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铁载氧体整体煤气化链式燃烧联合循环系统性能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1:14
热度:

铁载氧体整体煤气化链式燃烧联合循环系统性能研究【摘要】:化学链式燃烧能在能量释放的同时有效分离CO2。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FeO/Fe3O4/Fe2O3作载氧体的整体煤气

【摘要】:化学链式燃烧能在能量释放的同时有效分离CO2。运用ASPEN PLUS软件对FeO/Fe3O4/Fe2O3作载氧体的整体煤气化链式燃烧联合循环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研究,分析空气反应器温度、冷却空气率、透平进口前补燃温度对系统效率、氧耗量和CO2排放量等参数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维持透平进口前补燃温度1350℃,当空气反应器温度从850℃提高到1100℃时,CO2排放量从396 g/(kWh)降低到210g/(kWh),系统效率从44.04%降低到43.19%;提高冷却空气率,系统效率降低;提高透平进口前补燃温度将增加CO2的排放量;在一定的透平进口温度下,存在最佳压缩比。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洁净煤发电及燃烧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联合循环 化学链式燃烧 煤气化 CO分离 ASPENPLUS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176010;90410009)
【分类号】:TM611
【正文快照】: 引言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燃烧过程中减排CO2已经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常规火电技术均以空气为氧化剂,生成的烟气中二氧化碳虽只占10%~20%,CO2的后续分离成本高,难以实施。化学链式燃烧(CLC-Chemical-Looping Combustion)的主要思想是将燃烧器分成两个独立的过程:氧化反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发电装置的选择    宋泓明;王明友;杨智勇;李炳华;邹政达;

    

    

    

    

    

    

    

    

    

燃气联合循环的新发展    闫廷满;

新能源与蒸汽系统联合循环    屠珊;张仲民;

GE燃机安装方法的研究与探讨    李伟;胡万畅;陈挺;范跃军;

M701F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特点    陶健;

单轴M701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控制油系统流量特征分析    王君;

生物质气化热解技术应用综述    陶邦彦;陈子安;余鸿达;

我国发展联合循环机组的背景和条件    王新平;张志奇;张双;

大型燃气联合循环机组配置优化及特点    贾伟;

高炉煤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供模式性能预测    唐聪;崔晓钰;韩晶;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管道应力分析    陈胤密;庄发成;关健强;

北京首个IGCC工程投运    实习记者 段炼

发电集团蓄力绿色煤电    本报记者 史晓斐

大庆油田电力集团誉满海内外    高玉玺魏素玲 李桂林

大庆电力集团为中国华电公司培训技术骨干    邹冬梅

节能环保的中国路    本版编辑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郝督强 博士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发电集团总裁 卡博 先生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执法副总裁、管理委员会成员兼输配电集团总裁 马德 西门子楼宇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总裁 李子勋

分布式发电有效提高电网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    刘志伟 李立

建立基地 联合攻关    刘芃

省电建一公司走出国门找市场    夏一兵 通讯员 安莉

哈动力二期核电重容厂房开始吊梁    记者 王志起

蓝天集团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    陈书爱

燃气轮机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在部分工况下的仿真研究    马文通

联合循环机组运行计划和负荷分配:建模、启发式遗传算法求解和数据处理    陈坚红

APFBC-CC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及环境综合性能分析研究    肖军

整体煤气化煤气、热、电多联产系统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    赵中友

中低温太阳热能与化石能源互补系统集成及水电联产系统研究    罗尘丁

IGCC系统全工况特性与设计优化以及新系统开拓研究    段立强

大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电厂优化设计研究    光旭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机组运行优化研究    王树国

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技术的研究    杨洋

基于APDL的联合循环汽轮机转子热应力计算及启动优化的研究    郑李鹏

大型联合循环热电联产系统的参数优化与性能分析    武小兵

IGCC联合循环系统建模与设计优化研究    迟全虎

利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改造老电厂的研究    张淼

煤部分气化燃烧集成系统的研究    吕小兰

IGCC气化系统仿真    寇惠武

论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西气东输工程配套天然气发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