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农户行为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5:25
热度:

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农户行为研究【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的蕴藏量极其丰富。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资源。长期以来,秸秆是我国农村居民主

【摘要】:中国是农业大国,秸秆资源的蕴藏量极其丰富。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资源。长期以来,秸秆是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生活燃料、大牲畜饲料和有机肥料,少部分作为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有效地综合利用秸秆不仅有利于循环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同时有助于缓解当前农村的饲料、肥料、燃料和工业原料紧缺状况,并且污染少,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积极推动和支持下,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显著成果,各地投资建设了一批秸秆人造板、秸秆直燃发电、秸秆沼气、秸秆气化、秸秆成型燃料等综合利用项目。同时,多种形式的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过腹还田、栽培食用菌等技术的推广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手段。 虽然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仍然有部分地区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和各类替代原料的应用,加上秸秆综合利用的成本高、经济性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开始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的秸秆过剩的现象,违规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还存在火灾隐患并且严重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并且秸秆综合利用仍然存在利用率低、产业链短和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发展,用科学发展观综合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已成为可能,这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良性生态环境的大势所趋。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文选取了江苏省镇江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当地农村居民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分析影响农户秸秆综合利用的因素,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达到该目标,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国内外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现状;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中农户行为的描述性分析;以镇江市为例,采用Probit模型,对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秸秆 开发利用 农户行为 镇江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323.214
【目录】:
  • 表目录6-7
  • 图目录7-8
  • 摘要8-9
  • ABSTRACT9-11
  • 第一章 导言11-17
  • 1.1 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1-12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12
  • 1.2.1 研究目标12
  • 1.2.2 研究内容12
  • 1.3 论文框架与技术路线12-13
  • 1.3.1 论文框架12-13
  • 1.3.2 技术路线13
  •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13-14
  • 1.4.1 研究方法13-14
  • 1.4.2 数据来源14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14-17
  • 1.5.1 可能的创新14-15
  • 1.5.2 主要不足之处15-17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17-27
  • 2.1 理论基础17-22
  • 2.2.1 概念界定17
  • 2.2.2 农民经济行为理论17-18
  • 2.1.3 行为科学理论18-19
  • 2.1.4 循环经济理论19-21
  • 2.1.5 外部性理论21-22
  • 2.2 文献综述22-27
  • 第三章 国内外秸秆综合开发利用现状27-35
  • 3.1 国外秸秆资源利用现状27-28
  • 3.2 我国秸秆资源储量和利用现状28-29
  • 3.2.1 我国秸秆资源储量现状28-29
  • 3.2.2 我国秸秆资源利用现状29
  • 3.3 江苏省秸秆资源利用现状29-35
  • 3.3.1 江苏省秸秆资源储量现状29-31
  • 3.3.2 江苏省秸秆资源利用现状31-35
  • 第四章 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中农户行为的调查分析35-47
  • 4.1 调查样本及问卷设计35-36
  • 4.1.1 调查样本35
  • 4.1.2 问卷设计35-36
  • 4.2 样本基本情况描述统计分析36-47
  • 4.2.1 农户家庭基本情况36-37
  • 4.2.2 农户生产经营基本情况37-39
  • 4.2.3 农户对的秸秆认知和2010年秸秆利用情况39-44
  • 4.2.4 农户对政府政策的态度44-47
  • 第五章 影响农户选择秸秆利用的实证分析47-59
  • 5.1 模型形式47-48
  • 5.2 变量及数据描述48-51
  • 5.2.1 变量的定义与说明48-49
  • 5.2.2 相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49-51
  • 5.3 相关性分析51-55
  • 5.4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55-59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59-63
  • 6.1 研究结论59-60
  • 6.2 对策建议60-63
  • 参考文献63-67
  • 附录67-71
  • 致谢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淮南地区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    程少武;黄志斌;

秸秆发电技术的现状和展望    黄军军;黄程鹏;董军;

以秸秆综合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林昌虎;林绍霞;何腾兵;唐志坚;张清海;

