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CCPP煤气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6:49
热度:

CCPP煤气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研究【摘要】:我国是钢铁大国,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钢铁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消耗的能源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5%。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如

【摘要】:我国是钢铁大国,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钢铁工业是我国能源消耗大户,消耗的能源占全国能源总消耗的15%。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如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是钢铁工业面临的严峻问题。将联合循环发电与炼钢/铁工艺相结合,燃用炼钢/铁过程的副产煤气发电,能起到能源高效循环再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物排放的目的,为钢铁工业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探索出一条未来社会可接受的新路。作为联合循环和炼钢/铁工艺中间过渡环节的煤气系统(以下简称CCPP煤气系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后续联合循环机组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然而,受前段炼钢/铁工艺的影响,煤气系统的流量、压力和温度等波动较大,造成煤气压缩机容易发生喘振和运行效率不高等问题。阻碍了联合循环在钢铁工业副产煤气等二次能源回收利用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本文以上海某钢厂备用电厂联合循环机组煤气系统为背景,根据煤气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在深入分析煤气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开展了CCPP煤气系统建模和运行优化方法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CCPP煤气系统防喘振控制模型系统的设计。本文的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CCPP煤气系统工艺复杂,涉及的部件众多,其中煤气压缩机是压力提升部分的核心装置。本文在已有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压缩机能量传递和能量损失机理,建立了多级离心压缩机的机理模型。基于此模型,可以预测压缩机在设计工况和非设计工况下的性能。该模型还可用于分析几何尺寸等参数变化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在上述压缩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冷却器、分离器和调节阀的机理模型以及煤气热力性质的计算模型,建立了CCPP煤气系统的模型,用于模拟煤气系统的生产运行,为煤气系统运行优化方法和防喘振控制策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2.针对机理模型在离心压缩机建模中所遇到的困难,提出采用并行混合模型的结构建立大型离心压缩机的性能预测模型。该模型由机理模型与数据补偿模型并联组成,因此能够充分发挥不同建模方法的优点。机理模型能够在趋势上较好的反映主要影响因素对压缩机性能的影响。补偿模型则利用过程数据弥补机理模型由于理论假设等所带来的模型偏差。过程数据通常含有异常点,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建立补偿模型,往往会出现过拟合现象,导致混合模型部分或完全失效。对于多维数据中的异常点,很难利用传统方法将其一一剔除,为此提出了基于鲁棒PLS、模糊系统以及改进减聚类算法的非线性鲁棒建模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抑制过程数据中异常点的影响,并能够简化模糊系统模型的结构。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上述混合建模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CCPP煤气系统的运行优化问题,首先根据煤气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了影响煤气系统运行经济性的主要因素,确定了以冷却水流量为决策变量的煤气系统运行优化方案。针对CCPP煤气系统工艺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变量相关性强的特点,提出了基于历史数据的运行优化方法。