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乙醇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6:16
热度: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乙醇的研究【摘要】:生物质能源(如燃料乙醇)以其独特优势通常被称为最有前景的可再生替代能源。我国的秸秆资源数量巨大,促进它的合理化利用,对减缓能源问题、降低环境压

【摘要】:生物质能源(如燃料乙醇)以其独特优势通常被称为最有前景的可再生替代能源。我国的秸秆资源数量巨大,促进它的合理化利用,对减缓能源问题、降低环境压力和推动农业的发展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本课题中,选择农作物秸秆(玉米秸秆)作为探讨的对象,对利用秸秆发酵制备乙醇的工艺过程(秸秆的稀硫酸预处理、秸秆处理后酶解及同步糖化发酵制乙醇)进行了相关研究。 采用稀硫酸对秸秆作前期处理,探索温度、稀硫酸浓度、时间和固液比的改变对过程的影响,接着用响应曲面法优化得到:在固液比10%时,稀硫酸浓度1.07%,温度121.59°C,时间60.84min,处理的效果较好,还原糖得率达31.98%,在此条件进行实验验证,还原糖得率达32.6%。 表征预处理后的秸秆,SEM图表明秸秆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表面蓬松出现很多形如蜂窝状的空隙。FT IR分析:半纤维素的特征峰1740.5cm-1处的强度减弱,知其发生降解;木质素的特征峰1648.9cm-1和1513.6cm-1处的强度略微降低,表示部分发生分解;纤维素的特征峰1421.7cm-1、1384.7cm-1和898.1cm-1处变化不是很明显,稍微降低,说明极少部分降解。XRD显示:秸秆的结晶度变小,更易被降解。热重分析发现秸秆的降解温度有所降低,作用活性增强,即峰向左移。 考察酶解过程,获得较优参数:酶用量为25FPU/g底物,底物浓度65.28g/L,温度48.7°C,pH4.78和时间38.64h,酶解率高达41.97%,进行验证酶解率是40.8%。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20、Tween80及PEG6000对酶解有不同程度的强化效果,但离子型的SDS不利于酶解。吐温试剂用量少时,Tween80较Tween20的增强效果明显;用量相对多时,它们对酶解的促进作用相差甚微,Tween80在加入量0.05g/g底物时,酶解率高达50.4%,Tween20加入0.06g/g底物,酶解率最好达49.2%,依次增加9.6%和8.4%。 结果发现,同步糖化发酵较佳条件:发酵温度37°C,接种量10%,持续时间72h,纤维素酶用量30FPU/g及转速120r/min,乙醇产率达到0.132g/g。气相色谱GC分析显示:标准样无水乙醇的峰(#1)的保留时间是1.853min,产物峰(#1)的则在1.879min,两者相差0.026min,都在1.8min左右,可确定产物是乙醇。 【关键词】:玉米秸秆 预处理 酶解 发酵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223.1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9
  • 1 绪论9-27
  • 1.1 选题背景9-10
  • 1.1.1 生物质能的概述9-10
  • 1.1.2 我国秸秆资源的状况10
  • 1.2 研究燃料乙醇的意义10-11
  • 1.2.1 减缓能源危机11
  • 1.2.2 有助于环境保护11
  • 1.2.3 推动农业的发展11
  • 1.3 国内外燃料乙醇的发展状况11-14
  • 1.3.1 国外燃料乙醇的发展情况12-13
  • 1.3.2 我国燃料乙醇的发展情况13-14
  • 1.4 农作物秸秆的组成和结构性质14-16
  • 1.4.1 纤维素14-15
  • 1.4.2 半纤维素15
  • 1.4.3 木质素15-16
  • 1.5 利用农作物秸秆制备乙醇的研究概述16-23
  • 1.5.1 原料的预处理17-20
  • 1.5.2 原料经处理后水解20-22
  • 1.5.3 原料糖化液的发酵方式22-23
  • 1.6 农作物秸秆制备乙醇需要解决的问题23-24
  • 1.6.1 降低原料的成本23
  • 1.6.2 降低预处理的成本23
  • 1.6.3 降低纤维素酶的成本23-24
  • 1.6.4 戊糖和己糖的高效利用24
  • 1.7 响应曲面法优化的概述24-25
  • 1.8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25-27
  • 1.8.1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25
  • 1.8.2 技术路线25-27
  • 2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条件的研究27-43
  • 2.1 引言27
  • 2.2 实验材料27-28
