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氮肥与秸秆还田对陕西关中灌区农田CO_2、CH_4排放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2:10
热度:

氮肥与秸秆还田对陕西关中灌区农田CO_2、CH_4排放的影响【摘要】: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全球变暖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主要碳库且受人类干扰最频

【摘要】:随着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全球变暖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农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主要碳库且受人类干扰最频繁的一部分,已经成为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源之一。氮肥施用和秸秆还田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培肥土壤方面均有一定作用,为探讨其环境效益,本研究以陕西关中灌区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生态系统为对象,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农田CO_2、CH_4排放进行了原位监测,探讨氮肥与秸秆还田以及温度、水分等因素对该系统农田CO_2、CH_4排放的影响。试验设以下处理:不施氮对照、减量施氮、优化施氮、农民习惯施氮、优化施氮+秸秆还田。主要结果如下: 1.农田CO_2排放具有较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小麦季各处理(N75,N150,N190,N150+S)生长季内平均排放通量为:114.1,123.5,123.6,145.6mg CO_2-C·m~(-2)·h-1,玉米季高于小麦季,各处理(N0、N90、N180、N280、N180+S)平均通量分别为:138.6,145.4,167.5,163.2,210.6mg CO_2-C·m~(-2)· h-1。CO_2排放通量与大气和土壤温度正相关,其中在小麦季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玉米季植株折断后相关性达显著以上水平,折断前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水分对农田CO_2排放影响较为复杂,在本试验条件下没有显著的相关性。 2.陕西关中农田为CH_4的净吸收汇,全年吸收总量在426-490mg CH_4-C·m~(-2)之间,其中小麦季大于玉米季。水分是决定CH_4排放与吸收的关键因素,且在土壤水分较为充足的情况下(玉米季),土壤含水量与CH_4排放通量极显著正相关。当土壤含水量到达某一限度时(21%左右),农田由CH_4的吸收汇转变为排放源。本试验中没有发现温度与CH_4通量之间明显的相关关系。 3.氮肥的施用增加了农田CO_2排放。小麦季各处理(N75,N150,N190,N150+S)总排放量为:563,604,608,715g CO_2-C·m~(-2),玉米季(N0、N90、N180、N280、N180+S)分别为:379,391,445,433,557g CO_2-C·m~(-2)。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显著增加农田CO_2排放,到达某一限度后继续增氮,CO_2排放量不再增加,与不施氮相比,年施氮量为165kg hm~(-2)、330kg hm~(-2)、470kg hm~(-2)时土壤固碳量分别提高46%、21%、96%。不同氮素水平下农田CH_4吸收量无显著性差异。 4.秸秆还田显著增加农田CO_2排放,在小麦和玉米季增幅分别为18%、25%,全年增加21%,但同时增加土壤固碳133%。秸秆还田对农田CH_4吸收无显著性影响。 【关键词】:氮肥 秸秆还田 CO_2 CH_4 温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X13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2
  • 1.1 研究背景11
  • 1.2 农田 CO_2排放研究进展11-15
  • 1.2.1 农田 CO_2排放机理11-12
  • 1.2.2 农田 CO_2排放规律12
  • 1.2.3 农田 CO_2排放的影响因素12-15
  • 1.2.3.1 温度12-13
  • 1.2.3.2 水分13-14
  • 1.2.3.3 土壤有机碳14
  • 1.2.3.4 肥料效应14-15
  • 1.2.3.5 农业耕作措施15
  • 1.3 农田 CH_4排放与吸收15-19
  • 1.3.1 CH_4的产生与氧化15-16
  • 1.3.2 农田 CH_4排放与吸收的影响因素16-19
  • 1.3.2.1 温度16
  • 1.3.2.2 土壤水分16-17
  • 1.3.2.3 有机质17
  • 1.3.2.4 土壤 pH17-18
  • 1.3.2.5 土壤母质与质地18
  • 1.3.2.6 施肥18-19
  • 1.4 温室气体测定方法19-22
  • 1.4.1 微气象学法19-20
  • 1.4.2 箱法20-22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2-27
  • 2.1 试验区概况22
  • 2.2 试验设计22-23
  • 2.3 研究内容23-24
  • 2.4 技术路线24
  • 2.5 测定项目与方法24-26
  • 2.5.1 气体监测方法24-25
  • 2.5.1.1 气体采集与测定24-25
  • 2.5.1.2 气体通量的计算25
  • 2.5.2 土壤及植株理化性质测定25-26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26-27
  • 第三章 小麦季农田 CO_2、CH_4排放研究27-34
  • 3.1 小麦季农田 CO_2排放动态27
  • 3.2 小麦季农田 CH_4排放动态27-28
  • 3.3 温度对 CO_2、CH_4排放的影响28-30
  • 3.4 土壤水分对 CO_2、CH_4排放的影响30-31
  • 3.5 氮肥与秸秆还田对 CO_2、CH_4排放的影响31-33
  • 3.6 小结33-34
  • 第四章 玉米季农田 CO_2、CH_4排放研究34-41
  • 4.1 玉米季农田 CO_2排放动态34
  • 4.2 玉米季农田 CH_4排放动态34-35
  • 4.3 温度对 CO_2、CH_4排放的影响35-37
  • 4.4 土壤水分对 CO_2、CH_4排放的影响37-39
  • 4.5 氮肥和秸秆还田对 CO_2、CH_4排放的影响39-40
  • 4.6 小结40-41
  • 第五章 讨论41-45
  • 5.1 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 CO_2排放的影响41-42
  • 5.2 氮肥和秸秆还田对农田 CH_4排放的影响42-43
  • 5.3 温度对农田 CO_2、CH_4排放的影响43-44
  • 5.4 土壤水分对农田 CO_2、CH_4排放的影响44-45
  • 第六章 结论45-46
  • 参考文献46-55
  • 致谢55-56
  • 作者简介5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中国南京与美国德克萨斯稻田甲烷排放的比较(英文)    黄耀 ,蒋静艳 ,宗良纲 ,Ronald L.Sass ,Frank M.Fisher

