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锯盘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研制与试验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8:59
热度:

锯盘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研制与试验【摘要】:目前广泛应用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主要有锤爪式、Y型甩刀式和直刀式,工作中经常带土粉碎,锤爪、刀片磨损严重,导致功耗增大,粉碎质量下降。为此,

【摘要】:目前广泛应用的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主要有锤爪式、Y型甩刀式和直刀式,工作中经常带土粉碎,锤爪、刀片磨损严重,导致功耗增大,粉碎质量下降。为此,在山东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经费资助下,借鉴稻麦联合收获机锯盘式秸秆切碎装置的工作原理,研制了锯盘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 通过调查分析现有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主要技术参数,确定了锯盘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方案。整机主要由茎秆切割滚刀、捡拾器、主动锯盘、从动锯盘、动力传递系统、机架等组成。工作时,先由滚刀将玉米茎秆从根部割断,玉米茎秆经捡拾器喂入锯盘刀。主、从锯盘刀反向旋转,将喂入的秸秆剪切、粉碎后均匀抛撒到地表,一次可粉碎3行玉米。由于秸秆离地切碎,锯盘起到了支撑作用,所以锯盘磨损较轻,机器功耗也有所降低。 在分析研究稻麦联合收获机秸秆切碎还田装置结构和工作参数的基础上,拟定了锯盘刀设计方案。锯盘刀为直刃平板式,分主动锯盘和从动锯盘。主动锯盘共有28片,从动圆盘刀56片,通过螺栓和间隔套管分别固定在主、从刀轴上。主动锯盘间隔50mm,从动锯盘与主动锯盘交错排列,以保证秸秆切段的均匀性。采用锯盘式切割器,结构简单,维修更换方便。锯盘的抓取能力和切碎能力强、工作平稳,克服了锤爪、甩刀冲击力大、载荷波动、功耗高等缺点,且重切、漏切率低、切碎长度均匀,对不同含水量的秸秆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为了避免带土切碎,在锯盘前面设计了弹齿式捡拾器,主要由弹齿、轨道和弹齿滚筒等组成。为了优化捡拾器的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采用虚拟样机设计方法,并使用Pro/Mechanica模块,对弹齿进行疲劳分析和运动仿真,获得弹齿速度、加速度和轨道受力等变化曲线,分析了参数之间的关系及影响,提高了设计精度和研制效率。捡拾器工作时可随地表浮动,确保不带土、不漏拾,提高秸秆还田的质量。 在对整机和关键零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和仿真分析的基础上,绘制了样机图样,并在山东省泰安市丰泰机械有限公司进行了样机试制,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站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样机主要性能指标达到了设计要求。针对捡拾器弹齿、滑道的制作以及整体装配质量差、试验中经常出现故障的问题,设计了定齿对辊式捡拾器,并结合现有还田机秸秆粉碎机构的特点,完成了样机的改进设计。 【关键词】:玉米秸秆 还田机 捡拾器 锯盘刀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224.29
【目录】:
  • 中文摘要7-8
  • Abstract8-10
  • 1 引言10-17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10-11
  • 1.2 国内外技术现状11-15
  • 1.2.1 国内秸秆还田机现状11-13
  • 1.2.2 国外秸秆还田机现状13-14
  • 1.2.3 我国秸秆还田机的发展方向14-15
  • 1.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15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7
  • 1.4.1 研究方法15
  • 1.4.2 技术路线15-17
  • 2 锯盘式玉米秸秆还田机的设计17-46
  • 2.1 总体方案17-18
  • 2.1.1 整机结构与工作原理17-18
  • 2.1.2 主要工作参数18
  • 2.2 滚刀的设计18-22
  • 2.2.1 滚刀的结构18-19
  • 2.2.2 滚刀工作原理19-22
  • 2.3 捡拾器设计22-32
  • 2.3.1 捡拾器的研究现状22-23
  • 2.3.2 捡拾器设计方法23-24
  • 2.3.3 捡拾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24-25
  • 2.3.4 轨道的设计25-26
  • 2.3.4.1 轨道的设计参数25-26
  • 2.3.4.2 轨道内弹齿的运动状态26
  • 2.3.5 弹齿的设计26-29
  • 2.3.5.1 弹齿的计算26-27
  • 2.3.5.2 弹齿的疲劳分析27-29
  • 2.3.6 捡拾器运动仿真29-32
  • 2.3.6.1 捡拾器仿真目的29
  • 2.3.6.2 仿真软件简介29-30
  • 2.3.6.3 捡拾器仿真分析30-32
  • 2.4 切碎装置的设计32-44
  • 2.4.1 切割原理33
  • 2.4.2 锯盘刀33-40
  • 2.4.3 锯盘刀刀轴的设计与分析40-44
  • 2.4.3.1 锯盘刀轴的参数40-41
  • 2.4.3.2 锯盘刀轴的强度计算41-42
  • 2.4.3.3 锯盘刀轴固有频率分析42-44
  • 2.5 动力传动系统设计44-46
  • 2.5.1 传动方案确定44
  • 2.5.2 皮带轮的选择及传动比计算44-46
  • 3 样机试制与试验46-53
  • 3.1 样机试制46
  • 3.2 样机田间试验46-53
  • 3.2.1 田间试验目的46-47
  • 3.2.2 样机田间试验条件47
  • 3.2.3 剪切长度合格率试验47-49
  • 3.2.3.1 试验方法47-48
  • 3.2.3.2 试验结果48
  • 3.2.3.3 试验结果分析48-49
  • 3.2.4 留茬高度试验49-50
  • 3.2.4.1 留茬高度试验方法49
  • 3.2.4.2 试验结果49-50
  • 3.2.5 剪切长度均匀性试验50-53
  • 3.2.5.1 试验测定方法50-51
  • 3.2.5.2 田间试验测试数据51-53
  • 4 样机的改进设计53-61
  • 4.1 总体方案53-54
  • 4.2 喂入装置的设计54-56
  • 4.2.1 喂入装置结构与工作原理54-56
  • 4.2.1.1 喂入装置计算54-56
  • 4.3 粉碎装置的设计56-61
  • 4.3.1 粉碎装置结构56
  • 4.3.2 L 型甩刀仿真分析56-58
  • 4.3.3 甩刀布置方案58-61
  • 5 结论与展望61-62
  • 5.1 结论61
  • 5.2 创新点61
  • 5.3 展望61-62
  • 参考文献62-66
  • 附录66-68
  • 致谢68-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6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综述)    夏萍,江家伍

