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仿真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7:33
热度:

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仿真研究【摘要】:多元通风是一种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优势于一身的新型节能通风模式。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

【摘要】:多元通风是一种集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优势于一身的新型节能通风模式。随着能源危机的日益加剧,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在建筑中应用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的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没有形成全面的理论系统,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也有待改进。此外,有关多元通风和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的设计也相对复杂,需要合理完善的自动控制系统。因此,进一步完善和普及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理论分析,并以株洲地区居住性建筑为研究对象,运用CFD软件对夏热冬冷地区典型气候条件下的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的典型系统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将模拟结果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了多种适用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通风模式,并得到以下结论:在室外风压诱导的自然通风情况下,流线分布均匀,气流组织状况良好,因此,当自然通风能满足风量需求时,应优先采用自然通风;在室外风速较小时,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的通风效果越显著;当采用机械送风时,应合理布置送风口结构,调整送风方向和风速,若风口结构不合理,则会在室内产生较大的涡流,不利于气流均匀分布和流通,影响室内空气品质和热舒适。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对改善全年室内环境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且在太阳辐射较弱情况下,仍存在提高室内气温和改善室内热环境的潜力。因此,多元通风和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作为能够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和降低建筑能耗的节能通风方式存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关键词】:多元通风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 太阳能烟囱 Trombe墙 数值模拟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U83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绪论10-17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现状11-15
  • 1.2.1 多元通风研究现状11-13
  • 1.2.2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研究现状13-15
  • 1.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15-16
  • 1.4 本课题研究简介16-17
  • 第二章 多元通风17-28
  • 2.1 自然通风17-21
  • 2.1.1 自然通风的定义及分类17-20
  • 2.1.2 自然通风的应用范围及前景20-21
  • 2.2 机械通风21
  • 2.2.1 机械通风的定义及分类21
  • 2.2.2 机械通风的应用范围及前景21
  • 2.3 多元通风21-26
  • 2.3.1 多元通风的定义及分类21-22
  • 2.3.2 多元通风的组成部分22
  • 2.3.3 优化多元通风的方法22-23
  • 2.3.4 建筑全年多元通风控制策略23-24
  • 2.3.5 多元通风的应用实例24-25
  • 2.3.6 多元通风应用前景25-26
  • 2.4 用空气龄和换气次数分析自然通风效率26-28
  • 2.4.1 空气龄的定义26
  • 2.4.2 空气龄的数值计算方法26-27
  • 2.4.3 换气次数27-28
  • 第三章 多元通风数值模拟28-46
  • 3.1 CFD简介28-32
  • 3.1.1 CFD解决问题的步骤及常用软件28-30
  • 3.1.2 CFD在暖通空调领域的应用30
  • 3.1.3 Fluent简介30-32
  • 3.2 多元通风数值模拟32-46
  • 3.2.1 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点32
  • 3.2.2 物理模型32-34
  • 3.2.3 计算模型及边界条件的设置34
  • 3.2.4 模拟结果34-41
  • 3.2.5 热舒适分析41-45
  • 3.2.6 小结45-46
  • 第四章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的实现途径46-61
  • 4.1 太阳能烟囱46-49
  • 4.1.1 结构特点46-47
  • 4.1.2 工作原理47
  • 4.1.3 经典数学模型47-49
  • 4.2 太阳能烟囱在建筑中的应用49-53
  • 4.2.1 Trombe墙式太阳能烟囱49-50
  • 4.2.2 太阳能集热屋面(RSC)50-51
  • 4.2.3 组合式太阳能烟囱51-53
  • 4.3 太阳能通风墙(SIVW)——Trombe墙53-55
  • 4.3.1 结构形式53
  • 4.3.2 冬夏两季的运行模式53-54
  • 4.3.3 Trombe墙复合模式的推广应用54-55
  • 4.4 太阳能空气集热器55-58
  • 4.4.1 常见模式及特点55-57
  • 4.4.2 应用实例分析57-58
  • 4.5 研究方法58-61
  • 第五章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数值模拟61-71
  • 5.1 物理模型61
  • 5.2 数值分析61-63
  • 5.3 计算结果及分析63-69
  • 5.3.1 流线图和速度矢量图63
  • 5.3.2 速度和流量对比分析63-66
  • 5.3.3 温度分布及对比分析66-68
  • 5.3.4 具有Trombe墙模型与无Trombe墙模型对比分析68-69
  • 5.4 热舒适分析69
  • 5.5 小结69-71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71-73
  • 6.1 结论71-72
  • 6.2 展望72-73
  • 参考文献73-77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77-78
  • 致谢78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理论分析及其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翟晓强,王如竹

