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凝结芽孢杆菌利用酸爆玉米秸秆酶解液制备L-乳酸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7:11
热度:

凝结芽孢杆菌利用酸爆玉米秸秆酶解液制备L-乳酸的研究【摘要】:乳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学品应用广泛,其中将聚乳酸用于制造生物降解材料是最新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用

【摘要】:乳酸及其衍生物作为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学品应用广泛,其中将聚乳酸用于制造生物降解材料是最新也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用途之一。目前国内外生产乳酸的主要方法为以淀粉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法。考虑到粮食安全性问题,在我国发展生物质乳酸更具有特殊意义。本文选择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渣为原料和嗜热菌株凝结芽孢杆菌S44作为发酵菌株,研究如何高效转化木质纤维原料制备乳酸技术。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秆具有较高的酶解得率,凝结芽孢杆菌作为生物质乳酸发酵菌种,具有高温、厌氧发酵等优点,且L-乳酸光学纯度较高,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研究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本论文首先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生物质乳酸发酵液中的有机酸及糖类的分析方法。使用Bio-Rad Aminex HPX-87H色谱柱,以5mmol/L的H2SO4作为流动相,在柱温55oC,流速0.6mL/min下,采用示差折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17min内实现发酵液中的各种有机酸和糖类等完全分离定量,6种有机酸和3种糖类在0.15-5.19g/L质量浓度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的线性相关在0.99997以上。将该法用于米根霉和凝结杆菌发酵液的检测,两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96.91%-103.11%,相对标准偏差(n=6)为0.809%-4.61444%。 通过单因素实验方法和Plackett-Burman实验方法,对嗜热菌株凝结芽孢杆菌S44发酵生产L-乳酸的培养条件及培养基主要因子进行了优化和筛选。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种子培养时间为12h,发酵起始pH为7.2,发酵温度50℃,培养时摇床的转速为180rpm;发酵培养基根据响应面设计结果求得最佳组合为(g/L):葡萄糖85,酵母膏干粉2.5,玉米浆干粉1.2,(NH4)2SO43.0, KH2PO40.22,MgSO47H2O0.4,MnSO4H2O0.03,FeSO47H2O0.03,CaCO370。此条件下85g/L葡萄糖发酵72h消耗完毕,乳酸产量由优化前的59.09g/L提高到73.95g/L,比原来提高了25.2%,糖酸转化率为86.75%,糖利用率为100%。 在摇瓶实验基础上进行了7L发酵罐试验,重点考察了发酵pH和补料方式对菌株发酵产乳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控制pH为6.3可达到最佳效果,85g/L葡萄糖发酵48h消耗完毕,乳酸浓度达到71g/L、糖酸转化率达到88.75%;起始葡萄糖浓度在高于100g/L的发酵液中存在一定的底物抑制,分批补料可以有效的减少底物抑制,增加发酵的总糖浓度。总糖浓度110g/L的发酵液分两次补料发酵72h L-乳酸浓度达到82g/L,较分批发酵(58g/L)提高41.38%,糖酸转化率达到75.92%。 围绕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渣开展了生物质乳酸制备技术的研究。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渣主要富含纤维素和木质素,酶解效果良好,当底物浓度为83g纤维素/L,酶用量为15FPU/g纤维素和30CBU/g纤维素,水解48h,葡萄糖得率和纤维素酶酶解得率分别为85.02%、91.14%;添加PEG6000不仅有助于酶解效率的提高,还可降低酶用量33.3%。纤维素酶用量为10FPIU/g纤维素,β-葡萄糖苷酶用量为20CBU/g纤维素,底物浓度为110g纤维素/L的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渣在添加0.07g/g纤维素PEG后酶解48h还原糖含量为102.89g/L,可直接用于乳酸发酵。这一结果暗示聚乙二醇辅助酶解还可进一步促进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渣高浓度酶解,获得的酶解液省略了糖浓缩环节,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利用酶解液直接进行乳酸发酵实验发现凝结芽孢杆菌S44可同步利用酸性蒸汽爆破玉米秸秆渣酶解液中的多种糖类物质。摇瓶发酵酶解液72h葡萄糖,纤维二糖和木糖利用率分别为76.23%、91.37%和100%,乳酸浓度达到50.83g/L;7L发酵罐补料发酵实验显示4L酶解液发酵42h,葡萄糖浓度降为1.07g/L、纤维二糖为2.31g/L、木糖为0.17g/L,L-乳酸产量为61.28g/L,补料2倍酶解液0.8L,继续发酵至72h L-乳酸产量为75.03g/L,葡萄糖为8.34g/L,纤维二糖为1.92g/L、木糖为0.16g/L;发酵罐带渣发酵实验显示酸爆玉米秸秆渣酶解48h,葡萄糖浓度达到85.64g/L,在48h接入菌种后发酵72h乳酸浓度达到57.21g/L,葡萄糖的转化率为74.11%。 【关键词】:凝结芽孢杆菌 L-乳酸 酸爆玉米秸秆渣 发酵 酶解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林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Q921.3