半干旱草原温室气体排放/吸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研究    王跃思 ,胡玉琼 ,纪宝明 ,刘广仁 ,薛敏

箱法在草地温室气体通量野外实验观测中的应用研究    杜睿,王庚辰,吕达仁,孔琴心,刘广仁,万小伟,张斌,王艳芬,季保明

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    王明星,李晶,郑循华

稻田CH_4的传输    上官行健,王明星,陈德章,沈壬兴

长期定量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土壤呼吸影响    孟磊,丁维新,蔡祖聪,钦绳武

土壤呼吸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东秋,石培礼,张宪洲

秸杆的利用与深加工    张雪松,朱建良

一台气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_2、CH_4和N_2O排放    王跃思,刘广仁,王迎红,孙扬,薛敏

广州地区稻田甲烷排放通量研究    许炳雄,卢巨祥,傅桂芬,李铭珊

中国农业非点源污染    胡星明;

有机无机肥料长期配施对作物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晁赢;李絮花;赵秉强;左余宝;林治安;

寿光日光温室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丁光国;李登秋;丁昶;

山东省主要土壤类型甘薯肥料利用率研究    董晓霞;孙泽强;张立明;王学君;王庆美;谢备涛;郑东峰;

江西省农林秸秆炭开发应用的途径与前景    王小东;王玉;周文才;

麦玉系统氮素肥料的综合效应及适宜施氮量的研究进展    王树生;范战胜;张新明;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刘春英;

水分胁迫下氮素水平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生理生态影响    侯敏;侯刚;刘学良;陈尔冉;修俊杰;

有机肥资源在当代农业生产中的利用    许有尊;黄见良;吴文革;郑乐娅;王鸿燕;张丽娟;崔娜;

黔东主要旱耕地培肥技术初探    王先华;方小宁;

合肥城市绿地土壤呼吸初探    张凯;许晓静;徐小牛;

稻田甲烷排放监测技术研究    王秀珍;郑长春;黄敬峰;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周年生产力的综合评价    刘世平;张洪程;戴其根;霍中洋;许轲;

滚切式轻小型秸杆切碎机的研制    马荣朝;吴维雄;张黎骅;

风化煤对土壤中铁的活化效果与机理研究    孙志梅;李伟;杜会英;张桂芝;

互花米草控制技术对湿地土壤有机碳保留、汇聚能力的影响    李艳丽;王磊;张文佺;张士萍;王红丽;付小花;乐毅全;

珠三角主菜区土壤钙、镁状况分布状况调查    陈琼贤;吕业成;万云巧;李强;曹健;赫新洲;李妙汉;高惠楠;

稻鸭复合生态种养对产甲烷菌种群数量的影响    邓晓;李勤奋;

温室气体监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何日安;

交替灌溉施肥对夏玉米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    韩坤;张继涛;上官宇先;师日鹏;马巧荣;徐猛;王林权;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耕作措施对绿洲灌区冬小麦“根土系统”的影响    冯福学

不同类型河滨湿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研究    沙晨燕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滇中云南松适应低磷环境的机理研究    戴开结

免耕方式对燕麦田温室气体排放与土壤性状的影响    张志栋

不同栽培技术体系对冬小麦产量品质和光能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石玉华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吉林西部水田土壤碳库时空模拟及水稻生产的碳足迹研究    徐小明

模拟氮沉降对三峡库区两种土壤碳、氮和盐基离子淋失的影响    刘仁燕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养分管理措施对丹江口库区橘园氮磷行为特征的影响    毕磊

