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分析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4:49
热度: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分析【摘要】:和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由于具有材料重量轻、制作成本低、加工性能好以及低的环境负荷等优势,成为目前的

【摘要】:和传统的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太阳能电池(OSC)由于具有材料重量轻、制作成本低、加工性能好以及低的环境负荷等优势,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和重点。多年来,提高光吸收效率一直被认为是提高OSC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当前大多数的研究都集中在新材料的合成,而利用其相关的物理机制如干涉原理,微腔效应等来提高器件光吸收的报道却相对很少。同时提高电池的光吸收也是提高器件外量子效率一个基本因素。 另外,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入射波长往往大于各层薄膜的物理厚度并且由于入射光在薄膜内部相邻各界面层的多个反射与折射,光的干涉效应对活性层的光吸收影响很大,因而电池的光吸收效率与活性层的材料组成、入射波长、器件厚度及结构等是密不可分的。而通过光学模拟则可以很清楚的看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预测相关电学性能。如今,传输矩阵法作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光学模拟方法已经广泛应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相关性能研究。 本文首先基于传输矩阵法的光学模型以及Matlab软件,简单模拟分析了一种倒装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器件内部各层厚度、入射角度以及器件结构对电池光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关物理机制。结果表明以上各因素对电池的吸光率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其次,参考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把微腔结构引入到一种双层异质结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中,并探讨了电极对活性层的光吸收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把微腔结构引入到双层异质结电池时,对于入射电极,发现活性层的吸光率主要受其反射相移的影响而非其透射率;而当把正负折射率交替的光子晶体引入到电池中作为背电极时,发现活性层的吸光率和背电极反射率、反射相移都有很大关系。 最后,模拟分析了一种以硅为衬底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并重点探讨了硅基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折射率匹配层厚度,传输层厚度对活性层光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Si/SiO2/Ag为背电极,Ag薄膜并外涂一定厚度的折射率匹配层作为入射电极的硅基有机太阳能电池由于微腔效应可以很大程度上优化活性层厚度,且可以代替传统的以Glass/ITO为入射电极的的太阳能电池;通过调节折射率匹配层与传输层到一定厚度可以适当增加活性层光吸收率。 本文的研究为有机太阳能电池相关结构的设计以及进一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有机太阳能电池 吸光率 传输矩阵法 光电场分布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TM914.4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41
  • 1.1 前言11-12
  • 1.2 有机太阳能电池及光学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有机太阳能电池基础知识14-24
  • 1.3.1 有机太阳能电池基本结构14-18
  • 1.3.2 OSC 工作基本原理18-21
  • 1.3.3 OSC 能量损耗步骤21-22
  • 1.3.4 OSC 效率表示方法22-23
  • 1.3.5 OSC 性能参数23-24
  • 1.4 有机太阳能电池制备及测试24-27
  • 1.4.1 实验设备24
  • 1.4.2 制备过程24-27
  • 1.4.3 性能测试27
  • 1.5 传输矩阵法基础知识27-34
  • 1.5.1 矩阵的概念28-29
  • 1.5.2 电磁场边界条件29-30
  • 1.5.3 反射与折射定律30
  • 1.5.4 菲涅耳公式30-34
  • 1.6 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模型34-37
  • 1.7 MATLAB 简介与矩阵构造37-39
  • 1.7.1 MATLAB 简介37-38
  • 1.7.2 矩阵构造38-39
  • 1.8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39-41
  • 第二章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分析41-51
  • 2.1 引言41
  • 2.2 实验部分41-42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42-50
  • 2.3.1 厚度对电池吸光率的影响42-45
  • 2.3.2 入射角度对吸光率的影响45-47
  • 2.3.3 结构对器件吸光率的影响47-50
  • 2.4 本章小结50-51
  • 第三章 电极对 CUPC/C60双层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影响51-61
  • 3.1 引言51
  • 3.2 实验部分51-52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52-59
  • 3.3.1 入射电极透射率以及结构对电池光学性能影响52-55
  • 3.3.2 背电极反射率以及结构对电池光学性能影响响55-59
  • 3.4 本章小结59-61
  • 第四章 硅基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分析61-71
  • 4.1 引言61
  • 4.2 实验部分61-62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62-70
  • 4.3.1 活性层厚度对吸光率影响62-64
  • 4.3.2 匹配层厚度对活性层吸光率的影响64-67
  • 4.3.3 传输层厚度对活性层吸光率的影响67-70
  • 4.4 本章小结70-71
  • 结论71-72
  • 参考文献72-7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8-79
  • 致谢79-80
  • 附件80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有机太阳能电池结构研究进展    张剑;杨秀程;冯晓东;

采用电极界面修饰的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研究    朱永祥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聚合物发光二极管出光率分析    桂宇畅

光子晶体简介    贾天卿,李进需,李海章

一种新型谐振腔增强型光调制器结构的研究    周震;马建新;余重秀;

一种垂直耦合型光探测器的设计方法    韩敏;周震;冯丽爽;于怀勇;董全林;

光纤陀螺用光收发组件的SLD准直系统设计    曹洁;马迎建;冯丽爽;周震;

用于周界报警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光缆技术    李琛;张春熹;梁生;钟翔;李琳;冯秀娟;

