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温室太阳能与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的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5:46
热度:

温室太阳能与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的研究【摘要】: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我国的温室一直以来主要是以小型燃煤锅炉供热为主,这种供热

【摘要】:面对目前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太阳能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我国的温室一直以来主要是以小型燃煤锅炉供热为主,这种供热方式运行成本高,且随着能源价格高涨,高额的采暖费用已成了一大难题。在国家大力提倡节能和开发新能源的政策下,太阳能光热技术给温室供热带来了新的方向。由于太阳能具有不均匀和不稳定性,为确保全年温室采暖的可靠性,必须利用太阳能与锅炉联合供热。 本文首先对温室的太阳能利用现状和温室供热技术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太阳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及对我国的温室气候区进行了划分。另外,对太阳辐射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太阳辐射的计算。通过分析温室太阳能与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的结构,分别对太阳能集热器、储热水箱、锅炉和温室散热系统的性能进行热力学分析。在对整个系统的结构和性能进行分析基础上,首先,对该联合供热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其次,针对所研究的对象,详细对该系统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设计。最后,利用DeST-h模拟软件计算所研究温室的动态热负荷。 在昆明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对所研究温室进行试验并分析。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性能分析,储热水箱保温性能测试分析及温室采暖效果分析。最后,对整个系统的效益进行了评价。包括节能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和环境效益评价。通过研究发现,该系统理论上一年能节省标准煤约153.12吨,折合人民币122496元。由调研测试得,一年的节省煤量约为146吨,即可节省资金116800元。以测试值来计算,回收该投资成本需8.6年。以理论值来计算,回收该投资成本需8.2年。基于以昆明地区年辐照量为参照并加以全部转化利用的前提下,该系统20年内的二氧化碳减排总量为10190.04吨。年均二氧化碳减排量约为509.5吨。系统的效益评价表征,该系统具有很好的节能性、经济性和环保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在末尾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太阳能作为温室的一种新的供热方式,具有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在温室供热领域前景广阔。 【关键词】:太阳能 锅炉 温室 供热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S625.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9-10
  • 1.2 温室太阳能利用研究现状10-12
  • 1.2.1 国外对温室太阳能利用的研究10-11
  • 1.2.2 国内对温室太阳能利用的研究11-12
  • 1.3 温室供热技术的研究12-13
  •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3-15
  • 第二章 我国温室气候区划分及太阳辐射基础15-25
  • 2.1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15-17
  • 2.2 我国温室气候区划分17-18
  • 2.3 太阳辐射基本理论18-19
  • 2.4 太阳辐射强度计算19-24
  • 2.4.1 太阳法线方向直射辐射强度的计算19-21
  • 2.4.2 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21-22
  • 2.4.3 倾斜面太阳辐射强度的计算22-24
  • 2.5 本章小结24-25
  • 第三章 温室太阳能与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热力学分析25-43
  • 3.1 太阳能集热器热力学分析25-28
  • 3.1.1 太阳能集热器的介绍25-27
  • 3.1.2 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的热性能27-28
  • 3.2 太阳能储热水箱热力学分析28-29
  • 3.2.1 储热水箱的热量平衡28-29
  • 3.2.2 储热水箱的热损系数29
  • 3.3 锅炉热力学分析29-38
  • 3.3.1 锅炉的基本组成及工作过程30-31
  • 3.3.2 锅炉的热平衡31-38
  • 3.4 温室散热系统热力学分析38-41
  • 3.4.1 温室散热系统的类型及特征38-39
  • 3.4.2 温室散热系统的(?)分析39-41
  • 3.5 本章小结41-43
  • 第四章 温室太阳能与锅炉联合供热系统设计43-59
  • 4.1 联合供热系统整体设计43-52
  • 4.1.1 太阳能集热系统设计44-47
  • 4.1.2 太阳能储热水箱设计47
  • 4.1.3 锅炉设计47-49
  • 4.1.4 温室散热系统设计49
  • 4.1.5 控制系统设计49-52
  • 4.2 温室动态热负荷模拟计算52-57
  • 4.2.1 DeST-h软件简介53
  • 4.2.2 DeST-h模拟计算53-57
  • 4.3 本章小结57-59
  • 第五章 温室太阳能与锅炉联合供热系统试验及分析59-69
  • 5.1 试验温室概况59-60
  • 5.2 测试装置与测量参数60
  • 5.3 太阳能集热系统性能分析60-62
  • 5.3.1 集热系统日平均性能分析60-61
  • 5.3.2 集热系统瞬时热力性能分析61-62
  • 5.4 储热水箱保温性能测试分析62-63
  • 5.5 温室采暖效果分析63-64
  • 5.6 系统效益评价64-66
  • 5.6.1 节能效益评价64-65
  • 5.6.2 经济效益评价65-66
  • 5.6.3 环保效益评价66
  • 5.7 本章小结66-69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69-71
  • 6.1 总结69-70
  • 6.2 展望70-71
  • 致谢71-72
  • 参考文献72-77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其它77-79
  • 附录B 试验相关图片79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东北型日光温室太阳能辅助加温系统试验研究    张莹;刘文合;于威;王铁良;

