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粪便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产气效果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3:20
热度:

粪便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产气效果研究【摘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能源短缺,大力发展沼气不仅可以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而且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能源、经济、生态和环保效益。本研

【摘要】: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能源短缺,大力发展沼气不仅可以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而且改善了农村的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能源、经济、生态和环保效益。本研究通过对比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粪便与玉米秸秆混合物厌氧发酵的产气效果和整个反应过程中发酵料液pH值变化趋势,将温度、原料、配比与pH值结合起来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期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混合原料的最优配比,为农村户用沼气池厌氧发酵产生沼气的选料及配料比例提供理论依据。 本试验通过自行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和畜禽粪便(鸡粪,猪粪,牛粪)为沼气发酵原料,鸡粪、猪粪和牛粪分别与玉米秸秆按干物质质量3:1、2:1、1:1、1:2比例进行配比,在10℃~40℃(每5℃为一温度梯度)条件下进行批量试验,研究3种粪秆混合原料不同配比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产气效果及pH值的变化趋势,并通过SPSS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最优回归方程,得出不同温度下不同混合原料的最优配比及预计最大累积产气量。本试验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10℃~40℃条件下,从原料的配比看,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大累积产气量在10℃、15℃和40℃时分别出现在粪秆比为3:1、1:2和3:1的试验组,在其他温度下均出现在粪秆比为2:1的试验组;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大累积产气量在15℃时出现在粪秆比为3:1的试验组,在其他温度下都出现在粪秆比2:1的试验组;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按照温度顺序,最大累积产气量分别出现在粪秆比1:1、3:1、1:2、1:2、1:1、1:2、3:的试验组。 (2)从3种混合原料的累积产气量看,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物在35℃下粪秆比2:1时最优,为16865mL,在10℃粪秆比2:1和1:1时最小为310mL;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物在35℃粪秆比2:1时最优,为15177mL,在10℃粪秆比3:1时最小为205mL;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物在35℃粪秆比1:2时最优,为12973mL,在10℃粪秆比2:1最小为280mL。 (3)3种混合原料pH值在发酵初期普遍较低,随着反应的进行,pH基本呈现随着产气速率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在pH达到最大后开始下降,且在整个发酵过程中pH处于动态变化中。10℃~20℃条件下pH值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变化幅度较小,20℃条件下3种混合原料呈现出随着反应的进行缓慢升高直至产气结束的趋势,25℃~40℃条件下,pH值的变化趋势与产气速率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 (4)用SPSS软件对10℃~40℃条件下不同配比鸡粪、猪粪和牛粪分别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累积产气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10℃条件下,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2.11: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261mL;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3.28: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313mL。15℃条件下,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35: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440mL。20℃条件下,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2.23: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3277mL;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79: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6272mL。25℃条件下,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87: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0254mL;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68: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1000mL。30℃条件下,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86: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2084mL;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89: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1864mL;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2.82: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9895mL。35℃条件下,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81: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7000mL;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86: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5246mL。40℃条件下,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46: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5095mL;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最优配比为1.47:1,最大累积产气量为15513mL。 【关键词】:粪便 玉米秸秆 沼气 厌氧发酵 最优配比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S216.4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2-20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3-17
  • 1.2.1 国外厌氧发酵研究进展13-14
  • 1.2.2 国内厌氧发酵研究进展14-17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7-19
  • 1.3.1 沼气发酵原理17-18
  • 1.3.2 研究目的和意义18-19
  • 1.4 研究内容19-20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20-22
  • 2.1 试验材料20
  • 2.1.1 发酵原料和接种物20
  • 2.1.2 原料的预处理20
  • 2.2 试验装置20-21
  • 2.3 试验方案21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21-22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22-58
  • 3.1 不同温度下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速率及pH 变化22-30
  • 3.1.1 在1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22-23
  • 3.1.2 在1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23-24
  • 3.1.3 在2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24-25
  • 3.1.4 在2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25-26
  • 3.1.5 在3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26-27
  • 3.1.6 在3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27-29
  • 3.1.7 在4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29-30
  • 3.2 不同温度下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速率及pH 变化30-38
  • 3.2.1 在1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0-31
  • 3.2.2 在1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1-32
  • 3.2.3 在2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2-33
  • 3.2.4 在2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3-35
  • 3.2.5 在3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5-36
  • 3.2.6 在3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6-37
  • 3.2.7 在4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7-38
  • 3.3 不同温度下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气速率及pH 变化38-47
  • 3.3.1 在1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8-39
  • 3.3.2 在1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39-41
  • 3.3.3 在2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41-42
  • 3.3.4 在2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42-43
  • 3.3.5 在3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43-44
  • 3.3.6 在35℃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44-45
  • 3.3.7 在40℃温度下产气速率及pH 值变化45-47
  • 3.4 不同温度下粪便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原料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的变化47-54
  • 3.4.1 在10℃时不同配比原料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的变化47-48
  • 3.4.2 在15℃时不同配比原料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的变化48-49
  • 3.4.3 在20℃时不同配比原料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的变化49-50
  • 3.4.4 在25℃时不同配比原料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的变化50-51
  • 3.4.5 在30℃时不同配比原料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的变化51-52
  • 3.4.6 在35℃时不同配比原料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的变化52-53
  • 3.4.7 在40℃时不同配比原料厌氧发酵累积产气量的变化53-54
  • 3.5 粪便与玉米秸秆不同配比混合发酵累积产气量数学模型的建立54-58
  • 3.5.1 鸡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累积产气量数学模型54-55
  • 3.5.2 猪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累积产气量数学模型55-56
  • 3.5.3 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发酵累积产气量数学模型56-58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58-60
  • 4.1 结论58-59
  • 4.2 讨论59-60
  • 参考文献60-64
  • 致谢64-65
  • 作者简介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稻秆负荷与pH对稻秆厌氧发酵产酸系统启动过程的影响    梅翔;陈娟;毕良绣;吴芳芳;夏红艳;张朋;李晨;任丽丽;

