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5:28
热度:

利用作物秸秆制备高性能吸附材料并用于水中多环芳烃治理【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作物秸秆产量很大,但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其大部分利用方式的实际应用技术还不完善;农作物秸秆大

【摘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作物秸秆产量很大,但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其大部分利用方式的实际应用技术还不完善;农作物秸秆大部分被焚烧或废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因此,研究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生物质环境材料的技术工艺,探讨其对水中具有强“三致”效应的多环芳烃(PAHs)的吸附性能,这将为实现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发展经济高效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等提供依据。 本文研究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性能,探讨H3P04表面改性后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性质指标及其吸附性能的变化,揭示共存重金属Hg对所制备的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吸附PAHs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研究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制备及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性能。300-700℃下热解炭化黄豆、芝麻、玉米秸秆8h,制备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测定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BET比表面积及其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能力。以PAHs为目标污染物,探讨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单一和复合PAHs的吸附性能。随热解温度升高,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比表面积增大,其对亚甲基蓝、碘的吸附能力增强。所制备的生物质环境材料吸附水中PAHs的能力强,以700℃下制备的黄豆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为例,0.01g材料对32mL水中萘、苊、菲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1.28%、89.01%和99.66%;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3种PAHs的去除率大小顺序为菲萘苊。不同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萘和苊的去除能力大小为玉米黄豆芝麻,而对菲的去除能力则为黄豆玉米芝麻。研究结果可为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制备经济高效的生物质环境材料等提供依据。 (2)H3PO4表面改性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并研究了其对水中PAHs的去除性能。测定了H3PO4表面改性的秸秆生物质材料的比表面积及其对亚甲基蓝和碘的吸附能力,试验了其对水中不同固液比(0.01g/32ml和0.02g/32m1)下单一和复合PAHs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随热解温度升高,秸秆生物质材料比表面积增大,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增强,表面改性的秸秆生物质材料的性质指标更佳;例如,700℃下制备并经H3P04表面改性的秸秆生物质材料的比表面积为269.95m2·g-1,对碘和亚甲基蓝的吸附能力达433.95和150.07mg·g-1。表面改性的生物质环境材料吸附水中PAHs的能力强,例如,700℃下制备并经H3P04表面改性的秸秆生物质材料对水中(固液比0.01g/32mL)萘、苊和菲的去除率分别高达94.44%、95.47%和100%,均比相同条件下未经H3PO4改性的要高。 (3)研究了所制备的秸秆生物质材料对水中菲和Hg2+的共吸附作用。结果表明,有无Hg2+的存在下,生物质材料对水中菲的等温吸附曲线均为线型;有无菲存在下,生物质材料对Hg2+的等温吸附曲线均可用Langmiur方程拟合。共存Hg2+降低了秸秆材料对水中菲的吸附,且随Hg2+浓度提高,菲分配系数减小。类似的,菲也降低了秸秆材料对水中Hg2+的吸附。表明,Hg2+与菲存在竞争吸附。竞争作用的大小与溶液中菲和Hg2+的浓度有关。菲浓度相同、Hg2+初始浓度较低时,Hg2+对秸秆吸附菲的影响不显著;当Hg2+浓度32ug·L-1时,Hg2+的存在大大降低了材料对水中菲的去除率。Hg2+浓度相同、菲初始浓度较低时,菲对材料去除水中Hg2+的影响较大;而当菲5mg·L-1时,菲的影响则不显著。 【关键词】:秸秆 生物质环境材料 表面改性 多环芳烃 吸附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712
【目录】:
  • 摘要9-11
  • ABSTRACT11-14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4-24
  • 1. 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原料15
  • 2. 生物质活性炭的制备方法15-16
  • 2.1 炭化15-16
  • 2.2 活化16
  • 3. 生物质活性炭表面化学改性16-18
  • 3.1 表面氧化改性16-17
  • 3.2 表面还原改性17
  • 3.3 表面酸碱改性17-18
  • 4. 生物质活性炭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8-20
  • 4.1 水处理18-19
  • 4.2 大气污染的防治19
  • 4.3 改良土壤19-20
  • 5. 农作物秸秆及其资源化利用现状20
  • 6. 问题与展望20-21
  • 7. 研究目标及技术路线21-24
  • 第二章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制备及其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处理性能24-32
  • 1. 材料与方法24-25
  • 1.1 试剂24
  • 1.2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质表征24-25
  • 1.3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PAHs的处理性能25
  • 1.4 分析方法25
  • 2. 结果与讨论25-30
  • 2.1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比表面积25-26
  • 2.2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26-27
  • 2.3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碘的吸附性能27-28
  • 2.4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PAHs的处理性能28-30
  • 3. 结论30-32
  • 第三章 表面改性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多环芳烃的吸附性能32-40
  • 1. 材料与方法32-33
  • 1.1 试剂32
  • 1.2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制备及特性表征32-33
  • 1.3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PAHs的处理性能33
  • 1.4 分析方法33
  • 2. 结果与讨论33-39
  • 2.1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性质33-36
  • 2.2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菲的吸附性能36-37
  • 2.3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复合PAHs的吸附性能37-39
  • 3. 结论39-40
  • 第四章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共吸附作用40-48
  • 1. 材料与方法40-41
  • 1.1 试剂40-41
  • 1.2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的制备方法及性质表征41
  • 1.3 实验方法41
  • 1.4 分析方法41
  • 2. 结果与讨论41-46
  • 2.1 菲和Hg的等温吸附曲线41-43
  • 2.2 Hg对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吸附菲的影响43-44
  • 2.3 菲对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吸附Hg的影响44-45
  • 2.4 秸秆生物质环境材料对水中菲和Hg~(2+)的处理性能45-46
  • 3. 结论46-48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48-50
  • 1. 总结48-49
  • 2. 创新点49
  • 3. 展望49-50
  • 参考文献50-56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专利申请情况56-58
  • 致谢5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酵母菌吸附Hg~(2+)的动力学及吸附平衡研究    李莉;浦晓磊;徐镜波;盛连喜;

