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石油焦燃烧制取水煤气及CO气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3:09
热度:

石油焦燃烧制取水煤气及CO气的研究【摘要】:石油焦是石油深加工(焦化工艺)的主要副产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制石墨、冶炼和化工等行业。目前,低硫、优

【摘要】: 石油焦是石油深加工(焦化工艺)的主要副产物。具有一些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制石墨、冶炼和化工等行业。目前,低硫、优质石油焦主要用于制造石墨电极,中、高硫普通石油焦主要用途仍然是作为燃料,既浪费资源且污染环境。石油焦与煤具有相似的组成,将石油焦气化用作化工原料,具有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因此,开展石油焦固定床气化制取化工原料气的研究,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以扬子石化公司炼油厂延迟焦化装置所产石油焦为原料,在实验室炉内脱硫小试及石油焦燃烧性能研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制造了固定床气化炉,对扬子石油焦制取水煤气及CO气的固定床气化技术进行了研究,为进一步进行工厂试验提供参考数据,具体内容如下: 1.将固硫剂以掺混的方式加入到石油焦原料中,在燃烧过程中脱硫,通过分析灰渣中硫的含量,计算脱硫率。结果表明,当固硫剂与石油焦中硫的摩尔比为3.0:1时,脱硫率可达80%。 2.在差热天平上对石油焦在不同气氛中的燃烧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对添加固硫剂后石油焦的燃烧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固硫剂对石油焦的燃烧有一定的助燃催化作用。 3.在自制气化炉上,对扬子石油焦的气化过程实验研究发现,扬子石油焦的点火发生在405~430℃之间;在本实验工艺条件下,扬子石油焦未发现结渣现象。 4.考察了不同投料量、不同气化温度、不同蒸汽流量、不同吹风强度对水煤气质量的影响,确定在本气化炉内间歇法制取水煤气适宜工艺条件为:气化温度为1100~1200℃,蒸汽流量为7.5kg/h,一次投料量为4kg,吹风强度为654.7Nm~3/m~2.h。在此工艺条件下,对石油焦气化炉内脱硫的研究发现,当固硫剂与石油焦中硫摩尔比为4:1时,脱硫率可达43.7%;产品气体中CO和H_2含量总和约占77%左右。 摘 要 5.通过对气化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算,对实验结果验证表明:本实验数据 准确可靠;每公斤石油焦可产水煤气2刀ZNm\总过程热效率为59.96%。 6.以空气和 COZ混合气为气化剂,进行连续气化制取CO气是可行的。以 O。和CO。混合气化剂,制取CO气适宜工艺条件为:CO。流量为Zm3di, O。流量为 2.7m3/h,气化温度为 1350i 10t,一次投料量为饮,在此 工艺条件下,产品气体中CO气体含量可达乃%,高于目前工业上以冶 金焦为原料所生产气体中CO含量。 7.以 OZ和 CO。混合气化剂,在石油焦气化制取CO气过程中脱硫研究表 明:当脱硫剂与石油焦中硫摩尔比为 4:l时,脱硫率可达 41.2%。 【关键词】:石油焦 固定床 水煤气 CO 脱硫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TE62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1.1 前言10-11
  • 1.2 中、高硫石油焦的利用11-15
  • 1.2.1 作普通锅炉燃料11-12
  • 1.2.2 与煤混合在水泥窑中燃烧12-13
  • 1.2.3 作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料13-14
  • 1.2.4 石油焦用于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14
  • 1.2.5 高硫石油焦气化作为化工原料气14-15
  • 1.3 石油焦的燃烧特性15-16
  • 1.3.1 石油焦的热解特性15
  • 1.3.2 着火特性15
  • 1.3.3 燃烧动力学15-16
  • 1.3.4 燃烬特性16
  • 1.3.5 结渣特性16
  • 1.4 石油焦的脱硫16-20
  • 1.4.1 石油焦中硫的种类及存在形式16
  • 1.4.2 石油焦的脱硫方式16-20
  • 1.5 本文研究内容20-21
  • 第二章 石油焦脱硫及燃烧性能的研究21-34
  • 2.1 实验21-25
  • 2.1.1 实验所用试剂及仪器21-22
  • 2.1.2 石油焦物性测定22
  • 2.1.3 石油焦脱硫实验22-23
  • 2.1.4 石油焦的燃烧性能实验23-24
  • 2.1.5 添加固硫剂对石油焦燃烧性能的影响实验24-25
  • 2.2 结果与讨论25-32
  • 2.2.1 石油焦的物性分析25-26
  • 2.2.2 固硫剂配比对石油焦脱硫效率的影响26-27
  • 2.2.3 不同气氛下石油焦的燃烧性能实验27-29
  • 2.2.4 添加固硫剂对石油焦燃烧性能的影响29-32
  • 2.3 小结32-34
  • 第三章 石油焦燃烧气化实验34-47
  • 3.1 实验所用仪器及药品34-35
  • 3.2 石油焦燃烧气化实验35-44
  • 3.2.1 主要装置35-39
  • 3.2.2 石油焦气化制取水煤气实验39-41
  • 3.2.3 石油焦气化制取CO实验41-44
  • 3.3 分析方法44-47
  • 3.3.1 原料分析44
  • 3.3.2 产品气体的分析44-45
  • 3.3.3 灰渣分析45-47
  • 第四章 石油焦气化制取水煤气47-64
  • 4.1 石油焦的燃烧特性47-48
  • 4.1.1 石油焦的着火温度47-48
  • 4.1.2 石油焦的结渣特性48
  • 4.2 石油焦气化制取水煤气的工艺条件48-58
  • 4.2.1 气化温度48-52
  • 4.2.2 蒸汽流量52-54
  • 4.2.3 石油焦料层高度54-57
  • 4.2.4 吹风强度57-58
  • 4.3 石油焦的脱硫58-59
  • 4.4 气化过程中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59-63
  • 4.5 小结63-64
  • 第五章 石油焦气化制取CO气64-73
  • 5.1 以CO_2为气化剂制取CO气的研究65-67
  • 5.2 空气和CO_2混合气为气化剂制取CO气的研究67-68
  • 5.3 O_2与CO_2混合气为气化剂制取CO气的研究68-71
  • 5.3.1 气体流量对产品气体的影响68-69
  • 5.3.2 气化温度对产品气体的影响69-70
  • 5.3.3 投料量对产品气体中CO/CO_2的影响70
  • 5.3.4 在石油焦气化制取CO气过程中脱硫的研究70-71
  • 5.4 小结71-73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3-75
  • 6.1 结论73-74
  • 6.2 展望74-75
  • 参考文献75-79
  • 附录一 CO_2、O_2、CO、H_2、CH_4和N_2的分析79-83
  • 附录二 H_2S含量的测定83-84
  • 附录二 SO_2含量的测定84-85
  • 附录四 制取水煤气实验物料及热量衡算计算过程85-92
  • 论文发表情况92-93
  • 致谢9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石油焦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周军

