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广西早稻秸秆还田应用及其对土壤肥力和晚稻产量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8:31
热度:

广西早稻秸秆还田应用及其对土壤肥力和晚稻产量的影响【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广西全区和武鸣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结合对武鸣县双桥镇双桥社区的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广西早稻

【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广西全区和武鸣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资料的收集和分析,结合对武鸣县双桥镇双桥社区的问卷调查,总结分析广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的应用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及对策。同时开展五种秸秆腐熟剂的田间对比试验,对比分析施用不同秸秆腐熟剂的稻田土壤有机质以及氮、磷、钾等养分的动态变化及晚稻生长和产量的差异,为选择适合广西区秸秆腐熟剂品种提供依据与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广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秸秆还田技术的基础研究力度不够,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对秸秆还田的认识不足,配套技术研究薄弱,机械化秸秆还田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2、加快推进广西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必须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组织落实。通过加强宣传,强化技术培训以及建立示范样板田,让农民对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有充分的认识;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加强腐熟剂产品品质的攻关。 3、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腐熟剂处理的稻秆提早5-6天腐熟,各处理稻秆拉力逐渐减小,但是5种腐熟剂之间无明显差别。秸秆还田能促进水稻分蘖,秸秆还田+腐熟剂处理能促进水稻提前分蘖,且均能改善水稻产量的构成因素(亩有效穗数、总粒数、实粒数以及结实率等),其中武汉合缘腐熟剂处理的水稻分蘖最多。 4、各处理水稻叶片的全N、全P和全K的含量均表现为孕穗期高于成熟期。武汉合缘腐熟剂和北京世纪阿姆斯腐熟剂处理的水稻叶片全N含量最高;武汉太阳雨腐熟剂处理的水稻叶片全P含量最高;武汉合缘腐熟剂和南京宁粮腐熟剂处理的水稻叶片全K含量最高。 5、秸秆还田处理的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比无秸秆还田处理要高,秸秆还田下施用腐熟剂处理均比不施腐熟剂处理的高,武汉合缘、武汉太阳雨和北京世纪阿姆斯三种腐熟剂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是先减小后增大,其中武汉合缘和武汉太阳雨腐熟剂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武汉太阳雨和北京世纪阿姆斯腐熟剂处理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较高。各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分蘖期高于成熟期,其中武汉合缘、武汉太阳雨和北京世纪阿姆斯腐熟剂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 6、施用腐熟剂处理比对照都有一定程度的增产,增产0.94-18.94公斤/亩,增幅为0.24%-4.76%,其中武汉合缘腐熟剂+稻秆还田处理的产量最高,为416公斤/亩。 【关键词】:早稻 秸秆还田 腐熟剂 土壤肥力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511;S1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前言12-21
  • 1.1 国内外秸秆还田应用现状12-14
  • 1.2 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14-18
  • 1.2.1 秸秆还田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15
  • 1.2.2 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磷、钾等速效养分的影响15-17
  • 1.2.3 秸秆还田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17-18
  • 1.3 秸秆快速腐熟还田技术及其应用18-19
  • 1.4 研究意义与目的19-21
  • 2 广西水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应用现状21-44
  • 2.1 研究方法21
  • 2.2 结果与分析21-42
  • 2.2.1 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应用现状21-28
  • 2.2.1.1 武鸣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应用现状21-25
  • 2.2.1.2 广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应用现状25-28
  • 2.2.2 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的培肥效应28-32
  • 2.2.2.1 武鸣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的培肥效应28
  • 2.2.2.2 广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的培肥效应28-32
  • 2.2.3 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的效益分析32-40
  • 2.2.3.1 武鸣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的效益分析32-35
  • 2.2.3.2 广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的效益分析35-40
  • 2.2.4 广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存在的问题40-42
  • 2.2.4.1 秸秆还田技术的基础研究力度不够40-41
  • 2.2.4.2 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对秸秆还田的认识不足41
  • 2.2.4.3 配套技术研究薄弱41
  • 2.2.4.4 机械化秸秆还田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41-42
  • 2.3 加快推进广西早稻秸秆快速腐熟还田的建议及对策42-44
  • 2.3.1 加强领导,组织保障42
  • 2.3.2 加强宣传,强化技术培训42
  • 2.3.3 建立示范样板田42-43
  • 2.3.4 进一步提高机械化秸秆还田程度43
  • 2.3.5 加强腐熟剂产品品质攻关43-44
  • 3 不同秸秆腐熟剂田间应用效果对比试验44-60
  • 3.1 材料与方法44-46
  • 3.1.1 试验田基本情况44-45
  • 3.1.2 试验设计45-46
  • 3.1.3 样品采集处理及分析测定方法46
  • 3.1.3.1 样品采集处理46
  • 3.1.3.2 样品测定方法46
  • 3.1.3.3 数据处理及分析46
  • 3.2 结果与分析46-57
  • 3.2.1 不同处理对还田稻秆腐熟速度的影响46-48
  • 3.2.2 不同处理对还田稻秆拉力的影响48
  • 3.2.3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48-50
  • 3.2.4 不同处理对土壤碱解氮的影响50-51
  • 3.2.5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磷的影响51-52
  • 3.2.6 不同处理对土壤速效钾的影响52-53
  • 3.2.7 不同处理对晚稻分蘖量的影响53-54
  • 3.2.8 不同处理对晚稻农艺性状的影响54-55
  • 3.2.9 不同处理对晚稻植株叶片全N、全P、全K含量的影响55-56
  • 3.2.10 不同处理对晚稻产量的影响56-57
  • 3.3 结论与讨论57-60
  • 3.3.1 不同处理对稻秆腐熟程度的影响57
  • 3.3.2 不同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影响57-58
  • 3.3.3 不同处理对晚稻生长的影响58-59
  • 3.3.4 不同处理对晚稻产量的影响59-60
  • 致谢60-61
  • 参考文献61-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不同种类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对比研究    殷丽萍;丁峰;邹忠;周志宏;苏建平;李峰;丁扣琪;殷建华;孙同林;