混合通风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刘小波,陈友明

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的研究进展    雷先鹏;喻李葵;邓启红;

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的研究现状    苏亚欣;柳仲宝;

太阳能强化烟囱技术在强化室内自然通风中的研究进展    左潞;郑源;周建华;屈波;

太阳能烟囱结构对通风效果影响的数值研究    薛宇峰;苏亚欣;

长江流域住宅夏季通风降温方式探讨    付祥钊,高志明,康侍民

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求解通风房间的空气年龄    李先庭,江亿

住宅中太阳能与混合通风复合能量系统的设计思路    翟晓强,王如竹

关于建筑物节能及复合能量系统的几点思考    王如竹

成都地区室外温度可利用范围探索——以某大学多功能报告厅为例    李攀;龙恩深;王艳;杨万科;

安徽省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研究    张虎;

太阳能烟囱技术应用研究    何云;刘滔;唐润生;

某高校餐厅操作间排烟系统的改造与设计    邓英华;靳亚顺;范菊旺;

掘进巷道热环境与通风效率数值模拟研究    向立平;王汉青;

基于低能耗理念下的遗产地保护规划设计探索    冯丽;

低温地板辐射供暖条件下室内热环境的数值模拟    冯晓梅,肖勇全,于晓明

Indexes of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with Asymmetrical Radiant Field    钟珂,刘加平,亢燕铭

空调室内气流组织和空气品质的数值研究进展    徐丽,翁培奋

自然通风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探析    王战友;

事故条件下~(239)PuO_2气溶胶微粒在室内小环境扩散的三维数值模拟    王国庆;昌旭东;付广智;

立式空调安装位置对室内温度分布的影响    国玉山;

CFD在园艺设施环境调控工程中的应用    郝志龙;吴少华;于国峰;廖昱杰;

建筑与风水的关系浅议    尹飞飞;

天然气驱动小型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效益分析    孔祥强;杨前明;李瑛;王如竹;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与研究    孔祥强;李瑛;杨前明;

基于吸附制冷的微型冷热电联供系统实验研究    孔祥强;李瑛;杨前明;王如竹;

建筑给排水系统与室内空气品质    亓玉栋;

基于热气机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的效益分析    孔祥强;李瑛;杨前明;王如竹;

地板置换通风室内空气品质的模拟研究    甄霞;尹纲领;

低能耗建筑主动动态复合围护结构研究    张辉

集成GUD系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    石峰

空调客车内气流分布特性及动态热舒适性研究    向立平

建筑蓄热与自然通风耦合作用下室内温度计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军莉

热虹吸管热回收装置传热特性及应用研究    刘挺

氨水降膜吸收传热传质机理及其在两级风冷吸收制冷中的应用研究    林芃

高大空间气流组织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    任艳莉

双极芒刺电除尘机理与应用技术研究    郭尹亮

设施园艺塑料温室围护结构与通风降温系统的研究    俞永华

地板送风系统室内可吸入颗粒物分布及二次悬浮特性研究    李灿

塞流式厌氧发酵反应器物料流场的CFD模拟    张战锋

矿井风机监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郑宝鑫

高大工业整体厂房焊接烟尘控制与置换通风空调技术研究    孙海波

电解铝残阳极清理局部排风罩气流场的数值模拟    王华男

体育馆热湿环境的数值模拟研究    柳君鑫

冬季工况下碰撞射流通风空调房间室内热环境的数值研究    张倩玮

太阳能烟囱对工业厂房自然通风影响的数值研究    薛宇峰

车辆装料扬尘控制的气流组织研究及应用    蒋明辉

太阳能—空气复合热泵系统的应用技术研究    刘伟锋

山东地区建筑风环境模拟及自然通风潜力分析    魏晓真

现代建筑中自然通风技术的应用    万鑫;苏亚欣;

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理论分析及其在生态建筑中的应用    翟晓强,王如竹

特朗勃壁温度场分析    杨昭;徐晓丽;

被动式太阳房集热部件优化选型及集热面积简易计算方法探讨    孟长再,巴特尔,马广兴

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    孙猛;刘靖;雷兢;刘石;