河北省秸秆还田机械化的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李国昉,马淑英,陈立东,郑立新

秸秆原料竞争的博弈分析——基于宿州的案例    孙静春;吕丁;席酉民;

秸秆发电原料的收集 储存 运输管理模式的探讨    于晓波;

秸秆固化成型燃料开发利用初探    李泉临;秦大东;

我国秸秆资源短缺与过剩问题探讨    高春雨;王亚静;李宝玉;毕于运;

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分析评价    崔明;赵立欣;田宜水;孟海波;孙丽英;张艳丽;王飞;李冰峰;

秸秆发电燃料收加储运过程模拟分析    于晓东;樊峰鸣;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The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urchase Subsidies on Mechanized Crop Residue Recycling    

农业秸秆制备轻质墙体传热系数的确定    胡敏;陈先海;沈继维;陈建军;范厚权;

奉贤区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和对策    肖伟;何彬峰;屠国文;申哲民;

河北省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分析    高利伟;王方浩;马林;张卫峰;马文奇;张福锁;

中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高春雨;李铁林;王亚静;毕于运;

北京市秸秆资源潜力及利用状况分析    张东菊;刘俊伟;田秉晖;

华北平原典型农区秸秆资源与利用——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牛新胜;张宏彦;牛灵安;

稻草乙二醇液化产物中纤维素的变化研究    丛日昕;张玉苍;孙岩峰;何连芳;石永安;

农村秸秆产量的测算与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构建低碳农业经济的视角    杨丽莎;

农机补贴对农户机械化秸秆还田的影响    田琪;杜欣;张恒铭;周建华;

农村秸秆焚烧带来的危害及如何综合利用    王奇;张祯;万敬华;

广西农林废弃物热解汽化技术现状及展望    陈伟强;冼萍;黄世钊;周航;

发展生物质发电促进低碳经济    王兆田;王瑞达;

玉米秸秆去叶装置设计与试验    朱新华;杨中平;郭康权;吴永锋;查峥;

黑龙江省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对策    王彩利;张晓梅;

秸秆微生物降解过程中不同预处理方法的比较研究    李湘;魏秀英;董仁杰;

猪粪添加对秸秆一体化两相厌氧产气的影响    董保成;陈羚;张玉华;赵立欣;万小春;高新星;张旭东;罗娟;

分离式两相厌氧发酵渗滤液回流对发酵过程影响    高新星;赵立欣;董保成;万小春;陈羚;罗娟;

接种物与猪粪秸秆比对初次启动固体酸化过程的影响    陈羚;杜连柱;董保成;赵立欣;张克强;万小春;高新星;罗娟;

木质类生物质粉碎机设计    姚宗路;田宜水;孟海波;赵立欣;

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    吴文涛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陕西省农业非点源污染评价与控制研究    陈勇

秸秆和秸秆木质素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刘继培

玉米秸秆及其纤维素的改性和吸附水体镉离子的机理研究    郑刘春

秸秆循环利用模式、物流能流分析及功能评价    高雪松

黑龙江省村域农业生态系统碳平衡及低碳农业对策研究    温和

水稻秸秆降解放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机理研究    徐杰

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物质代谢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卢伟

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    李波

湖北省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刘莹玉

基于能值分析的循环农业发展研究    周海川

玉米秸秆腐解复合菌系CSS-1的构建、菌群组成及腐解特性研究    刘尧

稻秸秆提取纤维农用非织造地膜的研究    程士润

膨化技术制备颗粒饲料的研究    臧艳茹

生物质电厂燃料供应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俞宏德

农业有机废弃物发酵CO_2施肥及残渣对植物生长和培肥土壤的作用    宗晓波

采用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研究    宋俊芬

非木材植物碎料/粉末自胶合性能的研究    金淘

不同Mo含量NiCrMo系耐蚀合金的制备及特性研究    王明怡

PP/秸秆复合材料的热压成型工艺研究    肖亚航,傅敏士

抗虫棉保留利用营养枝的效应和技术研究    董合忠,李振怀,李维江,唐薇,曲惠英,张冬梅

冬小麦小叶型与经济系数及超高产的关系    李均先,李希鹏,王晓彦,吕秀敏

秸秆焚烧对农田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解爱华;付荣恕;