一维介质光子晶体用于雷达隐身技术的研究    徐记伟;时家明;

C-lens准直特性分析    胡海蕾,陈荣,赖爱光,谢树森

基于微电机械系统的反射式可变光衰减器的研究与设计    施向华;邱怡申;李高明;徐惠真;

光学四象限分光器参数的优化设计    廖周,汤国茂

一种紫外窄带宽透射型石英消偏器的研究    邢进,王淑荣,李福田

双半高斯空心光束的形成、传输及控制技术研究    董渊

布里渊光纤陀螺有源腔关键技术研究    张勇

电容分压型光学电压互感器研究    王红星

舰载导弹共架垂直发射方位瞄准系统研究    蔡盛

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系统与极化信息处理研究    戴博伟

干涉式光纤陀螺(IFOG)漂移特性的研究    张延顺

基于外测岸标的潜地导弹瞄准精度鉴定方法研究    王悦勇

光束稳定与振动控制的光机电一体化系统研究    范国滨

Sagnac光纤水听器阵列关键技术研究    宋章启

同步移相干涉测量的抗振技术研究    左芬

别汉棱镜偏振像差检测与校正的方法研究    袁乔

用于波分复用系统中具有平顶陡边响应的光探测器的研究    王莉

在广义琼斯矩阵下激光谐振腔内本征态分析    吴胜

液晶缺陷一维光子晶体微谐振腔的调谐特性    严桂钟

XLPE高压电力电缆局部放电检测方法研究    唐庆华

全光纤电流互感技术研究    丁滢

基于马赫-增德尔干涉仪的光纤周界防护系统的研究    陈佳妹

新型LCoS芯片设计测试及应用研究    郝丽芳

偏振导航光电测试系统设计与实验分析    高付民

全光纤电流互感器的研究    严颖维

体相异质结型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    李蛟;刘俊成;高从堦;

聚合物光诱导电荷转移光电池的研究进展    邓先宇,俞钢,曹镛

以铱为内核的有机电致磷光材料    张秀菊;许运华;史华红;

基于物理共混的高效白色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研究    邹建华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研究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加拿大国家研究理事会研究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提高至6.5%    

有机太阳能电池技术及市场展望    庄陶钧;刘亚东;

有机太阳能电池理论转换效率接近100%    叶子;

综研化学和神户大学开发出p型半导体P3HT的新合成法,可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    郑冬冬;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林鹏,张志峰,熊德平,张梦欣,王丽

德国有机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破世界记录    

德国有机太阳能电池转化效率破世界记录    

有机太阳能电池有望商品化    田禾;

可溶性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    范斌;田清勇;白华;

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有机太阳能电池    陈涛;仰志斌;彭慧胜;

基于取向碳纳米管膜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    仰志斌;陈涛;何瑞旋;彭慧胜;

柔性及叠层薄膜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马廷丽;

各向同性/异性的苯并二噻吩类有机共轭小分子光物理性质理论研究    雍雪;张景萍;

采用PEO为阴极修饰层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    田慧;徐昊;杨利营;印寿根;

D-A型单分散共轭液晶齐聚物及其组装结构    耿延候;卜腊菊;曲建飞;谢志元;闫东航;王佛松;

9-(二辛基甲基)-2,7-咔唑-alt-5,7-(二噻吩-2基)-2,3-二苯基噻吩并[3,4-b]吡嗪共聚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李健民;谭华;聂凯旋;黄颖;王亚飞;邓先平;姜鹏程;刘煜;朱卫国;

Rubrene/C_(60)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阳极改性及偏压处理研究    吴冰;刘彭义;李艳武;常鹏;

有机太阳能电池ITO电极的光刻制备法及其研究    席曦;王振交;杨辉;乔琦;季静佳;陆红艳;李果华;

美评估有机太阳能电池对环境的影响    记者 毛黎

美国研发可拉伸有机太阳能电池    蔡佳

德支持企业开发有机太阳能电池    记者 顾钢

有机太阳能电池既可自组装又能自我修复    刘霞

叠层型有机太阳能电池接近商用    记者 邰举

触摸未来电子生活    张德强 高裕弟 刘嵩

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塑料技术    

已在发电效率上取得重要进展    记者 冯海波 通讯员 龚华萍

2007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七)    本版编辑张浩 郑晓春 邓国庆 毛黎 何屹 顾钢 何永晋

世界各国加快太阳能应用    刘林森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光物理过程研究    陈向东

有机太阳能电池电学模型与数值研究    马朝柱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荷转移态等效电路和多重电荷分离界面研究    黄江

基于聚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制与表征    乔芬

基于卟啉的小分子和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    黄玉英

可溶液加工的给受体型有机小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光伏性能    李慧

有机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分子结构,表面形貌与新型器件结构    周印华

电沉积制备聚噻吩有序微结构及有机太阳能电池    于伟利

有机光伏二极管的光电子性能研究    张光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机理及实验研究    李卫民

基于传输矩阵法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光学性能分析    李祥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调控    杨彬彬

基于酞菁类金属配合物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杨汀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极修饰的研究    史绍华

聚合物和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和表征    闫鹏

基于三元体系混合物有机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范学东

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体增强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    周子游

利用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效率的研究    乔琳芳

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研究    刘峰

具有大π结构新型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的研制    董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