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5:04
热度:

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摘要】:高黑炭含量是土壤肥沃的主要原因之一,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黑炭的含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含量有较大的的影响。本文通过分子标记法(BPC

【摘要】:高黑炭含量是土壤肥沃的主要原因之一,秸秆还田能有效增加土壤黑炭的含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含量有较大的的影响。本文通过分子标记法(BPCAs)、化学氧化法和燃烧差减法等三种土壤黑炭测定方法的比较,找到较好的黑炭测定方法,将其用于我国典型地带性土壤黑炭的测定,进而得出最佳的生物质炭测定方法,用于研究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其含量的影响。主要结果有: 1)三种方法测定的土壤黑炭含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总体来看,改进的分子标记方法测定的结果比较高,平均值的偏差也比较小,而燃烧法测定的结果比较低,平均值偏差比较大,氧化还原方法测定值介于二者之间。分子标记法能稳定且准确测定低温(300℃、500℃)制备的生物质炭含量,更适合测定低温下生成的生物质炭。 2)氧化还原法测定的我国20个典型地带性土壤黑炭含量为2.3-37.9g/kg,平均为16.4g/kg,变异系数为68.3%,与有机碳含量的平均百分比达到了85.4%,远超出土壤黑炭的含量范围,变异程度远大于BPCAs法。不同地区土壤黑炭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内蒙古多伦内蒙古锡林浩特黑龙江海伦海南三亚湖南长沙浙江衢州北京湖北武汉。 3)秸秆还田和炭化还田都能提高土壤微团聚体含量,而且都显著地提高了各级团聚体黑炭含量、有机碳含量和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占总有机碳的比例,尤其是施用生物质炭的土壤,提高的幅度更大。不同的秸秆还田处理对各粒级团聚体中轻组和重组影响不大,而炭化还田显著增加了各粒级团聚体中轻组的重量,随着生物质炭添加量的增加,土壤大团聚体中轻组的含量随之增加,人为加入生物质炭含量和土壤大团聚体中轻组的质量呈显著正相关。此外,秸秆还田和炭化还田对不同粒级团聚体中重组和轻组的分子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土壤 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有机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S153.6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9
  • 1.2 黑炭的概念及含义9-10
  • 1.3 土壤黑炭研究方法10-12
  • 1.3.1 分子标记法10
  • 1.3.2 化学氧化热解结合法10
  • 1.3.3 显微镜法10-11
  • 1.3.4 核磁方法11
  • 1.3.5 红外光谱法11
  • 1.3.6 燃烧差减法11
  • 1.3.7 各种方法的比较11-12
  • 1.4 秸秆还田12-13
  • 1.4.1 秸秆产生量及其利用状况12-13
  • 1.4.2 秸秆还田方式及其优缺点比较13
  • 1.5 土壤有机碳组分13-16
  • 1.5.1 土壤有机碳组分概述13-14
  • 1.5.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分组方法14
  • 1.5.3 土壤有机碳颗粒大小分组法14-15
  • 1.5.4 土壤有机碳密度梯度离心分组方法15-16
  • 1.6 研究不足与亟待解决的问题16
  • 1.7 研究目标16
  • 1.8 研究内容16-17
  • 1.9 技术路线17-18
  • 第二章 土壤黑炭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18-24
  • 2.1 前言18
  • 2.2 材料与方法18-20
  • 2.2.1 土壤18
  • 2.2.2 生物质炭制备18-19
  • 2.2.3 生物质炭土壤制备19
  • 2.2.4 土壤黑炭测定方法19-20
  • 2.2.5 数据统计分析20
  • 2.3. 结果分析与讨论20-23
  • 2.3.1 燃烧法测定土壤黑炭20-21
  • 2.3.2 三种方法测定土壤黑炭的含量和回收率21-22
  • 2.3.3 土壤有机碳测定22-23
  • 2.4 结论23-24
  • 第三章 我国典型地带性土壤黑炭含量24-31
  • 3.1 前言24
  • 3.2 材料与方法24-26
  • 3.2.1 土壤24-25
  • 3.2.2 土壤基本理化性质测定25
  • 3.2.3 分子标记法测定土壤黑炭25-26
  • 3.2.4 化学氧化法测定土壤黑炭26
  • 3.2.5 数据统计分析26
  •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26-30
  • 3.3.1 土壤基础性质26-27
  • 3.3.2 分子标记法和氧化还原法测定的土壤黑炭含量比较27-28
  • 3.3.3 土壤黑炭、总有机碳和土壤全氮的关系28-30
  • 3.4 结论30-31
  • 第四章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31-47
  • 4.1 前言31-32
  • 4.2 材料与方法32-34
  • 4.2.1 试验地概况32
  • 4.2.2 试验设计32-33
  • 4.2.3 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分离33
  • 4.2.4 土壤轻组和重组有机碳组分分离33
  • 4.2.5 土壤黑碳含量测定33-34
  • 4.2.6 其它土壤性质测定34
  • 4.2.7 统计分析34
  • 4.3 结果与讨论34-46
  • 4.3.1 水稳定性团聚体34-35
  • 4.3.2 不同水稳定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35-36
  • 4.3.3 不同水稳定性团聚体黑碳含量36-38
  • 4.3.4 不同水稳定性团聚体轻组和重组组分38-39
  • 4.3.5 不同水稳定性团聚体轻组和重组FTIR39-41
  • 4.3.6 不同水稳定性团聚体轻组和重组热质联机分析41-46
  • 4.4 结论46-47
  • 4.4.1 秸秆还田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的影响46
  • 4.4.2 炭化还田对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布及有机碳的影响46-47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和展望47-48
  • 5.1 研究结论47
  • 5.2 创新点47-48
  • 参考文献48-53
  • 致谢5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生物炭应用技术研究    陈温福;张伟明;孟军;徐正进;