稻秆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陈娟

沼气发酵微生物低温驯化研究    邓功成;李静;赵洪;高礼安;马媛;李永波;黎娇凌;俸才军;张林;杨世凯;

城市垃圾厌氧消化产酸阶段研究    张光明

20~30℃牛粪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试验    王丽丽;王忠江;梁俊爽;杨广林;李文哲;

我国农村地区能源形势分析    邓可蕴,贺亮

不同温度条件下农作物秸秆产气效率研究    楚莉莉;杨改河;张翠丽;任广鑫;冯永忠;

废水厌氧处理工艺的发展    吴平;吴慧芳;

不同反应温度的城市生活垃圾厌氧发酵研究    吴满昌,孙可伟,李如燕,孙艳,张海东

秸秆预处理方法的筛选    唐锘;

酸度、氧化还原电位和水力停留时间对葡萄糖厌氧混合发酵的影响    周洪波,Cord-ruwischlf ,陈坚

碱性条件促进太湖蓝藻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    李玉祥;刘和;堵国成;陈坚;

陇东高原农村沼气开发与综合利用研究    郭云旭

美国大学微生物学教学的特点与思考    王子迎;

秸秆原料C/N比调节对沼气产气状况的影响    张昌爱;刘英;黄萌;袁长波;王艳芹;

生物巢式厌氧反应器处理奶牛养殖场废水效果试验    王艳芹;边文范;袁长波;李国生;姚利;张昌爱;刘英;

云南商品化沼气池产业化发展分析    张无敌;许玲;尹芳;李建昌;刘宁;刘士清;官会林;毛羽;

紫外线诱变选育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    游玟娟;

沼液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陆新苗;王卫平;魏章焕;陈晓旸;朱凤香;洪春来;薛智勇;

自选酵母发酵性能的研究    段晨凯;刘树文;

沼液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王远远;刘荣厚;

农村生物质资源的合理利用途径探讨    丁兆运;

木质素高效降解菌血红密孔菌产酶条件研究    王丹梅;任大明;李秀娜;石皎;

玉米秸秆在人工瘤胃反应器中的厌氧转化    岳正波;胡真虎;俞汉青;

秸秆、蓝藻和餐厨废弃物等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探讨    翟志军;李俊;陈祥松;吴金勇;姚建铭;

沿巢湖地区沼气能源规模化生产利用模式的探讨及生态效益分析    张庆国;杨书运;吴朝;李鉴清;朱雅莉;

CMA生物灰代替水泥制作绿色混凝土的技术可行性研究    周述光;

关于农村沼气技术综合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关婷卉;杨明富;

长沙地区低碳农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蔡立湘;纪雄辉;彭新德;李明德;倪笑;

