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平菇发酵甜高粱秸秆工艺及平菇多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4:18
热度:

平菇发酵甜高粱秸秆工艺及平菇多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摘要】:从15种平菇菌种P-1、P-2、P-3、P-4、P-5、P-5、P-6、P-7、P-8、P-9、P-10、P-11、P-1

【摘要】:从15种平菇菌种P-1、P-2、P-3、P-4、P-5、P-5、P-6、P-7、P-8、P-9、P-10、P-11、P-12、P-13、P-14、P-15中筛选在甜高粱秸秆粉上生长速度快、盛产平菇多糖及对粗纤维降解能力强的菌株;对平菇液体菌种最佳培养基条件、固态发酵最佳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对发酵后的甜高粱秸秆粉中的平菇多糖进行水浴法浸提,然后进行抑菌、抗氧化性和还原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P-6是最适宜于发酵甜高粱秸秆粉的菌种。液体种子摇瓶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豆饼粉10-15g/L、甜高粱秸秆粉2g/L、玉米粉25g/L、麸皮粉25g/L,采用此培养基,在150 r/min、24-26℃条件下培养5 d,培养其液生物量可以达到20.74 mg/mL,平菇多糖达20.81 mg/mL。固态发酵最佳培养基为70%甜高粱秸秆、10%玉米粉、10%豆饼粉、10%麸皮粉,65 %水。固态发酵最佳条件为发酵温度26℃、时间7d、初始pH=5、初始含水量65%、接种量20%)和发酵层厚度2cm时最佳。在此条件下,培养液的生物量和平菇多糖可达20.74mg/mL、20.81mg/mL。平菇多糖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有很强的抑制效果。浓度为4mg/mL时对O2-·的清除率是34.3%,当浓度为8mg/mL时对O2-·的清除率高达63.9%;当浓度大于4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迅速上升,当浓度为10 mg/mL时对·OH的清除率最高可达76.2 %;当浓度为1-3 mg/mL时对DPPH·的清率从23.7 %上升到41.8 %,当浓度为5 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为50.6 %。 【关键词】:甜高粱秸秆 平菇 饲料 抗氧化性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S646.1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世界、全国、新疆甜高粱资源及种植情况9-10
  • 1.2 甜高粱秸秆应用研究进展10-12
  • 1.2.1 开发作为饲料10-11
  • 1.2.2 开发作为肥料11
  • 1.2.3 制取淀粉11
  • 1.2.4 生产燃料11-12
  • 1.3 真菌或食用菌饲料研究进展12-13
  • 1.4 真菌多糖研究进展13-14
  • 1.4.1 抗肿瘤作用13
  • 1.4.2 抗氧化作用13
  • 1.4.3 免疫促进作用13
  • 1.4.4 抗突变作用13-14
  • 1.4.5 降低胆固醇作用14
  • 1.5 甜高粱秸秆生产饲料的限制因素14-15
  • 1.5.1 粗纤维含量14
  • 1.5.2 粗蛋白质含量14
  • 1.5.3 维生素含量14-15
  • 1.6 甜高粱秸秆生产蛋白饲料的开发意义15
  • 1.6.1 甜高粱秸秆生产的蛋白饲料是绿色饲料15
  • 1.6.2 对农业资源综合利用价值重大15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5
  • 1.8 研究内容15-16
  • 第2章 菌种的筛选16-26
  • 2.1 前言16
  • 2.2 材料与试剂16-18
  • 2.2.1 菌种16
  • 2.2.2 培养基16
  • 2.2.3 试验试剂16-17
  • 2.2.4 试验相关溶液17
  • 2.2.5 试验仪器17-18
  • 2.3 测定方法18-21
