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和玉米秸秆高温腐熟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8:29
热度: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和玉米秸秆高温腐熟的影响【摘要】:本试验在西北地区非耕地荒漠区这一特殊区域,通过高温好氧发酵试验,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玉米秸秆好氧堆肥的影响,测定发酵过程

【摘要】:本试验在西北地区非耕地荒漠区这一特殊区域,通过高温好氧发酵试验,研究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玉米秸秆好氧堆肥的影响,测定发酵过程中堆体的物理、化学、生物学指标以及全素营养的动态变化,探索不同微生物菌剂在堆肥过程中的作用,筛选出在当地气候条件下适宜牛粪和玉米秸秆发酵的微生物菌剂,这对西北地区非耕地设施农业有机基质栽培大面积的推广使用有重要意义。堆肥试验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三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高温腐熟的影响,第二部分为三种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和玉米秸秆堆肥的影响,设4个处理:处理1添加南京农业大学所供菌剂1;处理2添加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所供菌剂2;处理3添加甘肃省科学院所供菌剂3;CK(单一牛粪、玉米秸秆)。主要结果归纳如下: 1.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高温好氧发酵处理比CK(不添加菌剂)提前3-5d达到高温期,50℃以上高温期持续时间比不添加菌剂处理多2-5d,并且添加菌剂处理最高温度比不添加菌剂高2-3℃,而降温所需时间少5-11d;三种菌剂对牛粪物料发酵效果以菌剂3即甘肃省科学院所供菌剂尤为明显,最终物料总有机碳降解率为40.13%,种子发芽指数为93.80%,腐殖质聚合程度高,即E4/E6值最小,全氮含量最大为1.63%,全磷(P2O5)和全钾(K2O)含量分别为0.562%和1.15%,而且pH值以及堆料含水率均在适宜范围内。 2.从添加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高温好氧发酵的试验结果得出,菌剂1处理堆体温度上升迅速,较CK、处理2、处理3分别提前13d、1d和0d达到高温期,而菌剂3处理高温持续时间较其他各处理长。玉米秸秆高温发酵中水分蒸发量大,在堆肥20d时需要再次补水;最后各处理pH值均稳定在8.09-8.12之间,符合腐熟堆肥pH值指标标准,且变化均在好氧微生物要求的适宜范围内,有利于堆肥的进行。三种菌剂对玉米秸秆物料发酵效果以菌剂1和菌剂3尤为明显。 综上所述,从腐熟程度和堆肥产品养分含量两方面综合分析,在牛粪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以菌剂3即甘肃省科学院所供菌剂效果较好,菌剂2即山东省农科院所供菌剂次之,南京农业大学所供菌剂1效果不明显;玉米秸秆高温好氧发酵过程中,以菌剂1和菌剂3效果较好。因此在西北非耕地荒漠区这一特殊环境下,以甘肃省科学院所供菌剂3对牛粪和玉米秸秆高温发酵效果最好,菌剂1也可用于玉米秸秆的好氧发酵。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 牛粪 玉米秸秆 高温 腐熟
【学位授予单位】:甘肃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141.4
【目录】:
  • 摘要2-3
  • Summary3-5
  • 英文缩写符号对照表5-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19
  • 1.1 国内外牛粪综合利用现状10-11
  • 1.1.1 牛粪的营养价值10
  • 1.1.2 牛粪的利用现状10-11
  • 1.2 秸秆综合利用现状11-12
  • 1.3 固体废弃物堆肥化原理及研究进展12-19
  • 1.3.1 高温好氧堆肥的概念和原理12-13
  • 1.3.2 影响堆肥腐熟的因素13-15
  • 1.3.3 堆肥腐熟度评价指标15-17
  • 1.3.4 堆肥的研究进展17-19
  • 第二章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高温堆肥腐熟的影响19-32
  • 2.1 材料与方法19-20
  • 2.1.1 试验材料19
  • 2.1.2 试验设计19-20
  • 2.2 采样与样品测定20
  • 2.3 数据分析20-21
  • 2.4 结果与分析21-27
  • 2.4.1 不同微生物菌剂下牛粪堆肥温度的变化21
  • 2.4.2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含水率的影响21-22
  • 2.4.3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 pH 的影响22-23
  • 2.4.4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23
  • 2.4.5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胡敏酸光学特性的影响23-24
  • 2.4.6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总有机碳(TOC)的影响24-25
  • 2.4.7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全氮的影响25-26
  • 2.4.8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全磷和全钾的影响26-27
  • 2.5 结论与讨论27-32
  • 第三章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高温堆肥腐熟的影响32-42
  • 3.1 材料与方法32
  • 3.1.1 试验材料32
  • 3.1.2 试验设计32
  • 3.2 采样与样品测定32
  • 3.3 数据分析32-33
  • 3.4 结果与分析33-39
  • 3.4.1 不同微生物菌剂下玉米秸秆堆肥温度的变化33
  • 3.4.2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含水率的影响33-34
  • 3.4.3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 pH 的影响34-35
  • 3.4.4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种子发芽指数的影响35-36
  • 3.4.5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胡敏酸光学特性的影响36
  • 3.4.6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总有机碳(TOC)的影响36-37
  • 3.4.7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全氮的影响37-38
  • 3.4.8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秸秆堆肥全磷和全钾的影响38-39
  • 3.5 讨论与结论39-42
  • 参考文献42-48
  • 致谢48-50
  • 作者简介50-51
  • 导师简介51-52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研究进展    朱自学;刘天学;