【目录】:
  • 致谢3-4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前言12-13
  • 1 文献综述13-24
  • 1.1 乳酸的性质和应用13
  • 1.2 乳酸的生产方法13-16
  • 1.2.1 化学合成法14
  • 1.2.2 酶法生成乳酸14
  • 1.2.3 发酵法14-16
  • 1.3 发酵乳酸的微生物16-19
  • 1.3.1 传统的菌株筛选和改良17-18
  • 1.3.2 基因工程在育种中的应用18-19
  • 1.4 木质纤维素发酵制乳酸研究进展19-22
  • 1.4.1 木质纤维素原料水解工艺19-20
  • 1.4.2 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乳酸发酵20-22
  • 1.5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22-24
  • 2 发酵液中乳酸与糖类同步检测方法的建立24-32
  • 2.1 材料与方法24-25
  • 2.1.1 仪器与试剂24
  • 2.1.2 色谱分离条件24-25
  • 2.1.3 标准溶液制备25
  • 2.1.4 样品预处理25
  • 2.1.5 定性与定量25
  • 2.2 结果与讨论25-31
  • 2.2.1 标准物质的确定25-26
  • 2.2.2 柱温的选择26-27
  • 2.2.3 流速的选择27-28
  • 2.2.4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28-29
  • 2.2.5 重复性和回收率试验29-31
  • 2.3 本章小结31-32
  • 3 凝结芽孢杆菌 S44 摇瓶及发酵罐优化32-53
  • 3.1 材料与方法32-34
  • 3.1.1 菌株32
  • 3.1.2 试剂32
  • 3.1.3 主要仪器32-33
  • 3.1.4 培养基33
  • 3.1.5 培养条件及方法33-34
  • 3.1.6 分析检测方法34
  • 3.1.6.1 残糖及乳酸的测定34
  • 3.1.6.2 糖酸转化率的计算34
  • 3.2 结果与讨论34-52
  • 3.2.1 发酵种龄的确定34-35
  • 3.2.2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35-38
  • 3.2.2.1 起始 pH 值以及 CaCO3对发酵产 L‐乳酸的影响35-37
  • 3.2.2.2 不同培养温度对发酵的影响37
  • 3.2.2.3 不同转速对发酵的影响37-38
  • 3.2.3 摇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38-46
  • 3.2.3.1 不同起始碳源浓度对发酵产 L‐乳酸的影响38-39
  • 3.2.3.2 不同氮源对发酵产 L‐乳酸的影响39-40
  • 3.2.3.3 通过响应面试验优化发酵培养基40-46
  • 3.2.4 在优化后的培养基条件下发酵历程46-47
  • 3.2.5 7L 发酵罐工艺条件的研究47-52
  • 3.2.5.1 pH 对发酵的影响47-49
  • 3.2.5.2 提高发酵罐发酵的起始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49-50
  • 3.2.5.3 分批补料对发酵的影响50-52
  • 3.3 本章小结52-53
  • 4 酸爆玉米秸秆渣酶解及发酵产 L-乳酸的工艺研究53-68
  • 4.1 材料与方法53-56
  • 4.1.1 原料及其预处理53-54
  • 4.1.2 实验仪器54
  • 4.1.3 实验所用酶54-55
  • 4.1.4 酶解糖化制备木质纤维素水解上清液55
  • 4.1.5 发酵罐发酵条件55-56
  • 4.1.6 分析方法56
  • 4.2 结果与讨论56-66
  • 4.2.1 酸爆渣酶解工艺的研究56-63
  • 4.2.1.1 纤维素酶酶解酸爆渣历程56-57
  • 4.2.1.2 不同分子量 PEG 对木质纤维素水解的影响57-58
  • 4.2.1.3 降低反应体系中酶液用量58-59
  • 4.2.1.4 不同纤维素浓度对木质纤维素水解的影响59-61
  • 4.2.1.5 不同 PEG 浓度对木质纤维素水解的影响61-62
  • 4.2.1.6 PEG 加入时机对木质纤维素水解影响62-63
  • 4.2.2 木质纤维素酶解上清液摇瓶发酵 L-乳酸63-66
  • 4.2.2.1 酶解上清液摇瓶发酵产乳酸性能研究63-64
  • 4.2.2.2 酶解上清液发酵罐补料发酵产乳酸性能研究64-65
  • 4.2.2.3 发酵罐酶解后直接发酵产乳酸性能研究65-66
  • 4.3 本章小结66-68
  • 5 结论与展望68-70
  • 5.1 结论68-69
  • 5.2 展望69-70
  • 参考文献70-75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中和剂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蒲洋;丁涓;李静;张玉霞;

