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光合菌群产氢特性及其秸秆发酵制氢初探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4:31
热度:

光合菌群产氢特性及其秸秆发酵制氢初探【摘要】:光合细菌在厌氧和光照条件下有较高的产氢潜力,能将有机物的利用与氢气的产生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生物制氢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光合菌群为研究对象

【摘要】:光合细菌在厌氧和光照条件下有较高的产氢潜力,能将有机物的利用与氢气的产生有机结合起来,成为生物制氢研究的热点。本文以光合菌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合菌群产氢特性,创新性地采用玉米秸秆水解-光合菌群发酵制氢工艺,旨在为光合细菌制氢技术开辟一条新的可循之路。 采用间歇方式培养从花园土壤中富集分离出来的光合菌群,分别考查碳源、氮源、碳氮源组合、初始pH值、光照方式、接种量、光照强度、培养温度对光合菌群产氢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氮源相比,碳源对产氢量的影响更为显著,葡萄糖和草酸铵分别是最适宜的碳源和氮源,葡萄糖和谷氨酸钠为最佳碳氮源组合;在酸性条件下的产氢量高于碱性条件;在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光照条件下,产氢量高于连续光照;当接种量为10%、光照度为7000 lux、培养温度为30℃时最易形成优势菌群,产氢量最高。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产氢工艺条件为:采用10号菌群、碳源为葡萄糖、葡萄糖浓度为3 g/L、氮源为尿素、尿素浓度为9 g/L、接种量为10%、pH值为8.5、光照方式为12 h光照-12 h黑暗交替光照、培养温度为30℃。方差分析表明,碳源、碳源浓度、氮源、菌种种类是影响产氢量的主要因素。 玉米秸秆经水解、脱毒后,进行了光合菌群产氢研究,考查了秸秆水解条件、脱毒方法、氮源、磷元素、NaCl、NaHCO_3及金属离子对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的水解最佳条件为硫酸浓度1%,固液比1:12,水解时间0.5 h,水解温度为110℃。采用Ca(OH)_2调节pH值的脱毒方法产氢效果优于其它脱毒方法;当尿素(以N计)浓度为2 g/L,K_2HPO_4(以P计)浓度为0.05 g/L,NaCl浓度为1.5 g/L,NaHCO_3浓度为10 g/L时,产氢量分别达到最高值。在培养基中加入Cu~(2+)获得的产氢量要明显高于其他金属离子。正交实验得出NH4+为光合菌群产氢显著影响因素。光合菌群利用秸秆水解液发酵制氢,是一种低成本高效能的制氢技术,必将在未来光合细菌制氢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光合菌群 产氢 影响因子 秸秆 水解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X17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绪论10-19
  • 1.1 引言10-11
  • 1.2 生物制氢11-15
  • 1.2.1 发酵细菌11-12
  • 1.2.2 真核藻类(绿藻)12
  • 1.2.3 蓝细菌12-13
  • 1.2.4 光合细菌13-15
  • 1.3 微生物利用秸秆制氢研究现状15-17
  • 1.3.1 农作物秸秆的预处理方法15-16
  • 1.3.2 秸秆水解液脱毒处理方法16
  • 1.3.3 微生物利用秸秆产氢研究进展16-17
  • 1.4 本课题的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17-19
  • 第2章 高效产氢光合菌的筛选及产氢特性研究19-36
  • 2.1 实验材料与装置19-20
  • 2.1.1 菌种来源19
  • 2.1.2 实验仪器及装置19-20
  • 2.1.3 培养基20
  • 2.2 实验方法20-21
  • 2.2.1 光合细菌富集方法20
  • 2.2.2 光合细菌扩大培养方法20-21
  • 2.2.3 光合细菌的产氢方法21
  • 2.3 分析方法21-22
  • 2.3.1 光照强度的测定21
  • 2.3.2 pH 值的测定21
  • 2.3.3 生物量的测定21
  • 2.3.4 氢气含量测定21-22
  • 2.4 结果与讨论22-32
  • 2.4.1 光合菌群富集22
  • 2.4.2 光合菌群扩大培养22
  • 2.4.3 排氧方式的选择22-23
  • 2.4.4 光合菌群菌体形态23-24
  • 2.4.5 光合菌群生长曲线24-25
  • 2.4.6 碳氮源对产氢的影响25-28
  • 2.4.7 pH 值的影响28-29
  • 2.4.8 接种量的影响29-30
  • 2.4.9 光照强度的影响30-31
  • 2.4.10 光照方式的影响31-32
  • 2.4.11 培养温度的影响32
  • 2.5 正交实验32-34
  • 2.5.1 实验方案33
  • 2.5.2 实验结果33-34
  • 2.6 本章小结34-36
  • 第3章 光合菌群发酵秸秆水解液制氢研究36-53
  • 3.1 秸秆水解液产氢培养基36
  • 3.2 光合菌群产氢方法36
  • 3.3 分析方法36-37
  • 3.3.1 还原糖含量测定36-37
  • 3.3.2 pH 值及氢气含量的测定37
  • 3.4 结果与讨论37-43
  • 3.4.1 光合细菌的驯化及富集培养37-38
  • 3.4.2 硫酸浓度的影响38-39
  • 3.4.3 固液比的影响39
  • 3.4.4 水解时间的影响39-40
  • 3.4.5 水解温度的影响40-41
  • 3.4.6 水解液脱毒方法对产氢量的影响41-43
  • 3.5 培养基的优化43-46
  • 3.5.1 氮源的影响43-44
  • 3.5.2 P 浓度的影响44-45
  • 3.5.3 NaCl 浓度的影响45-46
  • 3.5.4 NaHC0_3 浓度的影响46
  • 3.6 金属元素对产氢的影响46-50
  • 3.6.1 M0~(2+)浓度的影响46-47
  • 3.6.2 Mg~(2+)浓度的影响47-48
  • 3.6.3 Cu~(~(2+))浓度的影响48-49
  • 3.6.4 Fe~(2+)、Ni~(2+)、C0~(2+)、C1~(3+)的影响49-50
  • 3.7 产氢条件优化50-52
  • 3.7.1 实验设计50-51
  • 3.7.2 实验结果51-52
  • 3.8 本章小结52-53
  •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58-60
  • 致谢60-61
  • 详细摘要61-6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有机废水厌氧发酵产氢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洪天求,郝小龙,俞汉青

