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氨水循环爆破法对高粱秸秆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3:01
热度:

氨水循环爆破法对高粱秸秆预处理效果的研究【摘要】: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是当前世界生物能源产业的主流技术路线,但天然木质纤维原料具有抵抗微生物和酶降解的特性,所以必须开

【摘要】:利用木质纤维素生产纤维素燃料乙醇,是当前世界生物能源产业的主流技术路线,但天然木质纤维原料具有抵抗微生物和酶降解的特性,所以必须开发有效的预处理技术来克服这一障碍,促进纤维质燃料乙醇经济高效转化。综合氨循环渗透法(ARP)和氨纤维爆破法(AFEX)的优点,本文提出了氨水循环爆破(RAAE)法,利用氨水替代液氨,在流化状态下生物质原料与氨水充分接触、增强传热和传质效果,有利于消除局部过热,减少抑制物的形成;加速木质素的溶解和从物料表面的去除。论文系统研究了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含湿量、氨流速和流化时间对预处理后物料组份和酶解率的影响,并通过SEM、XRD和FTIR来探究预处理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变化。 随预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纤维素和半纤维的回收率降低,但超过91.48%的纤维素和82.58%的半纤维素被保留,木质素去除率不断增加,18.66%-46.23%的木质素被去除;随预处理温度升高,葡聚糖和木聚糖酶解率逐渐增加,在85℃时,均达到最大分别为87.1%和84.1%,总糖转化率为77.31%;随预处理时间的延长,葡聚糖和木聚糖酶解率不断增加,但从25到35min过程中,增加趋势变缓,总糖转化率仅从72.68%增加到75.17%。因此确定最优预处理温度和时间水平分别为85℃和25min。 含湿量对各组份的影响很小,超过96.36%的纤维素和近90%以上的半纤维素得到很好的保留;当含湿量为60%时葡聚糖酶解率最大为79.89%,随含湿量增加木聚糖酶解率和总糖得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葡聚糖酶解率和总糖得率确定含湿量最优水平为60%。 随氨流速增加,木质素去除率从23.01%增加到38.86%;葡聚糖酶解率逐渐增加,当氨流速超过3L/min时,葡聚糖酶解率仅从87.68%增加到88.15%,而且此时木聚糖酶解率和总糖得率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1.03%和75.05%,综合考虑确定最优氨流速为3L/min. 随流化时间的延长,木质素去除率不断增加,最大值为39.86%;纤维素相对含量从42.69%增加到45.67%;葡聚糖酶解率不断增加,但是当流化时间超过9min时,增加趋势变缓,此时总糖得率达到最大值80.14%,因此确定流化时间最优水平为9min. SEM表明预处理有效地打断了高粱秸秆的交联结构,使更多的纤维暴露出来,增加了纤维素与酶的接触面积;XRD分析表明随预处理温度和时间增加,秸秆的结晶度指数增加,主要是由于去除了较多的无定形组织(木质素和半纤维素);FTIR表明预处理过程中分子结构的改变。 木质素的去除率与葡聚糖和木聚糖酶解率呈正线性相关,当添加浓度为0.05g/g底质的PEG6000,对葡聚糖酶解率促进作用最大。 【关键词】:高粱秸秆 预处理 氨水循环爆破 酶解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TQ223.12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22
  • 1.1 课题研究背景10-11
  • 1.1.1 开发生物质能源的重要性10
  • 1.1.2 国内外燃料乙醇的发展10-11
  • 1.2 木质纤维原料的构成11-12
  • 1.3 生物质原料预处理的必要性12-13
  • 1.4 预处理技术的分类13-18
  • 1.4.1 物理预处理法13-15
  • 1.4.2 物理化学法15-16
  • 1.4.3 化学法16-18
  • 1.4.4 生物预处理18
  • 1.5 酶解18-20
  • 1.5.1 影响酶解的因素及提高酶解率的方法19-20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20-22
  • 1.6.1 研究意义20-21
  • 1.6.2 研究内容21-22
  • 第二章 研究方案及实验方法22-32
  • 2.1 实验材料22-26
  • 2.1.1 原料22
  • 2.1.2 化学试剂22
  • 2.1.3 实验设备22-23
  • 2.1.4 氨水循环爆破预处理工艺23-24
  • 2.1.5 试验影响因素的确定24-25
  • 2.1.6 实验步骤25-26
  • 2.2 物料成分分析26-27
  • 2.2.1 实验仪器26-27
  • 2.2.2 实验试剂27
  • 2.3 预处理前后生物质成分的测定27-28
  • 2.4 生物质酶解28-31
  • 2.4.1 实验材料28
  • 2.4.2 实验仪器28-29
  • 2.4.3 实验方法29
  • 2.4.4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29-31
  • 2.5 生物质微观结构分析31
  • 2.6 预处理效果的评价指标31-32
  • 第三章 氨水循环爆破预处理效果及分析32-58
  • 3.1 预处理温度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32-35
  • 3.1.1 预处理温度对组分的影响32-34
  • 3.1.2 预处理温度对酶解率及糖产量的影响34-35
  • 3.2 预处理时间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35-39
  • 3.2.1 预处理时间对各组分的影响35-37
  • 3.2.2 预处理时间对酶解率的影响37-39
  • 3.3 含湿量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39-42
  • 3.3.1 含湿量对组分的影响39-40
  • 3.3.2 料含湿量对酶解率的影响40-42
  • 3.4 循环流化速度对预处理效果的影响42-45
  • 3.4.1 氨水循环流化速度对组分的影响42-43
  • 3.4.2 氨水流速对酶解率的影响43-45
  • 3.5 流化时间45-48
  • 3.5.1 流化时间对组分的影响45-46
  • 3.5.2 流化时间对酶解率的影响46-48
  • 3.6 预处理前后生物质表面形态及结构特征的变化48-52
  • 3.6.1 预处理前后生物质宏观和微观形态变化48-49
  • 3.6.2 生物质预处理前后结晶度的变化49-51
  • 3.6.3 红外光谱分析51-52
  • 3.7 木质素去除率与葡聚糖和木聚糖之间关系52-54
  • 3.8 表面活性剂对酶解的促进作用分析54-57
  • 3.8.1 材料与试剂55
  • 3.8.2 实验方法55
  • 3.8.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55-56
  • 3.8.4 表面活性剂浓度的优化56-57
  • 3.9 小结57-58
  • 第四章 结论58-60
  • 参考文献60-66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66-67
  • 附录67-72
  • 致谢7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酶解蔗渣蒸汽预处理研究    李步海,孙小梅,郝文颖

