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长孢被孢霉PFY利用稻草秸秆同步糖化发酵产油脂研究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5:13
热度:

长孢被孢霉PFY利用稻草秸秆同步糖化发酵产油脂研究【摘要】:微生物油脂(Single Cell Oil,SCO)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对人体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目前利用木质纤维素

【摘要】:微生物油脂(Single Cell Oil,SCO)富含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对人体有很高的保健价值。目前利用木质纤维素资源如秸秆等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技术未见诸于报道,原因是该种底物由于结构比较致密很难被微生物直接利用。本研究论文筛选到一株能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进行生长的菌株,对该菌株发酵产油脂特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从土样中筛选到一株能直接利用木质纤维素的菌株F1,经鉴定为长孢被孢霉(Mortierella elongata)。该菌株可以直接利用预处理后的稻草秸秆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对油脂进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表明产生的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56.35%。 2.以预处理后的稻草秸秆为底物进行液态发酵产微生物油脂,以发酵后固形物中油脂含量为指标对发酵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的适宜发酵产油脂条件为28℃、培养基初始pH6、发酵时间5天、秸秆浓度20g/L、2.0g/L的玉米浆、2%接种量,另外,添加Zn2+、柠檬酸钠和苹果酸对油脂的产量有促进作用。 3.对粗纤维素的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纤维素酶适宜催化条件为:催化温度为45℃、30~60℃的范围内均具有较佳的稳定性、适宜催化pH为5.4、Zn2+、K+和Ba2+对酶活力有明显的激活作用、温度45℃的环境下水解CMC-Na的Km值为5.884mg/ml。 4.通过等离子体诱变技术对菌株进行改造筛选到了两株产油脂能力有所提高的菌株,但它们的遗传稳定性较一般。以葡萄糖为碳源进行发酵,对发酵后的固形物进行分析发现,固形物中主要成分含量为:粗蛋白4.37%、壳聚糖4.02%、综纤维素83.50%、油脂4.72%。 【关键词】:微生物油脂 稻草秸秆 长孢被孢霉 液态发酵 诱变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Q92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7
  • 致谢7-13
  • 第一章 绪论13-25
  • 1.1 微生物油脂简介13-16
  • 1.1.1 微生物油脂概念及生产优势13
  • 1.1.2 微生物油脂中不饱和组分及功能13-14
  • 1.1.3 产油微生物种类14
  • 1.1.4 微生物油脂的合成路径14-16
  • 1.2 秸秆16-22
  • 1.2.0 木质纤维素组成16-20
  • 1.2.1 木质纤维素的预处理20
  • 1.2.2 木质纤维素的水解20-22
  • 1.2.3 木质纤维素发酵22
  • 1.3 利用木质纤维素发酵产微生物油脂研究22-23
  • 1.4 菌株诱变选育23-24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24
  • 1.6 创新点24-25
  • 第二章 菌种筛选25-36
  • 2.1 引言25
  • 2.2 材料与方法25-27
  • 2.2.1 实验材料25
  • 2.2.2 实验仪器及试剂25-26
  • 2.2.3 培养基26
  • 2.2.4 检测方法26
  • 2.2.5 筛选过程26-27
  • 2.2.6 微生物油脂提取与分析27
  • 2.3 结果与讨论27-35
  • 2.3.1 菌种筛选27-28
  • 2.3.2 菌株利用稻草秸秆液态发酵初步评价28-29
  • 2.3.3 菌种鉴定29-33
  • 2.3.4 油脂成分分析33-35
  • 2.4 本章小结35-36
  • 第三章 发酵产油脂影响因素及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研究36-51
  • 3.1 引言36
  • 3.2 材料与方法36-40
  • 3.2.1 实验材料36
  • 3.2.2 实验仪器及试剂36-37
  • 3.2.3 培养基37
  • 3.2.4 检测方法37-38
  • 3.2.5 适宜发酵条件的确定38-39
  • 3.2.6 粗纤维素酶液的酶学性质研究39-40
  • 3.3 结果与讨论40-50
  • 3.3.1 适宜发酵条件的确定40-47
  • 3.3.2 粗纤维素酶酶学特性研究47-50
  • 3.4 本章小结50-51
  • 第四章 长孢被孢霉 PFY 的等离子体诱变及固形物分析51-56
  • 4.1 引言51
  • 4.2 材料与方法51-53
  • 4.2.1 实验材料51
  • 4.2.2 实验仪器及试剂51-52
  • 4.2.3 菌种诱变及选育52
  • 4.2.4 诱变筛选菌株的发酵产油脂实验52
  • 4.2.5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考察[]52
  • 4.2.6 固形物主要成分分析52-53
  • 4.3 结果与讨论53-55
  • 4.3.1 菌株的等离子体诱变53-54
  • 4.3.2 诱变菌株的遗传稳定性考察54
  • 4.3.3 固形物分析54-55
  • 4.4 本章小结55-56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56-58
  • 5.1 结论56
  • 5.2 展望56-58
  • 参考文献58-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64-65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纤维素酶研究现状及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戴四发,金光明,王立克,黎观红,胡忠泽,闻爱友,蔡治华,程育昕