水稻秸秆还田腐熟效果研究    杨淮南;

水稻田使用秸秆腐熟剂试验效果分析    赵永梅;

玉米机收后秸秆粉碎还田方法及效果研究    李大伟;

不同秸秆腐熟剂在湖北省晚稻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杨文兵;胡正梅;杨长斌;甘曦;潘道海;刘晓继;卢见春;

秸秆留茬翻埋快速腐熟技术及配套机具研究    戴飞;张锋伟;张克平;胡靖明;冯永忠;韩正晟;

3克解决一亩地秸秆还田——具世界领先水平的秸秆腐熟剂在蜀研制成功    周微;

苏南地区稻麦(油)轮作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丁文斌;朱中华;陶吉平;芮文其;蒋建华;

不同还田方式下大豆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匡恩俊;

具先进水平的强力秸秆腐熟剂在蜀研制成功    

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对小麦生长和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的影响    孙磊;张彦峰;王翠苹;孙红文;

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比较研究    周勇;黄海东;吴一鸣;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及其展望    陈新;张瑞宏;

成都平原麦稻双免耕秸秆还田技术模式    汤永禄;黄钢;郑家国;李朝苏;邓先和;付书明;

酵素菌在秸秆还田中的应用研究    朱绍林;乔红梅;姜晓清;周明;

玉米秸秆安全还田方法的研究    刘武仁;郑金玉;冯艳春;刘凤成;罗洋;邱贵春;蔡红岩;

作物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的研究    何建新;王志进;朱建桦;张晓建;严玉娟;

浅论农业秸秆生物质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途径    袁梅;

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减少环境污染    樊旭;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直播稻田土壤碳固定及其产量的影响    段华平;牛永志;李凤博;卞新民;

秸秆还田仍是今年土壤有机质提升重点    江娜

我区力推秸秆还田沃土工程技术    记者 宋春风 通讯员 陈彦毅

大荣集团氰胺化钙变身催腐剂    梁建统

肥沃八桂田野 促进钱粮双增    本报记者 唐广生 本报通讯员 谢倩云 欧飞

荆门:六措并举 秸秆还田    何红卫谢先哲

省农垦六成麦地秸秆还田    王戴群记者 孙全龙

9.2万亩棉花实施秸秆还田    通讯员 刘世全

应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    安徽凤阳县 田益全

驿城区农机局抓好玉米机收和秸秆还田工作    本刊记者 吕磊通讯员 胡军锋

清洁 节能 省钱    本报记者 韩光亮 通讯员 庄君 姜龙金 刘瑞华

小麦/玉米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钾素效应研究    王志勇

黄土高原农田综合地力及碳汇特征对连续多年玉米秸秆全量还田的响应    慕平

水旱轮作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培肥和增产效应    武际

基于试验与模型的C、N循环研究    潘志勇

长期施钾对北方典型土壤钾素及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谭德水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刘世平

多熟复种稻田土壤耕作和秸秆还田的效应研究    陈冬林

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作物响应研究    韩宾

土壤过程的系统学分析初探——以连续秸秆还田土壤中氮素转化过程为例    李贵桐

不同农业措施影响下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研究    范丙全

周年秸秆还田与土壤耕作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稻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王子臣

广西早稻秸秆还田应用及其对土壤肥力和晚稻产量的影响    严新平

高产农田生态系统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和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赵彩霞

吉林省雨养农业区玉米秸秆还田机械化耕作技术研究    李万良

秸秆还田条件下稻麦生产密肥调控技术研究    吴延华

双辊秸秆还田旋耕机的研制开发    刘小伟

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霍竹

稻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    卿明福

秸秆还田农户意愿与机械作业收益实证研究    李建政

秸秆还田对宁南旱作农田土壤理化性状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路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