化学氧化法脱除石油焦中化合态硫的实验研究    杨思蔚

高硫石油焦脱硫新技术研究    张艳

O2/CO2气氛下石油焦富氧燃烧特性的基础研究    涂艳伟

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对煤的催化氧化作用    李华,林器

石灰石脱硫的加压热重分析试验    刘前鑫,刘柏辉

新型燃料-石油焦渣油浆的燃烧试验研究    赵翔,寿伟义,曹欣玉,徐小琼,韩旭,姚强,黄镇宇,岑可法

炉内喷钙脱硫技术在电站锅炉中应用及可行性分析    郭晓宁,李元芝

喷钙脱硫成套技术装备开发及工程示范    陈建国,吕洪敏,杨仲明,薛清贵

试论石油焦掺烧煤粉锅炉的运行    王士永

燃煤流化床还原态脱硫试验研究及其模型    仲兆平,兰计香,徐益谦

循环流化床锅炉添加石灰石脱硫后排放与灰平衡计算    周一工

煤粉锅炉掺烧石油焦燃烧污染物排放特性的研究    罗永刚,杨亚平,蔡崧

石油焦热解动力学参数及其补偿效应    沈伯雄,刘德昌,陈汉平

烟气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发展及现状    徐明

废气生物控制技术    金红航,徐桂琴,徐秀云

湿法烟气脱硫废水处理技术探讨    魏代波;郑爽英;蒋利鑫;杨飞黄;

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技术(FGD)应用的初步研究    罗春;马立实;吴坚;周超平;

加压条件下氮氧化物的水吸收研究    陈曦;李玉平;韩婕;郭兴明;迟正平;孟庆海;姜鑫;田景彩;张玉桂;苏元元;

在活性填料塔内用稀硝酸吸收废气中的NO_X    李玉平,郭春梅,桑小红

余热蒸发工艺处理煤气发生站含酚废水    苑卫军;郭健;陈玲;

石油焦粉在玻璃熔窑直接燃烧代替重油的适用性分析    曾小军;赵黛青;汪小憨;

煤气发生炉炉出煤气含水量计算    苑卫军;秦利生;

石油焦粉碎专用磨的最经济选择    杨洪斌;项火荣;

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系统技术(FGD)应用的初步研究    罗春;马立实;吴坚;周超平;

关于燃煤电厂脱硫的现状分析和防治对策    罗春;彭民浩;彭辉;李萍;桂贤丰;

