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12:22:38
热度: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研究【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各国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颁布了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为了减少经济发展对环境的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各国为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八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不管从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意在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多集中于现状以及政策对比分析,缺少对产业政策绩效评价的相关研究,然而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速度。本文的重点及创新点是从政策绩效的角度,结合产业政策绩效的相关理论,在探索产业政策如何影响产业发展路径时,结合研究组织创新价值时提出的环境----战略----资源----绩效(E--S--R—P)模型,认为基于现有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政策措施,进而产生不同的战略行为,匹配支撑各战略的资源,取得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在绩效分析中本文从三个维度分析政策实施结果,即作业维度、经济维度和社会效应维度。在实证分析中,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依据规范分析设计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既有定量指标又有定性指标,从投入产出两方面四个准则层下进行分析,其中投入以政策投入为衡量指标,产出指标从效果、效率、效应角度分析,各准则层下均有四个指标层,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相关产业政策的投入,而在产出分析中经济维度的效率指标相对较低,即经济回报率较低,效果指标和社会、经济效应指标相对居中。根据层次分析法所得到的相关权重以及模糊数所确定的模糊矩阵,采用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综合评价结果。根据评价结果,得出优化产业绩效可以从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消费者购车引导、政策执行力度以及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外部性等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本文的主要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整理了相关文献综述,介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可能的创新点以及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概念和理论基础,介绍了相关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从外部性角度给出新能源产业的理论基础,探究了产业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政策实施现状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是结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的实证分析,由于相关数据的不可获得性,本文采用层次—模糊分析法,得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的评价结果。第五部分是政策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拓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的认识,有针对行的提出推动产业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相关政策措施,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产业政策 政策绩效 层次-模糊分析法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426.471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绪论9-17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0-15
  • 第三节 本文的方法、主要内容和创新点15-17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17-24
  • 第一节 相关概念17-19
  • 第二节 产业政策的理论基础19-22
  • 第三节 政策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路径分析22-24
  • 第三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及产业政策现状分析24-32
  • 第一节 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24-27
  •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现状27-32
  • 第四章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评估实证分析32-46
  • 第一节 政策绩效的评估原理32-33
  • 第二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的评估体系33-35
  • 第三节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模型的构建35-36
  • 第四节 AHP指标权重的确定36-42
  • 第五节 模糊综合评价定量处理42-44
  • 第六节 评价结果44-46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46-49
  • 第一节 结论46
  • 第二节 政策建议46-49
  • 参考文献49-52
  • 附录 152-53
  • 附录 253-56
  • 致谢56-57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价    王显志;郭宏伟;王武宏;

基于二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评价    陈衍泰;张露嘉;汪沁;欧忠辉;

结构调整中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创新    符贵兴;

新能源汽车发展提速有赖政策支持    陈柳钦;

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文献综述    林维奇;陈启杰;

我国高技术产业政策绩效及其收敛分析    吕明洁;陈松;

美日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    陈柳钦;

欧美国家创新政策绩效评估模型研究及启示    孔婕;

国外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分析及启示    程广宇;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    弋亚群;向琴;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山东省纯电动公交车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李洪伟;杨彩丽;陶敏;

创新政策异质性与战新产业公司财富效应研究    李燕;李应博;韩伯棠;

国内外电动汽车扶持政策比较与分析    吴翠玉;张美霞;陈海燕;杨秀;

湖南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及建议    侯建军;

激励政策对新能源汽车推广的影响研究——基于修正Bass模型的实证分析    龙子泉;常静敏;陈植元;

基于专利信息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研究    王静宇;刘颖琦;Ari Kokko;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蔡仲旺;王广凤;

基于成长阶段的重庆高技术产业政策评价    潘曦;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对策研究——基于中德日韩美五国的问卷调查    刘学元;孙敏;Wujin Chu;

区域科技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CAS理论Multiple Agent思想    张永安;耿喆;王燕妮;

中美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解析    许立宇;胡文浩;陆瑾;童晓敏;

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中美新能源汽车发展对比    符贵兴;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四维度因素分析——以中国风机制造业为例的研究    陈衍泰;程鹏;梁正;

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的制度安排及有效性分析——基于制度创新的视角    蒋俐俐;杨亚平;

消费者对电动汽车购买意愿实证研究——基于政府产业政策理论    杨婕;

美日欧新能源汽车政策辨析及启示    孙俊秀;陈洁;殷正远;

中国新能源汽车政策盘点    陈柳钦;

电动车有望在华受青睐——德国莱茵TV全球电动车调查对中国市场寄予厚望    

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的影响因素    李小楠;罗思齐;朱良;冯超;苏虹薇;魏晓峰;王博骁;江运龙;纪雪洪;

政府激励消费者购买混合动力汽车的政策影响分析    唐葆君;吴晓凤;

新时期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问题与建议    石耀东

日本汽车产业政策的启示    张志华 ,刘新东 ,陆逊

为什么汽车产业政策的生命力如此顽强    王晓玲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我国汽车产业政策    康晓玲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亟待完善    王祖德;

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构建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体系    过相廷;过江鸿;马婕;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的分析和评价    董浩;

中国现行汽车产业政策的再思考    赵月岚;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历史变迁及绩效分析    尹栾玉;

汽车产业集群效应研究——基于汽车产业政策视角    于晓东;

科学发展观与我国汽车产业发展    康晓玲;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战略分析    

5年来中国汽车产业政策要点回顾    

多层次架构的中国产业政策模式——对白让让教授评论之回应    瞿宛文;

地方性国家统合主义、寻租和中国汽车产业政策    俞静;

修改汽车产业政策 做好顶层设计    贾新光

汽车产业政策向中西部倾斜    武跃

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应聚焦五个方向    张志勇

我国汽车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课题组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的问题与调整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 石耀东

汽车产业政策应该是公共政策    本报记者 桂俊松

产业政策何谓灵魂    李庆文

制定好的汽车产业政策真难    柳建言

汽车产业政策的“一年之痒”    马红漫

制定一部好的汽车产业政策真难    程远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比较研究    徐伟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研究    董菲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效应研究    李傲

中日汽车产业政策绩效比较研究    王猛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研究    孙元君

日本汽车产业政策分析及对我国借鉴意义的研究    唐玲丽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绩效研究    邵明远

后危机时代我国汽车产业政策的走向分析    李晓航

辽宁省汽车产业政策优化研究    胡宇

产业政策演变研究    吕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