  • 2.3.1 平菇多糖的检测:硫酸-苯酚显色法18-20
  • 2.3.2 粗蛋白质的测定20-21
  • 2.3.3 粗纤维的测定21
  • 2.4 试验方法21-22
  • 2.4.1 在PDA 斜面上菌种筛选试验21
  • 2.4.2 在甜高粱秸秆粉PDA 斜面上菌种筛选试验21-22
  • 2.4.3 固态发酵菌种筛选试验22
  • 2.5 结果与分析22-24
  • 2.5.1 在PDA 斜面上的菌株筛选结果22
  • 2.5.2 甜高粱秸秆粉PDA 斜面上菌株筛选结果22-23
  • 2.5.3 固态发酵菌种筛选试验结果23-24
  • 2.6 结论24-26
  • 第3章 液体菌种培养基优化26-35
  • 3.1 引言26
  • 3.2 材料及仪器26-27
  • 3.2.1 菌种26
  • 3.2.2 试验试剂26
  • 3.2.3 主要仪器26-27
  • 3.3 测定方法27
  • 3.3.1 生物量的测定27
  • 3.3.2 平菇多糖的测定27
  • 3.4 培养基组分试验27
  • 3.4.1 菌种的制备27
  • 3.4.2 甜高粱秸秆粉培养基试验27
  • 3.4.3 甜高粱秸秆粉和麸皮粉培养基试验27
  • 3.4.4 甜高粱秸秆、麸皮粉和玉米粉培养基试验27
  • 3.4.5 甜高粱秸秆粉、麸皮粉、玉米粉和豆饼粉培养基试验27
  • 3.5 培养基成分最佳用量试验27-28
  • 3.5.1 玉米粉用量的影响27
  • 3.5.2 麸皮粉用量的影响27-28
  • 3.5.3 豆饼粉用量的影响28
  • 3.5.4 甜甜高粱秸秆粉用量的影响28
  • 3.5.5 正交试验28
  • 3.6 结果与分析28-33
  • 3.6.1 培养基组分试验结果28-29
  • 3.6.2 玉米粉用量的影响29
  • 3.6.3 麸皮粉用量的影响29-30
  • 3.6.4 豆饼粉用量的影响30-31
  • 3.6.5 正交试验优化培养基的组成31-33
  • 3.7 讨论33-34
  • 3.8 结论34-35
  • 第4章 均匀试验设计优化固体发酵培养基35-44
  • 4.1 引言35
  • 4.2 材料35
  • 4.2.1 菌种35
  • 4.2.2 液体培养基35
  • 4.2.3 固体发酵培养基35
  • 4.2.4 液体菌种的制备35
  • 4.3 试验方法35-37
  • 4.3.1 固体发酵35
  • 4.3.2 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试验35-36
  • 4.3.3 最佳培养条件试验36
  • 4.3.4 正交试验设计36-37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37-43
  • 4.4.1 固体发酵培养基优化37-38
  • 4.4.2 最佳培养条件试验38-41
  • 4.4.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41-43
  • 4.5 结论43-44
  • 第5章 平菇多糖抑菌及抗氧化性试验44-52
  • 5.1 材料与仪器44
  • 5.1.1 样品44
  • 5.1.2 菌种44
  • 5.1.3 培养基44
  • 5.1.4 仪器设备44
  • 5.2 试验方法44-47
  • 5.2.1 平菇多糖的提取44-45
  • 5.2.2 抑菌试验45
  • 5.2.3 平菇多糖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45
  • 5.2.4 氧化还原性试验45-47
  • 5.3 结果与分析47-50
  • 5.3.1 抑菌试验结果47
  • 5.3.2 平菇多糖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测定47-48
  • 5.3.3 0~(2-)·清除率试验结果48
  • 5.3.4 ·OH 清除率试验结果48-49
  • 5.3.5 平菇多糖对 DPPH·的清除效果49-50
  • 5.3.6 多糖的还原能力试验结果50
  • 5.4 结论50-52
  • 第6章 结论52-53
  • 参考文献53-57
  • 致谢57-58
  • 作者简介5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食用菌发酵的应用研究进展    朱华玲;班立桐;徐晓萍;卜露霞;

