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2:00:52
热度:

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研究【摘要】:在培育云南旅游支柱产业和水电支柱产业的进程中,云南水电旅游品牌呼之欲出。金沙江昭通段规划建设中的溪洛渡、向家坝和白鹤滩三大

【摘要】: 在培育云南旅游支柱产业和水电支柱产业的进程中,云南水电旅游品牌呼之欲出。金沙江昭通段规划建设中的溪洛渡、向家坝和白鹤滩三大梯级水电站均为世界级规模,“三大梯级电站”的旅游开发,将为云南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的互动、集群和融合发展,以及孵化旅游新业态提供一块试验田。 本文以“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资源为核心,金沙江为媒介,自然旅游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为本底,进行水电旅游产品整合研究,最终将金沙江昭通段打造成著名的水电生态旅游经济区。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对国内外水电旅游发展与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依据云南旅游支柱产业和水电支柱产业背景,结合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相继开工建设的实际,提出本文选题。 2、基于流域经济学理论、系统论理论、区域旅游合作理论和旅游区位理论,进行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旅游基础条件与SWOT分析,指出发展水电旅游是昭通旅游业回归到自己真正优势领域的划时代标志,“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是金沙江昭通段水电旅游开发的战略选择。 3、提出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的目标、原则、方法和范畴。采用以金沙江为中介,水电站为催化要素,永善县、水富县和巧家县为场所功能转换的整合方法,进行水电旅游与金沙江文化整合、水电旅游与乡村生态整合、水电旅游与自然生态整合,力图实现整合目标。 4、提出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构想。通过同质性产品、异质性产品、旅游线路产品和联合营销的整合设计将“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的保障措施是笔者为这一有机整体顺利运行而提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沙江 三大梯级电站 水电旅游产品 整合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592.7;F426.6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9-17
  • 1.1 国内水电旅游发展与研究综述9-13
  • 1.1.1 发展综述9-11
  • 1.1.2 研究综述11-13
  • 1.2 国外水电旅游发展与研究综述13-16
  • 1.2.1 发展综述13-14
  • 1.2.2 研究综述14-16
  • 1.3 综述结论16-17
  • 2 论文选题17-20
  • 2.1 选题背景17
  • 2.2 选题依据17-18
  • 2.3 研究意义18-19
  • 2.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19-20
  • 3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平台20-25
  • 3.1 相关概念界定20-23
  • 3.1.1 水电旅游20-21
  • 3.1.2 水电旅游资源21-22
  • 3.1.3 水电旅游产品22-23
  • 3.2 理论平台23-25
  • 3.2.1 流域经济学理论23-24
  • 3.2.2 系统论理论24
  • 3.2.3 区域旅游合作理论24-25
  • 3.2.4 旅游区位理论25
  • 4 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旅游基础条件与 SWOT 分析25-42
  • 4.1 区位条件分析25-28
  • 4.1.1 交通区位26-27
  • 4.1.2 经济区位27
  • 4.1.3 文化区位27-28
  • 4.2 旅游资源分析28-35
  • 4.2.1 “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资源分析30-32
  • 4.2.2 关联旅游资源分析32-35
  • 4.3 SWOT 分析35-42
  • 4.3.1 优势分析35-38
  • 4.3.2 劣势分析38-39
  • 4.3.3 机遇分析39-41
  • 4.3.4 挑战分析41-42
  • 5 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理念42-48
  • 5.1 整合目标43-44
  • 5.2 整合原则44-45
  • 5.2.1 差异化原则44
  • 5.2.2 品牌化原则44
  • 5.2.3 乡旅互动原则44-45
  • 5.2.4 可持续发展原则45
  • 5.3 整合方法45-46
  • 5.3.1 金沙江作为中介的整合45-46
  • 5.3.2 水电站作为催化要素的整合46
  • 5.3.3 永善县、水富县、巧家县作为场所功能转换的整合46
  • 5.4 整合范畴46-48
  • 5.4.1 水电旅游与金沙江文化整合47
  • 5.4.2 水电旅游与乡村生态整合47-48
  • 5.4.3 水电旅游与自然生态整合48
  • 6 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构想48-60
  • 6.1 异质性旅游产品整合49-52
  • 6.1.1 溪洛渡——水电科考、水上娱乐旅游产品50-51
  • 6.1.2 向家坝——休闲、疗养度假旅游产品51
  • 6.1.3 白鹤滩——库岸生态旅游产品51-52
  • 6.2 同质性旅游产品整合52-53
  • 6.3 旅游线路整合53-57
  • 6.3.1 溪洛渡水电旅游线路设计54-55
  • 6.3.2 向家坝水电旅游线路设计55-56
  • 6.3.3 白鹤滩水电旅游线路设计56-57
  • 6.4 产品合作营销57-60
  • 6.4.1 共塑水电旅游品牌57-58
  • 6.4.2 共建网络营销系统58-59
  • 6.4.3 共办主题活动59
  • 6.4.4 共拓目标市场59-60
  • 7 金沙江昭通段“三大梯级电站”水电旅游产品整合保障60-63
  • 7.1 构建“三位一体”的合作主体60-61
  • 7.2 制定金沙江昭通段水电旅游发展规划61-62
  • 7.3 建立制度化的区域合作机构62
  • 7.4 构建金沙江水电旅游专门人才培养机制62-63
  • 8 结论及后续研究63-65
  • 8.1 结论63-64
  • 8.2 后续研究64-65
  • 参考文献65-68
  • 致谢6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水电开发对生态脆弱区旅游发展影响分析——以云南怒江为例    包广静;杨子生;