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影响因素探讨    庞小平;牛明芬;王赛月;王昊;

秸秆揉碎加工机械及工艺的试验研究    李林;张庆旭;赵满全;赵振国;

青贮饲料收获机关键部件设计与应用研究    赵满全;韩宝生;佘大庆;刘伟峰;刘汉涛;陈铁英;

集约化养猪场粪污厌氧固态发酵“近零排放”工艺研究    周洪亮;张衍林;晏水平;李善军;孟亮;艾平;

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的抑菌性能及其机理研究    隋建新

规模化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的技术经济优化研究    马永喜

产双酶恶臭假单胞菌的选育与酶法制备D-pHPG    莫章桦

长期施用化肥和稻草下红壤性水稻土钾素肥力演变规律的研究    廖育林

辅酶Q_(10)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过程优化研究    田玉庭

西北地区苦豆子根瘤菌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    赵龙飞

预处理后剩余污泥中温两相厌氧消化效能研究    李广

利用两种大型海藻制备生物能源的探索研究    冯大伟

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    李继忠

嗜热真菌纤维二糖水解酶(CBHⅠ、CBHⅡ)和内切葡聚糖酶(EGⅠ)的分子改造    王秀娟

产聚半乳糖醛酸酶菌株的筛选、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的研究    胡慧磊

沼气发电机冷却水预热沼气进料池系统的研究    康锡龙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中度嗜盐菌新种Pontibacillus yanchengensis sp. nov.的鉴定与多相分类学研究    杨砚

湖北省农村沼气产业化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    刘莹玉

沼气在无公害蔬菜中的应用研究    王路易

已建池农户沼气消费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维薇

沼液作为生菜、柑橘叶面肥的试验研究    袁怡

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宋庆平

高碳煤矸石与采残煤矿井下生物转化可燃气研究    唐敏

北欧国家的生物质能开发及启示    汪业林;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王璐;肖健;

有机负荷对餐厨垃圾单相厌氧发酵的影响    孟宪武;许晓晖;杨智满;戴萌;郭荣波;

碱性条件促进植物生物质厌氧水解及发酵产酸的研究    徐超;阎宏;闻岳;周琪;

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    迟姚玲;丁福臣;易玉峰;冀德坤;王虹;

稻草秸秆厌氧发酵接种物的驯化初步研究    陈佳一;雷中方;

农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及建议    黄金煌;

剩余污泥水解酸化的影响因素研究    骆燕萍;冯臣;

利用秸秆纤维制备环境材料的研究进展    邓华;敖宁建;孙蓉;严拓;

改性处理对水稻秸秆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陈晓浪;胡书春;周祚万;

    本报记者 傅振国

稻草预处理后超微结构及其理化特性变化规律研究    王佳堃

基于酸碱调节的剩余污泥水解酸化及其机理研究    苑宏英

秸秆资源评价与利用研究    毕于运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源评价与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高文永

pH影响食品废弃物和剩余污泥联合发酵产酸及发酵液用于生物合成聚羟基烷酯的研究    孟慧娟

稻草中温高效厌氧消化生产生物气的实验研究    康佳丽

污泥停留时间及温度对剩余污泥连续生产短链脂肪酸的影响    王琴

太湖蓝藻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李玉祥

纺织印染污泥厌氧发酵产挥发性脂肪酸的研究    张晶晶

几种主要农业废弃物厌氧发酵条件优化与其残余物农用研究    张振华

搅拌和沼液回流对麦秸序批式厌氧消化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傅国志

污水厂剩余污泥水解酸化产挥发性脂肪酸的试验研究    卓英莲

无机高分子铁系絮凝剂    章鹏飞,朱庆仁,张玉洲,刘清理

两种白腐菌降解油菜秸秆效果的研究    朱洪龙;王力生;蔡海莹;解宜林;邹松阳;杨海;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巢湖蓝藻产沼气的试验研究    翟志军;马欢;李军;蔡冬清;王相勤;吴跃进;姚建铭;余增亮;

农村沼气主要成分简易快速测定方法    赵洪;邓功成;高礼安;李静;马媛;李永波;俸才军;张林;杨世凯;黎娇凌;