秸秆预处理方法的筛选    唐锘;

猪粪污水光合细菌制氢的影响因素    张全国;范振山;王艳锦;李鹏鹏;原玉丰;

汽爆玉米秸秆羧甲基纤维素的制备    杨叶;陈洪章;

底物初始浓度对光合细菌产氢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王永忠;廖强;朱恂;巴淑丽;张攀;张川;

pH值对光合细菌利用乙酸(钠)产氢的影响    魏丽芳;郑先君;张治红;许培援;魏明宝;

微波预处理稻草糖化工艺研究    朱圣东,吴元欣,喻子牛,李慧,张霞

固氮类微生物产氢机理研究进展    朱建良,冯有智

光合细菌高效产氢菌群在猪粪污水中产氢量的研究    张军合;张全国;师玉忠;尤希凤;刘振波;

光合菌群产氢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张全国;王素兰;尤希凤;

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    马忠海

光合产氢菌群的筛选及其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因素的研究    尤希凤

光合细菌利用低分子有机酸产氢的试验研究    陈明

混合菌种生物技术(MCB)光合产氢的试验研究    张立宏

玉米秸秆酸解副产物对酒精发酵影响的研究    林贝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工艺研究    梁莹

光合细菌研究进展    李彦芹,阚振荣,穆淑梅,管越强,康现江

木质纤维素生物质制取燃料乙醇的化学预处理技术    朱振兴;聂俊华;颜涌捷;

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发酵工艺参数的优化    谢凤行;赵玉洁;周可;张峰峰;李亚玲;

秸秆资源回收物流系统的分析与构建    周凌云;栾琨;喻小贤;罗建锋;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方法的研究进展    张振;臧中盛;刘苹;常秀莲;温少红;

生物制氢反应器不同发酵类型产氢能力的比较    宫曼丽;任南琪;李永峰;唐婧;

生物制氢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    任南琪;郭婉茜;刘冰峰;

荧光原位杂交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及进展    王继华;杨茹冰;李晶;

