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生物质秸秆颗粒气流干燥的试验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5:00
热度:

生物质秸秆颗粒气流干燥的试验研究【摘要】:燃烧生物质秸秆相对于燃煤具有低污染性,二氧化碳近似等于零排放等特点,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对缓解我国能源的紧缺状况、改善能源结构具有十分重

【摘要】:燃烧生物质秸秆相对于燃煤具有低污染性,二氧化碳近似等于零排放等特点,可有效地减轻温室效应,对缓解我国能源的紧缺状况、改善能源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刚收获的生物质秸秆燃料水分较大在层燃锅炉直接燃烧时难于着火和稳燃,而采用炉排上部喷入一定比例已磨碎的较干燥的生物质燃料颗粒,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要实现水分较高生物质秸秆大规模的层状燃烧利用,对部分已粉碎的生物质秸秆颗粒(粉碎后多呈颗粒状)进行有效的干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本课题针对常用秸秆(玉米秸秆、水稻秸秆等)的理化特性,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初始含水量、热空气温度、进料量以及风速等因素对干燥效果的影响,探求秸秆颗粒干燥的规律;通过进行组合因素试验,探求各干燥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以便总结最优干燥条件。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管长的变化,物料中的含水量降低,而且在管路前半段干燥速率较快,后半段干燥速率趋向缓和;各干燥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程度影响次序为:热风温度进料量风量物料初始含水量;对能耗的影响次序为:进料量热风温度风量物料初始含水量。 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通过分析生物质燃料颗粒干燥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其在水平直管内气流干燥过程中传热传质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通过试验验证,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及预测整个干燥过程传热传质状况。 【关键词】:秸秆颗粒 气流干燥 模拟仿真 试验分析 传质传热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TQ517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生物质能源概述10-11
  • 1.1.1 生物质能源定义与范畴10
  • 1.1.2 生物质能资源条件10-11
  • 1.2 发展生物质能的意义11
  • 1.2.1 保障能源安全11
  • 1.2.2 环境保护和资源可再生利用11
  • 1.2.3 利用生物质能对中国农村更具特殊意义11
  • 1.3 干燥的研究现状11-13
  • 1.3.1 干燥技术的研究现状11-12
  • 1.3.2 干燥理论的研究现状12-13
  • 1.4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内容13-15
  • 1.4.1 课题提出的背景13
  • 1.4.2 课题研究内容13-15
  • 第2章 秸秆干燥特性试验15-23
  • 2.1 气流干燥15
  • 2.2 干燥过程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15-16
  • 2.2.1 物料衡算15-16
  • 2.2.2 热量衡算16
  • 2.3 试验装置与方法16-17
  • 2.4 试验步骤17
  • 2.5 参数测量17-19
  • 2.5.1 温度的测量17-18
  • 2.5.2 风速的测量18-19
  • 2.5.3 含水量的测量19
  • 2.6 单因素实验19-20
  • 2.7 正交实验研究20-21
  • 2.7.1 因素水平的确定及试验安排21
  • 2.7.2 指标确定21
  • 2.8 本章小结21-23
  • 第3章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23-33
  • 3.1 单因素试验分析23-28
  • 3.1.1 初始含水量对干燥的影响23-25
  • 3.1.2 空气温度对干燥的影响25-26
  • 3.1.3 进料量对干燥的影响26-28
  • 3.1.4 风速对干燥的影响28
  • 3.2 正交试验结果与讨论28-32
  • 3.2.1 干燥因素对干燥速率的影响28-30
  • 3.2.2 干燥因素对能耗的影响30-32
  • 3.3 气流干燥传热传质物理过程分析32
  • 3.4 本章小结32-33
  • 第4章 气流干燥模型及计算33-44
  • 4.1 模型建立33-37
  • 4.1.1 模型假设33-34
  • 4.1.2 直管气流干燥模型的基本方程34-37
  • 4.2 模型参数与物性参数37-43
  • 4.2.1 模型参数37-38
  • 4.2.2 物性参数38-40
  • 4.2.3 模型的求解方法40-42
  • 4.2.4 模型求解42-43
  • 4.3 模拟值与试验值比较43
  • 4.4 本章小结43-44
  • 结论44-46
  • 结论44-45
  • 研究展望45-46
  • 参考文献46-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 致谢5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颗粒物料气流干燥的数学模型    郑国生;曹崇文;

生物质燃烧技术现状与展望    陈汉平;李斌;杨海平;王贤华;张世红;

中国干燥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史勇春;柴本银;

固体干燥的物理解释和建模综述    王维;陈国华;

