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覆盖还田对渭北旱塬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2:33
热度:

秸秆覆盖还田对渭北旱塬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摘要】:渭北旱作农区属半湿润易旱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干旱是影响区域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和

【摘要】:渭北旱作农区属半湿润易旱区,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干旱是影响区域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设置不同秸秆覆盖还田量和覆盖时期,经2年连续试验,分析了对土壤水分等理化性状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秸秆覆盖还田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且土壤含水量随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对60cm以上土层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最为明显,全程覆盖还田模式的土壤保水效果优于生育期覆盖还田模式。 2、秸秆覆盖还田可降低玉米苗期0-25cm土层土壤温度,随覆盖量增加地温降低趋势越明显,随土层加深温度日变化变得平缓,各处理土壤温度日变化的最高值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后延,相同覆盖量下全程覆盖模式比生育期覆盖模式降温幅度大。秸秆覆盖还田后各个生育时期较对照均推迟,且推迟幅度随覆盖量增加而增加。 3、秸秆覆盖还田可降低土壤容重,土壤容重随秸秆覆盖还田量的增加而减小,但秸秆覆盖还田各处理间、处理与对照间均无显著差异,相同覆盖量全程覆盖还田的土壤容重与生育期覆盖还田相差较小 秸秆覆盖还田各处理干湿筛下粒径0.25mm团聚体含量在0~10cm层依次为高量、中量低量CK,10-20cm土层高低顺序均为中量、高量低量CK。覆盖还田0~20cm层粒径0.25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含量较对照增幅为2.66%~6.24%(P0.01),粒径0.25m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团聚体含量较对照增幅为13.80%-39.27%(P0.05)。秸秆覆盖还田各处理与对照相比均明显提高了0~40cm土壤团聚体稳定率,团聚体稳定率随秸秆覆盖还田的增加而递增,随土层加深逐渐趋于稳定。 4、秸秆覆盖还田能提高0~40cm层土土壤全效养分含量和0~60cm层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对0~20cm土层的影响最大,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加深影响减弱,随覆盖还田年限而增加。全程覆盖还田模式土壤养分含量高于生育期覆盖还田模式,中量覆盖还田的土壤培肥效果较好。 5、秸秆覆盖还田能提高土壤酶活性,对0~10cm土层影响最大,10-20cm土层次之,土壤酶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全程覆盖还田的土壤酶活性高于生育期覆盖还田,同一秸秆覆盖还田量不同覆盖时期之间差异均不显著。秸秆覆盖还田下0~20cm层土壤脲酶活性变化趋势均随秸秆覆盖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磷酸酶活性和蔗糖酶活性总体表现为中量覆盖还田土壤酶活性较对照增幅最大 6、两年研究表明,秸秆覆盖还田各处理均较对照有增产作用,秸秆覆盖还田主要通过增加行粒数和百粒重来增加产量,全程覆盖还田较对照增产7.74%~22.94%(P0.01),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4.54%~12.92%(P0.01),生育期覆盖还田较对照增产3.90%-18.84%(P0.01),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提高2.61%~10.09%(P0.01),全程覆盖还田模式增产幅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生育期覆盖还田模式,全程中量覆盖还田的增幅最大。 综合2年试验结果,全程覆盖中量秸秆能提高土壤水分、养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可在渭北旱区推广实施。 【关键词】:秸秆覆盖还田 春玉米 土壤理化性状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S152;S5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17
  • 1.1 引言11
  • 1.2 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技术研究概况11-17
  • 1.2.1 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国内外研究进展11-12
  • 1.2.2 秸秆覆盖还田的农田小气候变化12-13
  • 1.2.3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质量的影响13-15
  • 1.2.4 秸秆覆盖还田对对作物生长及产量的影响15-17
  • 第二章 试验设计与方法17-23
  • 2.1 试验地概况17-18
  • 2.2 试验材料及设计18
  • 2.3 试验测定指标及方法18-21
  • 2.3.1 土壤水分的测定18-19
  • 2.3.2 土壤物理性状的测定19-20
  • 2.3.3 土壤养分及土壤酶活性的测定20
  • 2.3.4 玉米生长、生理及农艺性状指标20-21
  • 2.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21-22
  • 2.4.1 研究目标21
  • 2.4.2 研究内容21
  • 2.4.3 技术路线21-22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22-23
  • 第三章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水分的影响23-33
  • 3.1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质量含水量的影响23-28
  • 3.1.1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的影响23-26
  • 3.1.2 秸秆覆盖还田对0-200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26-28
  • 3.2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贮水量的影响28-33
  • 3.2.1 秸秆覆盖还田对休闲末期土壤贮水量的影响28-29
  • 3.2.2 稻轩覆盖还田对土壤PC水量动态变化的影响29-33
  • 第四章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33-42
  • 4.1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温度的影响33-36
  • 4.1.1 秸秆覆盖还田对春玉米苗期土壤温度的影响33-35
  • 4.1.2 秸秆覆盖还田对春玉米土壤温度动态变化的影响35-36
  • 4.2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容重的影响36-37
  • 4.3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37-42
  • 4.3.1 2011年收获后秸秆覆盖还田对>0.25 mm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37-38
  • 4.3.2 2011年收获后秸秆覆盖还田对粒径>0.25mm土壤团粒结构分布的影响38-40
  • 4.3.3 2011年收获后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稳定率的影响40-42
  • 第五章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42-51
  • 5.1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影响42-43
  • 5.2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全效养分的影响43
  • 5.3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速效养分的影响43-47
  • 5.3.1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43-45
  • 5.3.2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45-46
  • 5.3.3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46-47
  • 5.4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47-51
  • 5.4.1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蔗糖酶的影响47-48
  • 5.4.2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脲酶的影响48-49
  • 5.4.3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磷酸酶的影响49-51
  • 第六章 秸秆覆盖还田对玉米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51-56
  • 6.1 秸秆覆盖还田对春玉米生育进程的影响51
  • 6.2 秸秆覆盖还田对春玉米株高的影响51-52
  • 6.3 秸秆覆盖还田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的影响52-53
  • 6.4 秸秆覆盖还田对春玉米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53-54
  • 6.5 秸秆覆盖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54-56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56-64
  • 7.1 主要结论56-57
  • 7.2 讨论57-64
  • 7.2.1 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57-58
  • 7.2.2 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58-59
  • 7.2.3 秸秆覆盖还田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团粒结构的影响59-61
  • 7.2.4 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61-62
  • 7.2.5 秸秆覆盖还田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62
  • 7.2.6 秸秆覆盖还田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62-64
  • 参考文献64-70
  • 致谢70-71
  • 作者简介71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小麦留茬少耕秸秆全程覆盖新技术    李立科