太阳能通风墙的性能研究    杨卫波,施明恒

特朗贝墙体冬季集热性能的计算及预测    陈会娟;陈滨;庄智;郝海燕;

风冷热泵空调器除霜控制的研究    陈汝东,许东晟

CFD基本算法及其在暖通空调领域中的运用    张智力,吴喜平

太阳能烟囱的通风效应及应用研究    苏醒;刘传聚;苏季平;

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实验研究    荆海薇

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实验与设计方法研究    郝彩侠

利用太阳能烟囱强化建筑物自然通风的基础研究    端木祥玲

建筑空间自然通风设计模式探讨    张建涛;李理;王丁丁;

自然通风和蒸发冷却在新疆建筑应用的数值分析    王鸽鹏;张鸿雁;

太阳能烟囱强化自然通风的研究进展    雷先鹏;喻李葵;邓启红;

高温工厂自然通风的实验研究    李先瑞;

论湿热地区住宅的通风    张汉民;

夏热冬暖地区自然通风条件下围护结构内壁温度的计算与分析    龚明启,冀兆良,苏宇贵

自然通风的研究应用现状与问题探讨    张金萍,李安桂

自然通风房间热环境的耦合模拟计算方法    王怡;刘加平;肖勇强;

上海军械大厦的设计分析    田永英;舒平;

高层建筑楼梯间烟囱效应实测分析    冯慧;李安桂;

热压自然通风与机械通风共存的大开口建筑多元通风    段双平;

自然通风的理论机理分析与实验验证    谭刚;左会刚;李晓锋;朱颖心;

热压自然通风的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谭刚;朱颖心;李晓锋;

自然通风设计方法研究(一)理论与方法    李晓锋;谭刚;朱颖心;

自然通风设计方法研究(二)应用实例    李晓锋;谭刚;朱颖心;

某双层玻璃幕墙建筑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研究    黄艳;刘东;杨建坤;张恩泽;

房屋自然通风的风洞实验与PIV流场测量    陈芳达;代钦;

变压器室自然通风研究    应柏平;

某双层玻璃幕墙建筑自然通风的数值模拟研究    黄艳;刘东;杨建坤;张恩泽;

单侧自然通风中庭室内热环境模拟及分析    徐瑞萍;徐烈;

开一扇窗户有多难?    欧阳梦云

如何让病毒“随风而逝”?    严春银

自然通风空冷凝汽器 迈开节能环保新步伐    王佩璋

拂面杨柳风 开“窗”话节能    贺慧宇

通风和成本:写字楼设计的两难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崔恺

20多扇“窗户”让隧道自由“呼吸”    记者  毛庆

要重视建筑的自然通风    国家勘察设计大师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资深总建筑师/蔡镇钰

“风”关键技术研究全面启动    本报记者 韩庆文实习生 汤学祥 通讯员 陈斌

建筑与健康    刘虹

深圳品牌房企发力节能    李孟姣

天津地区办公建筑自然通风热舒适性研究    郭春梅

自然通风动态温度调控的智能气动开窗系统    司慧萍

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夏季室内热环境研究    王怡

智能温室气动开窗温度调控系统研究    刘淑珍

自然通风环境热舒适模型及其在长江流域的应用研究    韩杰

自然通风状况下的烟气在典型建筑结构中的迁移及危害性评价的研究    方廷勇

日光温室内最佳风速指标与CFD模拟    杨振超

建筑自然通风利用率预测与节能评估模型研究    殷维

复杂下垫面建筑自然通风热湿特性研究    邹声华

生态建筑的实践性研究    尹晶

自然通风房间热过程耦合模拟    尉强

热压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相互增益的多元通风模式研究    王松华

大型商业建筑自然通风与采光设计研究    屈睿

中庭结构特性对高层住宅自然通风的影响分析    张敏慧

风口、风帽强化自然通风效果的理论基础研究    李丹

太阳能烟囱提高室内热压通风效果的数值模拟    王丽萍

多元通风及太阳能强化自然通风仿真研究    郭娟

龙滩地下水电站全厂通风模型试验与气流流动特性研究    李晓

利用太阳能烟囱强化建筑物自然通风的基础研究    端木祥玲

太阳能烟囱自然通风效果实验与设计方法研究    郝彩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