木质纤维素发酵转化乳酸研究进展    齐祥;苏肇秦;唐勇;蒋建新;

反相HPLC同时测定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液中的有机酸与葡萄糖    白冬梅,杜国民,沈菲,付卫明,赵学明,李鑫钢,徐世民

L—乳酸生物炼制技术的新进展    徐昌洪;王然明;方家骥;

玉米原料生产L-乳酸的几个技术问题    金其荣,金丰秋

共固定化细胞协同糖化发酵纤维素原料产乳酸    沈雪亮;夏黎明;

生物炼制工业过程及产品    王庆昭;郑宗宝;刘子鹤;赵学明;

利用天然纤维废弃物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王冬梅;苏彩欣;李文;姚建铭;吴跃进;郑之明;余增亮;

大豆秸秆酶解物发酵制备l-乳酸的研究    徐忠;杨萍;赵兰天;

木质生物资源的水解    罗鹏;刘忠;

废弃植物纤维水解的研究    杨小寒

L-乳酸生产菌株的诱变选育及发酵条件初步优化    周剑

PP和R-PVC耐衣康酸腐蚀性能研究    龙晋明,樊爱民,司云森

草酸的分光光度法测定    张继民,钟成义,骆春华

RP-HPLC测定发酵液中庚二酸的含量    蒲跃进;刘波;周占琴;杨明明;樊俊华;

复合酶降解玉米秸秆工艺条件的研究    陈合;张强;赵燕;

琼脂柱预筛选法在头孢菌素菌种选育中的应用    王伟;王宝刚;

L-乳酸生产菌干酪乳杆菌6028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李市场;朱朝阳;王敏;

不同中和剂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蒲洋;丁涓;李静;张玉霞;

玉米秸秆预处理后的酶水解及丁醇发酵    林有胜;王旭明;王竞;孙晓红;仇天雷;韩梅琳;

陶瓷膜在聚合级L-乳酸纯化工艺中的应用    徐俭;石贵阳;张梁;丁重阳;

旧瓦楞纸箱稀酸水解制还原糖的研究    张晶晶;万金泉;赵银中;王艳;

电渗析的分离机理及应用    黄万抚;叶茜;

绿液预处理对麦草化学成分及酶水解糖化的影响    黄婷;陆青山;金永灿;谷峰;张厚民;Hasan Jameel;Richard Phillips;李忠正;

南美白对虾虾头制备甲壳素工艺的研究    侯佰立;吉宏武;王燕;

污水中挥发性脂肪酸组成的离子色谱法分析    江伟;张代钧;艾海男;

乳酸的精制工艺研究    卫强;徐世民;白冬梅;韩振为;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蒙杰;王敦球;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蒙杰;王敦球;

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    吴文涛

辅酶Q_(10)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过程优化研究    田玉庭

稻壳制备燃料乙醇及综合利用    麻越佳

酪蛋白活性肽对乳酸菌生长代谢及酸乳发酵影响的研究    张清丽

改性壳聚糖微球固定化生物酶及其控制造纸白水中DCS物质的研究    刘凯

产β-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高温菌株HY15发酵条件的优化及酶动力学研究    曹冬梅

稻草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制备纤维素乙醇的研究    刘海臣

沼气高效厌氧发酵的条件及产气效应研究    楚莉莉

以醋酸为催化剂由戊糖经反应萃取制取糠醛的过程研究    薄德臣

以木质纤维素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生产工艺及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    张雯

高产胞外多糖乳酸乳杆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优化    陈若雯

栀子蓝色素制备的工艺研究    耿宇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预处理与水解过程的关键技术研究    王修胜

东南景天镉超积累生态型根系分泌物的研究    李雪莲

马铃薯为原料发酵制备L-乳酸的研究    赵国振

产谷氨酰胺转胺酶茂源链轮丝菌诱变育种及发酵条件研究    夏书琴

L-缬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调控    袁丹丹

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的优化与控制策略研究    张俊丽

瑞拉菌素产生菌GAO-1-GR-2发酵工艺优化及活性产物提取工艺研究    程建坤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木质素降解酶相关基因资源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王春香

离子注入水稻诱变育种机理初探    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王学栋;吴跃进;刘贵付;