太阳能住宅集中供热水系统的应用    苏庆生;

作物根部局部表层土的加热灌水系统的设计    许兆棠;杨青;张恒;

电站锅炉多联箱过热器组合安装和吊装的实践    韩敏;

浅析提高锅炉热效率的途径    王云鹏;

上锅600MW亚临界锅炉汽温调节优化分析    王立春;

燃煤工业锅炉能效测试方法的改进研究    关晓光;蒋贺;宋吉民;

煤种变化对四角切圆燃烧煤粉锅炉燃烧的影响    邢德山;阎维平;李钧;

锅炉制粉系统爆炸分析及预防措施    罗卫军;

燃烧Ⅱ类无烟煤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电除尘器的探讨与实践    陈丽艳;

燃料分级燃烧最佳风煤配比的数值模拟    胡满银;张丽丽;杜欣;郁金星;

循环流化床锅炉传统干法脱硫缺陷的分析与改进    成宏伟;

优化运行操作工艺、提高锅炉热效率    张宝民;张健;

大气式热力除氧器能耗分析及节能途径    邱润泉;王宇;王东辉;徐应平;

大气式热力除氧器能耗分析及节能途径    邱润泉;王宇;王东辉;徐应平;

影响干熄焦装置烧损率、锅炉产汽量的因素探析    刘晓旭;

日光温室电暖风机加温效果评估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李宁;申双和;黎贞发;李春;刘淑梅;于红;

DG670/13.7-20型锅炉炉渣含碳量大原因分析及治理    罗森;户传斌;秦晓东;

低负荷多余蒸汽走旁路的可行性分析    石贤捷;邱现堂;李振强;王庆河;

300MW机组锅炉空气预热器安装柔性接触式密封效果分析    郭庆丰;康黄辉;

菏泽电厂#1炉排烟温度偏高的原因及相应措施    石贤捷;杨同军;杨洪涛;

锅炉汽包水位非稳态影响因素及水位控制分析    郑丽娜;

大型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炉焚烧过程仿真及控制    秦宇飞

基于遗传算法的锅炉受热面系统智能优化设计研究    吴燕玲

单元机组非线性动态模型的研究    田亮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试验研究    陈吟颖