湿法烟气脱硫除尘一体化技术    曾令可;牛艳鸽;刘涛;王慧;程小苏;税安泽;刘平安;

高硫石油焦的综合利用    冯秀芳;赵野;马守涛;瞿国华;吕忠武;

在烟尘排放量测算中的物料衡算方法研究    毛应淮;康宏;刘慧;

微生物法处理SO_2、NO_x废气研究概要    王恒颖;孙珮石;王洁;杨常亮;常学秀;

电力工业废气的治理    贾利江;杨恒茂;

脱硫脱氮试验烟气模拟系统设计与实践    刘静;肖友国;黄韬;夏庆余;辛昌霞;

亚硫酸钙脱硫法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童志权;陈昭琼;彭朝辉;

湿法氧化镁脱硫工艺在国内的应用前景及相关问题    彭斌;王凯亮;

低挥发份劣质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    李社锋

石油焦成浆特性及不同添加物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    展秀丽

氢气在煤液化油中的溶解规律及其在煤高温快速液化中作用研究    罗化峰

O_2/N_2和O_2/CO_2燃烧方式下煤粉着火特性研究    吴乐

界面聚合法制备分离CO_2复合膜及成膜过程研究    于型伟

碱性工业废渣湿法脱硫消溶机理分析及脱硫性能研究    赵建立

工业CFB锅炉掺烧高硫石油焦油页岩混合燃料的研究    陆伟群

天然矿物填料生物滴滤池污水与臭气同步处理研究    匡颖

炉内高温燃烧两段脱硫的机理研究    程军

负载型TiO_2及Ce_xTi_(1-x)O_2催化剂对NO+CO反应的催化作用    楼莉萍

生物过滤法净化及回收含氨废气研究    杨松波

Cu-Cr-Ce/TiO_2-SiO_2和CuSO_4-V_2O_5/TiO_2低温催化还原NO_x性能研究    罗河

炼油厂含油污泥与高硫石油焦混合制浆共气化的研究    吴颜

气流床煤气化灰渣的特性研究    卢珊珊

煤气化灰渣与黑水对石油焦成浆性及气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贾嘉

活性炭催化还原Fe(Ⅲ)EDTA络合物的研究    杨小娟

K对活性炭还原NO用CuO催化剂的助催化作用研究    冯柄楠

污水污泥气化特性研究    刘伟

钙基添加剂作用下煤热解和气化行为及其硫迁移    刘慧君

氢气在煤液化初始高活性阶段的作用    王顺华

NID脱硫工艺在国内的应用研究    葛介龙,王新龙

LIFAC烟气脱硫系统优化改造    周军,王志斌

煤粉气流在交变电磁场作用下着火过程的行为特征    李文蛟,李琳琅,邱建荣,岑可法,曹欣玉,周俊虎,石伟

煤燃烧反应活化能的两种研究方法的比较    刘建忠;冯展管;张保生;周俊虎;岑可法;

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反应动力学的试验研究    李庆钊;赵长遂;武卫芳;李英杰;段伦博;

富氧燃烧方式下NO_x生成的化学动力学模拟    胡满银;刘忠;李媛;刘玉静;

富氧煤粉气流着火机理的实验研究    樊越胜;司鹏飞;曹子栋;

采用热天平研究煤粉燃烧特性时的零维燃烧模型    朱群益,赵广播,秦裕琨,孙恩召

煤着火特性的热重分析研究    胡文斌,杨海瑞,吕俊复,岳光溪,张建胜

煤炭燃前脱硫技术    喻舒

煤的电化学脱硫基础研究    李登新

超声波作用下高硫柴油深度脱硫研究    戴咏川

CO_2/O_2气氛下煤粉富氧燃烧特性基础研究    姜旭东

富氧助燃对天然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动力性能与排放性能影响实验研究    张黎立

石油焦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周军

全自动测硫仪的检测与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杨韬仪

化学氧化法脱除石油焦中化合态硫的实验研究    杨思蔚

涂层硬质合金的回收过程中涂层剥离技术发展现状    谭敦强;刘阳;龙建;郭锐;陆德平;尹桦;

对不同粒度的石油焦粉末成分的研究    石九菊;周勇敏;周全;赵雪珍;

印尼褐煤无黏结剂型煤自燃与燃烧特性研究    李先春;余江龙;Arash Tahmasebi;孟繁锐;韩艳娜;

立磨粉磨石油焦的设计与应用    李洪胜;王华伟;王存;任云鹏;张丽娟;姚国娟;黄苏宁;