欧洲的可再生能源利用    王雪锦,石富金

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技术    宋永利,杨丽华

颗粒物料传质过程的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    黄志刚,李栋,朱慧,朱清萍

生物能源发展及科技创新机遇    张百良;宋华民;李世欣;

高温气流干燥氧化铝对流传热传质分析    刘显茜;陈君若;侯宏英;刘美红;肖锋;

中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与生物质能开发    闫丽珍,闵庆文,成升魁

刨花对流干燥特性的研究    李文军

谷物干燥的红外辐射陶瓷材料及红外干燥机理研究    董宏宇

玉米干燥过程数字模拟、控制及工艺专家系统    韩峰

气流干燥管内气固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金辉

脉冲式气流干燥器的操作与结构优化模拟研究    郑晓冬

连续式粮食干燥机控制系统研究    孙书明

苏中地区农村固体废弃物的处置现状及治理建议    周建;丁爱芳;

能源植物小桐子的利用与研究进展    王岩;龙春林;程治英;

三门峡市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基于对该市151户农户调查的分析    杨占江;汪海波;

不同预处理对颗粒污泥利用厨余物产氢性能的影响    许之扬;严群;阮文权;邹华;唐蕾;

国内生物质能源研究的期刊文献分析    吴进琼;梁机;

生物质能概念界定与属性划分的探讨    周中仁;

中国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高春雨;李铁林;王亚静;毕于运;

循环床式生物质内热热解装置研究    肖烈;张飞;张忠河;何永梅;尤希凤;

户用生物质半气化炊事炉研究    杨波;贾孟立;祝建杰;

秸秆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利用研究    马春红;刘旭;李运朝;董文琦;崔四平;贾银锁;王立安;

秸秆颗粒燃料厂建设的可行性探讨    姚煜冬;

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化生产的可行性研究    姚煜冬;

稻秆粉末超临界醇解产物中长链脂肪酸酯的GC/MS分析    陈晓菲;古文涛;刘小贝;黄纯洁;黄志雄;王世杰;伍林;宗志敏;魏贤勇;

反烧式固定床生物质气化试验研究    丁杨惠勤;朱跃钊;廖传华;方向;张华;马雷;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热风炉的可行性研究    张云硕;

锥形流化床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研究    蒋剑春;

沼气发酵原理及其作用    彭武厚;陆鑫;

发展生物燃油产业 确保国家石油安全    王述洋国;谭文英;

以高温热水为介质的生物质原料干燥系统研究和设计    刘小虎;俞国胜;

浅析山东省低碳农业与新农村建设    董家贵;王恒;徐茂裕;

甘肃河西大麦麦芽干燥控制系统研究    高晓阳

纸张电磁干燥技术研究    王正顺

合成气合成二甲醚和乙醇的试验研究    朱颖颖

厨余物厌氧产氢过程控制因素优化研究    赵明星

辽宁省能源消耗及碳排放规律研究    田徵

生物质焦油燃烧动力学及其燃料特性实验研究    张全国

纤维素快速热解机理的分子模拟研究    黄金保

我国农村秸秆成型燃料规模化技术研究    樊峰鸣

生物质焦油燃烧动力学及其燃料特性实验研究    张全国

秸秆干燥过程的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雷廷宙

气流干燥管内气固两相流动与传热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金辉

农业废弃物热解特性的研究    唐京禧

沼渣利用下温室番茄及土壤环境对水氮耦合的响应    谢景欢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特性的研究    马爱玲

两级星型斜齿轮传动系统均载特性研究    孙红

煤粉干燥管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于连丽

我国生物质能源立法研究    闫献伟

海洋胶红酵母菌TJY15a菌株产油脂的研究    李梅

玉米秸秆热解制取生物油及其性质研究    王通洲

生物质热裂解制取生物油的研究    孙玉凤

AD7714模数转换器的原理及应用    张波,经亚枝,张焕春

颗粒物料气流干燥的数学模型    郑国生;曹崇文;

检测粮食水分用的电容式传感器    翟宝峰,梁清华

基于电容式传感器的粮食水分测量仪    丁英丽

新型推挽式脉冲气流干燥机的研制    温新林,徐向阳,唐歆熙,宿新天

单电源低功耗A/D转换器AD7714及其应用    刘太明,郭怡倩

单片机系统实用抗干扰设计    王燕芳;宋辉;

