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

含富勒烯单元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分子设计与模拟

来源:论文学术网
时间:2024-08-18 21:54:24
热度:

含富勒烯单元的太阳能电池有机染料敏化剂的分子设计与模拟【摘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性能稳定、衰减少,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可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潜在优势

【摘要】: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由于其制作工艺简单、性能稳定、衰减少,与传统的太阳能电池相比,可进一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潜在优势,而染料敏化剂作为影响染料太阳能电池实现高效光电转换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相关结构和性能的研究成为当前的科研热点。 针对目前染料敏化剂分子研究中存在的两大亟待解决问题:如何解决红光附近及近红外区的无吸收问题;染料敏化剂分子在吸光后的激发方式如何。本课题充分利用了量子化学的优势,通过分子设计,以三维富勒烯C36、C50及其桥连型C50富勒烯二聚物Clo1作为7π共轭结构,4-乙基-噻吩并[3,2]吲哚、N-对甲氧基苯基-环戊烷并[3,2]二氢吲哚、桥连三苯胺以及三苯胺等强给电子基团为给电子基团,氰基丙烯酸为电子受体构建了十多种D-π-A型染料敏化剂分子结构。通过运用Gaussian09程序中B3LYP方法在6-311g,**基组水平上对其几何构型进行了全优化。在优化所得构型基础上,采用含时密度泛函中的TDB3LYP方法,在6-31+g*、cc-pvdz等基组水平上,结合使用PCM溶剂模型,模拟得到了各敏化剂分子在气相和二氯甲烷溶液中的电子吸收光谱。 通过对构型参数、分子轨道能级以及染料分子在气相中的主要激发态起主要贡献的分子轨道成分的分析,探寻了染料敏化剂分子中影响其光物理、光化学性质的微结构敏感部位,揭示了影响其光学性质的本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富勒烯结构的引入,特别是以N-对甲氧基苯基-环戊烷并[3,2]二氢吲哚为给电子基、以Clo1为π共轭结构的敏化剂分子,可实现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对可见光范围内各种辐射的良好吸收,激发方式为给电子基团向中心共轭富勒烯结构的电荷转移,从而保证了染料敏化剂分子实现高效的光电转换,这必将为合成出具有较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太阳能电池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富勒烯 太阳能电池 染料敏化剂 分子模拟 量子化学计算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TM914.4;TQ610.1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8
  • 1.1 太阳能电池发展简介9
  •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9-10
  • 1.3 染料敏化剂10-16
  • 1.3.1 金属钌配合物染料敏化剂10-12
  • 1.3.2 纯有机染料敏化剂12-16
  • 1.3.2.1 香豆素染料敏化剂12-13
  • 1.3.2.2 吲哚类染料敏化剂13-14
  • 1.3.2.3 三苯胺染料敏化剂14-15
  • 1.3.2.4 咔唑类染料敏化剂15-16
  • 1.3.2.5 N,N-二烷基染料敏化剂16
  • 1.4 课题的提出16-18
  •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18-26
  • 2.1 理论基础18-20
  • 2.1.1 分子轨道理论18-19
  • 2.1.2 跃迁理论19-20
  • 2.1.3 光诱导条件下产生的能量转移与电子转移20
  • 2.2 密度泛函理论(DFT)20-24
  • 2.2.1 Thomas-Fermi方法21
  • 2.2.2 Hohenberg-Kohn方程21-22
  • 2.2.3 Kohn-Sham方程22-23
  • 2.2.4 含时密度泛函理论23
  • 2.2.5 电荷跃迁密度与电荷差异密度23-24
  • 2.3 计算方法与基组的选择24-26
  • 第三章 以C_(36)中心共轭部分设计的四种染料分子的基态与激发态研究26-39
  • 3.1 引言26-27
  • 3.2 计算方法27
  • 3.3 结果与分析27-38
  • 3.3.1 四种染料敏化分子的几何构型27-29
  • 3.3.2 基态性质29-30
  • 3.3.3 激发态性质30-38
  • 3.4 本章小结38-39
  • 第四章 以C_(50)为中心共轭部分设计的染料分子的基态与激发态性能研究39-52
  • 4.1 计算方法39-40
  • 4.2 结果与分析40-50
  • 4.2.1 四种染料敏化分子的几何构型40-41
  • 4.2.2 基态性质41-43
  • 4.2.3 激发态性质43-50
  • 4.3 本章小结50-52
  • 第五章 以C_(101)为中心共轭部分设计的染料分子的基态与激发态性能研究52-63
  • 5.1 计算方法52-53
  • 5.2 结果与分析53-62
  • 5.2.1 四种染料敏化分子的几何构型53-55
  • 5.2.2 基态性质55-56
  • 5.2.3 激发态性质56-62
  • 5.3 本章小结62-63
  • 第六章 结论63-64
  • 参考文献64-72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72-73
  • 致谢73