  • 2.2.1 实验原料27
  • 2.2.2 实验药品27
  • 2.2.3 实验仪器27-28
  • 2.3 实验方法28-32
  • 2.3.1 秸秆中水分含量的测定28
  • 2.3.2 秸秆中化学组分含量的测定28-29
  • 2.3.3 DNS 法测定还原糖的含量29-30
  • 2.3.4 秸秆稀硫酸预处理的单因素分析30-31
  • 2.3.5 稀硫酸预处理条件的响应曲面优化31
  • 2.3.6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后的结构表征分析31-32
  • 2.4 结果与分析32-42
  • 2.4.1 玉米秸秆组分的含量32
  • 2.4.2 葡萄糖的标准曲线32-33
  • 2.4.3 温度对秸秆预处理还原糖得率的影响33
  • 2.4.4 稀硫酸浓度对秸秆预处理还原糖得率的影响33-34
  • 2.4.5 时间对秸秆预处理还原糖得率的影响34
  • 2.4.6 固液比对秸秆预处理还原糖得率的影响34-35
  • 2.4.7 响应曲面法优化秸秆预处理的条件35-38
  • 2.4.8 秸秆预处理后的结构表征38-42
  • 2.5 本章小结42-43
  • 3 玉米秸秆酶解条件的优化研究43-57
  • 3.1 引言43
  • 3.2 实验材料43-44
  • 3.2.1 实验原料43
  • 3.2.2 实验药品43-44
  • 3.2.3 实验仪器44
  • 3.3 实验方法44-47
  • 3.3.1 还原糖的测定44
  • 3.3.2 实验所需试剂的配制44-45
  • 3.3.3 酶活力的测定45-46
  • 3.3.4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后酶解的单因素考察46
  • 3.3.5 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后酶解条件的优化46-47
  • 3.3.6 表面活性剂对纤维素酶解的影响47
  • 3.4 结果与分析47-56
  • 3.4.1 纤维素酶用量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47-48
  • 3.4.2 底物浓度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48
  • 3.4.3 温度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48-49
  • 3.4.4 pH 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49
  • 3.4.5 时间对预处理后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49-50
  • 3.4.6 玉米秸秆酶解条件响应曲面优化结果50-55
  • 3.4.7 表面活性剂对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55-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4 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制备乙醇的研究57-67
  • 4.1 引言57
  • 4.2 实验材料57-58
  • 4.2.1 实验原料57
  • 4.2.2 实验药品57-58
  • 4.2.3 实验仪器58
  • 4.2.4 实验菌种58
  • 4.2.5 纤维素酶的稀释方法58
  • 4.2.6 酵母同步糖化发酵培养基的配制方法58
  • 4.3 实验方法58-61
  • 4.3.1 干酵母的复水活化方法58
  • 4.3.2 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液中乙醇含量58-60
  • 4.3.3 同步糖化发酵单因素实验内容60
  • 4.3.4 同步糖化发酵条件的正交优化60-61
  • 4.3.5 产物乙醇的气相色谱分析61
  • 4.4 结果与分析61-66
  • 4.4.1 温度对 SSF 中乙醇产率的影响61
  • 4.4.2 接种量对 SSF 中乙醇产率的影响61-62
  • 4.4.3 时间对 SSF 中乙醇产率的影响62-63
  • 4.4.4 纤维素酶用量对 SSF 中乙醇产率的影响63
  • 4.4.5 转速对 SSF 中乙醇产率的影响63-64
  • 4.4.6 同步糖化发酵的正交优化结果64-65
  • 4.4.7 产物乙醇的气相色谱分析结果65-66
  • 4.5 本章小结66-67
  • 5 结论67-68
  • 参考文献68-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72-75
  • 致谢7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纤维素酶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刘晓晶;李田;翟增强;