旅游目的地联结营销模式与策略探析    王文慧;

彰显三峡巴楚灵气 凸现旅游文化特色——对建设水电旅游名城的思考    秦诗华;

抓溪洛渡电站建设机遇 精心打造“山城、水电、园林、湖滨旅游”城市——永善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孔荣华,肖本敏

水电旅游名城宜昌的实践与思考    郭有明

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    唐政生,孙荣博,潘安

论“将宜昌三峡创建为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覃道明;

联合营销至少要五“合”    丁邦清;

风溪河流域水电开发带动旅游开发    刘晓武

向家坝电站将诞生5个世界之最    

水电旅游城发展模式研究    王新祝

长三角区域主题型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研究    吴建

城市火车站地区设计研究——以合肥新站试验区为例    张泉;

旅游体验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初探——以桂林漓江古东景区为例    程瑾鹤;吴友强;薛峰;

基于区域空间关系分析的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战略——以灵璧县楚汉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为例    涂玮;

建立流域水资源环境管理的新机制    冉珑;田义文;

公众媒介信息中水乡古镇通道型景观意象研究    王艳;张捷;冉江;

石家庄市区旅行社区位选择与收益状况探析    刘春玲;白翠玲;高瞻;

旅游购物市场利益关系协调发展研究    李梅;王华;

CSA模式下的旅游探索    屈学书;矫丽会;

产品导向视角下的游客忠诚研究    冯斌;张一群;郭永瑞;

基于体验经济视角的遵义市乡村旅游发展探讨    禹玉环;

哈尔滨近代城市肌理探究    宋珊珊;刘松茯;

基于STP理论的“无景点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吕俊芳;

沈本旅游市场一体化与沈阳旅游定位分析    毛金凤;法义滨;

乡村旅游吸引物评价与产品体系构建研究——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    何雨;袁梦如;陈燕;

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建设对环京津贫困带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分析——河北省社科联2009年度民生调研课题    高海生;张葳;从佳琦;

北京灵山旅游开发的综合影响研究    林越英;

流域环境经济学初探    罗宏;冯慧娟;吕连宏;

高地震烈度区特高拱坝抗震设计    曹去修;向光红;崔玉柱;

增长极理论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应用——宁镇扬区域旅游合作发展模式探讨    宋仪艳;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陈玲玲;

让旧城的魅力再现    冯斐菲

北黄海末次冰消期以来沉积特征及物源环境指示    李艳

中小尺度游憩地理环境认知与空间行为的交互作用研究    蒋志杰

基于社会物理视角的中国入境旅游流时空扩散研究    李创新

基于伦理与心理视角的旅游者幸福研究    亢雄

学科和课程的分化与综合研究    牛文明

当代藏传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王亚欣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何池康