9YFQ-1.9型方草捆捡拾压捆机捡拾器的参数分析    王振华;张俊国;

高留麦茬的整体效应与配套技术研究    吴崇海,李振金,顾士领

秸秆粉碎旋耕联合作业技术及机具的研究    朱继平;彭卓敏;袁栋;丁艳;夏敏;

秸秆粉碎还田机甩刀的研究进展    付雪高;李明;卢敬铭;王金丽;邓怡国;张劲;

水稻机械化秸秆直接还田现状及发展趋势    慕永红,曹书恒,李珍,顾春梅

弹齿滚筒捡拾器运动参数的解析分析    盛凯

弹齿滚筒捡拾器的机构设计的解析方法    盛凯,曾南宏,程凯吉林工学院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李万良;刘武仁;

论秸秆还田机刀片的设计    

榨菜叶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    温明霞;聂振朋;石孝均;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与循环经济    任仲杰;顾孟迪;

生物技术在提高秸秆饲料利用率上的研究与应用    李培庆;崔艳红;胡海霞;

无水层节水灌溉丰产沟秸秆还田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

不同水分管理条件下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及后茬油菜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

有机肥的培肥效应及在烤烟上的作用    张联合;郁飞燕;苗艳芳;

四川凉山盐中灌区高产稳产农田土壤培肥研究    彭世逞;吉牛拉惹;

油菜秸秆还田及肥料运筹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王允青;郭熙盛;武际;王静;胡鹏;李立胜;桑亚松;李红梅;

3种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作业性能研究    吴慕春;吕恩利;王广海;韩小腾;马旭;

不同水分条件下连续多年秸秆还田对水稻、油菜产量的影响    王允青;王静;郭熙盛;武际;

转子气流激振力幂级数力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    李忠刚;陈予恕;刘延彬;

转盘偏置对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王美令;韩清凯;

大型水泵水轮机组转子动力学模型研究    王青华;

结合刚性和挠性转子平衡理论解决振动问题    彭斌;李燕勇;穆钢;

结合刚性和挠性转子平衡理论解决振动问题    彭斌;李燕勇;穆钢;

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试验研究    李世平;马旭;谭祖庭;

旋耕-碎茬仿生刀片田间旋耕作业功耗的试验研究    汲文峰;贾洪雷;佟金;

某超高速转子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Part Ⅰ:无碰摩转子    陈巍;杜发荣;丁水汀;郭宝亭;

具有轴承不对中故障的柔性非圆截面多转子系统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李自刚;李明;

三种非线性油膜力模型的分析比较    王晋麟;曹登庆;王立刚;黄文虎;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保护性耕作对旱区小麦—菘蓝轮作土壤生态及作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杨江山