活性碳纤维的化学改性    高首山,邓景屹,刘文川

活性炭吸附水中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吸附模式和机理的研究    李子龙;马双枫;王栋;王成彦;魏明岩;

飞灰残炭对零价汞蒸汽的吸附特征    王立刚,陈昌和

颗粒活性炭对汞的吸附实验研究    金峰,曾汉才,钟毅,张鹏宇,许绿丝

竹质中孔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王玉新;刘聪敏;周亚平;

坡缕石对水中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    彭书传;王诗生;陈天虎;姜绍通;安志环;

巯基改性活性炭对水溶液中汞的吸附性能研究    王静;陈光辉;陈建;陶仙聪;郑建中;

表面酸碱2步改性对活性炭吸附Cr(Ⅵ)的影响    刘守新,陈孝云,陈曦,孙承林

氨水活化的活性炭纤维的脱硫作用    李开喜,凌立成,刘朗,张碧江,刘振宇

改性活性炭吸附净化二氧化硫实验研究    李国莲;

生物技术在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丁爱芳;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治理方法研究    郑爱珍;宋唯一;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治理途径研究进展    杨苏才;南忠仁;曾静静;

污水土地处理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韦万丽;张笑一;彭润芝;

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原理及研究进展    苏增建;李敏;王颖;

铅-镉复合污染对天竺葵生长的影响    贾玉华;朱建雯;钱翌;高永甲;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生物修复    吴瑞娟;金卫根;邱峰芳;

汽爆技术在农作物秸秆利用中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杨春和;张爱军;白晓龙;乔启成;陈效民;

活性炭脱除废水中对硝基苯酚的研究    谢红梅;张丽;许尊炼;王瑜珑;翟洺剑;

土壤碳汇能力衰退的生物炭修复    孟静静;刘静宇;黄少鹏;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备吸附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研究    谷晋川;张君;张蔓;叶春燕;

炭基环境催化剂的功能    李媛;华坚;尹华强;黄丽华;汪南方;

活性炭的成型、废气处理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黄伟容;肖泽辉;

论都市农业的节能减排    杨兴洪;吴方卫;

土壤污染现状与治理途径研究进展    杨华;纪晓国;何永刚;李青青;陈晓志;

燃煤烟气中汞的控制技术    洪燕;潘红;曾青;

放电改性对活性炭纤维硫吸附性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周烨;王祖武;曹小满;

土壤污染现状及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李想;王延松;

污染土壤植物修复技术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曲向荣;

活性半焦低温催化氧化脱除烟气中NO的研究    高健

美洲商陆镉吸收和耐性机理研究    傅晓萍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粘土基多孔吸附/催化材料及其净化典型VOCs的性能    屈芳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技术经济优化研究    马永喜

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刘倩

热解稻壳炭基多孔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应用基础    李大伟

新型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    李振华

废轮胎热解油的资源化利用研究    王慧

纳米TiO_2/磁性活性炭光催化剂制备与性能研究    姜勇

γ-聚谷氨酸活化磷矿粉对Pb污染土壤铅形态及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蔡志坚

哈尔滨市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罗娇赢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沉陷区复垦基质中镉的植物去除与利用研究    樊瑞

DBD等离子体降解活性炭吸附的五氯酚及再生活性炭研究    汪星星

糠醛渣制备活性炭及其对糠醛废水脱色性能的研究    王东旭

改性活性半焦脱除烟气中NO_X的研究    王萍

炭基吸附剂在模拟卤水提碘中的应用研究    韩欣欣

多孔介质中石油残留及其水动力效应研究    张俊杰

活性炭和膨润土强化SBR工艺脱氮性能研究    于群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途径探讨    胡明秀

