤中水溶性有机物的动态及其对重金属铜、镉环境行为的影响    王艮梅

蚯蚓及蚓粪对植物修复Cu、Zn污染土壤的影响    王丹丹

饼肥与氮素形态不同配比对烤烟生长及根际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姜占省

蚯蚓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可行性研究    俞协治

铜、镉污染土壤的“蚯蚓诱导—植物修复”作用研究    刘德鸿

利用方式对亚高山草地土壤退化的影响    展争艳

蚯蚓对土壤中有效态Pb、Zn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朱宇恩

蚯蚓对Zn、Pb在土壤—植物系统中迁移转化的影响研究    冯凤玲

还田秸秆配施外源酶效应研究    韩玮

蚯蚓对土壤生物学性质、活性有机碳组分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朱玲

蚯蚓活动对土壤氮素矿化及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刘宾

西双版纳热带森林蚯蚓对土壤微生物生长活性的影响    余广彬

华北平原粮棉生产发展变化与市场机制转换    何书金,姜德华

潮土肥力演变与施肥作用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钦绳武,顾益初,朱兆良

土壤有机矿质复合体研究——Ⅱ.土壤各级团聚体中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组成及其氧化稳定性    袁可能,陈通权

耕作棕壤酶活性的研究    张志明,曹承绵,周礼恺

土壤碳及其在地球表层系统碳循环中的意义    潘根兴,曹建华,周运超

土壤有机碳库与全球变化研究的若干前沿问题——兼开展中国水稻土有机碳固定研究的建议    潘根兴,李恋卿,张旭辉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熏蒸提取法中转换系数K_(EC)的测定研究    陈国潮

坡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以及生物量特征    张成娥,刘国彬,陈小利

广州地区土壤中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    林心雄,文启孝,徐宁

土壤酶活性影响因子的研究——Ⅰ.有机肥料对土壤中酶活性及氮磷转化的影响    关松荫

草炭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烤烟品质的影响    徐辰生

中亚热带三种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土壤呼吸研究    尉海东

次生植被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季节动态研究    李玉武

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烤烟生产的影响    陈坤

宽坝林区三种森林类型土壤碳形态比较研究    栾军伟

江西省暨大岗山林区森林碳密度与碳储量的研究    魏文俊

稻草还田对烤烟生长及品质影响的研究    刘红日

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抗蚀性特征研究    史晓梅

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对~(14)C-土壤有机质转化的研究    姜炳棋;马旖旎;单军;郭红岩;季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    闫晓杰;李杏桔;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低吸力段持水能力及蒸发特性的影响    王珍;冯浩;吴淑芳;

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浅谈    曹军;冯爱莲;侯敏莉;

赤子爱胜蚓处理羊粪的研究    张夏刚;刘晓妮;项斌伟;吴建国;

茎叶还田对作物生长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传和;刘岩;匡石滋;田世尧;凡超;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存在问题    田慧;

苏南地区稻麦(油)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丁文斌;朱中华;陶吉平;芮文其;蒋建华;

添加玉米秸秆培养对土壤团聚体胡敏酸数量和结构特征的影响    仇建飞;窦森;邵晨;李明敏;安丰华;

    

二点偏重、三管齐下、多措并举——对江苏省秸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陈永生;朱德文;吴崇友;张敏;

不同有机肥源对红壤旱地微生物类群和酶活性的影响    刘光荣;冯兆滨;刘秀梅;陈先茂;邹绍文;李祖章;郑立平;周卫;

秸秆在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动态研究    温明霞;林德枝;易时来;李学平;孟涛;石孝均;

农田秸秆循环利用对土壤碳库及腐殖物质性质的影响    王旭东;

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南方水田地区应用的初步探索    程少兰;

~(14)C标记秸秆对土壤微生物量C动态变化及其周转的影响    王志明;朱培立;黄东迈;刘海琴;

长期施用玉米秸杆对黑土团聚体中腐殖质组成和性质的影响    陈辉;窦森;

辽宁省半干旱区玉米不同留茬方式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肖继兵;杨久廷;辛宗绪;孙占祥;张玉龙;郑家明;侯志研;

耐盐碱细菌对盐碱土壤团聚体形成的促进作用    刘彩霞;黄为一;

不同施肥处理对连续三季作物氮肥利用率及其分配与去向的影响    鲁彩艳;马建;陈欣;张旭东;史奕;赵牧秋;迟光宇;

“进农6号”蚯蚓处理秸秆辟新径    邢文英

秸秆处理 怎能“一把火”了事?    记者 舒玮

禹城农民秸秆处理“急转弯”    高波

璜泾农民巧解两个生态难题    记者 徐允上通讯员 王宜刚

河北开发秸秆资源效果明显    本报记者 王曼 整理

解决秸秆处理难题的良方    丁汉平 蒋须俊

六地共议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    记者 宇寰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建立秸秆消化有效机制    朱敏

大力推广作物秸秆科学还田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徐更生全国政协委员、东南大学教授 达庆利

秸秆培肥土壤对大孔隙流中养分淋失的影响    耿玉辉

设施农田土壤生态环境修复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王艳群

粉碎秸秆还田用量对土壤主要物理化学性状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杜璇

秸秆和土壤耕作氮磷动态效应研究及其流失风险评价    牛永志

秸秆处理下冬小麦生长及土壤微型生物群落动态研究    车慧

秸秆高效快速微生物堆腐及其应用的研究    刘卫星

污泥蚯蚓粪对万寿菊生长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    马莉

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氮的转化迁移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朱振国

秸秆覆盖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迁移转化试验研究    武鹏

长期定位施肥对作物产量和褐潮土肥力的影响研究    宋永林

渭北旱塬微集水种植模式对土壤水分、养分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刘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