宁夏半干旱地区梯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余峰;董立国;赵庆丰;李生宝;蒋齐;许强;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旱地农田麦豆双序列轮作体系的水分动态及产量效应    黄高宝;郭清毅;张仁陟;逄蕾;Kwong Yin CHAN;于爱忠;

冬小麦田秸秆覆盖的小气候效应    杜尧东,刘作新,赵国强,王丽娟

秸秆覆盖对旱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赵小凤;赵凤命;

旱地玉米免耕秸秆覆盖量试验    薜宗让,王盛霞,刘虎林,聂兰生

废弃物覆盖对土壤养分和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卜玉山,苗果园,邵海林,王建程,贾萍

整秸秆覆盖免耕对土壤水热状况和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昊;于海秋;依兵;王晓光;蒋春姬;李飞飞;曹敏建;

冬小麦期覆盖秸秆对夏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及产量的影响    于舜章,陈雨海,周勋波,李全起,罗毅,于强

植茶年龄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薛冬,姚槐应,黄昌勇

不同秸秆覆盖模式对渭北旱塬冬小麦产量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王海霞

旱作麦田秸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巩杰

土壤在LAS降解中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变化条件的研究    陈宏伟;朱蕴兰;倪世峰;

风沙半干旱区秸秆还田对间作花生土壤酶活性与产量的影响    王慧新;颜景波;何跃;王红娟;潘德成;蔡立夫;王海新;孙占祥;

