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论文 > 地热能 > 正文

我国北方干湿演变规律及其与区域增暖的可能联系

关注热度:63   来源:新能源学术论文  作者:马柱国
相似论文 相关推荐 你可能关注 点击排行 我要评论

【摘要】:用中国地区60个站的月平均气温和月降水资料,计算了我国北方地区地表水分收支、蒸发等水分过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三北地区(西北、东北和华北)地表水分的历史演变规律及其与气温变化的关系,特别分析了和区域增暖的关系.结果指出:在北方地区,地表水分有其显著的演变规律,不同地区其变化规律不同.而实际蒸发和气温的关系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在1965年前与1965年后的相关关系是完全相反的.分析的结果还指出:当前北方地区的普遍增温是干旱化加剧的主要原因.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中国北方 干湿演变 区域增暖 影响强度指数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2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5028)共同资助.
【分类号】:P467
【正文快照】:
1引言干旱是目前全球最严重的灾害之一,已成为危急人类生存环境的严重问题,也是科学界普遍关心的科学问题.已有的研究表明[1~4],温室气体的排放将使全球中纬度地区变干,进一步加剧中纬度地区的干旱化趋势.尽管人类活动(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了干旱化的发展是不容置疑的事实,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对中国北方沙尘天气和气候的功率谱比较    刘国梁;郝丽珍;张峰;

    

    

    

    

    

    

    

    

    

气候暖干化对中国北方干热风的影响    邓振镛;张强;倾继祖;徐金芳;黄蕾诺;张树誉;

中国北方表土花粉与气候定量关系研究    李月丛;许清海;刘劲松;阳小兰;

太阳黑子周长与高原加热场对沙尘暴的影响及预测    李栋梁;王涛;钟海玲;汤懋苍;

中国北方近100年降水变化及未来10~15年预测研究    张存杰;李栋梁;王小平;

中国北方器测时期的干燥化趋向及生态响应分析    史培军;周武光;

中国北方主要农业区近半个世纪的干旱变化    王志伟;翟盘茂;

中国北方沙尘暴研究的若干进展和问题    钱正安;蔡英;刘景涛;李栋梁;柳中明;宋敏红;

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与北半球500hPa高度场的SVD分析(摘要)    唐红玉;翟盘茂;

中国北方的典型强沙尘暴(1954~2002年)    周自江;章国材;

中国极端天气事件与农业气象服务    陈怀亮;张红卫;薛昌颖;

沙尘暴还会卷土重来吗?    陈宝泉

全国1.66亿亩耕地受旱    赵永平

国家防总紧急部署抗旱保春耕工作    姚润丰

灵验的民间天气预报变成了美好愿景    本报记者 秦亚洲

今春北方,为何频频漫风沙?    记者 姚润丰

三大原因导致东北华北干旱    崔洁王志海

沧州组建气象协管员队伍    毛翠辉通讯员 梁涛

温室效应是次因 太阳才是“肇事者”    本报记者 苏稻香 通讯员 杨绮薇

我国加快推进生态气象业务技术研究    毛留喜 蒙嘉川

四大因素掣肘沙尘暴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 杨义文

中国北方草原物候、生产力和土壤碳储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赵文龙

西北地区干湿演变及其成因分析    王鹏祥

中国北方沙尘暴灾害形成机理与荒漠化防治研究    张钛仁

AO/NAO与ENSO的联系及其对中国气候异常的影响    左金清

中国沙尘暴“站时”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王存忠

我国北方干旱灾害性分析及减灾对策研究    聂俊峰

东亚北方温带气旋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北方沙尘暴的影响研究    王新敏

中国北方地区地面风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田莉

中国北方沙尘暴数值模拟及发生机制研究    任余龙

中国北方干旱区干旱指标的应用研究    赵旭春

中国北方极端降水事件特征及成因研究    陈晓燕

气候变率和变化对中国北方冬小麦气候生产力的影响    宁金花

青岛地区沙尘天气的特征及成因分析    耿敏

近50年中国区域持续性气象干旱事件的客观识别及变化研究    崔冬林

长春地区沙尘天气监测与分析    李凤龙

 
关键词: 中国北方

[ 学术论文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相关学术论文推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论文
智能推荐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