氮水耦合对玉米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邵国庆;李增嘉;苏诗杰;王本翠;赵建波;郑延海;韩宾;宁堂原;

不同类型钾肥对甘薯钾素积累和利用率的影响    王锋;王汝娟;陈晓光;史春余;

生物质发电燃料物流成本分析    王学锋;迟瑞娟;张义斌;周尊国;

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胡荣根;

杂交稻叶面专用新药“稻多收”的增产效果研究    印天寿,唐玉华,储修云

单季晚稻高产特性及其配套技术分析    温怀楠,赵建平,刘金弟

我国生物质燃料发电及其它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李定凯;吕子安;毛健雄;

有机肥对谷子生育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祁宏英

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增产的生理机制    李从锋

农牧交错带地膜春玉米生态特征及其氮肥效应的研究    王瑞军

不同栽培模式和锌肥对干旱半干旱地区夏玉米抗旱性的影响    李萌

不同类型甘蔗品种的叶梢产量及其养牛效益比较    许红

基于棉秸秆中的木糖生物转化木糖醇的研究    李飞

不同基因型玉米碳氮代谢差异研究    苌建峰

氮磷对旱地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及水氮利用的影响    张文伟

夏玉米—冬小麦轮作土壤CO_2释放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刘合明

合肥市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研究    姜树

创新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加速和谐社会建设    冯亚军;

大力发展玉米收获及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 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新突破    林建华

财政部将尽快出台支持秸秆能源化利用政策    

孝义市秸秆发电的探讨    任鹏;

山东泉林纸业在佳木斯建设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尹立中;

我省小麦机收圆满结束 秸秆综合利用成为三夏农机作业新亮点    王成民

大力发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徐瑞英;刘锋;马秀国;房照国;

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将全面启动    

泉林纸业将在佳木斯建设200万t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每年秸秆里“淘金”9亿元    盖致富

加快秸秆综合利用应用技术推广 推动内蒙古低碳农业发展    陈道华;

河南省农户秸秆综合利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王晓凌;沈萌;邱君;

秸秆综合利用零排放工艺    熊莲;黄超;陈新德;马隆隆;陈勇;

两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加快推动秸秆综合利用    

莱芜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之管见    王谦昌;

关于制止焚烧秸秆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的调查    王英;

浅谈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秸秆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李军;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建议    姜兆鸿;高殿义;于飞;王清泉;郝伟;

谈机收割滞留秸杆的处理    刘兴梅;

关于推行秸秆综合利用 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与对策    华正远;

秸秆综合利用潜力巨大    尹成杰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海盐妙招多    记者 杨颖慧

期待“秸秆综合利用”立法    本报记者 王建专

全省秸秆综合利用推进会在宁召开    沈府农 周静文

江苏新建15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    谢建水

吉林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联盟成立    记者杨雨亭

本市将补贴秸秆综合利用    记者 杨群

定州秸秆综合利用实现多赢    王明明

秸秆综合利用率100%    记者 聂冬晗通讯员 徐光亚 王晓华

我市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方式    记者 张虎林

循环农业中的农户行为研究    徐卫涛

盐碱地产权安排的农户行为响应研究    徐慧

农业政策、农户行为与农村区域经济的发展    李明桥

农地资源流转过程中的农户行为分析    钟涨宝

基于农户行为的农药使用效率、效果和环境风险影响因素研究    张宗毅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经济分析与政策研究    李海鹏

山东蔬菜产业的组织研究    于仁竹

江汉平原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户行为变迁    陈风波

基于农户生产行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实证研究    杨天和

大城市郊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与优化设计    齐永华

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中的农户行为研究    朱文家

秸秆综合利用方案评价    唐萍

张家港市秸秆综合利用中相关主体行为分析    缪晓霖

烟台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    张灵芝

洛阳市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    刘芳

广西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李秋菊

荆州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    刘新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及其在滨州市的示范应用    石阳

浙江省农作物秸秆特点及对策研究    钱淑琼

吉林省秸秆资源现状与综合利用研究    葛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