城市化过程中黑碳的土壤记录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何跃;张甘霖;杨金玲;阮心玲;赵玉国;龚子同;

秸秆还田对土壤质量影响研究进展    叶丽丽;王翠红;彭新华;王丽慧;

子午岭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赵世伟;苏静;吴金水;杨永辉;刘娜娜;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中表层土壤微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分布变化    李恋卿,潘根兴,张旭辉

黑碳在土壤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    张旭东,梁超,诸葛玉平,姜勇,解宏图,何红波,王晶

土地利用方式对红壤和黄壤颗粒有机碳和碳黑积累的影响    张履勤;章明奎;

浙北平原农业土壤中黑碳分布特征的研究    戴婷;李艾芬;章明奎;

城市土壤有机碳和黑碳的含量特征与来源分析    何跃;张甘霖;

不同施肥处理对旱地红壤团聚体中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徐江兵;李成亮;何园球;王艳玲;刘晓利;

稻草还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生态学效应    刘开强;江立庚;周佳民;胡钧铭;徐世宏;

土地利用方式对川西低山区土壤腐殖质组成以及结合形态的影响    李玉琴;夏建国;

不同种植方式下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郝兰春;王焱;毕建杰;叶宝兴;刘建栋;

土壤颗粒固碳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崔国贤;关松;

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芦思佳;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    陈志杰;廖翠华;黄仕凤;

武汉市几类典型功能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分析    赵锦慧;李海燕;宫玺;杜文妹;胡荣芬;

黑碳不同添加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李淑香;李芳芳;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土壤-环境关系研究    董莉丽;

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模式下小麦高产增效创建示范    高云峰;

城市土壤及植被的碳储量分析——以郑州为例    黄黎;杨俊峰;吴明作;

中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综述    刘敏;

深圳郊野公园土壤理化性质及肥力评价    曾曙才;廖业佳;叶金盛;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质研究进展    窦森;关松;李凯;

施肥模式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汤雷雷;万开元;李祖章;陈防;

秸秆还田在盐渍土改良中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分析    吴从稳;陈小兵;金海珠;孙运朋;颜坤;张立华;

黑炭对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以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研究    王萌萌;周启星;

生物质炭输入对土壤氮素流失及温室气体排放特性的影响    刘玉学

黄土高原地膜覆盖栽培玉米的产量与土壤生态效应    海龙

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    孙艳丽

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    王义祥

长江三角洲沉积物和土壤重金属生态地球化学研究    宋垠先

长期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特征及其与土壤质量的关系    鲁艳红

川南坡地几种退耕模式对土壤抗蚀性及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王景燕

城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研究    张鸽香

煤矿充填复垦区土壤肥力质量变化与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研究    黎炜

土壤动物活动对农田温室气体(CO_2、N_2O)排放的影响    罗天相

不同修复措施下侵蚀红壤的团聚体稳定性与肥力特点    杨莹莹

耕作方式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乐丽鑫

土壤质地与磷肥用量对新疆棉田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    戴婷婷

珠江源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研究    王晓南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影响因素研究    卢茜