您可以在本站搜索以下学术论文文献来了解更多相关内容

密度泛函理论的若干进展    黄美纯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显微术及其新进展    郑东

有机染料敏化TiO_2纳米薄膜太阳能电池研究进展    郑敏;陈一胜;

新型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和双光子性质研究    吴杰颖,张居舟,施鹏飞,周虹屏

过渡元素原子“例外”电子层结构的浅释    盛恩宏,杜俊,倪申宽

同科电子各多重态的微观态个数计算公式    姚关心,汪小丽,张先燚,许新胜,凤尔银,季学韩,崔执凤

一维势箱模型与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的关系    叶世勇;费鹏;

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近况    赵文甲;司晶星;

取代基脲的电子结构与其亲核反应活性的关系    张跃军,俞马宏,李伟民

大体系中局域活性泛函空间的构造方法和程序    戴瑛,黎乐民

贮热材料多元醇PE-TAM二元体系相图    武克忠,王新东,刘晓地,孙越

四方晶相HfO_2电子结构和弹性常数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刘其军;刘正堂;冯丽萍;许冰;

硬脂酸单层LB膜上化学沉积银膜的研究    刘恒权;姚素微;班春梅;余碧涛;张卫国;王宏智;

树枝状8-羟基喹啉锌的合成和荧光性能研究    管建军;强西怀;马茶;申亮;

高分子纳米LB膜的制备及其光刻性能研究    曾国良;李铁生;许文俭;张素华;王筠;赵娜;吴养洁;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光阳极薄膜的研究进展    郭晓伟;陈改荣;王辉;苗超林;苗郁;曹志民;

分子、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刍议    王克林;

电火花加工钛合金TC4的放电机理研究    赵伟;任中根;

Al/CuPc/Cu肖特基气敏二极管制备与特性    刘跃;王东兴;焦兵兵;

对称性、带隙特性和材料设计    黄美纯;张建立;李惠萍;朱梓忠;

若干卟啉配合物敏化纳米TiO_2电极的光电性质研究    曾锦萍;黄浩;刘万云;王常清;梅光泉;应惠芳;

导电聚合物对纳米半导体的光致发光的增强效应及其机理    周剑章;席燕燕;郭洪辉;林仲华;

复合纳米薄膜制备及其摩擦学行为研究    程广贵

有机—无机半导体界面的结构和电子态的研究    金丹

基于DPV的蓝色和白色有机发光器件及其效率滚降研究    张天瑜

二维纺锤形生色团分子的合成与光学材料的制备    张晓龙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性能改善研究    刘国强

四氧化三铁在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的应用研究    张丹丹

基于酞菁铜的太阳能电池的研究    刘一婷

锌配合物光电特性和铱配合物磷光敏化及光电特性研究    韩强

蓝色发光材料C-9芴联蒽衍生物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的研究    王静

基于芘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设计、合成和性质研究    梁作芹

杂环聚合物的合成与光电性能研究    陈鑫

新疆营盘出土纺织纤维及其老化状况研究    郭丹华

侧基横挂偶极单元的液晶聚对苯撑乙炔的合成及性质表征    王方文

第一原理研究六方氮化硼不同结构的稳定性    肖柳

非共轭D-A和A-D-A型吡啶甲酸衍生物及其环金属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梁爱辉

聚合物光伏器件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柔性对电极的制备与研究    黄辉

(5,8-喹啉撑乙烯)与(2-甲氧基-5-辛氧基对苯撑乙烯)共聚物的合成、表征及发光性能研究    张娟娟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4-羟基香豆素绿色生产工艺研究    阮明波

电极修饰对聚合物光伏电池性能及稳定性的影响    田慧

吡啶基咪唑啉酮类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    张珊珊