新型干法水泥回转窑中低品位燃料燃烧特性和窑内燃烧过程研究    张保生

电站锅炉燃烧状态监测与优化策略研究    杨光军

纳米助燃添加剂脱硫脱硝的实验研究    王淑勤

基于混沌分形理论的大型煤粉锅炉炉内压力非线性特性研究    牛蔚然

热力发电过程建模与状态参数检测研究    刘鑫屏

生物质和煤共气化共燃的实验和机理研究    鲁许鳌

基于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的温度控制实验平台设计与实现    赵士军

电厂优化配煤及燃煤添加剂研究    李清毅

偏最小二乘回归及其在污垢预测中的应用    郑娇丽

基于统计分析的炉膛火焰中心结构的分析    张亚伟

主元分析在火电厂燃烧优化中的应用    付江永

提高燃煤锅炉燃烧稳定性的方法与数值模拟研究    陈晓萌

锅炉多级网络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胡佰龙

钢铁烧结余热回收过程蒸汽温度智能控制方法研究    姜云涛

生物质气化与混燃过程研究    黄明华

基于有限煤质的中速磨煤机多目标策略研究    葛亚琴

日光温室地下热交换系统的理论研究    吴德让,李元哲,于竹

冬季塑料大棚多重覆盖及电加热增温效果研究    李萍萍,胡永光

准确统一“日光温室”定义的商榷    周长吉,杨振声

太阳能蓄热系统提高温室地温的试验研究    刘圣勇,张杰,张百良,王吉庆,袁志华,杨群发,李刚

红与绿的和谐共生——浅谈太阳能光伏发电在园林中的应用    洪崇恩;

国内最大太阳能发电项目一期工程开工    

微型家用太阳能发电器    王振峰

日本利用太阳能建成可持续农场    柳絮;

让“红绿交响曲”传遍绿地园林    洪崇恩;

光伏建筑一体化相关问题的探讨    马文生;郝斌;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果品贮藏库    边江;

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绿色照明    王建华

新产业大商机——太阳能发电    高丽;

节能新技术在上海外高桥粮库中的应用    张民平;

冷凝式燃气壁挂炉与太阳能联合供热系统分析    肖松;郭全;

太阳能跨季节储热建筑供热系统及土壤储热实验分析    王恩宇;齐承英;杨华;张慧川;吕延松;

太阳能发电技术综述    洪彬倬;聂一雄;

迎接太阳能发电的新时代    杨金焕;

探讨风光发电在济南地区的应用    舒海静;李永安;刘学来;

浅析太阳能光伏灯具的应用    麻树礼;

我国太阳能发电现状及存在的若干问题    于建辉;周浩;

太阳能热利用技术的应用概况    张琛;

浅谈郑州某小区楼道太阳能照明系统设计    张小勇;

一种在汽车上应用太阳能技术的设计方案    卢磊;陈效华;刘淑娟;王秀田;

青海:太阳能发电造福百姓    王娟

太阳能发电 上下游冷热不同调    黄女瑛

太阳能产业蒸蒸日上 企业开发高性价比电池板    陈怡均 DigiTimes

“太阳能光伏”不要盲目跟风    记者 窦晓竹

上海交大将建亚洲最大太阳能发电站    李秀中

太阳能发电产业迎来了好时光    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 苗连生

CSI阿特斯——追逐着太阳奔跑    高阿娜

10兆瓦太阳能发电站界至划定启动    杜求然 记者 吕晓明

王永忠:加快发展居民太阳能发电产业    本报记者 夏凌

太阳能发电国家示范项目开工    记者 潘荣进

我国太阳能发电管理策略研究    钟渝

多Agent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陈璟华

零能耗太阳能住宅原型设计与技术策略研究    杨向群

我国分散发供电与集中供电协调规划理论及应用研究    杨素萍

能源系统的解析解与多能源互补系统集成研究    李元媛

三相电压源PWM整流器控制技术研究    徐金榜

促进节能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的绿色电价研究    谷志红

槽式太阳能热发电站微观选址的方法研究    赵明智

计及分布式电源的电力系统潮流及可靠性与稳定性研究    刘波

三套管蓄能型太阳能与空气源热泵集成系统实验与模拟    杨灵艳

温室太阳能与锅炉联合供热系统的研究    陈华山

德国太阳能发电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蔡璐

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发电监测系统    彭莲

云南省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李强

太阳能发电的研究和应用    贾明兴

太阳能与甲醇热化学互补系统集成与模拟研究    张传强

太阳能发电工程中追日系统的设计    李丹

太阳能发电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赖江轶

太阳能发电在意大利和中国的投资评估    马太奥(Sibilia Matteo)

太阳能集风发电系统热气流流动特性的研究    向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