产L-乳酸凝结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周剑,虞龙

纤维素酶活力及混合纤维素酶协同作用的研究    冯月;蒋建新;朱莉伟;菅红磊;

气相色谱法测定发酵法乳酸产品中乳酸及有机杂质    吕九琢,徐亚贤,徐金龙

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降解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    周晓宏,陈洪章,邵曼君,李竹川,李佐虎

乳酸菌的耐酸性机制    张艳国;田雷;

乳酸生产菌性能的比较    刘伟;高年发;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液中的有机酸    白冬梅,杜国民,赵学明,李鑫钢,徐世民

反相HPLC同时测定产琥珀酸放线杆菌发酵液中的有机酸与葡萄糖    白冬梅,杜国民,沈菲,付卫明,赵学明,李鑫钢,徐世民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丙酮酸    楼良旺,高年发

枸杞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前后各种成分的变化    张春祥,阎淳泰

发酵型八宝粥的研制    朱晓红,张惠玲

淡竹叶酸奶的研制    马亚宁;吕嘉枥;李娟萍;

泡菜精加工技术要点    

鸡蛋乳酸发酵饮料    蔡健,朱红兵

豆乳乳酸发酵特性的研究    张小侠,杨福伟,霍中

乳酸发酵澄清柿子汁的研制    张慧敏,陈兴泰

向日葵籽乳酸饮料的研制    李应彪;翟金兰;张丽萍;

薏苡酸奶工艺的探讨    吴传茂,吴周和,姜发堂

乳酸发酵澄清猕猴桃汁的研制    许晖;郑桂富;

薏苡仁乳酸发酵保健食品的开发研究    刘贤旺;刘华;罗光明;刘勇;

绿色油橄榄乳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张建军;周山涛;张篪;

冻干法生产乳酸发酵复合蔬菜固体饮料的研究    孟宪军;

高效微生物复合系及应用前景    崔宗均;王小芬;

干酪乳杆菌的基因组改组及L-乳酸发酵工艺研究    王玉华;裴晓林;李岩;冯雁;

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乳酸发酵工艺研究    李海军;林建群;林建强;曲音波;

黑甜玉米乳酸发酵产品的开发    高云;朱蓓薇;王霞;

发酵型魔芋酸豆乳的研究    李德远;刘嘉麟;

耦合乳酸发酵与提取工艺的研究    高年发;卢金照;杨枫;

不同的中和剂对L(+)-乳酸发酵的影响    庄英萍;徐国谦;储炬;王永红;张嗣良;

乳酸产业生力军在楚崛起    江爱民

利用酶制剂、乳酸发酵废菌体作为饲用益生菌制剂的建议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高级顾问 胡学智

青贮饲料时如何促进乳酸发酵    

液化饲料养鱼好    

浅谈乳酸菌在黄酒生产中的作用    嘉兴酿造总公司 汪建国

兔粪如何处理可喂猪    本报记者 傅海军

如何加工泡菜    唐县职教中心 和涛

快速搞好青储饲料    王喜民

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四)    佚名

科学调制    于海涛

发酵与分离耦合高强度生产L-乳酸的研究    卢正东

芭蕉芋、玉米生产酒精及酒糟乳酸化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吴天祥

纤维素乙醇及乳酸耦合炼制过程与机理研究    唐勇

高产高纯D-乳酸的E.coli代谢工程菌的构建    周丽

木质纤维素和菊芋生物质生产乳酸的生物炼制技术研究    陶泰河(Thai Ha Dao)

木质纤维的降解及L-乳酸发酵技术的研究    杨雪欣

微波诱变乳酸高产菌选育及淀粉废水发酵制乳酸工艺研究    徐伟

途径工程改造大肠杆菌转化甘油合成乳酸    田康明

可再生纤维素原料生物转化产乳酸的研究    沈雪亮

菊芋发酵生产L-乳酸的研究    葛向阳

米根霉液态发酵L-乳酸在线调控分析与固态发酵的研究    封文涛

L-乳酸菌的发酵及优化条件的研究    储春才

海带乳酸发酵制品的研制及贮藏期间菌相变化的研究    肖欣欣

残次果蔬L型乳酸发酵饮料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    徐长亮

木糖制备乳酸高产菌的诱变选育和工艺优化    蔡聪

乳酸生成菌的乳酸发酵调控及分子改造    孟武

双孢蘑菇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马泽青

粘质沙雷氏菌发酵生产D-乳酸的研究    苏刚

玉竹乳酸发酵饮料工艺研究    孙君

利用纤维材料生产L-乳酸的研究    马慧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