中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理化性质和抗蚀性的影响    马书国

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及树皮覆盖对银杏水分生理的影响    洪丽芸

油茶林地覆盖和间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的影响    王玉娟

不同土壤处理对西洋参连作障碍的影响    舒秀丽

水环境固相物质典型组分对有机氯农药的吸附特征    周进亭

施肥与秸秆还田对太湖稻-油复种系统春季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黄爱军;赵锋;陈雪凤;张莉;杨菲;张卫建;

长期秸秆还田和有机肥施用对双季稻田冬春季杂草群落的影响    李昌新;赵锋;芮雯奕;黄欠如;余喜初;张卫建;

秸秆覆盖的作用与机理    李富宽,姜慧新

人为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其固定意义    张甘霖,何跃,龚子同

土壤黑碳的研究进展    邱敬;高人;杨玉盛;尹云锋;马红亮;李又芳;

残茬和秸秆覆盖对黄土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王育红,姚宇卿,吕军杰

土壤团聚体形成的研究进展    文倩,关欣

秸秆覆盖与秸秆翻压还田效果比较    李新举,张志国

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应用进展    谢志刚,刘成伦

浸渍法改性活性炭脱硫(H_2S)研究    邱琳,宁平,任丙南

人类活动对锡林郭勒地区主要草原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王艳芬,陈佐忠

土壤碳蓄积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王绍强,刘纪远

荒漠化重建地区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    程淑兰,欧阳华,牛海山,王琳,田玉强,张锋

应用DNDC模型分析施肥与翻耕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长期影响    王立刚,邱建军,马永良,王迎春

有机物循环对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热水可提取碳的影响    王开峰;王凯荣;彭娜;吕焕哲;谢小立;

阿尔泰山区土壤有机碳氧化稳定性的初步比较分析    徐华君;

土地利用方式对川西低山区土壤腐殖质组成以及结合形态的影响    李玉琴;夏建国;

土地利用方式对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李月梅;曹广民;徐仁海;

土壤有机质分组方法研究进展评述    毛艳玲;

土壤有机碳的水合热测定法    安战士

添加~(14)C标记的有机物质对喀斯特典型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的影响    胡乐宁;苏以荣;何寻阳;李扬;王嫒华;吴金水;

不同种植年限对紫花苜蓿草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影响    常书娟;张英俊;

南方红壤稻作系统与旱作系统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特征差异    黄山;彭现宪;黄欠如;张卫建;

土壤中钙、铁/铝结合的有机碳变异规律性的初步研究    李世朋;

中国沙地土壤有机碳及其对气候影响    冯起;刘蔚;

中国东北样带土壤有机碳对环境变化响应的研究    周莉;周广胜;

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邱海源;黄志伟;王宪;

温度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卢茜;唐英平;高人;尹云锋;马红亮;

安徽省土壤有机碳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许信旺;潘根兴;

利用~(137)Cs示踪技术与土壤化学物质研究滇池流域土壤侵蚀    张明礼;杨浩;高明;杨九东;

全球循环与土壤有机碳    步宣

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

人为因素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李珍素

成熟森林土壤可持续积累有机碳    记者 齐芳 通讯员 廖琼

施肥不当也会加速温室效应    特约通讯员 胡必强

400岁森林能持续积累碳    记者 李大庆

2006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简介    

耕作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将有重要影响    记者 范建

科技英才 科技儿女多奇志 连创佳绩报南粤    

化肥对农业生态影响到底如何?    记者 郭姜宁

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研究    徐华君

区域湿地和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研究    李典友

沼泽湿地垦殖前后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及其稳定性特征研究    霍莉莉

不同土地利用和起源农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变化    邰继承

辽宁省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    刘慧屿

下辽河平原耕地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化及固碳潜力估算    宋丹

土壤有机碳和氮的分布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王淑平

不同经营措施下果园土壤有机碳库特性及固碳潜力研究    王义祥

开封城市土壤有机碳密度、组成及时空变化分析    孙艳丽

我国不同区域典型乡村景观土壤碳氮磷的分布特征    焦加国

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碳库研究    张雪妮

林地土壤有机碳遥感反演及空间分异研究    游浩辰

上海城市土壤有机碳、氮的空间变异结构与分布特征    许卓娅

乌鲁木齐河流域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谢光洪

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垂直分布研究    徐欢欢

武夷山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动态研究    薛丽佳

海南省土壤有机碳时空变异    方圆

黄土丘陵区土壤有机碳氮空间分布与储量研究    侯晓瑞

浙江省森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变异及影响因子研究    叶玲燕

莽山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肖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