Optimization of fermentation medium for the new hydrogen bacterium E.Harbinense YUAN-3    张露思;丁杰;任南琪;郭婉茜;高磊;刘爽;郑国香;

我国应用生物技术资源化利用城市剩余污泥的研究进展    刘和;堵国成;陈坚;

基于钯钇合金膜的光纤氢气传感器特性研究    刘繄;陈幼平;张冈;宋涵;

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影响因素探讨    庞小平;牛明芬;王赛月;王昊;

浅论淀粉的能源转化技术    张品;王艳丽;刘钟栋;韩杰;白红超;

生物制氢技术现状及其研究进展    张全国;李刚;荆艳艳;

羧甲基细菌纤维素的制备及溶液性质    于长江;尹学琼;吉立;雍国新;林强;

甘油三酸酯的化学转化利用途径    南军;于海斌;石芳;隋芝宇;李佳;

乙基化蔗糖、甘露醇、甘油的合成与表征    林海伟;欧仕益;赵阳阳;马顺;周华;

利用厨余进行厌氧发酵产氢的研究    刘艳;黄晓婷;吴畏;

活性污泥利用甘蔗渣进行发酵产氢的特性    焦安英;李永峰;刘琨;

国内外生物制氢技术研究进展    张全国;尤希凤;周汝雁;张军合;

活性炭及其改性催化剂应用于碘化氢分解的性能及机理研究    陈云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嗜热真菌纤维二糖水解酶(CBHⅠ、CBHⅡ)和内切葡聚糖酶(EGⅠ)的分子改造    王秀娟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酒精的研究    张强

稻壳制备燃料乙醇及综合利用    麻越佳

甘蔗压榨汁制氢系统的工程控制对策及其微生物群落研究    焦安英

以赤糖为基质的生物制氢生态系统与工艺    岳莉然

直接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唐玉宝

稻草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制备纤维素乙醇的研究    刘海臣

陶瓷企业低碳制造系统模式及评估与建模方法    陶雪飞

河南省电力行业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分析    王姗姗

玉米秸秆预处理及对发酵产氢效果影响研究    曾召刚

杜氏盐藻异养转化藻株的鉴定及初步功能分析    吕文兵

海藻加工废弃物的复合降解及乙醇转化    葛蕾蕾

光合细菌对大水面养殖生态作用的研究    任义波

企业低碳竞争力的研究    王皓

蓝藻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机理研究    张明辉

硫碘开路循环制氢系统流程模拟及本生反应两相分离试验研究    杨剑

水肥优化管理降低氮素淋溶损失与提高双季稻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王先挺

活性污泥厌氧发酵废水产氢的动力学研究    徐畅平

天然植物秸秆SE改性及其羧甲基化研究    郝红英,邵自强

混合菌群的筛选及其与白腐真菌串联降解石油的效果初探    胡凌燕;孙东平;邵涛;陈纪昆;周伶俐;

16S rDNA测序快速鉴定废水生物处理系统目标细菌    李永峰;任南琪;杨传平;陈瑛;郑国香;胡立杰;

产酸发酵细菌演替规律研究—pH≤5条件下ORP的影响    任南琪

气相色谱法分析厌氧反应器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    刘艳玲,任南琪,刘敏,王爱杰,李建政,吴忆宁

产酸相反应器快速启动和乙醇型发酵菌群驯化    李建政,任南琪,秦智,郭爽

混合菌种非固定化技术制氢反应器产氢效能    林明,任南琪,马汐平,马放,王爱杰,王相晶,李建政

几种金属离子对高效产氢细菌产氢能力的促进作用    林明,任南琪,王爱杰,张颖,王相晶,马放

产氢发酵细菌培养基的选择和改进    林明,任南琪,马汐平,王爱杰,马放,王相晶

高效产氢新菌种的分离鉴定与16S rDNA全序列    李永峰,任南琪,胡立杰,郑国香,陈瑛,林海龙,张文启

纤维素的酶水解及超声波对其加速作用的研究    何泽超

光合产氢菌群的筛选及其利用猪粪污水产氢因素的研究    尤希凤

废弃植物纤维水解的研究    杨小寒

畜禽粪便污水光合细菌制氢技术研究    王艳锦

生物质在超临界水中液化转化的实验研究    朱道飞

酒精生产酵母菌株木糖代谢工程及其发酵工艺的初步研究    史文龙

微生物发酵菌群的组合及其应用研究    吕学斌

光生物产氢研究进展    李鹏,龙敏南

微生物产氢研究的进展    康铸慧,王磊,郑广宏,周琪

产氢细菌Enterbacter sakazakii HP的分离及产氢特性    常娥;齐亚林;邬小兵;徐惠娟;龙敏南;