木质纤维素原料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张鑫,刘岩

从几种真菌中提取几丁质和壳聚糖的研究    彭益强,徐锦海,高超,李静丽,贺淹才

多菌种混合发酵转化秸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黄茜;黄凤洪;江木兰;万楚筠;

利用纤维质原料生产高酶活单细胞蛋白    王成华,丁云桥,肖朝峰,华威,孙纳新

海洋真菌AP2T1菌株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诱变初步研究    张翼;穆军;董学伟;冯妍;毛锐涛;修志龙;

木质生物质在能源方面的开发与利用    曹金珍,张璧光,赵广杰

木质纤维素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赵律;李志光;李辉勇;谢磊;周智;

纤维素酶研究综述    王巧兰,郭刚,林范学

低能离子辐照生物体存活率剂量效应的质量效应模型    邵春林,吴跃进,程备久,桂启富,余增亮

氧载体促进丝状真菌发酵过程氧传递研究    王启军

利用丙酮丁醇梭菌进行木质纤维素同步糖化发酵的研究进展    方雪;

浅谈农作物秸秆焚烧与秸秆还田    吴志鹏;张家侠;

N~+注入在促进栝楼种子萌发生长上的应用    胡建国;邓剑平;束霞霞;汪贻华;蒋立科;

纤维素酶及其应用现状    杨友坤;朱凤香;王卫平;陈晓旸;洪春来;吴传珍;薛智勇;

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改良药用植物的研究进展    唐玉倩;于元杰;

利用生物质废弃物生产生物基产品    毛渺浩;刘斌;

白腐菌纤维素酶高酶活菌株的筛选    费尚芬;鹿宁;刘坤;刘毅;

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研究综述    张亮;伍小兵;翟井振;

淮南地区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模式    程少武;黄志斌;

刺槐在预处理条件下抽出物对诱发变色的影响    赵敏;高建民;母军;伊新双;

秸秆综合利用零排放工艺    熊莲;黄超;陈新德;马隆隆;陈勇;

纤维素乙醇生物转化工艺的研究进展    高凤芹;闫志坚;孙启忠;邢启明;

生物质柴油的生产方法及筛选    翟建华;邓一蕾;曹晓妹;

降解纤维素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季祥;朱玉珍;蔡禄;

基于生产实践的木质能源综合利用方式探讨    李文龙;栾胜基;

谈饲料原料再认识    杨维仁;王景成;

溢多酶P8102在生长育肥猪饲料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王敏;史宝军;杜红方;冯心雨;侯国芳;鲍淑青;

微生物来源壳聚糖提取工艺初探    陈勉;邓长江;朱希强;郭学平;凌沛学;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菌的改良技术及产业化    黄玉杰;杨合同;

不同来源木聚糖酶的酶学特性对比研究    周响艳;王志敏;卢小霞;郭瑞庭;

麦秆液化制备可降解聚氨酯泡沫材料方法及机理研究    陈秋玲

高磷铁矿生物降磷反应器的制作及性能研究    皮科武

化学诱变对水稻诱变后代组织结构及农艺性状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陈灿

利用两种大型海藻制备生物能源的探索研究    冯大伟

稻壳制备燃料乙醇及综合利用    麻越佳

红麻骨纤维质转化燃料乙醇的关键技术研究    阮奇城

利用转基因技术创造适合纤维素乙醇生产的玉米新材料    张淑娟

蔗渣及其纤维素在离子液体中的溶解、改性及分离的研究    李维英

纸基摩擦材料的界面结合性能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钟林新

不同来源脂肪对仔猪的营养效应及对E.coli攻毒的保护作用研究    刘忠臣

柑桔—糯米汁混合发酵酒的研制    艾方

香菇柄中滋味成分释放研究及香菇精的研制    吴关威

鲢体内土腥味物质鉴定及分析方法与脱除技术的研究    杨玉平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及基因工程的方法对柑橘采后生防菌34-9遗传改良的初步研究    郭俊红