低挥发份劣质燃料循环流化床燃烧特性研究    李社锋

褐煤提质及其燃烧行为特性的研究    李先春

基于石油焦的浆体燃料制备及特性研究    高夫燕

云南褐煤固体热载体法热解及其半焦燃烧特性的研究    陆津津

高硫石油焦脱硫新技术研究    张艳

O2/CO2气氛下石油焦富氧燃烧特性的基础研究    涂艳伟

白音华褐煤半焦与生物质成型及其燃烧特性研究    何红亮

挥发分组成及其析出过程对煤的着火特性的影响    陈建原,孙学信

流态化工程研究的前沿课题    金涌,汪展文,刘淑娟,李佑楚

控制燃煤硫的污染与动力煤全硫比价划分    戴和武,谢可玉,王传藜

钙基固硫剂固硫技术概述    李斌,葛宜掌,章祥麟

煤脱硫技术的研究    徐永生

型煤催化气化活性研究    李淑芬,陈彦伶

具有催化活性型煤的研究    林永志,陈宝和

型煤成型与型煤粘合剂的研究    陈滋胤

煤的物理脱硫现状与进展    F. R. Brown,雷湘沁 ,詹隆

用钙基吸收剂对燃料进行脱硫    J.Abbasian;李晓东;

高硫石油焦用作CFB锅炉燃料的使用前景    李新,应其纾

石油焦燃烧特性研究    王文选,赵石铁,赵长遂,岳光溪

石油焦过濾污水    张福更;

高钙镁钛渣沸腾氯化新工艺的理论探讨    杨崇锦;

铝用碳素阳极的原料    汤望如;

石油焦和铝还原电解槽阳极    P.J.Rhedey;梁德儒;

水泥窑系统中无烟煤和石油焦的燃烧    S·HundebΦl,P.Rosholm,季尚行

我省筛分石油焦生产及出口现状    钱安

石油焦燃烧过程中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化规律的实验研究    沈伯雄,姚强,刘德昌,陈汉平

石油焦和大同煤的配煤实验研究    孙红蕾,王文改

煅烧参数对石油焦质量的影响    赵爽;

热处理对石油焦石墨化程度的影响    刘鑫;展秀丽;周志杰;王辅臣;

煅烧石油焦仪器法测定氦气真比重方法的探讨    汤卫国;马保红;黄国伟;

柴油机用石油焦浆的制备与研究    孙志兴;沈志刚;

利用石油焦生产一级冶金焦    刘建军;

浅谈350kA大型预焙阳极石油焦输送系统绿色照明应用    史红书;张颖;

中原石油焦的微观形貌分析    韩利雄;严春杰;谌刚;朱小燕;

石油焦与褐煤共气化研究    展秀丽;张婷;刘鑫;徐少特;贾佳;周志杰;王辅臣;

关于用石油焦作为玻璃熔窑燃料的一些问题    梁德海;

几种金属催化石油焦CO_2气化的实验研究    贾嘉;展秀丽;周志杰;王辅臣;

锦州石化石油焦产销两旺    记者 张一峰

黑焦炼成“银块”    记者 王新丽 通讯员 梁春光

克石化公司二级石油焦销售旺    阎艳

锦州石化石油焦类产品增产旺销    冯学军

安庆石化石油焦销售逆势上扬    杨光会

茂名石化增产低含硫石油焦    钟大海 黄启明

辽阳石化破解石油焦“丸”症    记者 曹百禹 通讯员 曲毅

克石化石油焦成为国内碳化硅行业“香饽饽”    记者 宋鹏 通讯员 李利敏

石油焦成为锦州石化创效亮点    特约记者 张一峰

茂名石化石油焦产量翻倍增长    周文

石油焦成浆特性及不同添加物对石油焦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    展秀丽

热处理及金属催化对石油焦气化过程的影响研究    刘鑫

基于石油焦的浆体燃料制备及特性研究    高夫燕

石油焦的理化性质及其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黄胜

不同热解过程产物炭的理化性质及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吴幼青

新疆石油焦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王鲁香

H_2气氛下碱活化石油焦制备活性炭及连续活化技术开发    肖荣林

碱活化法制备石油焦基活性炭及活化机理研究    卢春兰

易再生高比表面脱硫脱硝剂的设计及其机理性研究    罗永刚

多孔炭的制备及其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的调控    吴明铂

石油焦燃烧制取水煤气及CO气的研究    董志鹏

煤气化灰渣与黑水对石油焦成浆性及气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贾嘉

石油焦煅烧工艺的稳定及节能减排    姜耀军

回转窑冷热态实验研究与石油焦煅烧数值模拟    张云波

石油焦煅烧工艺及沥青抗氧化性改善研究    张劲斌

石油焦气化反应特性及动力学研究    于德平

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特性研究    王建建

微波改性与掺混煤液化残渣对石油焦气化活性的影响研究    张保申

煤及石油焦催化气化特性研究    熊杰

石油焦煅烧工艺研究    夏训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