基于MATLAB模糊逻辑工具箱的模糊控制系统仿真    亢海伟,杨庆芬,王硕禾

化学工业装备技术发展趋势    王廷俊

远红外涂料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胡嘉一

基于玻璃化转变的稻谷爆腰产生机理研究    刘木华;吴颜红;曾一凡;周小梅;

干燥过程粮食水分在线监控仪的研究    蔡晓华;韩杰;刘俊杰;陈蕾;

水稻干燥品质的模拟和控制机理研究    刘木华

谷物干燥过程复杂性分析及其控制    刘雪强

谷物干燥的红外辐射陶瓷材料及红外干燥机理研究    董宏宇

旋流闪急干燥器传热性能及最佳匹配参数研究    李文曲

热风温度对种子稻谷干燥速率与发芽率的影响    张银

玉米精细烘干工艺参数确定与优化    董洪全

谷物烘干机的模糊控制系统仿真与实现    魏雅鹛

脉冲式气流干燥器的操作与结构优化模拟研究    郑晓冬

基于可拓学的知识表示及推理方法研究    王静

内循环流化床的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    盖志杰

药厂流化床数值模拟    郏京武

基于可拓学的不确定性推理模型及其应用    张丽丽

玉米干燥实时智能控制及工艺参数推理专家系统    朱航

新型生物质粉体燃料破碎系统    姚向丽;肖波;邹先梅;

水蒸气氛围下木薯渣气化的研究    岳金方;应浩;蒋剑春;孙云娟;

庄稼地里“种”出“石油”来    可及;

中国薪炭林培育技术    张建国;彭祚登;

生物质催化气化制氢技术研究    岳思;肖波;

生物质裂解机理模型的研究进展    王新运;吴凤义;万新军;

生物质气化中焦油的产生及其危害性    鲍振博;靳登超;刘玉乐;郭俊旺;

桉树木屑热裂解制生物油的研究    张博;邬小兵;任德安;刘健;龙敏南;

生物质固化成型燃料的开发与应用    周成;

生物柴油在节能环保应用中的展望    张亚男;

国外生物质能发展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王贤华;陈汉平;邵敬爱;杨国来;张世红;刘德昌;

流化床生物质CO_2催化气化模拟分析    张建社;郭庆杰;

生物质(秸秆)成型燃料制备技术应用与市场需求展望    周斌;雷建国;魏然;

自混合下行循环流化床生物质快速热解制燃料油    田原宇;梁鹏;盖希坤;乔英云;

生物质炉具:市场前景看好,更需政府支持    王玉琪;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研究    孙凤莲;王雅鹏;

生物质能在能源系统和农村经济中的作用及发展战略    王革华;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与我国西部的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    王述洋;李东升;

能源节约与开发    杨平原;张勍;

在产学研结合中推进生物质能发展    罗永浩;苏毅;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程将在我区启动    王占奇

印尼采用我市农民王有权发明的新技术开发生物质能    记者王小胜、常云亮

生物质能发展要洗好切入点    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生物质能中心主任 李海滨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出台    姚润丰

肖明松:为生物质能奔走呼号    本报记者 陈磊

发展可再生能源,不要轻视了生物质能    本报记者 陈瑜

生物质能和炼制油技术成热点    记者 顾定槐

生物质能前景诱人    雷奔

济锅打造生物质能“锅炉航母”    孟祥宾

财税规划:支持生物质能发展“路线图”    本报记者  孙雷

湿生物质定向气化制取高浓度氢气的实验研究及理论分析    黄浩

生物质流化床燃烧粘结特性及控制研究    尚琳琳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神华不粘煤和胜利褐煤与生物质共液化反应研究    王志红

木质纤维类生物质定向热解行为研究    刘军利

生物质常温开模致密成型研究    闫文刚

下吸式固定床农林类生物质低焦油气化过程试验研究与数值计算    闫桂焕

生物质选择性热解液化的研究    陆强

生物质在流化床气化炉内定向转化过程的模型模拟研究    周密

倾斜下降管反应器中颗粒运动规律的研究    杨延强

HPB-V型生物质成型机的改进与试验分析    牛振华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实验研究    朱孔远

热解温度对生物质焦油裂解率影响的实验研究    贺鹏

生物质料物理压缩成型参数优化研究    段宇

生物质块状燃料成型机的研究设计    何继龙

生物质能开发利用设计与环境效应的研究    刘威

生物质能资源化利用系统的初始条件及生物周期评价的研究    刘俊伟

基于ANSYS的生物质成型流变规律及进料螺杆模态特性研究    刘超

落下床中煤与生物质快速共热解研究    朱向伟

生物质电厂燃料供应系统的模拟与优化    俞宏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