糖蜜酒精废水两相UASB处理有机物去除特征    张仁江,张振家,谷成,张虹,戴树桂

厌氧发酵技术在有机垃圾处理方面的应用    陆卫亚

长江三角洲地表水环境污染规律及调控对策    陈振楼,许世远,徐启新,胡雪峰,俞立中

20~30℃牛粪厌氧发酵产气特性的试验    王丽丽;王忠江;梁俊爽;杨广林;李文哲;

城市有机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研究    高风彩,张学才,陈明功

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循环利用处理系统    梁明昭;

有机废弃物厌氧发酵特性的研究    周岭

利用畜禽粪便为原料生产优质厌氧发酵液工艺条件的研究    姚燕

城市垃圾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研究    乔玮

动植物生产废弃物厌氧消化工艺研究    卢旭珍

玉米秸秆厌氧消化试验研究    高志坚

不同接种物对牛粪高温厌氧发酵过程的影响    余建峰

农村家用沼气发酵工艺参数的优选研究    刘建敏

双歧杆菌与酸奶菌的混合发酵中菌种配比的研究    周雪峰

互花米草厌氧发酵产沼气初步试验研究    李继红;杨世关;郑正;宋华民;孟卓;邹星星;

德国沼气工程现状分析    李子富;余敏娜;范晓琳;

牛粪与玉米秸秆混合原料干发酵试验初报    刘心雨;王山虎;刘德江;邱桃玉;

自循环粪草混合发酵沼气池    谢昭元

蚓粪与玉米秸混合厌氧消化实验    陈广银;郑正;邹星星;方彩霞;罗艳;

猪羊粪及其配比发酵沼气试验初报    李木子;孙军德;

怎样利用沼渣养蚯蚓    吴跃先;

朽木来源纤维素分解细菌·真菌混合秸秆纤维发酵研究    岳昌武;杨明理;刘坤祥;

油菜秸秆混合发酵降解菌的筛选    万楚筠;刘睿;黄凤洪;黄茜;

混合发酵产单细胞油脂初探    廖碧凤;谢必峰;

奶牛粪便降解菌筛选和混合菌发酵研究    刘旭;李登煜;李扬;魏良;安杰;

混合发酵诱导两株海洋真菌产生不同的代谢产物研究    朱峰;林永成;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棉籽饼粕秸秆混合发酵脱毒的研究    王冬梅;郭书贤;臧晋;薛刚;

互花米草厌氧发酵初步试验研究    李继红;杨世关;郑正;宋华民;孟卓;

玉米、大豆混合发酵酸奶的加工工艺研究    周建新;姚明兰;

微生物二步混合发酵稻草生产饲料蛋白的研究    陈敏;方序;

蚓粪与玉米秸混合厌氧消化实验    陈广银;郑正;邹星星;方彩霞;罗艳;

互花米草厌氧生物转化试验研究    杨世关;李继红;郑正;孟卓;

玉米秸秆酸解及发酵制乙醇过程研究    王承学;曾庆梅;

转基因酵母能进行多种糖分混合发酵    刘霞

青饲料发酵喂猪“三法”    邢伟江王金宝

冬季养猪增温新法——发酵床养猪    梁久梅

海外采风    杨锡林 河外 玲玲

牛粪增值开发面面观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教授 冀贞阳

趣谈各国的国菜    徐曙光

牛粪开发可增值    冀贞阳

吃饭顺序记住几个“先后”    健康时报记者 杨锐 健康时报特约专家 西木博士

增效降耗养鱼新法    洪学

海宁水葫芦发电“惊动”联合国    记者 蔡琦 通讯员 袁青峰

秸秆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研究    潘锋

淡水鱼糜发酵及其凝胶形成机理研究    胡永金

粗糙脉孢菌AS3.1602乙醇发酵的代谢研究    张志华

利用农业废弃物混合发酵生产L—乳酸及饲料的初步研究    徐娟娟

内生真菌混合发酵产鬼臼毒素的研究    刘星

苏云金杆菌NU-1、NU-2的混合发酵及毒力保护的研究    王丽红

微生物发酵生产肉猪菌体蛋白饲料的研究与应用    宋鹏

微生物发酵制氢系统的研究    齐亚林

几株芽孢杆菌对杀虫苏云金杆菌菌株的增效作用研究    刘铭

利用苹果渣发酵生产奶牛蛋白饲料及应用的研究    秦蓉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研究    林莺

改进腊八豆品质的关键技术研究    夏岩石

木霉和曲霉混合发酵提高非淀粉多糖酶系活力的研究    胡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