垃圾降解过程中纤维素酶测定条件优化    王倩;邱忠平;冯猛;

土壤容重对葡萄根系构型的影响    王晓芳;杨阳;翟衡;

宁夏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园土壤酶活性分析    沙海宁;孙权;周明;王振平;王国珍;张晓娟;郭洁;

西部农业开发应走生态化之路    田霞

水文循环、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    陈重酉;孙瑾;胡艳芳;马文筠;冯京桉;方艳;房芳;

芦苇湿地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净化功能相关性    李甲亮;陆兆华;王琳;田家怡;李鹏辉;肖忠峰;

微生物肥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高晓杰,刁治民,刘吉祥

尿素为氮源的缓释肥中氮素转化速率研究    孙小凤,曾桂兰,姚元福

玉米-线辣椒套作系统中土壤养分与土壤生物因子的关系    徐强;谢宝英;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覆盖免耕对棉田土壤物理性质及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    郑曙峰;王维;徐道青;屈磊;

非洲菊连作对土壤理化性状与生物性状的影响    马海燕;徐瑾;孙霞;朱翠英;郑成淑;

粤北大宝山铅锌矿区土壤—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植物体系的微生物特征研究    秦建桥;罗育池;阮文刚;刘源锋;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水资源保护面面观    任晓雪;

几种松树根际益生菌的数量分析    黄宝灵;吴庆梅;吕成群;方丽英;李校雨;

GFP叶绿体转化烟草茎叶降解对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余建平;吕月萍;刘佳莉;刘建国;郭长虹;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朱钟麟;卿明福;郑家国;姜心禄;吴婕;

基于渠灌类型区保墒灌溉的冬小麦产量及生理特性的表现    袁彦云;张保军;徐福利;汪有科;

连作杨树人工林地力衰退研究:酚酸的累积及其化感效应    王延平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温性荒漠草原放牧利用退化草地生态系统营养动态研究    焦婷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两种典型盐生植物耐盐机理及应用耐盐植物改良盐渍土研究    李瑞利

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    胡安辉

滇中云南松适应低磷环境的机理研究    戴开结

紫云英养分积累规律和还田腐解特性及其效应研究    刘威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高位池养虾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活性及其表征的土壤质量的影响    郑慧

除草剂阿特拉津和氯磺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的影响    江雪飞

不同氮肥处理对稻茬免耕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自行

空心莲子草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土壤酶活的影响    王志勇

土壤酶与土壤肥力关系的研究    赵之重

表面活性剂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    傅明权,李倩,杨静

秸杆覆盖与抗旱剂对烟田土壤水分及烟株生长的影响    李贻学,李新举,刘太杰,莫继功,宋承鉴,萧月芳,孙昌友,刘勇

长期施肥对紫色土酶活的影响    熊明彪,雷孝章,田应兵,宋光煜,曹叔尤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王昌全,魏成明,李廷强,孙凤琼

旱作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杨德荣

贵州旱地玉米少耕免耕运用研究    吴善堂;邹超亚;赵晓鸥;熊文光;

解译土壤质量演变规律,确保土壤资源持续利用    曹志洪

国内外土壤蓄水保墒技术研究动态    王斌瑞,罗彩霞,王克勤

塑料薄膜的危害及其利用前景    解红娥

我国保护性耕作制发展现状与趋势    高旺盛;张海林;

农田水肥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高亚军

华北平原免耕冬小麦田土壤水热特征及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影响研究    陈军胜

旱作麦田秸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巩杰

土壤中无机纳米微粒的研究    王明辉

秸秆覆盖节水效应研究    李全起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渗透性能的影响    罗珠珠