红平菇多糖提取条件的优化    张建国;陈晓明;贺新生;

平菇多糖清除O_2~-及对红细胞膜自由基氧化的影响    沈侃,邵雪玲,邓小卫,杨清平,肖庚富

当前中国畜牧业及饲料工业运行形势    王智才;

秸秆综合利用的重大发展    郭佩玉;

秸秆同步固态发酵法生产酒糟饲料蛋白的初步研究    孙君社,苏东海,李雪

利用白腐真菌开发农作物秸秆饲料的研究    胡建宏,丁海荣,王立强

白腐真菌改善香菇菌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瘤胃降解特性的效果    梁学武,姚亮,刘庆华,鲍若虹

国内外高粱深加工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邹剑秋,朱凯,张志鹏,黄先伟

可再生能源作物——甜高粱的开发利用    张志鹏,杨镇,朱凯,王艳秋,刘影

世界高粱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一)    卢庆善,宋仁本,卢峰,李志华

能源植物甜高粱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    郭平银;齐士军;徐宪斌;郑现和;肖爱军;游宝杰;

能源植物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郭平银;肖爱军;郑现和;尚会芹;

秸秆发酵料接种液体食用菌种栽培试验    韩冰;周建树;赵洁;李杨;孟庆国;陈超;

盐度对不同类型甜高粱品种萌发的影响    高凤菊;曹鹏鹏;王乐政;王士岭;尚会芹;

响应面法优化家蝇幼虫中抗氧化成分的提取工艺    李鹤飞;陶玉贵;王强;陈静颖;刘海涛;

响应曲面法优化复合絮凝剂的制备条件    邹明玲;徐建平;方进;高琴;

两种白腐菌降解油菜秸秆效果的研究    朱洪龙;王力生;蔡海莹;解宜林;邹松阳;杨海;

四个平菇菌种液体培养选育研究    卜庆梅;王淑芳;王瑜;许家英;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在畜禽免疫学上的研究应用    谢红兵;黄志坚;陈强;江和基;陈勤光;

生物技术在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上的研究与应用    李培庆;崔艳红;胡海霞;

多年生草本木质纤维素能源作物及其在我国北方资源评价    谢光辉;赵亚丽;朱万斌;丁荣娥;韩立朴;程序;

姬松茸的营养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姜红波;林启训;赵卫星;

抗辐射的海藻活性物质研究概况    潘敏翔;吴久鸿;宋明玉;张峰;史宁;

海胆黄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研究(英文)    

多糖抗肿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张秀娟;孙宇婷;

Grifolin,secondary metabolite from the mushroom Albatrellus confluens,a potential ERK1/2 kinase inhibitor    

能源草的开发与利用    张蕴薇;杨富裕;吴凯峰;

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的研究进展    蒙杰;王敦球;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甜高粱酒精燃料产业    黎大爵;

甜高粱秸秆制备乙醇的研究    周美静;王颉;许新国;

桦褐孔菌多糖纯化、结构及其抗肿瘤机制研究    陈义勇

黑木耳多糖的分离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宋广磊

甜高粱高产栽培及秸秆贮藏研究    丛靖宇

甜高粱遗传图谱的构建及能源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管延安

黄伞子实体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聂永心

橙皮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    张保顺

金钗石斛多糖的化学结构与抗白内障活性研究    王军辉

组合式白腐真菌反应器处理实际染料废水过程中生态结构和功能解析    高尚

苹果渣固态发酵高蛋白产量菌株筛选及发酵条件研究    刘芸

当归不同炮制品质量评价模式的建立    郭延生

木质层孔菌产MnP培养体系优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陈聪

桦褐孔菌胞外多糖液体深层发酵及木质纤维素促进产糖效果的研究    陈辉

四种真菌多糖抗氧化和抗肿瘤及免疫调节活性的研究    曹磊

泰山云芝TN-1生物学特性及驯化栽培研究    孔怡

羊肚菌胞外多糖与胞内硒多糖抗氧化活性研究    孟凡云

富硒平菇的研究    王伟

ISSR辅助杏鲍菇常规杂交育种研究    刘晓红

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液体发酵及代谢产物的研究    张京良

海带和菲律宾蛤仔提取物对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生成影响的研究    徐睿

植物内生真菌的活性筛选及SIPI3.0550代谢产物的初步研究    张志杰

食用菌发酵液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效果    王智学;方新;冯健;

