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石家庄地区村镇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优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8:15
热度:

石家庄地区村镇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优化研究【摘要】:随着建国后农村中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地变化,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农村住宅的类型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性,

【摘要】:随着建国后农村中社会经济关系不断地变化,农村的经济,文化,教育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农村住宅的类型也随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性,尤其是近些年太阳辐射资源的在建筑中的循环利用的深入推广,掀起了村镇中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建筑热潮。但是许多农村中的太阳房大部分为自主建设,很多村民在建设过程中缺少客观的建设引导,以及技术方面的指导,所以冬季太阳房的实际得热效率低,室内温度并不理想,同时夏季太阳房内的温度波动较大,存在一个低舒适高能耗的现象。这本身与太阳房的建设目的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解决村镇被动式太阳房关键技术问题、正确引导村镇居民建筑理念,提升既有太阳房的利用率成为一个改善住宅室内热环境的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以河北石家庄地区的村镇住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通过既有被动式太阳房所属村落的民俗风情、经济构成、能源利用、村落布局、院落形式、建筑以及构造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对当地既有的被动式太阳房与传统住宅的室内外物理环境测试以及室内人体热舒适需求的统计;对既有被动式太阳房建筑平面布局、围护结构构造做法,得热部件热工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冬季辅助热源需求情况以及室内热舒适状况调研,找出该地区既有被动式太阳房室内热环境存在的问题。总结并归纳既有被动式太阳房的典型形式。最终按照太阳房的建筑设计原则,对既有的被动式太阳房的提出适宜技术的优化意见和策略。且针对优化后的几个典型太阳房提出合理优化方案且进行冬季辅助热源的核算比较,以及经济性评价,从而为该地区今后的太阳能建筑建设使用情况提供设计及建造的依据,引导当地村民建造舒适温暖的被动式太阳房。 【关键词】:农村被动式太阳能建筑 室内热环境 适宜技术 室内人体热舒适 辅助热源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241.4;TU1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1 绪论9-17
  • 1.1 课题研究背景9-10
  • 1.2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10-13
  • 1.2.1 国内的研究及发展现状10-12
  • 1.2.2 国外的研究及发展现状12-13
  • 1.3 研究目的和实际意义13-14
  • 1.4 论文的主要工作14-16
  • 1.4.1 研究内容14-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5 论文框架16-17
  • 2 河北石家庄地区概况17-21
  • 2.1 石家庄地区概况17-18
  • 2.1.1 区域位置17
  • 2.1.2 历史背景17-18
  • 2.2 自然概况18-20
  • 2.2.1 地理特征18
  • 2.2.2 气候特征18
  • 2.2.3 资源概况18-20
  • 2.3 社会概况20
  • 2.3.1 经济情况20
  • 2.3.2 文化底蕴20
  • 2.4 小结20-21
  • 3 河北石家庄地区被动式太阳能利用现状调查21-43
  • 3.1 石家庄乡村调研情况21-27
  • 3.1.1 实地调研简介21
  • 3.1.2 村落情况综述21-22
  • 3.1.3 石家庄地区乡村住宅概况22-25
  • 3.1.4 能耗基本情况25-27
  • 3.2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情况27-35
  • 3.2.1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概况27-29
  • 3.2.2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构造现状29-35
  • 3.3 冬夏两季室内外温湿度测试35-41
  • 3.3.1 物理情况测试介绍35-36
  • 3.3.2 夏季室内外温湿度测试结果分析36-38
  • 3.3.3 冬季室内外温湿度测试结果分析38-41
  • 3.4 小结41-43
  • 4 石家庄地区既有被动式太阳房现状分析43-69
  • 4.1 太阳房设计原则43-47
  • 4.1.1 总体设计原则43-45
  • 4.1.2 建筑单体设计原则45
  • 4.1.3 基本集热方式设计要点45-47
  • 4.2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节能分析47-52
  • 4.2.1 选址和立地47-48
  • 4.2.2 朝向和院落布局48-49
  • 4.2.3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构造形式49-52
  • 4.3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热工分析52-57
  • 4.3.1 建筑开口布置52-53
  • 4.3.2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分析53-57
  • 4.4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热环境评价57-67
  • 4.4.1 既有太阳房冬季辅助热源估算57-59
  • 4.4.2. 计算过程59-64
  • 4.4.3 既有太阳房热舒适评价分析64-67
  • 4.5 小结67-69
  • 5 石家庄地区既有被动式太阳房优化69-97
  • 5.1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整体优化原则69-72
  • 5.1.1 村镇地区优化原则69
  • 5.1.2 院落布局优化69-70
  • 5.1.3 建筑体型优化70-71
  • 5.1.4 建筑平面布局优化71-72
  • 5.2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单体优化原则72-76
  • 5.2.1 墙体性能优化72-73
  • 5.2.2 屋顶热工优化73-74
  • 5.2.3 地面热工优化74-75
  • 5.2.4 门窗热工优化75-76
  • 5.3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夏季降温优化76-81
  • 5.3.1 减少室内外热源76
  • 5.3.2 夏季遮阳76-78
  • 5.3.3 通风降温优化78-81
  • 5.4 既有被动式太阳房冬季保温优化81-82
  • 5.4.1 蓄热体优化81
  • 5.4.2 公共墙和天窗设计81-82
  • 5.5 石家庄地区既有被动式太阳房优化方案82-94
  • 5.5.1 优化方案83-87
  • 5.5.2 冬季辅助热源对比87
  • 5.5.3 夏季室内通风效果对比模拟87-89
  • 5.5.4 优化方案热工评价89-90
  • 5.5.5 优化方案经济性评价90-94
  • 5.6 小结94-97
  • 6 结论与展望97-99
  • 致谢99-101
  • 参考文献101-105
  • 图表目录105-109
  • 图目录105-107
  • 表目录107-109
  • 附表一:石家庄地区住宅室内物理环境及能耗调查109-115
  • 附表二:石家庄地区室内人体热感觉问卷115-116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我国农村建筑能耗现状与节能任务分析    陈永;