脆性水稻秸秆的生物预处理及发酵    刘晨娟

酱油多菌种发酵关键技术研究    阚清华

烟道气微生物脱硫反应器研究    马岩岩

汽爆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产乙醇的工艺研究    赖智乐

小麦及其麦芽的木聚糖和木聚糖酶的研究    李俊

产油脂酵母菌株的选育    孔凡敏

离子注入水稻诱变育种机理初探    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王学栋;吴跃进;刘贵付;

离子注入水稻干种子光声谱分析    张正南;邓建国;吴跃进;余增亮;

离子注入对棉花离体组织培养影响初报    周立人,程备久,余增亮

超声波联合硫酸二乙酯对海洋真菌TS67的复合诱变育种研究    王淑媛;王素英;涂敏勤;马永金;

玉米稻的光合效率分析    吴敬德,汪秀峰,吴跃进,郑乐娅

离子注入棉花诱变效应研究 (Ⅱ)离子注入对胚芽中同功酶和微核细胞率影响    程备久,田秋元,林毅,王公明,余增亮,何建军

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燃料乙醇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钱伯章;

离子注入植物引起生物效应的机理    陆挺

纤维素酶在速溶茶中的应用研究    梁靖,须海荣,蒋文莉,陈利燕

微生物油脂发酵的最新研究进展    李永红;刘波;曲威;白凤武;赵宗保;

麦秸分级预处理物料的热解过程研究    杨昌炎;姚建中;杨学民;林伟刚;

纤维素的酶水解及超声波对其加速作用的研究    何泽超

纤维素酶水解动力学及影响因素研究    夏安

超声波与助剂强化玉米秸秆预处理与酶水解的研究    崔玲

微波及助剂在植物纤维预处理和酶解中的应用    仝明

稻草转化乙醇的预处理及酶解性能研究    荆磊

高产微生物油脂菌种的应用    

微生物油脂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薛飞燕,张栩,谭天伟

微生物油脂的开发与利用    何东平,郑竟成,吕兴祥

微生物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邓紫筠;

加快微生物油脂研究为生物柴油产业提供廉价原料    赵宗保

微生物途径发展生物柴油产业    柯为;

微生物油脂研究进展及展望    李建;刘宏娟;张建安;刘建;

让微生物生产油脂    张治锬;钟灵;

被孢霉γ-亚麻酸高产菌株选育    朱国胜,刘作易,雷邦星,廖国会

一株分支杆菌的产油特性    刘晔;陈忠菊;高新蕾;

利用味精废水发酵生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    薛飞燕;张栩;谭天伟;

重离子辐照粘红酵母诱变育种及其产油条件的优化    王菊芳;李仁民;马爽;李文建;

桑树内生真菌Macrophomina phaseolina MOD-1生产油脂及降解纤维素性能研究    高绘菊;窦学娥;杨悦;牟志美;

斯达油脂酵母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与油脂蓄积的比较研究    王冬梅;郭书贤;薛刚;刘凤霞;臧晋;

油脂质量检测有新方法    秦明

我省食用植物油库存油脂质量检验良好    记者 郑昊

微生物油脂“渗”进百姓家    记者 邓洪涛 通讯员 黎苑楚

微生物油脂潜力大    施安辉

微生物油脂极具开发利用前途    

我科学家自主开辟微生物油脂新领域    记者 刘志伟

微生物油脂给产品穿上黄马褂    刘紫凌 曹波

月 饼    闫新民

以科学方式“种”出新能源    福建三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云乐

油脂开发的新方向    本报

产油脂酵母菌的遗传改良和油脂的发酵生产    赵春海

人乳脂替代品的评价模型建立及其酶法制备    邹孝强

基于非均相催化制备生物柴油的过程研究    张丽平

中国南方传统腊鱼加工、品质及安全性研究    张进杰

玉米油基无甘油副产的生物柴油的制备及燃烧性能研究    孙树祯

基于木质纤维素水解液的发酵性丝孢酵母发酵产油脂的研究    黄超

长孢被孢霉PFY利用稻草秸秆同步糖化发酵产油脂研究    张鹏

高产油脂酵母菌株T2-6-2-4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    宋新妥

微生物油脂型润滑油基础油的制备及相关油脂摩擦学性能的初步探索研究    李凡正

木薯生物炼制微生物油脂过程工艺研究    袁锦云

玉米皮渣高密度发酵产微生物油脂研究    张贺

金属离子对皮状丝孢酵母油脂发酵的影响及玉米芯残渣生产微生物油脂    崔振阳

产油酵母的选育及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马勇

产油酵母的选育及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马勇

产油脂酵母菌株的选育    孔凡敏

高产PUFAs菌株的选育及其制备工艺的研究    何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