鄂北岗地不同品种冬小麦氮效率差异性的研究    柴彦君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土壤粮食作物氮肥利用率时空演变特征    闫鸿媛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武汉市内湖富营养化周年变化规律的监测及初步讨论    杨文静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研究    刘桂

合肥环城公园不同群落类型碳贮量特点    吴珊珊

初冬季节青藏高原清水河地区甲烷排放率变化(英)    金会军,程国栋

青藏高原花石峡冻土站高寒湿地CH_4排放研究    金会军,程国栋,徐柏青,中野智子

水稻品种以及施肥措施对稻田甲烷排放的影响    邵可声,环境模拟和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分室,李震

不同放牧率对草原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影响    李香真,陈佐忠

内蒙古羊草草原温室气体交换通量的日变化特征研究    杜睿,王庚辰,刘广仁,王艳芬,王跃思,吕达仁,陈佐忠

羊草草原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与枯枝落叶分解的研究    郭继勋,祝廷成

温带森林土壤中的CO_2排放通量    孙向阳,乔杰,谭笑

陆地碳循环研究进展    耿元波,董云社,孟维奇

土壤氧化亚氮产生、排放及其影响因素    齐玉春,董云社

草原土壤的碳氮含量及其与温室气体通量的相关性    耿远波,章申,董云社,孟维奇,齐玉春,陈佐忠,王艳芬

华北高产粮区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及碳氮平衡研究    高秀文

施肥对春玉米农田土壤呼吸CO_2释放量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邢晓旭

热分解-气相色谱法测定矿石中CO_2的新装置    张德懋

CO_2再生塔组焊(A-DA_(402))    闫慧茹

2,4,6–三甲基苯甲酸的合成    徐广宇;徐建兵;廖丽萍;周伊;臧阳陵;

用红外CO_2分析器检测细菌性污染    C.H.Threlkeld ,陈葆新

CO_2灭火剂    詹姆斯·莱迪

催化加氢转化CO_2的研究    卢振举,林培滋,罗烘原,梁东白,林励吾

用超临界CO_2清洗部件的新型工业装置    张士莹

NBC-400-1系列CO_2气体保护焊机    

中国未来能源系统减排CO_2的技术对策    何建坤

OTC-1型开顶式气室的结构和性能与国内外同类气室的比较    王春乙;

生物能源与CO_2减排领域的热点战略研究方向——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技术的发展思路及若干科学问题分析    李元广;王伟良;金建;

长时期的高CO_2浓度生长条件对羊栖菜光合作用没有下调的作用    邹定辉;

CO_2激光在自体表皮移植术中的应用    冯振刚;

超临界CO_2萃取牡蛎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条件优化的研究    刘程惠;胡文忠;姜爱丽;田密霞;王艳颖;何煜波;金黎明;

不锈复合钢板的CO_2半自动焊接    南北红;赵青松;

海南香茅油超临界CO_2萃取条件的优化和筛选    王勇;李海龙;张俊清;赖伟勇;刘明生;

超临界CO_2萃取麻疯树籽油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钟华;蒲彪;胡旭;

离子液体吸收CO_2的研究进展    樊丽华;聂阳;

固体胺纤维的制备及其对CO_2的吸附再生性能研究    杨营;林日嘉;吴清华;陈水挟;

基于LMDI方法的湖北省工业CO_2排放分解分析:1999-2007    何海;曹寅雪;李爱军;

高功率轴快流CO_2激光器气体流场及热交换的模拟与优化    黄鸿雁

大气CO_2、CH_4和CO浓度资料再分析及源汇研究    张芳

钯催化CO_2、CO的转化及C-N键偶联反应的研究    戴耀

射频板条CO_2激光器的光束特性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王度

分离CO_2固定载体膜传质机理及其膜过程模拟和优化研究    杨东晓

亚热带稻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研究    朱咏莉

CO_2地质储存煤储层结构演化与元素迁移的模拟实验研究    刘长江

基于激光视觉传感的CO_2横焊焊缝图像处理研究    申俊琦

基于超临界CO_2强化溶液分散法制备营养素脂质体前体的研究    夏菲

高浓度CO_2下高羊茅应对温度和水分变化的生理生化响应及其机理    于景金

新造船舶CO_2指数计算方法研究    徐善雷

高密度CO_2诱导羊肉糜凝胶的形成因素及机理初探    曲亚琳

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朱赛

表面改性对活性炭物理、化学性质及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朱赛

球形活性炭对CO_2吸附行为研究    谢菲

双台子自然保护区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机制与潜力分析    谌艳珍

超临界CO_2萃取含油污泥技术研究    梁丽丽

CO_2激光写入旋转折变型长周期光纤光栅研究    史翠华

CO_2浓度与铜绿微囊藻生长关系的研究    李娜

跨临界CO_2热泵系统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孙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