基于GIS的石家庄市城市土地利用扩展分析    肖捷颖,葛京凤,沈彦俊,常春平,梁彦庆

石家庄地域文化对当地建筑的影响    张彩恋;

被动式太阳房在河北农村推广的探讨    李云霞;韩金亮;邹颖;

国外太阳能建筑发展现状    庄宇;张秀丽;

吉林省农村太阳房平面优化设计    周春艳;周春涛;

被动式太阳房的降温研究    张志强;张耀华;苏文佳;李平;

西北乡村民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实践与实测分析    张群;朱轶韵;刘加平;梁锐;

乡村民居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与热环境分析    张群;梁锐;刘加平;

石家庄农村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措施分析    付国永;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探讨    董海荣;祁少明;刘树岭;朱子君;

陶粒湿屋面传热过程的有限元解法    杨红霞;戴天兴;崔保龙;吴小强;

轻质复合围护结构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分析    杨丽萍;闫增峰;孙立新;王静;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内外表面热阻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王江丽;刘长飞;

东部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及能耗现状调查分析    葛翠玉;杨柳;

中国传统居住空间的文化与环境    张红环;陈丽华;

近10年嘉峪关市城市空间扩展研究    张旺锋;林志明;易洋;张瑞霞;

轻钢结构抗震节能体系在“塞上农民新居”中的应用    刘蕙兰;张建中;

风景园林专业建筑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张丹;毕迎春;田大方;

近15a乌鲁木齐市城市用地扩展动态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黄粤;陈曦;包安明;马勇刚;

湿度在传统民居围护结构中的影响分析    闫幼锋;孙路倩;

体现历史印迹的设计手法探析    刘小飞;

隔热涂料分类及发展趋势    刘侃;盛明爽;张小红;李军;刘海峰;潘肇基;

中国传统民居的人性化设计浅析    郭晓兰;张淑肖;

太阳能采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冯巍;李慧敏;

太阳能采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    冯巍;李慧敏;

采光节能设计分区研究    黄海静;陈仲林;杨春宇;张青文;何荥;张晟鹏;

西部乡村居住建筑的能源与环境    谭良斌;刘加平;

周期性热作用下墙体热特性的评价问题    林海燕;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计算的等效温差    任俊;刘加平;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研究    李玲

油田热水供暖系统热负荷智能预测技术研究    刘明

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    肖伟

西北荒漠化地区生态民居建筑模式研究    张群

西北生态民居评价研究    梁锐

我国华北寒冷地区农村可持续住宅建设与设计研究    王舒扬

住宅建筑保障室内(热)环境质量的低能耗策略研究    喻伟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相变轻质哨所太阳能采暖研究    庄春龙