秸秆覆盖下灌水和施氮对旱地冬小麦水分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杨君林

冬小麦秸秆覆盖保墒灌溉效应研究    于晓蕾

覆盖耕作措施对土壤环境和玉米生长的影响    张冬梅

不同覆盖处理对小麦、玉米生理生态效应的研究    李吾强

秸秆覆盖还田的整体功能效应与系列化技术研究    杜守宇,田恩平,温敏,吴青山

秸秆覆盖还田的综合效应与系列化技术研究    杜守宇,温敏,田恩平,吴青山

秸秆覆盖还田应用技术研讨会议在京举行    徐新宇 ,王同庆

秸秆覆盖还田全程节水试验区昆虫发生情况调查    李亚莉,朱建兰,施炯林

秸秆覆盖还田一举五得    李荣刚;

作物秸秆覆盖节水增产技术    杨少俊;李大鹏;

两季田麦稻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栽培    赵营刘

施肥培肥措施对春玉米农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李红梅;关春林;周怀平;杨治平;解文艳;

我国玉米最高亩产新纪录    陈国平,孙政才

春玉米后作秋大豆初步研究与展望    赵玉庭,罗

免耕和秸秆覆盖对小麦、油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朱钟麟;卿明福;郑家国;姜心禄;吴婕;

覆盖措施下非充分灌溉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景明;

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张玉芹;杨恒山;高聚林;张瑞富;王志刚;徐寿军;范秀艳;杨升辉;

密度对超高产春玉米花后不同层位叶片荧光参数的影响    王志刚;高聚林;孙继颖;武向良;苏志军;

滴灌带埋深对春玉米同化物累积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李蓓;李久生;

内蒙古旱地覆膜玉米综合配套技术分析    张胜;王贵平;贾振业;高炳德;

不同覆盖条件下春玉米农田耗水特征及提高水分利用率研究    樊向阳;齐学斌;高胜国;赵辉;王景雷;

基于GIS技术的内蒙古兴安盟春玉米种植气候区划    唐红艳;牛宝亮;

秸秆与地膜覆盖春玉米和春小麦耕层土壤碳氮动态    卜玉山;邵海林;王建程;苗果园;

转基因玉米的基因飘流模型及东北春玉米区安全风险评估    胡继超;胡凝;江晓东;陈万隆;姚克敏;贾士荣;

春玉米合理施肥若干问题(二)    

适时播种春玉米 高产稳产有保证    省气象科研所 陆魁东 省农业厅粮油处 吴玉林

播种春玉米 严把五道关    玉田县农村经济局 李荣胜 王文敏

种植“春玉米”收入高    定兴县农业技术中心 崔洪生

春玉米双膜覆盖栽培技术    

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张润辛 刘小峰

吉林春玉米雨养百亩吨良田    记者 张兆军通讯员 郑原驰 王柏涛

延庆春玉米播种不再扬沙    胡玖梅 张海荣

长春玉米工业区项目启动    金英子 记者 宋丽华 王英 李季玲

玉米购销仍停滞 后期走势需关注    吉林省粮食局信息中心 梅立红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    何奇瑾

我国玉米种植分布与气候关系研究    何奇瑾

渭北旱原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农田环境及春玉米生理生态的影响    蔡太义

超高产春玉米根冠特性及钾素养分调控效应的研究    张玉芹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华北春玉米土壤N_2O减排措施研究    刘运通

超高产春玉米氮磷营养特性及养分调控技术研究    曹国军

不同氮素营养水平下春玉米碳氮代谢机理的研究    赵宏伟

东北春玉米高产群体结构与功能特点及产量性能定量分析    陈传永

东北南部春玉米高产群体田间结构配置研究    张振平

秸秆覆盖还田对渭北旱塬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生长的影响    李涵

不同灌水和施氮对河西绿洲春玉米生长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张鹏

东北春玉米密度对根系质量的影响与化学调控机理研究    兰宏亮

辽西半干旱区春玉米农田水肥耦合调控技术研究    王聪翔

东北春玉米氮磷增效施肥模式研究    刘占军

春玉米超高产高效的氮肥调控生理机制    叶君

保护性耕作对旱作农田土壤水肥调控效应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孙平阳

春玉米密植高产群体茎杆质量的化学调控机理    裴志超

不同栽培模式下超高产春玉米根冠衰老特性研究    高英波

黑土区春玉米氮磷钾推荐施肥及营养诊断研究    杜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