公共艺术发展路径的向度分析    何小青

新媒体背景下的中国旅游营销研究    陈霁

观光果园体验设计应用研究    许海南

旅游学学科性质的哲学反思    崔莹

从《印象·刘三姐》透视品牌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的影响    付艳

旅行社产业集中度与市场绩效相关性分析    董红霞

基于ANP的旅游企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谢宇

先秦儒道游观比较    杨铭

大学生自助旅游体验研究    姜玲玲

高校旅游专业实施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研究    李微微

体验经济视角下滨海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李爱华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古村镇旅游研究    李鑫

论旅游主题活动的策划与营销——从“五岳盟主”到“华山论剑”    冯颖如

旅游联合营销探析    吕本勋;

对成都都市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思考    毛长义;艾南山;冯召伟;

整合:长三角旅游的“共赢”之路    胡平

中国旅游产业转型与旅游产业政策选择    唐留雄;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程必定

试论渝西经济走廊旅游整合发展    黎万山,张述林

知识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刘小平

CBD与城市发展    楚义芳

城市意象研究及其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顾朝林,宋国臣

    艾斐

    戴有斌

区域旅游产品结构优化设计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李亚兵,肖星

闽粤赣边客家地区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陈义彬;

亟待深度开发的工业旅游    张履康;周正国;田朝林;

旅游产品体验营销中的价格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    王浪;张河清;

浙江省休闲渔业旅游产品设计——以舟山为例    楼筱环;

旅游规划过程中挖掘水域旅游资源文化属性的意义    范新宇;王力峰;

从羡余现象看博爱县旅游产品的策划    刘琳琳;韩学伟;

高端旅游引起的旅游消费结构变革    王宇;

宁明花山旅游产品开发导向研究    陈红玲;

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化辨析    肖胜和;诸葛仁;

竞争与创新:右江流域旅游业发展的动力    陆军;杨帆;

文化在打造有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旅游产品(项目)中的作用    宝贡敏;

两岸旅游追求旅游产品的精致化——谈徐霞客精神对观光与节庆活动的影响    沈冠亚;

关于乡村旅游产品的发展思考    屠莉莉;

论旅游产品与消费者行为    王雪华;

旅游企业市场开拓思考    赵云君;

可持续旅游产品研究初探    曹步霄;

关于青岛旅游业高水平发展的几点探讨    李建英;张补宏;

休闲度假时代上海城郊旅游产品转型升级初探    何雨;朱孟超;

以更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游创新海口旅游产品的建议    张伯敏;

出游不要盲目追低价    高冲

徽州区乡村旅游产品推陈出新    徽旅

外资旅游产品曲线杀入南京市场    南京日报记者  秦宵喊 谢臻

马来西亚客人访珠    记者 李岩 实习记者 李坤尧

春节期间泰国游团费降1成    记者 张睿媛

危机之下旅行社生存的四项原则    李明德

杭州推出佛教深度体验游    汪恩民

沂水:山东旅游界的一匹“黑马”    孟祥焱 范春生 张伟龙

海南龙江“冰火交融”唱响“南北大戏”    刘述波

今年已有5000多俄罗斯游客来威    记者 王玲

我国城市体育旅游资源与产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赵承磊

干旱地区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韩春鲜

乡村旅游行为研究    唐德荣

中国传统旅游目的地创新与发展    崔凤军

主题旅游规划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刘琴

在线旅游产品折扣型态与幅度之影响效果—以企业形象及服务保证为干扰变量探讨之    郑绍成

四川威远穹窿地质遗迹景观特征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单莉莉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机制研究    张晨

旅游城市发展研究    杨其元

区域旅游开发中的环境分析方法与案例研究    崔凤军

丽江大研古镇夜间旅游产品调查分析及优化设计研究    邓勇勇

基于地域文化的旅游产品开发与设计    乔宁

区域性旅游产品中文字图形的应用研究    吴蔚

四川天遂文旅集团旅游产品营销研究    刘武扬

龙虎山旅游开发现状与发展    左宏琴

大西安都市圈旅游空间结构优化策略研究    韩刚团

陕西省“丝绸之路”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吴迪

黄河风景名胜区旅游产品开发    张志伟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的转型模式研究    马木兰

三星堆体验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