居住区光污染综合评价研究    苏晓明

生态城市用地格局的时空演化规律研究    顾凤霞

基于自主营建模式的地坑窑居更新与保护    赵伟霞

河南合院式居民日照环境研究    韩文翔

地方建筑适宜性节能设计研究    葛志伟

豫北地区生土建筑的结构类型与构造研究    路晓明

室内设计的文化内涵    刘永来

邯郸地区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更新    兰云凤

论岳麓书院环境景观设计    柳璇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外墙内保温技术适宜性研究    李世元

厦门传统民居适应气候的建筑经验及启示    张茜

丽江纳西族民居悬鱼装饰艺术研究    董理

我国农民住房建设: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刘李峰;

应用航空遥感技术对北京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    于学文

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特征与机制    何流,崔功豪

农村住宅建设的分析和思考——以浙江省台州市为例    马骁;

基于GIS的北京城市土地利用扩展模式    刘盛和,吴传钧,沈洪泉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庄大方,邓祥征,战金艳,赵涛

人地系统动力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史培军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理论分析及其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翟晓强,王如竹

太阳能建筑的适应性设计    韦亮;马丽慧;

西北地区被动式太阳房可行性与设计方法    付亚伟;王观虎;刘志群;刘为;

西藏地区被动太阳能建筑采暖研究    王磊

寒冷地区农村太阳能住宅研究    吴皓俊

浅谈寒冷地区被动式太阳房的设计与施工    杜显斌;

试论被动式太阳房的发展    王万江

被动式太阳房简介(一)    黄岳海

我国被动式太阳房简介(下)    愚志;

“敏感”太阳房    金家骅;

被动式太阳房的通用模拟程序    方贤德

被动式太阳房的建造与使用    高援朝;

行列式布置的被动式太阳房合理间距    周兆驹,王崇杰

被动式太阳能房屋设计    薛挺冱,王有志,薛云冱,郑建田,薛志蔚

被动式太阳房    王荣光;

当前建筑中太阳能利用的现状分析    梅留杰;何立权;

太阳能应用技术及其在青海地区的适应性    喜文华;张兰英;袁俊;王伯军;

当前国内外建筑中太阳能能源利用的现状分析    张科萌;王振江;

基于通风换气对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技术的改进    唐建民;刘为公;

三维室内热环境特性的数值计算及实验研究    胡嵘峰;李念平;龙舜心;杨志昂;

兰州市居住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段林;张金萍;

融科资讯中心C座大厅室内热环境预测与分析    马晓钧;郑小梅;

浅论太阳能与建筑相结合    殷瑞军;高仁贤;

外墙外保温系统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胡成德;朱艳芳;王培铭;

融科资讯中心C座大厅室内热环境预测与分析    马晓钧;郑小梅;

被动式太阳房省煤一半    特约记者高永明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    王熙春 朱跃勤

让新能源造福西藏各族人民    科宣

牧民喜欢的“科技房”    本报记者 马悍德

台湾大学教授韩选堂:海南可以多发展“阳光房”    记者 洪宝光 特约记者 傅林 通讯员 林先锋

我区广泛利用太阳能资源    记者尼玛潘多

科技力推我区经济驶上“快车道”    记者 马疆虎

沼气帮咱烧水 太阳助我做饭    本报记者 王莉

缓解建筑能耗增加的压力    本报记者 滕继濮

“阳光建筑”在青海拔地而起    本报记者 张利锋

青藏高原北部地区相变轻质哨所太阳能采暖研究    庄春龙

藏西南边远地区直接受益式太阳能采暖研究    肖伟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结合相变墙体在沈阳地区的应用研究    陈其针

西藏高原低能耗居住建筑构造体系研究    桑国臣

高寒地区利用太阳能改善农户热舒适性的实证研究    罗光华

太阳能居住建筑采暖系统优化决策及市场化推广研究    杨建平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王怡

自由运行建筑人体热适应性研究    景胜蓝

真空管集热和卵石层贮热转换系统的研究及其热性能分析    张文基

热管地板辐射供暖基础理论研究    谢慧

石家庄地区村镇居住建筑被动式太阳能利用优化研究    刘阔

川西高原生态建筑被动采暖技术研究    祁清华

寒冷地区农村住宅的被动太阳能设计建造    田卓勋

被动式太阳房阳光间对寒地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影响研究    吕环宇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被动式太阳能建筑评价方法与指标研究    郑峥

被动式太阳房的理论与试验研究    曾艳

南疆地区建筑蓄热与自然通风耦合特性研究    刘鑫

太阳能技术在建筑上的应用研究    王垚

被动式太阳房室内热环境分析    张红梅

寒冷地区被动式太阳房室内人体舒适性的研究    丁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