Clostridium papyrosolvens厌氧发酵产氢研究    靳孝庆;徐昊;沈磊;何冰芳;

混合菌群产氢特性研究    胡吉军;郭维强;贾志国;付宁;张杰;陶勇;高平;李大平;王镧;

利用电化学活跃微生物协助电解发酵产氢    李建昌;张无敌;尹芳;徐锐;陈玉保;

潮间带暗发酵产氢菌群富集和产氢过程分析    才金玲;王广策;李延川;朱大玲;潘光华;

厌氧产氢微生物研究进展    马诗淳;罗辉;尹小波;张辉;邓宇;

一株嗜温高效产氢细菌Clostridium sp.08-1的分离鉴定与产氢特征    宗文明;于瑞嵩;樊美珍;周志华;

产氢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氢特性研究    刘合钦;徐莉;周翔南;付强;闫云君;

利用厨余进行厌氧发酵产氢的研究    刘艳;黄晓婷;吴畏;

光合产氢过程中微生物代谢热实验研究    赫倚风;郭婕;周彩虹;张志萍;王毅;张全国;

一株厌氧高效产氢细菌的筛选及其耐酸性的研究    任南琪;林明;马汐平;王爱杰;李建政;

高效产氢细菌的分离鉴定与产氢作用    李永峰;李鹏;李建政;

利用农林废弃物发酵产氢的研究    刘旭;马春红;李晓煜;何晓棣;甄占萍;吴哲;王立安;贾银锁;

影响天然混合红螺菌产氢因素的实验研究    张全国;雷廷宙;尤希凤;杨群发;原玉丰;张军合;

产氢微生物培养特性及其扩大培养的研究    李永峰;陈晟;史乃鉴;王远强;

两相联合厌氧发酵产氢气—甲烷的工艺参数验证    王媛媛;张衍林;晏水平;周洪亮;李武;

影响发酵细菌B49产氢因子研究    王相晶;任南琪;李建政;张颖;陈兆波;郭婉茜;李永锋;

碳源、氮源及碳/氮比值对发酵产氢细菌RF-9产氢性能的影响    郑国香;任南琪;钟溢键;李小玲;吴川福;周湘良;

光合细菌利用低分子有机酸产氢的试验研究    陈明

厌氧发酵产氢菌筛选及产氢菌突变体库构建    刘洪艳

高效利用玉米秸秆的产氢菌种及其产氢性能研究    曹广丽

发酵产氢菌株与混合培养系统种群生态研究    陈瑛

生物质高效水解及发酵产氢的机理研究    戚峰

秸秆类生物质暗发酵产氢关键参数优化及其机理研究    宋朝霞

Klebsiella pneumoniae ECU-15菌株暗发酵产氢过程分析及其利用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实验研究    牛坤

光发酵细菌的选育及其与暗发酵细菌耦合产氢研究    刘冰峰

同步代谢秸秆木糖和葡萄糖的产氢新菌种及其产氢特性    许继飞

光合产氢菌群生长动力学与系统温度场特性研究    王素兰

暗发酵细菌与光发酵细菌两步法联合产氢研究    刘颖

产氢细菌Ethanoligenens harbinense R3的发酵产氢基质与效能的研究    韩博

光源和光谱对光合产氢菌群产氢工艺影响研究    安静

外加电场辅助质子传递供类球红细菌光合产氢研究    邓文武

产氢菌的分离鉴定及产氢条件的优化    张娜

脱氢酶与产氢微生物之间关系的研究    王秀菊

发酵产氢菌的分离及其产氢研究    马生华

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发酵产氢潜力的研究    卢怡

细菌产氢的研究    赵玉山

脱氢酶在生物质发酵产氢过程中的规律与作用研究    马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