堆肥处理的条件控制    姜晓霞;王宝维;

牛粪好氧生物处理条件分析    单德臣;单德鑫;许景钢;李淑芹;

不同添加剂对牛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魏彦红;郁继华;颉建明;张国斌;

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概况    郝素琴;刘艳;

高效复合微生物菌群在垃圾堆肥中的应用    席北斗,刘鸿亮,孟伟,李捍东,王庆生

有机固体废弃物堆肥的腐熟度参数及指标    李艳霞,王敏健,王菊思

翻堆对强制通风静态垛混合堆肥过程及其理化性质的影响    陈同斌,罗维,郑国砥,高定

污泥堆肥过程中氮素形态的变化    贾程;张增强;张永涛;

猪粪堆肥化处理的物质变化及腐熟度评价    黄国锋,吴启堂,孟庆强,黄焕忠

我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顾华详

高龄老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付飞;李异;张健;

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城市实现的规划途径    张洪波;徐苏宁;

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循环经济规划研究——以安徽能源循环经济规划为例    崔木花;

略论非合理性政府行为与政府成本刚性    汪少波

当前我国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黄晓霓;

重金属Pb、Cd在石灰性褐土上对小白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郭晓燕;袁玲;

不同钾肥品种及用量对香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崔荣宗;杨果;李彦;魏建林;姜国志;

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土壤有效磷试验    赵春芝;张守仕;王超;刘连航;陈利平;刘荣宁;

莘县保护地土壤养分含量与盐渍化状况分析    王连祥;闫传胜;袁方耀;张学锋;

安徽沿淮地区几种类型土壤的电荷性质研究    李孝良;于群英;纵艳芝;

Nutrismart生态肥中微生物释放硅的效果    甘旭华;唐欣昀;Raymond Liu;

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创新体系    戚湧;

长三角循环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胡建一;

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中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孝良;孙莉;于群英;

美盛肥料对油菜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张祥明;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生长性状的影响研究    王家嘉;李录久;吴萍萍;

安徽省主要土壤铅含量及其与小麦幼苗生长相关性研究    常江;杜艳;姚艳娟;

京津冀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常慧娟;

节能高效、减排低碳与责任和快速工业化及经济腾飞    滕吉文;阮小敏;张永谦;闫雅芬;

珠江三角洲城市职业女性体育生活方式研究    杜熙茹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秸秆全量还田对冬小麦的生理生态效应    屈会娟

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对夏玉米生育及产量影响研究    沈学善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地区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    赵锦梅

施肥对枸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效应研究    贺春燕

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    胡雪梅

基于凹凸棒石粘土的麦秸木质陶瓷制备与性能表征    吴文涛

科技进步对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    汪慧玲

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    陈春常

我国高校教师人力资本定价研究    董国强

铁锰硅对凤眼莲生物质结构的影响    武少伟

等高绿篱—农业复合系统土壤CO_2和N_2O排放特征    莫琼

砷污染地下水修复的渗透反应墙材料筛选及除砷机理研究    马琳

菹草对长江中游湖泊沉积物及上覆水间钙、磷循环的影响    倪玲珊

不同油菜品种硼吸收利用差异与细胞壁组分关系的研究    潘媛

江汉平原油菜—水稻轮作制度下施肥效果及经济效益的研究    宁大伟

施用工程菌和草木灰对污染土壤Cd形态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朱小娇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污泥污染土壤中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费云舟

鄂南棕红壤区施用石灰对桃园土壤和树体营养的效应研究    蔡东

烟草工业下脚料综合利用研究(I)——抗菌成分的提取与抑菌效果测定    许晓风,郁锋,杨启银,陈育如,彭荣淮,贺海生,王程辉

秸杆还田改良砂姜黑土的效果及其机理研究    詹其厚,张效朴,袁朝良

番茄无土育苗基质研究    王立志;王艳;杨丽华;任吉君;

蔬菜无土栽培概述    张建国;贾晓航;