分别提出了基于过程模型的运行优化方法和基于过程逆模型的运行优化方法,并将两种方法应用于煤气系统冷却器的运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针对新过程运行时间短,建模数据不足的现象,提出基于相似过程之间数据特征的相似性,将已有相似过程历史数据中包含的丰富过程信息和运行经验通过JY_PLS模型迁移到新过程上,并结合少量试运行,加快新过程运行优化的思想。分别提出了基于过程模型迁移的新过程的运行优化方法,以及基于过程逆模型迁移的新过程的运行优化方法,并将两种方法应用于新的相似煤气系统冷却器的运行优化,取得了良好的优化效果。4.在CCPP煤气系统模型和煤气压缩机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并开发了CCPP煤气系统防喘振控制模型系统软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结构、数据流向、界面设计和各主要模块的功能。该系统具有数据处理、模型训练、在线模拟、结果显示以及历史查询等功能,为煤气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策略的研究和推广奠定了基础。将软件实际应用于某钢厂备用电厂的煤气系统,有助于提高煤气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最后,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探讨了钢铁企业煤气系统建模和运行优化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联合循环 煤气系统 混合模型 鲁棒 运行优化 模型迁移 非线性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F30;TM611.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27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3-15
  • 1.2 联合循环发电概述15-19
  • 1.2.1 联合循环发电的发展15-17
  • 1.2.2 CCPP煤气系统的工艺流程17-19
  • 1.3 煤气系统建模与优化概述19-23
  • 1.3.1 煤气系统建模技术概述19-21
  • 1.3.2 煤气系统优化技术概述21-23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23-27
  • 第二章 CCPP煤气系统机理模型研究27-55
  • 2.1 引言27
  • 2.2 离心压缩机模型的建立27-43
  • 2.2.1 离心压缩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27-29
  • 2.2.2 单级离心压缩机模型29-39
  • 2.2.3 多级离心压缩机模型39
  • 2.2.4 模型仿真分析39-43
  • 2.3 其他部件模型的建立43-50
  • 2.3.1 冷却器模型43-45
  • 2.3.2 煤水分离器模型45-47
  • 2.3.3 阀模型47-48
  • 2.3.4 煤气热力性质计算模型48-50
  • 2.4 煤气系统模型的建立50-53
  • 2.5 本章小节53-55
  • 第三章 大型离心压缩机混合模型研究55-73
  • 3.1 引言55
  • 3.2 离心压缩机混合模型的结构55-56
  • 3.3 基于非线性鲁棒PLS的补偿模型56-69
  • 3.3.1 鲁棒PLS方法57-60
  • 3.3.2 模糊系统结构描述60-62
  • 3.3.3 补偿模型建模方法62-66
  • 3.3.4 数值仿真66-69
  • 3.4 模型仿真研究69-71
  • 3.5 本章小结71-73
  • 第四章 CCPP煤气系统冷却器运行优化研究73-103
  • 4.1 引言73-74
  • 4.2 煤气系统冷却器运行优化问题的提出74-75
  • 4.3 基于历史数据的运行优化75-87
  • 4.3.1 基于过程模型的运行优化76-79
  • 4.3.2 基于过程逆模型的运行优化79-81
  • 4.3.3 煤气系统冷却器运行优化仿真研究81-87
  • 4.4 基于过程模型迁移的新过程的运行优化87-101
  • 4.4.1 过程模型迁移JY_PLS89-91
  • 4.4.2 基于过程模型迁移的运行优化91-93
  • 4.4.3 基于过程逆模型迁移的运行优化93-95
  • 4.4.4 新的相似煤气系统冷却器运行优化仿真研究95-101
  • 4.5 本章小结101-103
  • 第五章 CCPP煤气系统防喘振控制模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3-119
  • 5.1 引言103
  • 5.2 系统硬件结构及主要功能103-104
  • 5.3 系统数据交换104-105
  • 5.4 防喘振控制模型系统105-118
  • 5.4.1 防喘振控制模型系统界面设计105-108
  • 5.4.2 防喘振控制模型系统数据管理108-109
  • 5.4.3 防喘振控制模型系统主要模块109-118
  • 5.5 本章小结118-119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119-121
  • 参考文献121-131
  • 致谢131-133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情况133-135
  • 个人简介13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特高含水期油气水混输管道压降计算方法研究    刘晓燕;张艳;刘立君;赵波;