3种食用菌营养成分的测定    徐慧君;边才苗;王锦文;

不同比例食用菌废渣对青菜生长的影响    陈庆榆;缪成贵;刘晓锋;孙秀球;

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对杨树叶枯病菌抑菌机理的初步研究    计红芳;张令文;宋瑞清;

利用白腐真菌开发农作物秸秆饲料的研究    胡建宏,丁海荣,王立强

凤尾菇发酵液抗细菌组分分离及其活性研究    林勇;曾志恒;张迪;郑怡;刘艳如;欧阳桐娇;

食用菌菌糠中的生物活性酶及其再利用    朱华玲;班立桐;徐晓萍;

绒白乳菇发酵液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计红芳;张令文;王青;张慧蓉;宋瑞清;

两种食用菌多糖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李芳亮;赵立冬;高杨;王锐;

茶树菇菌渣对番茄根结线虫病防治的初步研究    房华,廖金铃,吴庆丽,郑静君

平菇深层发酵技术及其多糖分离纯化研究    别运清

灵芝菌丝体发酵条件优化研究    邓功成;周川;王文飞;王涛;

灰树花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邓功成;赵洪;高礼安;李永波;马媛;黎娇凌;李静;

杏鲍菇发酵产物冻干粉功能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    侯金鑫;江一帆;赵晓静;段硕楠;王立安;

银耳菌液体培养工艺优化及醪液功能醋饮料研制    郭燕娇

三种食用菌保健饮料工艺优化、成分分析及功效的研究    侯金鑫

麻黄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其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张连茹,邹国林,杨天鸣

正交试验优化精制酪氨酸的工艺条件    郝静,张关永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孙君社,李雪,董秀芹

T-黄平菇主要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明,哈保茹,张杏楼,冯贺敬

发酵甜高粱汁耐高浓度酒精酵母菌的选育    曹俊峰,姚培鑫,马小魁

青粗饲料通过牛瘤胃外流速度的研究    颜品勋;冯仰廉;王燕兵;莫放;

复方真菌多糖的免疫增效作用    梁焕英,李英杰,吴承声,李海燕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郭庭双;李晓芳;

白腐真菌对稻草秸秆生物降解的研究    赵华,齐刚,代彦,陈秀为

白腐真菌及其木质素酶的研究进展    刘玲;叶博;刘长江;

平菇水溶性多糖结构表征与体外抗氧化作用    程超,李伟,汪兴平

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胡雪琼,吴红棉,郝志明,钱富阳,王志鹏

平菇多糖的提取工艺    刘荣;李沫;陈秀丽;

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方向    

食用菌生产的发展方向    

珍菇王纯天然高级滋补饮品生产技术    陈大年,段余君,程春芝,李珍,李兰红

发展食用菌生产前景广阔    王宝义

食用菌多糖对植物病毒抑制作用的初步研究    张超,操海群,陈莉,王杰

八种食用菌多糖成分测定及其对淋巴细胞的转化作用    傅幼英,何庆邦,路易·夏旺,克斯托夫·肖维沃

平菇酸奶的研制    康怀彬,李道敏,陈树兴

平菇多糖的提取、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张云侠

平菇发酵甜高粱秸秆工艺及平菇多糖抗氧化性能的研究    李机

小麦秸秆源平菇多糖的制备及其生物学作用的研究    孟艳

平菇多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与修饰及抗氧化性的研究    王金玺

五种食用菌不同提取物的免疫活性比较及理化特性分析    姜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