含氮活性炭催化氧化法消除烟道气中二氧化硫    陈先明,胡宝妹

热处理改性的活性炭纤维的脱硫活性    李开喜,凌立成,刘朗,张碧江,刘振宇

中孔活性炭材料的研究进展    常俊玲,刘洪波,唐冬汉,张红波

巯基活性炭分离富集发射光谱法同时测定金、铂、钯和铊    张瑾,李慧芝

啤酒酵母菌对汞离子(Ⅱ)的生物吸附    朱一民,周东琴,魏德州

煤基富勒烯的制备研究    邱介山,周颖,王琳娜,杨兆国,韩红梅

新型分离富集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汪炳武,朱果逸,周延秀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服药动物排泄物中的微量汞    袁倬斌,邬春华,李珺,胡健平,曲培华

用于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中砷、硒、汞的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谢少涛,唐灿坚,陈兆明

利用除尘灰分离炭粉制备活性炭的工艺及性能研究    魏娜

多环芳烃~(13)C─NMR化学位移的理论摸拟    张大平,陈曦,戴乾圜

硝基多环芳烃致突变性构效关系研究    彭勣,鲁生业,宋瑞琨

大同市空气中多环芳烃的分析    刘瑞莲;马西林;丁中华;赵振华;全文熠;田德海;

空气中多环芳烃的研究现状    朱利中,松下秀鹤

天然环境中多环芳烃的迁移转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赵云英,马永安

固相圆盘萃取(SPE-disk)技术富集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研究    贾瑞宝,陈家全,周维芳

南海沉积物中的正构烷烃和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英文)    吴莹,张经,唐运千

天津局部大气颗粒物上多环芳烃分布状态    孙韧,朱坦

杭州市交通道口大气飘尘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秦照萍,沈公羽

多环芳烃的性质与拓扑指数关系的研究Ⅳ多环芳烃的致癌性与二阶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关性    朱琴,李良超,钟飞,杨军

人参种植地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    赵香爱;何苗;金玉善;丛琳琳;李东浩;

我国土壤和大气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研究    马万里;刘丽艳;田崇国;杨萌;孙德智;齐虹;张志;沈吉敏;李一凡;

多环芳烃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探测与分析    刘澍;马君;史晓凤;孔德地;韩晓红;郑荣儿;

生物质燃烧来源的多环芳烃排放特征及环境行为    王伟;沈国锋;杨意峰;陶澍;

淮河干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与生态风险评价    陈国良;刘玲;罗斌;张金良;陈国良;谭凤珠;

不同浓度多环芳烃的三维及同步荧光特征    魏玲;刘俐;李发生;

双液相体系促进结合态多环芳烃的降解    张银萍;傅金民;

用杯[4]、[6]、[8]芳烃硅胶键合固定相分离多环芳烃    胡锴;丁呈华;侯登科;刘红霞;冶保献;吴养洁;张书胜;

不同燃料与室内空气中多环芳烃含量关系的探讨    刘玲;罗斌;张金良;刘琴;

具有浮起特性的多环芳烃降解菌Rhodococcus sp. P14的分离、特性    胡忠;徐艳;宋小慧;黄通旺;

欧盟制定多环芳烃使用限量    董新昕

欧盟2010年正式限用多环芳烃    记者 孟晶

家电出口遭遇新PAHs指令    

部分输欧童鞋遭退运    沈宣铭 肖新华

千万别低估吸烟的危害    陈树棠

一次性纸杯少用为宜    本报记者 桑雪骐

多环芳烃事件蔓延 中国电动工具比利时被拒    汪文

GS标志认证将加入PAHs测试    陈铭

天文学家推断宇宙充满生命    梁 彦

宁波出口轮胎首遭退运    冯春鸣 吴宗涛 金进照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散射光谱技术在多环芳烃检测方面的应用    谢云飞

杂环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何苗

土壤多环芳烃污染植物修复及强化的新技术原理研究    高彦征

气溶胶中烃类化合物的同位素测定及其用于源解析的初步研究    刘筱红

降低卷烟主要有害成份的研究    杨伟祖

广州等城市中学生与电子垃圾拆解地—贵屿镇人群尿中多环芳烃羟基代谢物的初步研究    范瑞芳

ATM基因变异与多环芳烃暴露致染色体损伤遗传易感性及分子机制研究    王亚东

生物标志物法研究多环芳烃对海水养殖鱼类的毒性效应    林建清

南京市区与郊区气溶胶PM_(2.5)元素及多环芳烃污染特征的对比研究    樊曙先

二氧化氯与多环芳烃污染物的反应活性及机理研究    刘金泉

北京市西南地区水中有毒有机污染物——多环芳烃的研究    裴静

多环芳烃类污染物在黄土中的迁移转化    展惠英

烟丝中添加凹凸棒石对卷烟焦油、有害物质含量以及吃味的影响研究    高月兰

超临界CO_2萃取土壤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欧阳勋

多环芳烃致肺癌预警标志物的代谢物靶标和代谢轮廓分析    康荣慧

土壤中多环芳烃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的研究    张茜

焦化工业场地土壤的PAHs污染特征及微生物修复应用    马栋

软件技术在碳纳米管及多环芳烃可视化计算中的应用    周天鸿

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环芳烃的增溶作用机理及影响因素    冯少良

植物吸收积累多环芳烃的过程、机理及预测模型    杨振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