一种自动流量平衡阀的实验研究    沈新荣;李增珍;李江莉;

基于RBF神经网络的离心压缩机的性能预测研究    黄胜忠;

钢铁企业高炉煤气平衡与综合优化    邱东;陈爽;仝彩霞;朱里红;王龙山;

企业煤气平衡基本思路    唐新义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防喘振技术研究    杨传雷

大庆油田集油环运行状态诊断技术研究    毛前军;刘晓燕;刘立君;徐巧峰;

钢铁企业高炉煤气供需预测模型及应用    张琦;谷延良;提威;蔡九菊;

湍流模型对阀门数值模拟精度的影响    张征宇;张治权;吴湘莲;朱文彬;

油气水三相流埋地管道温降的影响因素研究    刘晓燕;毛前军;刘立君;李晓庆;刘佳佳;

油气混输管道数据库管理平台开发    魏立新;蒋华莎;

一种新型流量平衡阀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王悦;

高含水期油气集输压降模型研究    闫江涛;王坤;刘文帅;石力;

一种基于消耗预测的钢铁企业煤气平衡与数据校正方法    聂秋平;吴敏;曹卫华;熊永华;

自动流量平衡阀过流曲线激光切割工艺    李淑玉;田新国;贺敬地;刘超;

煤气平衡认证分析系统的设计    熊永华;吴敏;田建军;刘建群;

钢铁企业副产煤气系统优化调度研究    孔海宁

埋地含蜡原油管道运行及停输再启动过程研究    贾永英

钢铁联合企业煤气资源合理利用及优化分配研究    张琦

柴油机相继增压与可控进气涡流复合系统研究    王洋

钢铁企业自备电厂机组配置优化及煤气优化调度研究    孟华

水平管内油气水三相流流型研究    刘殿玮

多燃料多机组电厂能源综合优化利用研究    张东欧

高炉与TRT装置分布式协调控制方法研究    肖冬峰

蝶阀变径与相似性研究    罗驰

钢铁企业基于消耗预测模型的煤气自动平衡方法及其应用    戴朝晖

莱钢集团煤气资源综合利用及效益分析研究    欧伏岭

环状集输流程安全混输温度界限及优化运行管理研究    毛前军

自动流量平衡阀快速开发CAD系统研究    邢金鹏

济钢能源中心煤气平衡预测模型研究    姜曙光

油气水三相流混输管路压降计算方法研究    刘佳佳

梅钢煤气平衡及对策初探    黄乐天

宝钢高炉煤气系统平衡实践    邓万里,陈伟昌

船用高速柴油机多台增压器相继增压计算分析    石凡;王银燕;冯永明;

采用顺序增压方法改善高速柴油机的性能    李恒芳

小尺寸高转速离心压气机喘振试验研究    朱智富;马朝臣;张志强;

某大功率柴油机顺序增压系统切换过程试验研究    王振彪;田伟;邓春龙;邓康耀;崔毅;石磊;

离心压气机喘振发生发展过程分析    朱智富;马超;马朝臣;

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设计及性能模拟    梁桂森,范建新,张南林

船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性能研究    梁桂森,沈勇,陈瑾,张南林

MTU 8000系列柴油机    郭连振

柴油发动机控制模型及控制算法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杭勇

中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控制器设计与研究    李煜辉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压共轨控制软件研究    王俊席

NF-6风洞轴流压缩机喘振信号检测、分析与应用    惠增宏

基于嵌入式实时系统的汽车检测线测控系统研究    千承辉

船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性能研究    王伟才

机车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研究    胡宗杰

离心风机喘振在线预报和自适应调节的实验研究    蒋骏

内燃机车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研究    王俊平

基于紧连控制阀的离心式压缩机防喘振控制    贾润达

离心压缩机防喘振控制系统研究    赵丰

基于dSPACE的相继增压柴油机硬件在环仿真    杜剑维

相继增压控制阀流动特性研究    胡炜亮

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稳态性能分析    万东霞

大小涡轮相继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性能研究    王焕杰

车用柴油机相继增压系统研究及中冷器流场计算    闫斌

包钢煤气压缩机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    石磊;

煤气压缩机打量不足的原因分析及改进    武方海;

大型煤气压缩机控制在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中的应用及改进    姚利;

煤气压缩机高压水排放器的研制    孙文合,张德贵

冷煤气压缩机转子轴断裂失效分析    贺强;

4L-9/10煤气压缩机及其配套净化设施的改造    刘必然

活塞式煤气压缩机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杨平;于琳琳;杨扬;

G311型煤气压缩机主轴承轴瓦烧损故障分析与对策    潘锐;万友青;

G311型煤气压缩机调试监测仪的研制    周耀新;

4LW-12/10型煤气压缩机控制回路改造    蔡勇,毛新玲

煤气压缩机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高俊巍;杨立新;

煤气压缩机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研究与实践    张长虹;

冷煤气压缩机转子轴断裂失效分析    贺强;

沈鼓“发电工程用煤气压缩机”将环保进行到底    本报记者 张春红

我研制成功低热值煤气压缩机    王玲

CCPP煤气系统建模与运行优化研究    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