烟气脱硫新工艺的研究    杨哲林;

麦芽根提取5′-磷酸二酯酶对RNA酶解工艺研究    邓义熹;赵劼;张亚雄;姚鹃;李知洪;

玉米秸秆蒸汽爆破预处理酶解制糖的研究    黄之文;

促进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酶解的预处理技术综述    岳建芝;李刚;张全国;

甘蔗渣高效酶解糖化技术新进展    张小梅;魏东;

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对苯二甲酸中金属元素    薛月霞;李德宏;陈家桢;许金林;

碳化新法的原理与操作探讨    吴祖新,余加兴,姚乃兴

秸秆预处理对纤维素酶水解效果的影响    钟文文;

蚕蛹蛋白制备多肽的酶解工艺探索    郑仕远;

复合菌群的构建及其对COD去除率的影响    赵永坤;朱昌雄;李良生;于化泓;

白洋淀网箱养殖环境微生物原位修复技术研究    肖国华;高晓田;赵振良;张立坤;陈力;张兵;

化工污水工艺运行的优化探讨    杨清华;孟宪权;宋冬梅;高秦;

膜生物反应器运行特性研究    金建华;刘建广;王仰仁;孙书洪;

纸机白水气浮回收纤维的现状与改进    曾振声;

铌酸锂晶片CMP中工艺参数对去除率的影响    王胜利;武晓玲;刘玉岭;贾小欣;

人工湿地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机理    张黎;王延松;

硫酸盐还原菌对不同碳源的利用率    曹俊雅;张广积;毛在砂;方兆珩;杨超;

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动态吸附烹调油烟初探    陈盛明;丁社光;孔建平;

氨水与MEA喷雾捕集CO_2能力的比较    郭印诚;牛振祺;林文漪;

COD去除率超过90%    申吉忠通讯员 孙妙 陈哲

石化烟尘去除率和二氧化硫脱硫率完全达到国家减排指标    夏卫红 潘法生

小小微生物 解决大问题    记者  丁波

物化法+生物法提高制药过程含磷废水去除率    季晓

“三超王”还原健康概念    莫梓

淮南 “能源大市”抓节能    刘杰何聪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方法分析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冯艾

催化快速曝气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    

死水也能“活”起来    本报驻张家港首席记者 陆晓华

印染废水生物处理方法的变革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 冯艾

吉林西部盐碱湿地对农田退水的净化研究    寇艳秋

藻菌共生生物膜系统修复煤炭矿区污染水体的研究    梁丽华

沼气制备车用燃料的实验研究    黄黎

不同生态因子下LMBR处理制药废水运行效能及数学模型    白羽

超高盐榨菜废水微电解—电解预处理工艺研究    渠光华

典型化工污染土壤的微修复技术研究    林莉

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物化和生化预处理及组合处理工艺研究    李莉

典型化工污染土壤的微波修复技术研究    林莉

Fe~0-PRB修复地下水中铬铅复合污染的研究    李雅

超滤组合工艺除藻效能及影响因素研究    梁爽

氨水循环爆破法对高粱秸秆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李兵

氨水循环爆破法对玉米秸秆预处理效果的研究    张超

芨芨草转化燃料乙醇的预处理研究    倪天茹

基于玉米秸秆乙醇化的氨化预处理与酶解工艺研究    晏飞来

咸水淡化工艺试验研究    刘哲

A~2/O工艺处理工业园区复合污水的试验研究    于宝军

自然湿地去除农田排水中氮磷的试验研究    高蕊

企业搬迁遗留场地中HCHs残留特征及修复方法研究    王利利

离子交换法去除水中硒的研究    毛云

乳状液膜法去除水中微量Cr(Ⅵ)及数学模型的研究    史艳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