1000MW核电站离心式上充泵水力设计与结构可靠性研究    付强

填闲作物阻控设施蔬菜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研究    吉艳芝

滚动轴承动特性及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    吴昊

施水播种灌水入渗和土壤松耕方法的研究    杨有刚

土壤水分与耕作方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特性和碳氮代谢及产量的影响    郑成岩

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耕层理化性状和生物学特性时空分布研究    侯雪坤

高速加工工具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及应用基础研究    沈春根

油菜轻简化生产中几项养分管理关键技术的初步研究    苏伟

免耕稻田磷素动态及组分特征的研究    通乐嘎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某空气压缩机转子轴承系统动力学分析    宋现洲

基于全矢谱的旋转机械轴振与瓦振关系研究    赵国卿

基于全矢谱的智能诊断技术研究    张晓冬

基于全矢谱的故障预测关键技术研究    樊碧波

烟田苗期地膜回收机的研制    崔方方

临沂烟区绿肥还田配套技术的研究    庞敏

地膜回收机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侯作存

农作物秸秆还田好处多    戴厚升

4F—1.8型甘蔗叶粉碎还田机研制    梁明

香蕉假茎还田机的设计    王斌斌;曹卫东;张进疆;

麦田秸秆覆盖的作用及其节水效应的初步研究    王栓庄,徐树贞

盐碱地秸秆覆盖改土增产措施的研究    樊修武,池宝亮,焦晓燕,李东旺,张志平

旱地表土耕作效应研究    李洪文,陈君达,高焕文,王树东

豫西黄土坡耕地保护性耕作保水效果研究    苏子友,杨正礼,王德莲,蔡典雄,姚宇卿,吕军杰,张洁

不同覆盖处理对旱作玉米生育与产量效应的研究    冯利平,段桂荣

旱地玉米免耕整秸秆半覆盖技术体系及其评价    籍增顺,张乃生,刘杰

高留麦茬的整体效应与配套技术研究    吴崇海,李振金,顾士领

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参数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张明秋

秸秆粉碎还田对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影响    冯学森;李伍成;

4QC—410型秸秆还田机    

2F10型秸秆粉碎还田机    

新型秸秆粉碎、旋耕机研制成功    

4JX-1.5型秸秆粉碎灭茬机的研制与试验    杨富营;杨海鹏;

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和小麦免(少)耕播种技术意见    

秸秆粉碎还田旋耕机的经济效益分析    赵荣军;聂蕊;

浅谈棉花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实践    任淑英;李景霞;田成江;阿依努尔;

4Q系列捶爪型秸秆粉碎还田机    

宁城县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分析    李清海;

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使用与故障排除    姚素卿;

秸秆整株还田机功率的参数优化试验    赵铁军;王金武;李世伟;张明秋;陈振歆;葛宜元;

水稻秸秆整株还田机刀盘改进设计    赵铁军;王金武;葛宜元;张明秋;李世伟;陈振歆;

小麦茎杆还田水稻塑盘旱育抛秧精确定量技术    杨贵成;孙晓霞;

植物切割特性与切割装置研究与应用    杨加庆;郭玉明;

论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农业保护性耕作中起到的主导作用    徐枫;

滚筒式铡草机的分析与改进措施    刘伟峰;赵满全;曹玉;

含山推广秸秆粉碎还田技术    吴昌峰

秸秆粉碎还田机的使用    湖北省远安县鸣凤镇三吉巷47号 肖远金

三秋喜看三变化    YMG记者 吉忠 通讯员 帮高

“想不到秸秆还田机这么神”    本报通讯员 姜斌

如何巧用秸秆还田机    陈楚江

大庆发展低碳农业大有可为    记者 刘娟

“边割边销售,省心又省力”    本报记者 何雪峰

秸秆还田机的使用与维护    郭发定

秸秆还田机的使用与维护    耿宝辉

秸秆还田机的使用与维护    徐平安

岩石隧道掘进机刀盘设计方法研究    刘志杰

多学科模糊满意协同优化方法及其应用    陶冶

锯盘式秸秆粉碎还田机研制与试验    邢立冉

秸秆粉碎还田机新型刀片的设计与试验    刘晓亮

水田秸秆还田机埋草起浆装置的试验研究    魏国俊

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工作参数优化设计研究    赵铁军

水稻整株秸秆还田机参数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    张明秋

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性状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朱法亮

互换割台式玉米收获机关键技术研究    郭仓库

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刀盘刀具布置方法研究    张伟

盘刀破岩机理的细观数值模拟研究    于跃

玉米秸秆整株还田秸秆分解速率及还田效应    师宏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