NREL法测定木质纤维素原料组分的含量    张红漫;郑荣平;陈敬文;黄和;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赵律;李志光;李辉勇;谢磊;周智;

纤维素乙醇生物转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高凤芹;刘斌;孙启忠;徐伟慧;

纤维素水解的研究进展    王玉高;赵炜;贡士瑞;许文娟;盛晨;

纤维素乙醇研究开发进展    胡徐腾;

联合生物加工工艺生产乙醇的研究展望    翁海波;王志强;敬蔚然;

能源问题凸显 巴西另辟蹊径    欧阳晓光;

燃料乙醇的生产与利用    黄治玲

直接干燥法测定粮食水分的条件优化    于小禾;江南平;

木塑复合材料性能研究的关键问题    钟鑫,薛平,丁筠

芦笋老茎堆肥中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李欣欣;王琳琳;申挺挺;宋志刚;韩建荣;

酶改善二次纤维结合性能的研究    杭志喜

羧甲基纤维素钠的应用进展    牛生洋;郝峰鸽;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综述    张亮;伍小兵;翟井振;

国内外燃料乙醇的生产与研究进展    周爱萍;

DNS比色法测定污泥中淀粉酶活性的研究    刘贺红;万金泉;马邕文;王艳;

纤维素转化为生物质燃料的研究进展    魏巍;常春;马晓建;

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荠菜多糖含量的研究    周向军;高义霞;

酸水解竹加工剩余物制还原糖的研究    黄素梅;王敬文;杜孟浩;张金萍;

纤维素乙醇的专利综述与分析    马博静;冯吉;李素燕;李晶晶;王晓龙;刘亚娟;

涤/棉抗浸透湿面料的研究    牛家嵘;顾振亚;

竹原纤维预处理工艺参数探讨    崔桂新;贾懿磊;刘士彧;杨利波;

植物纤维素两段法催化降解    崔艳丽;毛建卫;

二醋酸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杨莉燕;谭惠民;

纤维素系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和表征    高源;李帅;白露;张力平;徐博涵;

甜高粱茎秆固态发酵制取燃料乙醇中试项目经济评价    梅晓岩;刘荣厚;曹卫星;

机械法制纤维素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影响因素研究    李洪来;张安龙;

天然植物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陈健;孔振武;吴国民;黄焕;储富祥;

马铃薯粉吸附分离乙醇-水的研究    李清明;谭兴和;熊兴耀;田开忠;王丹;唐艳红;

聚合物/无机物/生物质杂化复合材料及其陶瓷材料的研究    李忠

透明质酸发酵法制备及其复合改性研究    陈永浩

离子液体—蛋白酶处理对羊毛表面性能的影响    袁久刚

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秦霞

腐殖酸对纳米零价铁修复污染物的抑制及抗抑制机理研究    纳曼

基于组分的生物质热裂解机理研究    刘倩

淀粉/纤维素类生物质发酵联产氢气和甲烷的机理研究    谢斌飞

废纸二次纤维氰乙基化改性及制备复合材料的研究    张春红

微生物纤维素及其氧化衍生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冯玉红

麦秆液化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泡沫材料方法及机理研究    陈秋玲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天然彩色棉静电纺丝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万和军

汽爆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赖智乐

镁铝氧化物催化生物质衍生物的羟醛缩合研究    邢士玉

耐盐碱产纤维素酶芽孢杆菌的选育及酶学特性的研究    桂春燕

稻秸秆提取纤维农用非织造地膜的研究    程士润

堆肥中产纤维素酶真菌的筛选、产酶条件及应用研究    杨友坤

海藻多糖植物复合胶成膜性及其性能评价    吴佩

木糖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利用玉米秸秆产乙醇工艺的研究    王罗琳

高温菜籽粕蛋白质的提取及其酶法改性    刘胜

玉米秸秆蒸汽爆破预处理酶解制糖的研究    黄之文;

用DNS光度法测定还原糖的条件研究    杨贵明;蒋爱华;薛秋生;

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钱伯章;

木质纤维生物量一步法(SSF)转化成乙醇的研究进展    张德强,黄镇亚,张志毅

玉米秸秆发酵法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    张强,陆军,侯霖,金花,朴敬惠

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条件研究    夏服宝,邱雁临,孙宪迅

现代燃料乙醇生产技术研究(Ⅱ)    林秋平;

探索燃料酒精的开发应用    谢伯达

离子排斥色谱法同时测定2,3-丁二醇发酵液中的葡萄糖和木糖及各种代谢产物    杜军;纪晓俊;黄和;聂志奎;任潇;胡南;李霜;

DNS比色法测定莲子中多种糖的含量    郑远斌,吴锦忠

    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武汉分馆 姜山 陈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