几种微生物应用于猪粪堆肥中的研究    刘克锋,刘悦秋,雷增普,方雪莹,石爱平

堆肥腐熟度指标的探讨    李国建,钱新东

我国无土栽培研究新技术新成果及发展动向    李式军,高丽红,庄仲连

禽畜粪便高效降解菌对堆肥主要理化指标的影响    凌云;徐亚同;

碳氮比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栾冬梅;关静姝;徐瑨;孙黎;李文哲;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筛选的研究    许修宏,肖玉珍,陈建平,李杰

堆肥腐熟度快速测定指标和方法的建立    张亚宁

果蔬废弃物厌氧处理产能实验研究    董永亮

芋头秸秆与牛粪高温堆肥的试验研究    王晓凤;成杰民;王倩;

利用牛粪生产生物有机肥试验研究    王为;裴蕴华;刘焕友;

牛粪发酵喂猪好    杨自强;钱大方;

利用牛粪养鱼方法    王树林;

牛粪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徐智;汤利;毛昆明;郑毅;

牛粪秸秆培育双孢菇的技术    刘忠光;

碳氮比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的影响    栾冬梅;关静姝;徐瑨;孙黎;李文哲;

牛粪好氧发酵堆肥设备的设计    唐娟;张波;

不同腐熟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施宠;谢晶晶;郑春霞;柴仲平;贾宏涛;

施用有机肥基肥对多花黑麦草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卡米拉·塔里甫;

不同微生物菌剂对牛粪堆肥发酵影响的研究    赵明梅;牛明芬;何随成;徐丽;刘峰;

不同调理剂对牛粪好氧堆肥的影响    于海霞;栾冬梅;孙黎;

我国牛粪生物质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刘春龙;袁立;李忠秋;

牛粪好氧堆肥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堆肥效果研究    孙俊丽;刘克锋;王顺利;杨萌;金珠理达;王亮;王红利;

不同堆储方式对牛粪中氮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周海柱;王军;张涛;纪术远;娄玉杰;

固体有机物快速腐熟的微波预处理研究    张小勇;莫海涛;

接种牛粪对棉秆降解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李艳宾;张琴;宋鹏鹏;龚明福;

有机物料种类及腐熟水平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研究    孔维栋;刘可星;廖宗文;

东北地区沼气分户供暖的可行性初探    董保成;鞠笑非;甘静;陈长海;

制作有机堆肥,得靠“吹”    周学彬;

“一堆牛粪”背后的两难选择题    本报记者 王世停 蔡炜 马薇 张晨 唐传虎 刘宏奇

牛粪也能做成产业吗?    刘补堂 葛力大 贾俊英 段瑞东 罗军

节能减排让牛粪变成宝    本报记者 王云峰

淮南农场:牛粪卖大钱    佚名

利用发酵牛粪种植蘑菇    

一种新型的饲料——牛粪    张跃林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腐熟技术    吕斌 李云飞

肥料“腐熟”的标准是什么    胡一民  

1500吨臭烘烘的牛粪成了宝    奉化记者站 黄成峰 吴培维 记者 孙吉晶

阿旗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驻站记者 李云飞

牛粪好氧堆肥中微生物多样性及生产应用研究    王亮

牛粪高温堆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微生物多样性以及腐熟度评价研究    田伟

混合原料厌氧发酵产氢产甲烷技术研究    刘爽

有机物料与再生水联合修复滨海重度盐碱化土壤研究    于妍

饼肥有机营养对土壤生化特性和烤烟品质作用机理的研究    武雪萍

畜禽粪便高温堆肥机理与应用研究    李吉进

江苏城市污泥中PAHs的分布特征及其堆肥对PAHs(荧蒽)环境行为的影响研究    张雪英

染疫动物生物安全静态堆肥法的建立与评价    徐卫平

有机废弃物CO_2施肥发酵过程中基质理化性状变化及残渣培肥土壤的作用    李玲玲

石灰氮对堆肥化过程中牛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抑制及对堆肥化效果影响    斯木吉德

不同处理对自然堆储牛粪腐熟及养分流失规律的影响    纪术远

不同沙化土改良配方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赵海亮

腐熟菌剂不同接种量及锯末对牛粪高温堆肥的影响    魏彦红

利用牛粪优化生产花卉有机肥料的研究    金珠理达

废弃纤维资源快速生产基质工艺研究    赵玉娇

从牛粪到沼气    才让卓玛

利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发酵牛粪生产生物有机肥    曲淑岩

牛粪基过磷酸钙制备的研究和工艺开发    孙少飞

桉树皮废弃物腐熟技术及其在育苗中应用的研究    张沛健

蜉金龟处理牛粪及其溶解性组分在土壤中的吸附研究    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